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是架起家庭和幼儿园教育之间的桥梁,因而,作为教师能做到为了孩子的发展与家长进行真诚的沟通,将会为幼儿的发展填入动力。因为幼儿是多元的,他有一百种语言,老师读不懂的父母可以读懂,父母读不懂的老师可以读懂,在家园的联手下,相信我们更能进一步地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思、所想……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园的同步配合和同步促进方面。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幼儿在幼儿园里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一回到家里就完全变成了另一副模样。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重视家长工作,巩固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教师可以帮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在家园联系园地中提出幼儿生活习惯的目标要求及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介绍一些家教方法。这样便于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要求,在家庭中保持一致的要求,做到家园同步,使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以巩固。
一、让家长了解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孩子是家庭中的“小太阳”、“小皇帝”、“心肝宝贝”,在家许多大人围着他转,哄他开心,认为只要孩子吃好、健康就好。因此许多小朋友吃饭要喂,有些爷爷奶奶为了哄好孩子一餐饭,要跟着走好多路,或边喂饭边让孩子看电视;帮他们解小便、穿脱衣服,大人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事,却不知处处包办代替,孩子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缓。为了改变家长们的这一思想,开学初我们就及时地召开家长会,通过听专题讲座,让家长们了解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二、指导家长以不同情趣化的组织形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自主性的独立进行生活活动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我们以生活活动为突破口,把生活活动教学化向生活活动情趣化的理念转变,并贯穿于一日活动中。除了在幼儿园中引导孩子在情趣化的活动中学习之外,我们要求家长们在平时指导孩子的过程中也可以用情趣化的形式指导他们,用拟人化、形象化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孩子不会穿裤子,就可以以火车钻山洞,引导孩子将两只脚伸进裤筒里:“呜,火车要钻山洞了,当心火车碰头!火车从山洞里钻出来了……”在这样的语言氛围中,孩子学得快,学得轻松。
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家长了解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具体方法。我们把每月的培养目标写在家园联系橱里,交待内容,让家长了解;同时请家长为孩子提供方便,衣装轻便,便于孩子操作,并要求家长在家里进行同步培养。我们还特地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本宝宝成长足迹,当孩子在某一方面的自理能力达到要求或有所提高时,及时地把这一信息反馈给家长。这样既注重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又为孩子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并能督促家长积极地与老师配合,共同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四、据不同类型的幼儿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日常生活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环节,生活即教育,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儿入、离园时的及时沟通和反馈,能使我们的家园教育方法做到一致,以便更好地教育和保持良好的教育效果。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爱劳动的种子,并使孩子富有进取精神,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个性品质,促进幼儿多元智能方面的进步。
1.幼儿的变化。在实践中,我们创设情境,开展了相应的教学活动。比如《漱口》,我们创设了游戏情境。小朋友跟着老师走入童话世界,看到了老虎因为吃糖不漱口、睡觉前不刷牙,结果牙齿被蛀了,疼得哇哇哭,不得不拔牙,从而感受刷牙、漱口的重要性。然后用形象的歌曲、儿歌学习刷牙、漱口的方法,达到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刷牙、漱口,而且体验了刷牙、漱口的重要性。生活自理能力在家也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乐趣,还会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倒垃圾、分碗筷、帮爸爸妈妈拿鞋子、穿衣服,自己学会了整理玩具,而不是那个在幼儿园一套,在家里是另外一套的孩子。
2.家长的变化。以前,家长只知道尽量不让幼儿给自己添麻烦,或怕孩子累着,什么事都由家长包办代替,只知道小孩子可以让大人帮忙做事情。而现在家长会要求孩子去做,或在大人的帮助下做好,而不是包办代替。通过专家讲座、论坛、亲子活动等,使家长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配合幼儿园,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家长也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来。
3.教师的变化。首先,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与家长合作的能力。过去是说教式,特别是家长会上的一言堂,教师指挥家长被动做。现在,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良策,充分调动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真正让家长成为我们合作的伙伴。其次,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更多地关注课本上的知识,着力加强自身静态知识的培养。在实践之后,经常交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细节和成功之处,总结经验,分享快乐。再次,重视家园共育,着力为幼儿提供优良的教学服务。教师在实践中锻炼了理论思维的能力,提高了收集资料的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要求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的配合,仅有幼儿园发起是不够的。家长参与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对教师不断改进教育方法的鞭策。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的必然趋势,我们将把家园合作视为我园的重要工作之一,不断尝试,勇于探索,让爱成为家园合作的主旋律,让幼儿园和家庭携起手来,一起努力,共育佳苗!
一、让家长了解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孩子是家庭中的“小太阳”、“小皇帝”、“心肝宝贝”,在家许多大人围着他转,哄他开心,认为只要孩子吃好、健康就好。因此许多小朋友吃饭要喂,有些爷爷奶奶为了哄好孩子一餐饭,要跟着走好多路,或边喂饭边让孩子看电视;帮他们解小便、穿脱衣服,大人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事,却不知处处包办代替,孩子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缓。为了改变家长们的这一思想,开学初我们就及时地召开家长会,通过听专题讲座,让家长们了解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二、指导家长以不同情趣化的组织形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自主性的独立进行生活活动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我们以生活活动为突破口,把生活活动教学化向生活活动情趣化的理念转变,并贯穿于一日活动中。除了在幼儿园中引导孩子在情趣化的活动中学习之外,我们要求家长们在平时指导孩子的过程中也可以用情趣化的形式指导他们,用拟人化、形象化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孩子不会穿裤子,就可以以火车钻山洞,引导孩子将两只脚伸进裤筒里:“呜,火车要钻山洞了,当心火车碰头!火车从山洞里钻出来了……”在这样的语言氛围中,孩子学得快,学得轻松。
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家长了解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具体方法。我们把每月的培养目标写在家园联系橱里,交待内容,让家长了解;同时请家长为孩子提供方便,衣装轻便,便于孩子操作,并要求家长在家里进行同步培养。我们还特地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本宝宝成长足迹,当孩子在某一方面的自理能力达到要求或有所提高时,及时地把这一信息反馈给家长。这样既注重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又为孩子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并能督促家长积极地与老师配合,共同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四、据不同类型的幼儿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日常生活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环节,生活即教育,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儿入、离园时的及时沟通和反馈,能使我们的家园教育方法做到一致,以便更好地教育和保持良好的教育效果。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爱劳动的种子,并使孩子富有进取精神,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个性品质,促进幼儿多元智能方面的进步。
1.幼儿的变化。在实践中,我们创设情境,开展了相应的教学活动。比如《漱口》,我们创设了游戏情境。小朋友跟着老师走入童话世界,看到了老虎因为吃糖不漱口、睡觉前不刷牙,结果牙齿被蛀了,疼得哇哇哭,不得不拔牙,从而感受刷牙、漱口的重要性。然后用形象的歌曲、儿歌学习刷牙、漱口的方法,达到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刷牙、漱口,而且体验了刷牙、漱口的重要性。生活自理能力在家也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乐趣,还会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倒垃圾、分碗筷、帮爸爸妈妈拿鞋子、穿衣服,自己学会了整理玩具,而不是那个在幼儿园一套,在家里是另外一套的孩子。
2.家长的变化。以前,家长只知道尽量不让幼儿给自己添麻烦,或怕孩子累着,什么事都由家长包办代替,只知道小孩子可以让大人帮忙做事情。而现在家长会要求孩子去做,或在大人的帮助下做好,而不是包办代替。通过专家讲座、论坛、亲子活动等,使家长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配合幼儿园,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家长也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来。
3.教师的变化。首先,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与家长合作的能力。过去是说教式,特别是家长会上的一言堂,教师指挥家长被动做。现在,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良策,充分调动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真正让家长成为我们合作的伙伴。其次,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更多地关注课本上的知识,着力加强自身静态知识的培养。在实践之后,经常交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细节和成功之处,总结经验,分享快乐。再次,重视家园共育,着力为幼儿提供优良的教学服务。教师在实践中锻炼了理论思维的能力,提高了收集资料的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要求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的配合,仅有幼儿园发起是不够的。家长参与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对教师不断改进教育方法的鞭策。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的必然趋势,我们将把家园合作视为我园的重要工作之一,不断尝试,勇于探索,让爱成为家园合作的主旋律,让幼儿园和家庭携起手来,一起努力,共育佳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