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晨间活动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班幼儿一整天的生活和学习,利于其自我认同、同理心、胜任感、合作游戏、冲突解决等社会性的发展,能为他们以后中大班、小学乃至整个学习期的生活和学习做好铺垫。但如今很多幼儿园对于晨间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活动千篇一律,这对于小班幼儿的健康成长所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优化幼儿园晨间活动,重视晨间活动,重视小班幼儿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强调,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一个开放、平等、和谐的晨间活动氛围,是保持幼儿思维始终高度兴奋的一大环境要素。开放性的场所、自主性的晨间活动,对小班幼儿个体差异的尊重,让每一个幼儿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的社会性和情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更好的提高和发展。
1.携“友”入园,家的味道
想要缩短小班幼儿从家庭生活过渡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适应期,首先要让幼儿园有家的味道。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选取家中幼儿喜欢的玩具、植物等随幼儿入园,让幼儿在幼儿园也能见到自己的心爱之物,大大减少入园焦虑。
例如早晨入园时,幼儿带来的玩具常常会引来其他小伙伴的围观,促使幼儿之间自然而然的交流和分享,将离开家人的悲伤抛之脑后。又如自然角中有幼儿从家中带来的植物,还有投放的小铲子、水壶等工具。幼儿可以自主地去自然角观察植物的生长,可以独立拿取水壶给植物浇水,从而帮助幼儿融入集体,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提升幼儿的胜任感和责任感。
2.随“意”创造,多样乐园
如果活动室是一个大而未分割的空间,小班幼儿可能会因为环境喧闹、繁忙而感到应接不暇。为了促进小班幼儿社会交往,发展小班幼儿的集体意识,教师可以把活动室变成一个让幼儿自主选择的多样乐园,且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创造和改造。比如幼儿晨间活动的区域可以包括开放的区域,如自然角、室外的塑胶操场,供幼儿随意走动;也要有舒适的封闭区域,如阅读区、娃娃家,供幼儿在里面进行亲密的互动。这些或亲密或开放的空间允许不同气质或需求不断变化的幼儿找到一个适合他们的环境,使幼儿既不会感到拥挤,也不用担心碰倒东西。
当一个区域非常受欢迎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通过重新安排家具或开放旁边的区域来扩大规模。比如小班幼儿对娃娃家情有独钟,那么一个小小的娃娃家可能无法满足幼儿的需要,教师就可以鼓励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和场地再创建一个娃娃家,给小班幼儿一个与同伴合作、向着共同目标解决问题的机会。
1.做像妈妈一样的老师
老师应像妈妈一样给予小班幼儿关爱,关注幼儿的情绪,回应幼儿的需求,如此温暖又可预测的环境,有助于建立信任和健康的关系。这种支持性的氛围,促使小班幼儿得以自信地接近世界、接受新挑战。
例如,小班幼儿刚入园时常常因各种原因对上幼儿园表现出抵触情绪,教师若是草草安慰几句就让其投入单一的晨间活动中,那么幼儿的不良情绪会持续一整天甚至更久,他对幼儿园、小朋友、教师的感情会只减不增,也无法很好地参与集体活动。相反,在早晨刚入园时,教师以个别谈话的方式开始晨间活动,认同并接纳幼儿离开家人的感受,同时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晨间活动,允许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能帮助幼儿尽快喜欢上幼儿园。
2.做像朋友一样的老师
老师应像朋友一般站在幼儿的立场,带着一颗童心看待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即使当幼儿在晨间活动中发生冲突时,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倾听幼儿的心声,观察幼儿的行为,给予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时间。
比如我园小班的自然角里放着一个小木马,幼儿之间常因为谁先玩、玩多久而争吵。后来他们想了一个好办法,大家排队轮流玩,等待的人数到10,木马上的人就要下来换人。渐渐地,大家都会耐心等待,不耍赖、不插队。幼儿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权衡之后,想出了一个都能明白且能遵守的好方法,解决及避免了一次次冲突。若我们直接制止幼儿之间的冲突或者提供建议,其实剥夺了他们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们阐述事情原委的机会。
总之,晨间活动质量的好坏关键是教师的角色,教師应该像《纲要》中所说,改变传统的权威角色,做幼儿的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给予适时、适度的指导,多鼓励、多表扬,有效调动幼儿参与晨间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社会性和情感发展是小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晨间活动对于幼儿社会性和情感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应该重视晨间活动,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为小班幼儿创造适合的晨间活动场所和活动形式,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和自由,让幼儿在健康积极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一、改进物理空间,少一点焦虑多一点互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强调,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一个开放、平等、和谐的晨间活动氛围,是保持幼儿思维始终高度兴奋的一大环境要素。开放性的场所、自主性的晨间活动,对小班幼儿个体差异的尊重,让每一个幼儿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的社会性和情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更好的提高和发展。
1.携“友”入园,家的味道
想要缩短小班幼儿从家庭生活过渡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适应期,首先要让幼儿园有家的味道。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选取家中幼儿喜欢的玩具、植物等随幼儿入园,让幼儿在幼儿园也能见到自己的心爱之物,大大减少入园焦虑。
例如早晨入园时,幼儿带来的玩具常常会引来其他小伙伴的围观,促使幼儿之间自然而然的交流和分享,将离开家人的悲伤抛之脑后。又如自然角中有幼儿从家中带来的植物,还有投放的小铲子、水壶等工具。幼儿可以自主地去自然角观察植物的生长,可以独立拿取水壶给植物浇水,从而帮助幼儿融入集体,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提升幼儿的胜任感和责任感。
2.随“意”创造,多样乐园
如果活动室是一个大而未分割的空间,小班幼儿可能会因为环境喧闹、繁忙而感到应接不暇。为了促进小班幼儿社会交往,发展小班幼儿的集体意识,教师可以把活动室变成一个让幼儿自主选择的多样乐园,且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创造和改造。比如幼儿晨间活动的区域可以包括开放的区域,如自然角、室外的塑胶操场,供幼儿随意走动;也要有舒适的封闭区域,如阅读区、娃娃家,供幼儿在里面进行亲密的互动。这些或亲密或开放的空间允许不同气质或需求不断变化的幼儿找到一个适合他们的环境,使幼儿既不会感到拥挤,也不用担心碰倒东西。
当一个区域非常受欢迎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通过重新安排家具或开放旁边的区域来扩大规模。比如小班幼儿对娃娃家情有独钟,那么一个小小的娃娃家可能无法满足幼儿的需要,教师就可以鼓励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和场地再创建一个娃娃家,给小班幼儿一个与同伴合作、向着共同目标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优化情感支持,少一点干预多一点机会
1.做像妈妈一样的老师
老师应像妈妈一样给予小班幼儿关爱,关注幼儿的情绪,回应幼儿的需求,如此温暖又可预测的环境,有助于建立信任和健康的关系。这种支持性的氛围,促使小班幼儿得以自信地接近世界、接受新挑战。
例如,小班幼儿刚入园时常常因各种原因对上幼儿园表现出抵触情绪,教师若是草草安慰几句就让其投入单一的晨间活动中,那么幼儿的不良情绪会持续一整天甚至更久,他对幼儿园、小朋友、教师的感情会只减不增,也无法很好地参与集体活动。相反,在早晨刚入园时,教师以个别谈话的方式开始晨间活动,认同并接纳幼儿离开家人的感受,同时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晨间活动,允许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能帮助幼儿尽快喜欢上幼儿园。
2.做像朋友一样的老师
老师应像朋友一般站在幼儿的立场,带着一颗童心看待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即使当幼儿在晨间活动中发生冲突时,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倾听幼儿的心声,观察幼儿的行为,给予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时间。
比如我园小班的自然角里放着一个小木马,幼儿之间常因为谁先玩、玩多久而争吵。后来他们想了一个好办法,大家排队轮流玩,等待的人数到10,木马上的人就要下来换人。渐渐地,大家都会耐心等待,不耍赖、不插队。幼儿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权衡之后,想出了一个都能明白且能遵守的好方法,解决及避免了一次次冲突。若我们直接制止幼儿之间的冲突或者提供建议,其实剥夺了他们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们阐述事情原委的机会。
总之,晨间活动质量的好坏关键是教师的角色,教師应该像《纲要》中所说,改变传统的权威角色,做幼儿的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给予适时、适度的指导,多鼓励、多表扬,有效调动幼儿参与晨间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社会性和情感发展是小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晨间活动对于幼儿社会性和情感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应该重视晨间活动,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为小班幼儿创造适合的晨间活动场所和活动形式,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和自由,让幼儿在健康积极的氛围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