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巧妙利用古诗歌谣中的趣味内涵
在低年级课堂上,让学生吟诵耳熟能详的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既能给学生以简单数的概念,同时又给了孩子以美的想象空间。又如:“春池春水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戏春风。”可以问“这首诗中“春”字比全诗总字数少()%”,既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韵味、强化了儿童的记忆,又强化了百分数的应用。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唐诗《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师可以问:这首诗哪位诗人写的,共有几句,每句都有多少个字,每行有几个字,每列有几个字,共有几行几列?既增丰富了学生的文学视野,又强化了小学生的數学行列知识。值得称道的是各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都注意到了歌谣形式的利用,如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教材P19,右图。
二、灵活运用成语中的趣味形式
成语是我们汉语约定俗成的语言精华,它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但也蕴含着不少数学知识,奇妙、谐趣之处自然很多。如让学生开展猜谜游戏:猜测数字2468(无独有偶)、40÷6的小数无限循环(陆续不断)的成语含义,还可巧妙地利用成语教育学生做人做事不要“9寸+1寸”(得寸进尺)、“一、二、五、六、七”(丢三落四),在学习上要千方百计(1000×1000=100×100×100)、万无一失(“0000” )地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成语中的数学知识,既可以使课堂让学生感受中国人幽默诙谐的语言魅力,又能活化学生思维、引发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善于灵活的运用成语中的数学知识,必然能丰富课堂内涵,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三、开发游戏内含的数学趣味性
数学教学要打破传统单一的“听讲”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使数学学习成为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构建数学新知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变通教学方式,通过师生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心境中接受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室外做他们非常熟悉的“拔河、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让他们边玩边数数: “拔河比赛,左边有几个小朋友?右边呢?老鹰捉小鸡时,老师身后第二位同学是谁?第六位同学又是谁?……”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认识了1-10。又如师生可以共同玩指鼻子眼的游戏,在培养学生反应敏锐性的同时,也学会了上下左右的方位概念。此时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主动学习,可以问:你是怎样分辨左右的?谁有好办介绍给大家?然后开展“找朋友”的游戏:“现在看看自己周围,你前后左右的好朋友是谁,谁愿意向同学们介绍你的好朋友,介绍到谁,谁就站起来和你的好朋友握握手”。数学游戏肯定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也能增加同学以及师生间的友情。
四、生活让数学学习变得意趣有加
在为一年级学生教学完时间的认知后,教师可以主动引导学生尝试:如果今年五一放假,你是准备城市旅游还是野外郊游?如果有自己的真实想法,就请你和自己的小朋友一起拟定一个合理的旅游时间表吧。这样课堂上有了学生积极参与,肯定会课堂气氛活跃、热情高涨。又如,在掌握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后,教师可以问大家:今年春天小明的爸爸准备将家里一块面积是2600平方米的白茬地,种上蔬菜,请你也给他帮忙出出主意,种哪些蔬菜,按什么样的比例来分配?并算出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这样的情境设置熟悉而且亲切,又是开放的,解题也是开放的,在激发学生大胆思考和想象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实践,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真实存在,大大提高了他们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在低年级课堂上,让学生吟诵耳熟能详的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既能给学生以简单数的概念,同时又给了孩子以美的想象空间。又如:“春池春水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戏春风。”可以问“这首诗中“春”字比全诗总字数少()%”,既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韵味、强化了儿童的记忆,又强化了百分数的应用。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唐诗《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师可以问:这首诗哪位诗人写的,共有几句,每句都有多少个字,每行有几个字,每列有几个字,共有几行几列?既增丰富了学生的文学视野,又强化了小学生的數学行列知识。值得称道的是各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都注意到了歌谣形式的利用,如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教材P19,右图。
二、灵活运用成语中的趣味形式
成语是我们汉语约定俗成的语言精华,它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但也蕴含着不少数学知识,奇妙、谐趣之处自然很多。如让学生开展猜谜游戏:猜测数字2468(无独有偶)、40÷6的小数无限循环(陆续不断)的成语含义,还可巧妙地利用成语教育学生做人做事不要“9寸+1寸”(得寸进尺)、“一、二、五、六、七”(丢三落四),在学习上要千方百计(1000×1000=100×100×100)、万无一失(“0000” )地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成语中的数学知识,既可以使课堂让学生感受中国人幽默诙谐的语言魅力,又能活化学生思维、引发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善于灵活的运用成语中的数学知识,必然能丰富课堂内涵,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三、开发游戏内含的数学趣味性
数学教学要打破传统单一的“听讲”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使数学学习成为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构建数学新知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变通教学方式,通过师生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心境中接受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室外做他们非常熟悉的“拔河、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让他们边玩边数数: “拔河比赛,左边有几个小朋友?右边呢?老鹰捉小鸡时,老师身后第二位同学是谁?第六位同学又是谁?……”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认识了1-10。又如师生可以共同玩指鼻子眼的游戏,在培养学生反应敏锐性的同时,也学会了上下左右的方位概念。此时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主动学习,可以问:你是怎样分辨左右的?谁有好办介绍给大家?然后开展“找朋友”的游戏:“现在看看自己周围,你前后左右的好朋友是谁,谁愿意向同学们介绍你的好朋友,介绍到谁,谁就站起来和你的好朋友握握手”。数学游戏肯定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也能增加同学以及师生间的友情。
四、生活让数学学习变得意趣有加
在为一年级学生教学完时间的认知后,教师可以主动引导学生尝试:如果今年五一放假,你是准备城市旅游还是野外郊游?如果有自己的真实想法,就请你和自己的小朋友一起拟定一个合理的旅游时间表吧。这样课堂上有了学生积极参与,肯定会课堂气氛活跃、热情高涨。又如,在掌握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后,教师可以问大家:今年春天小明的爸爸准备将家里一块面积是2600平方米的白茬地,种上蔬菜,请你也给他帮忙出出主意,种哪些蔬菜,按什么样的比例来分配?并算出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这样的情境设置熟悉而且亲切,又是开放的,解题也是开放的,在激发学生大胆思考和想象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实践,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真实存在,大大提高了他们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