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军说小米会是他的最后一家公司。果然,这位昔日功成身退的明星经理人、出手快准狠的天使投資人以及数十年如一日的业界劳模,在“all in”小米的八年时间里,交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不管是单一品类智能手机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企业整体营收还是私募市场的估值,雷军和他带领的小米均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大步飞奔。
小米极有可能在下半年赴港上市,估值区间在1 000亿美元附近,百度今天的市值不到800亿美元,如果届时小米成功上市,BAT这个被沿用了多年的座次或将被推入历史。和小米上市值多少钱同样吸睛的话题在小米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创业岁月里并不鲜见,“风口论”“互联网思维”“创业七字诀”“和董明珠的10亿元赌局”一度占据媒体头条;与此同时,指责小米“山寨”、饥饿营销、扰乱行业秩序的言论一样不绝于耳。
抛开那些过分神化和污名化的论调,小米这八年狂奔路对于商业社会和创业人群的启发意义似乎还没有被深刻认知:小米的确开创并定义了“千元机”市场,但小米手机卖得好并不只是因为便宜;小米做完手机又做了电视、路由器、移动电源等相关度高或不高的周边产品,均以业内最高性价比的姿态杀入,但这也并不等于“扰乱行业秩序”;而很多人今天还在以智能手机这个维度审视小米,出货量一有风吹草动就惊呼“小米要倒”,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小米正在以领先者的姿态一步一步构建自己的生态……
小米真正的逻辑是什么?
顺势而为。这是雷军在自己近30年商海生涯里悟出来的大道理,简单朴实,关键是找准那个“势”。小米最早瞄准的“势”是整个移动互联网即将在国内迎来爆发,智能手机作为这波技术浪潮的最佳计算平台将取代个人电脑成为全民标配,这是小米成立初期最大的战略。彼时iPhone4尚未发布,以诺基亚为代表的功能机仍是主流选择,今天回头看,当时正是入局智能手机的最佳时机,但真正有眼光和勇气进场卡位的玩家寥寥。小米随后发动的“千元机”“为发烧而生”“体验与口碑”等攻势,都是配合这个大战略的战术组合。那些晚于小米成立一两年的智能手机厂家在这些层面并不比小米落后多少,唯独缺了小米的“先发制人”。而对这个日后一度竞争无比惨烈的市场来说,蓝海变红海的时间窗口就那么一瞬,换机潮不是随便谁都能赶得上的。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提升效率。随着小米手机销量的节节攀升,以“专注、极致、口碑、快”为代表的小米创业心法在2015年受到全民热捧,所有人都想成为风口上的那头“猪”,但很多人忽视的一点是,成为“飞猪”也是有条件的。嘴上高喊“互联网思维颠覆一切”“用户体验为王”并不会让你成为“飞猪”,反而会让你变得飘飘然,甚至迷失方向。如果我们把小米自己总结的和外界替小米总结的所有方法论统称为“互联网思维”,它背后的核心到底是什么?答案是效率的提升(另一面就是成本的下降)。
为什么小米一开始只在线上卖手机,因为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渠道费用;为什么小米要和用户做朋友,因为相比传统的市场调研,直接由用户反馈的需求最真实有效;为什么小米早期甚少启用明星代言,而是专注口碑,因为这个阶段用户自传播的营销效果最佳……甚至包括小米在2016年遭遇“滑铁卢”,线上红利衰退,手机出货量锐减,小米在相当短的时间完成线下布局,在2017年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互联网思维并不规定生意只能在网上做,哪里效率高就去哪里。可以证明这点的是,小米线下布局的小米之家坪效高达25万元/年,此前中国零售店的最高坪效是1.2万元/年。
布局IoT,绕开BAT。如果说进军智能手机这个大战略是小米创业之初规划出来的,那么在2013年底开始布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就是打出来的战略。一边是BAT在移动互联网各个流量端口的绝对领先,另一边是越长越大的小米亟需寻找新的跑道。雷军判断万物互联可能是一个比移动互联网更大的机会,决定再次抢跑,但这次并非赤手空拳,而是基于小米积累的数亿用户。小米的思路很简单,用做手机的成功经验复制出一个个“小小米”,先从和手机相关性高的周边产品做起,比如盒子、移动电源、路由器、电视,当这些产品逐渐构建出智能家庭的雏形时,又有了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电饭煲……
小米的打法也很有特色,除了少数核心品类自己来,绝大多数通过投资孵化。小米不控股,只输出品牌、渠道、价值观和产品定义,被投企业成为小米生态链的一环。仅仅三年时间,小米“喂”出近80家生态链企业,其中既有企业长成“独角兽”,也有企业因此上市。小米生态链进入的品类无一不带着小米气质,依靠性价比和革新体验成了搅乱众多传统行业的“鲇鱼”。
想象一下,如果小米这条路最后走通了,单以手机论小米的视角就显得有些狭隘。手机将成为小米整个物联网生态的一个重要数据及交互终端,但这个生态还囊括了千千万万个智能设备,它们分秒不停地在和用户交互,生成海量数据……表面上,小米正在销售越来越多品类的新国货,从一家智能手机企业转变为一家智能制造企业,但骨子里小米很可能成为一家通过智能硬件牵引的数据公司。雷军说公众普遍看明白小米模式还需要15年,原因也许就在这里。
小米极有可能在下半年赴港上市,估值区间在1 000亿美元附近,百度今天的市值不到800亿美元,如果届时小米成功上市,BAT这个被沿用了多年的座次或将被推入历史。和小米上市值多少钱同样吸睛的话题在小米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创业岁月里并不鲜见,“风口论”“互联网思维”“创业七字诀”“和董明珠的10亿元赌局”一度占据媒体头条;与此同时,指责小米“山寨”、饥饿营销、扰乱行业秩序的言论一样不绝于耳。
抛开那些过分神化和污名化的论调,小米这八年狂奔路对于商业社会和创业人群的启发意义似乎还没有被深刻认知:小米的确开创并定义了“千元机”市场,但小米手机卖得好并不只是因为便宜;小米做完手机又做了电视、路由器、移动电源等相关度高或不高的周边产品,均以业内最高性价比的姿态杀入,但这也并不等于“扰乱行业秩序”;而很多人今天还在以智能手机这个维度审视小米,出货量一有风吹草动就惊呼“小米要倒”,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小米正在以领先者的姿态一步一步构建自己的生态……
小米真正的逻辑是什么?
顺势而为。这是雷军在自己近30年商海生涯里悟出来的大道理,简单朴实,关键是找准那个“势”。小米最早瞄准的“势”是整个移动互联网即将在国内迎来爆发,智能手机作为这波技术浪潮的最佳计算平台将取代个人电脑成为全民标配,这是小米成立初期最大的战略。彼时iPhone4尚未发布,以诺基亚为代表的功能机仍是主流选择,今天回头看,当时正是入局智能手机的最佳时机,但真正有眼光和勇气进场卡位的玩家寥寥。小米随后发动的“千元机”“为发烧而生”“体验与口碑”等攻势,都是配合这个大战略的战术组合。那些晚于小米成立一两年的智能手机厂家在这些层面并不比小米落后多少,唯独缺了小米的“先发制人”。而对这个日后一度竞争无比惨烈的市场来说,蓝海变红海的时间窗口就那么一瞬,换机潮不是随便谁都能赶得上的。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提升效率。随着小米手机销量的节节攀升,以“专注、极致、口碑、快”为代表的小米创业心法在2015年受到全民热捧,所有人都想成为风口上的那头“猪”,但很多人忽视的一点是,成为“飞猪”也是有条件的。嘴上高喊“互联网思维颠覆一切”“用户体验为王”并不会让你成为“飞猪”,反而会让你变得飘飘然,甚至迷失方向。如果我们把小米自己总结的和外界替小米总结的所有方法论统称为“互联网思维”,它背后的核心到底是什么?答案是效率的提升(另一面就是成本的下降)。
为什么小米一开始只在线上卖手机,因为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渠道费用;为什么小米要和用户做朋友,因为相比传统的市场调研,直接由用户反馈的需求最真实有效;为什么小米早期甚少启用明星代言,而是专注口碑,因为这个阶段用户自传播的营销效果最佳……甚至包括小米在2016年遭遇“滑铁卢”,线上红利衰退,手机出货量锐减,小米在相当短的时间完成线下布局,在2017年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互联网思维并不规定生意只能在网上做,哪里效率高就去哪里。可以证明这点的是,小米线下布局的小米之家坪效高达25万元/年,此前中国零售店的最高坪效是1.2万元/年。
布局IoT,绕开BAT。如果说进军智能手机这个大战略是小米创业之初规划出来的,那么在2013年底开始布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就是打出来的战略。一边是BAT在移动互联网各个流量端口的绝对领先,另一边是越长越大的小米亟需寻找新的跑道。雷军判断万物互联可能是一个比移动互联网更大的机会,决定再次抢跑,但这次并非赤手空拳,而是基于小米积累的数亿用户。小米的思路很简单,用做手机的成功经验复制出一个个“小小米”,先从和手机相关性高的周边产品做起,比如盒子、移动电源、路由器、电视,当这些产品逐渐构建出智能家庭的雏形时,又有了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电饭煲……
小米的打法也很有特色,除了少数核心品类自己来,绝大多数通过投资孵化。小米不控股,只输出品牌、渠道、价值观和产品定义,被投企业成为小米生态链的一环。仅仅三年时间,小米“喂”出近80家生态链企业,其中既有企业长成“独角兽”,也有企业因此上市。小米生态链进入的品类无一不带着小米气质,依靠性价比和革新体验成了搅乱众多传统行业的“鲇鱼”。
想象一下,如果小米这条路最后走通了,单以手机论小米的视角就显得有些狭隘。手机将成为小米整个物联网生态的一个重要数据及交互终端,但这个生态还囊括了千千万万个智能设备,它们分秒不停地在和用户交互,生成海量数据……表面上,小米正在销售越来越多品类的新国货,从一家智能手机企业转变为一家智能制造企业,但骨子里小米很可能成为一家通过智能硬件牵引的数据公司。雷军说公众普遍看明白小米模式还需要15年,原因也许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