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菲利普·拉金是二战之后英国诗坛上重要的诗人之一,也是运动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拉金以其诗歌的独特魅力终结了现代派诗歌在英国的统治,坚守了英国诗歌的传统,对英国诗歌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文从拉金诗歌Self’s the Man的解析及本诗中反讽的运用出发,揭示出拉金诗歌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 运动派 爱情观 婚姻家庭观 反讽
一、菲利普·拉金的简介
作为运动派诗人的领袖人物,菲利普·拉金(1922—1985)被公认为是继T.S.艾略特之后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国诗人。在他的影响下,“运动派”诗歌的风格席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的英国诗坛,几乎取代现代派诗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拉金一生发表了四本诗集:《北方的船》(1945)、《较少受骗者》(1955)、《降灵节婚礼》(1964)和《高窗》(1974)。拉金的其他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吉尔》(1946)、《冬天里的女孩》(1947),以及散文集《爵士乐纵横谈》(1974)和《承嘱之作》(1983)。他曾获女王诗歌奖章(1965),美国艺术和文学学术院洛安尼斯奖(1974),英国皇家文学院颁发的本森银质奖章(1975),德国FVS基金会莎士比亚奖(1976)。1984年拉金被提名继任桂冠诗人,为他所拒绝,因此,人们称他为“非官方的桂冠诗人”。拉金的诗歌不仅在英国备受关注,而且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对当代诗歌创作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影响。
拉金的晚年疾病缠身,身心备受疾病的困扰,以至于从1974年第四部诗集《高窗》发表到他去世这十年期间,没有遵照以前每十年出一本诗集的创作频率。在现实生活中,拉金虽然一生与数位女性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但是终生未娶。1985年,拉金病逝于英格兰赫尔市,享年63岁。对现实的关注、质朴无华的语言及对传统诗歌形式的继承和发展,使拉金的诗歌独具个性。虽然拉金的诗歌创作主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但他的影响一直延续了几十年,对英国当代的诗歌创作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所以,拉金的魅力不仅属于上个世纪,而且超越了时间和国界。在他辞世二十多年以后,他的诗歌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2003年拉金在英国诗歌协会的民意调查中仍被人们选为“全英国最受爱戴的诗人”。2008年,《泰晤士报》把拉金称为“英国战后最伟大的诗人”。在中国,拉金的诗歌也被许多的学者所引用、诗人所模仿,他的诗歌得到相当大范围的关注与推崇。
二、Self’s the Man题目的理解
在查询Self’s the Man这首诗的相关资料中,我发现对于该首诗题目的理解就有三个版本:《人是自私的》、《彼此彼此》、《男人是自私的》。《彼此彼此》是在陈唏的博士论文《城市漫游者的伦理衍变:论菲利普·拉金的诗歌》中看到的,没查到具体的出处。对于其他的两个版本,我偏向于接受舒丹丹翻译的版本《男人是自私的》。Self是名词,有多种意思,如(自己的)通常的行为方式,本来面目,惯常心态;个性,自我;个人利益,私心;(指一个人)自己,本人。Man也是名词,也有多种意思,如成年男子,男人;(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人类;(不论性别的)人;(喜欢某事的)人;(来自某处、支持某组织或为其工作的)人,等等。题目Self is the Man翻译为“人是自私的”或者“男人是自私的”可以理解,翻译为“彼此彼此”不知道译者是怎么理解的。根据诗的内容,诗中的阿诺德娶了个女人为的是不让她跑掉体现阿诺德的自私,又用阿诺德与自己比较谁自私,因此选用“男人是自私的”这个版本更为贴切。
三、Self’s the Man解析
1.爱情观
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同样,爱的主题贯穿了拉金整个诗歌生涯,“拉金可以被称作爱情诗人,因为他的诗歌主题是爱”。虽然拉金一生未婚,但是他终其一生都在对爱的苦苦追寻之中。拉金在接受约翰·海芬顿的采访时,严肃地声称:我认为唯一能拯救我们的就是爱,无论是从单纯的生物学角度还是从对生活馈赠的角度而言,爱都让生活更为美妙。爱,是拉金生命的动力,生活中的氧气,诗歌的灵感源泉。Self’s the Man这首诗中阿诺德娶了个女人为的是不让她跑掉,自己却忙于工作,为家庭的开支忙碌着,连读晚报的时间都没有,这正写出了阿诺德对他妻子的爱,对孩子的爱,对家庭的爱。诗中似乎反映出阿诺德被妻子和孩子所圈住,少了些自由,但他获得了幸福——持家的妻子,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一家人共进晚餐,为着这个家忙碌打拼。诗中写道:“即使婚姻是如此一个错误/他仍会为自己的利益而为/玩他自己的游戏/所以他和我是一样的。”拉金一个人生活,少了妻子和孩子的牵绊,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他少了阿诺德的那份家的幸福,这是作者无法体会的爱和幸福。
2.婚姻家庭观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自从家庭诞生以来,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之中休养生息、繁衍后代、享受着天伦之乐。正因为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相互影响。不同的社会时期,人们持不同的婚姻家庭观,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变革,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人们婚姻家庭的价值观,对之提出新的要求,灌注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形式。拉金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对婚姻生活、父辈与晚辈、个人与家庭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颠覆性诠释。拉金在《彼此彼此》中从伦理和道德的角度,对比分析已婚和独身的生存状态,最终得出结论:“所以他和我是一样的。”婚姻中的已婚者像独身者一样都是自私的。在这首诗中,拉金以阿诺德作为已婚男士的代表,说明结婚的人并不比独身的人高尚,“没人能否认/阿诺德不比我自私”。首先,已婚者娶妻并非爱这个女人,而是为了占有她,“他娶了女人不让她离开”。男人为了挣钱养家而工作,其实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把一生浪费在工作上”。由于孩子和家务琐事,他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时间看书学习,甚至没时间看报纸在精神上提升自己;没时间看望自己年老的母亲,尽人子的孝道。表面上看,阿诺德比独身的“我”无私,但是他这么做全是为了自己,“他追求自己的目的/不仅仅让朋友满意”。为什么他这么做就能取悦朋友呢?因为这是社会规范中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应该做的,只有这样才符合丈夫的伦理身份。在阿诺德的潜意识里,“即使婚姻是如此一个错误/他仍会为自己的利益而为”,正如别人认为“我”是错误的,但是“我”仍坚持独身。拉金一生都独身,因为厌恶家庭生活的枯燥和家庭琐事的烦扰,他选择了逃避。诗人在《彼此彼此》中嘲弄图书馆同事亚瑟·伍德。与拉金住在同一栋楼的伍德和拉金一样是单身汉,写作这首诗时伍德打算结婚,过循规蹈矩的家庭生活,拉金对伍德向传统妥协很恼火。拉金在《彼此彼此》中表明自己在家庭态度上与伍德泾渭分明:虽然结婚不仅能把某个女人占为己有——“他娶了女人不让她离开”,建立一个家庭也是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社会规范——“让朋友满意”,但是,结婚以后,男人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甚至思想,与其如此,还不如不结婚,所以拉金坦言:“他仍会为自己的利益而为,/玩他自己的游戏。/所以他和我都是一样,/只是我更占优势。”(《彼此彼此》)沒有家庭羁绊的单身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拉金的诗歌是对美和爱等有价值的肯定,对婚姻、家庭、衰老、死亡和命运那些边缘事物的否定。 四、反諷的体现
反讽(irony)是拉金诗歌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诗歌中的反讽是通过“所言非所是”的语言反差或自我解嘲与讽刺,在陈述与意图之间造成语义张力和诗意张力,达到修辞和艺术的效果。善用反讽是拉金重要的诗歌技巧之一。拉金诗歌中的反讽根据不同层面和结构意义上的区别,可分为字词反讽与结构反讽两种。字词反讽是通过表面字词的意义与作者真实意图之间的反差达到反讽的效果。结构反讽则是从作品结构上使得双关和反讽意义贯穿全篇,即一种整体上的反讽。这两种反讽在拉金诗歌中都屡有出现,尤以整体反讽为突出。如《男人是自私的》(Self’s the Man)一诗,即是一首整体反讽意味强烈的作品:
噢,没有人能否认,
阿诺德不比我自私。
他娶了个女人为的是不让她跑掉,
现在她整天呆在那儿
诗篇开首无情地嘲笑婚姻,“娶了个女人为的是不让她跑掉”,然后独身的诗人对阿诺德的婚姻生活进行了细致而不无嘲讽的描述:
当他吃完晚饭,
打算读点儿晚报,
结果却“在这面墙上钉颗螺丝钉”——
他根本没时间,
小家伙们满屋子转,
他穿条旧裤子粉刷客厅。
诗人随即对两种生活进行对比,发出感慨。他一方面嘲讽阿诺德为了婚姻生活甘于奉献而失去自我,另一方面似乎为自己的独身生活隐隐不安。但拉金的感慨不是单一的,他善于在诗中呈现两个对立的声音对同一事件进行争论,一个感性,一个理智。这两个声音或可代表世俗的看法与诗人的态度,或可视为诗人人格的两面性。这是拉金喜用的手法之一,即以反差与嘲讽构成诗歌整体结构上的反讽。
五、结语
Self’s the Man取材于日常生活,展现出拉金的爱情观、婚姻家庭观,拉金终其一生对爱情的追求,却想过没有家庭羁绊的单身生活以至于终身未婚。他的诗歌是对美和爱等有价值的肯定,对婚姻、家庭、衰老、死亡和命运那些边缘事物的否定,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纯真质朴的诗风,体会到一种反常规而行的语言幽默,揭示出拉金诗歌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陈唏.城市漫游者的伦理衍变:论菲利普·拉金的诗歌.华中师范大学,2011.
[2]曹现青.“桂冠诗人”菲利普·拉金及其诗歌创作风格[A].中外文学文化研究,2010.
[3]舒丹丹.菲利普·拉金诗歌的语言风貌[A].长春大学学报,2010,(3).
[4]曹现青.浅析“运动派”诗歌的主题特征——以菲利普·拉金为例.科技向导,2011,(6).
[5]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牛津大学出版社.
[6]Rajamouly.Katta.The poetry of Philip Larkin:A Critical Study.New Delhi:Prestige Book,2007:104.
[7]Whalen.Terry.Philip Larkin and English Poetry.Basingstoke:Macmiilan,1996:13.
关键词: 运动派 爱情观 婚姻家庭观 反讽
一、菲利普·拉金的简介
作为运动派诗人的领袖人物,菲利普·拉金(1922—1985)被公认为是继T.S.艾略特之后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国诗人。在他的影响下,“运动派”诗歌的风格席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的英国诗坛,几乎取代现代派诗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拉金一生发表了四本诗集:《北方的船》(1945)、《较少受骗者》(1955)、《降灵节婚礼》(1964)和《高窗》(1974)。拉金的其他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吉尔》(1946)、《冬天里的女孩》(1947),以及散文集《爵士乐纵横谈》(1974)和《承嘱之作》(1983)。他曾获女王诗歌奖章(1965),美国艺术和文学学术院洛安尼斯奖(1974),英国皇家文学院颁发的本森银质奖章(1975),德国FVS基金会莎士比亚奖(1976)。1984年拉金被提名继任桂冠诗人,为他所拒绝,因此,人们称他为“非官方的桂冠诗人”。拉金的诗歌不仅在英国备受关注,而且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对当代诗歌创作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影响。
拉金的晚年疾病缠身,身心备受疾病的困扰,以至于从1974年第四部诗集《高窗》发表到他去世这十年期间,没有遵照以前每十年出一本诗集的创作频率。在现实生活中,拉金虽然一生与数位女性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但是终生未娶。1985年,拉金病逝于英格兰赫尔市,享年63岁。对现实的关注、质朴无华的语言及对传统诗歌形式的继承和发展,使拉金的诗歌独具个性。虽然拉金的诗歌创作主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但他的影响一直延续了几十年,对英国当代的诗歌创作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所以,拉金的魅力不仅属于上个世纪,而且超越了时间和国界。在他辞世二十多年以后,他的诗歌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2003年拉金在英国诗歌协会的民意调查中仍被人们选为“全英国最受爱戴的诗人”。2008年,《泰晤士报》把拉金称为“英国战后最伟大的诗人”。在中国,拉金的诗歌也被许多的学者所引用、诗人所模仿,他的诗歌得到相当大范围的关注与推崇。
二、Self’s the Man题目的理解
在查询Self’s the Man这首诗的相关资料中,我发现对于该首诗题目的理解就有三个版本:《人是自私的》、《彼此彼此》、《男人是自私的》。《彼此彼此》是在陈唏的博士论文《城市漫游者的伦理衍变:论菲利普·拉金的诗歌》中看到的,没查到具体的出处。对于其他的两个版本,我偏向于接受舒丹丹翻译的版本《男人是自私的》。Self是名词,有多种意思,如(自己的)通常的行为方式,本来面目,惯常心态;个性,自我;个人利益,私心;(指一个人)自己,本人。Man也是名词,也有多种意思,如成年男子,男人;(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人类;(不论性别的)人;(喜欢某事的)人;(来自某处、支持某组织或为其工作的)人,等等。题目Self is the Man翻译为“人是自私的”或者“男人是自私的”可以理解,翻译为“彼此彼此”不知道译者是怎么理解的。根据诗的内容,诗中的阿诺德娶了个女人为的是不让她跑掉体现阿诺德的自私,又用阿诺德与自己比较谁自私,因此选用“男人是自私的”这个版本更为贴切。
三、Self’s the Man解析
1.爱情观
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同样,爱的主题贯穿了拉金整个诗歌生涯,“拉金可以被称作爱情诗人,因为他的诗歌主题是爱”。虽然拉金一生未婚,但是他终其一生都在对爱的苦苦追寻之中。拉金在接受约翰·海芬顿的采访时,严肃地声称:我认为唯一能拯救我们的就是爱,无论是从单纯的生物学角度还是从对生活馈赠的角度而言,爱都让生活更为美妙。爱,是拉金生命的动力,生活中的氧气,诗歌的灵感源泉。Self’s the Man这首诗中阿诺德娶了个女人为的是不让她跑掉,自己却忙于工作,为家庭的开支忙碌着,连读晚报的时间都没有,这正写出了阿诺德对他妻子的爱,对孩子的爱,对家庭的爱。诗中似乎反映出阿诺德被妻子和孩子所圈住,少了些自由,但他获得了幸福——持家的妻子,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一家人共进晚餐,为着这个家忙碌打拼。诗中写道:“即使婚姻是如此一个错误/他仍会为自己的利益而为/玩他自己的游戏/所以他和我是一样的。”拉金一个人生活,少了妻子和孩子的牵绊,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他少了阿诺德的那份家的幸福,这是作者无法体会的爱和幸福。
2.婚姻家庭观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自从家庭诞生以来,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之中休养生息、繁衍后代、享受着天伦之乐。正因为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相互影响。不同的社会时期,人们持不同的婚姻家庭观,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变革,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人们婚姻家庭的价值观,对之提出新的要求,灌注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形式。拉金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对婚姻生活、父辈与晚辈、个人与家庭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颠覆性诠释。拉金在《彼此彼此》中从伦理和道德的角度,对比分析已婚和独身的生存状态,最终得出结论:“所以他和我是一样的。”婚姻中的已婚者像独身者一样都是自私的。在这首诗中,拉金以阿诺德作为已婚男士的代表,说明结婚的人并不比独身的人高尚,“没人能否认/阿诺德不比我自私”。首先,已婚者娶妻并非爱这个女人,而是为了占有她,“他娶了女人不让她离开”。男人为了挣钱养家而工作,其实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把一生浪费在工作上”。由于孩子和家务琐事,他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时间看书学习,甚至没时间看报纸在精神上提升自己;没时间看望自己年老的母亲,尽人子的孝道。表面上看,阿诺德比独身的“我”无私,但是他这么做全是为了自己,“他追求自己的目的/不仅仅让朋友满意”。为什么他这么做就能取悦朋友呢?因为这是社会规范中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应该做的,只有这样才符合丈夫的伦理身份。在阿诺德的潜意识里,“即使婚姻是如此一个错误/他仍会为自己的利益而为”,正如别人认为“我”是错误的,但是“我”仍坚持独身。拉金一生都独身,因为厌恶家庭生活的枯燥和家庭琐事的烦扰,他选择了逃避。诗人在《彼此彼此》中嘲弄图书馆同事亚瑟·伍德。与拉金住在同一栋楼的伍德和拉金一样是单身汉,写作这首诗时伍德打算结婚,过循规蹈矩的家庭生活,拉金对伍德向传统妥协很恼火。拉金在《彼此彼此》中表明自己在家庭态度上与伍德泾渭分明:虽然结婚不仅能把某个女人占为己有——“他娶了女人不让她离开”,建立一个家庭也是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社会规范——“让朋友满意”,但是,结婚以后,男人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甚至思想,与其如此,还不如不结婚,所以拉金坦言:“他仍会为自己的利益而为,/玩他自己的游戏。/所以他和我都是一样,/只是我更占优势。”(《彼此彼此》)沒有家庭羁绊的单身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拉金的诗歌是对美和爱等有价值的肯定,对婚姻、家庭、衰老、死亡和命运那些边缘事物的否定。 四、反諷的体现
反讽(irony)是拉金诗歌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诗歌中的反讽是通过“所言非所是”的语言反差或自我解嘲与讽刺,在陈述与意图之间造成语义张力和诗意张力,达到修辞和艺术的效果。善用反讽是拉金重要的诗歌技巧之一。拉金诗歌中的反讽根据不同层面和结构意义上的区别,可分为字词反讽与结构反讽两种。字词反讽是通过表面字词的意义与作者真实意图之间的反差达到反讽的效果。结构反讽则是从作品结构上使得双关和反讽意义贯穿全篇,即一种整体上的反讽。这两种反讽在拉金诗歌中都屡有出现,尤以整体反讽为突出。如《男人是自私的》(Self’s the Man)一诗,即是一首整体反讽意味强烈的作品:
噢,没有人能否认,
阿诺德不比我自私。
他娶了个女人为的是不让她跑掉,
现在她整天呆在那儿
诗篇开首无情地嘲笑婚姻,“娶了个女人为的是不让她跑掉”,然后独身的诗人对阿诺德的婚姻生活进行了细致而不无嘲讽的描述:
当他吃完晚饭,
打算读点儿晚报,
结果却“在这面墙上钉颗螺丝钉”——
他根本没时间,
小家伙们满屋子转,
他穿条旧裤子粉刷客厅。
诗人随即对两种生活进行对比,发出感慨。他一方面嘲讽阿诺德为了婚姻生活甘于奉献而失去自我,另一方面似乎为自己的独身生活隐隐不安。但拉金的感慨不是单一的,他善于在诗中呈现两个对立的声音对同一事件进行争论,一个感性,一个理智。这两个声音或可代表世俗的看法与诗人的态度,或可视为诗人人格的两面性。这是拉金喜用的手法之一,即以反差与嘲讽构成诗歌整体结构上的反讽。
五、结语
Self’s the Man取材于日常生活,展现出拉金的爱情观、婚姻家庭观,拉金终其一生对爱情的追求,却想过没有家庭羁绊的单身生活以至于终身未婚。他的诗歌是对美和爱等有价值的肯定,对婚姻、家庭、衰老、死亡和命运那些边缘事物的否定,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纯真质朴的诗风,体会到一种反常规而行的语言幽默,揭示出拉金诗歌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陈唏.城市漫游者的伦理衍变:论菲利普·拉金的诗歌.华中师范大学,2011.
[2]曹现青.“桂冠诗人”菲利普·拉金及其诗歌创作风格[A].中外文学文化研究,2010.
[3]舒丹丹.菲利普·拉金诗歌的语言风貌[A].长春大学学报,2010,(3).
[4]曹现青.浅析“运动派”诗歌的主题特征——以菲利普·拉金为例.科技向导,2011,(6).
[5]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牛津大学出版社.
[6]Rajamouly.Katta.The poetry of Philip Larkin:A Critical Study.New Delhi:Prestige Book,2007:104.
[7]Whalen.Terry.Philip Larkin and English Poetry.Basingstoke:Macmiilan,199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