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zzf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高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各挑战,新课程教育的任務是:以育人为基本职能,承载了培养素质,辐射文化,服务社区,开展交流,发展自身等任务。这是新一轮课和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起点。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校实施两年以来,采用了全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可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对操作策略的认知和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可谓异彩纷呈,更引入深思,启人思考。作为教育观念的改革,人们大多数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上只是披上了“新课改”的外衣;或者只是追求新潮的求新,以致于因强调“小组合作”、“课堂的探究”、“分组讨论”、“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师生互动、生互动”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目的性。因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同时,不能盲目地追求新潮的教学形式,而忽视教学的最终归宿:学生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培养。
  一、课堂教学开放“过度”
  如一位教师在讲DNA分子的结构时,一上课就提出DNA是怎样发现的?DNA有什么样的结构?DNA有什么特点?等一大堆问题,问大家知道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看起来该节课好象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去上课的,课堂上有学生小组合作,有分组讨论,师生互动、生互动有眼有板。但课堂效果怎样,只有学生心里明白。课后问几个学生这课听懂了没有,对DNA分子有什么认识?学生说不知到这节课老师讲了什么东西,根本就没有学到。
  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然而,审视这种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轰轰烈烈”,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知识。在开放教学中,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需要点拨,当讲授还需要讲授。这样就不会使课堂教学的开放显得匆忙、零乱。更不会出现课堂上那种“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现象。使整节开放课有条有理,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新课程所说的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二、创新教学过于“虚”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没有创新就没有生机和活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在鼓励学生质疑求异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激励学生求异探新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目标的要求。但课堂教学只为“创新”而“新”,以致于在“创新”中故弄玄虚,大搞所谓的“创新”,而忘记了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是学生逐步形成认知和认识发展的过程,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感知到形成表象再到产生理性概念的过程。新课程教学的创新追求的是真实自然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课堂上再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不能夸大其词,脱离现实。如在讲细胞的结构时,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去讨论,然后回答;还有个别教师拿出一幅挂图往板上一挂,让学生自已去看,去学,一堂课教师什么都没做,只是挂了一幅图,说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创新教学”。我论认为这是否曲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但没有促进作用,还会有伤害教学改革,对新课程改革起到反作用。因而在生物教学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熟读教材和加强教学的研究。另一方面更要考虑怎样聚集课堂,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基础、情感体验等要素,合理地“创新”教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场所。
  三、探究学习无“深、浅”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探究学习一般分为知识探究、问题探究和活动探究。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学习受时间、课堂内容等条件的限制。因而在开展课堂探究活动时就必须注意到探究的活动、问题要深浅适度,次数适宜,方法得当。
  如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就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生活中我们常听说人的遗传与基因有关,基因与DNA有什么关系呢?提出课题让学生探究:基因=DNA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四则材料再提出相关探究的问题,如思考这些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说明DNA与基因的关系?你如何运用这些材料进行推理?等问题进行探究,当然也可以由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来进行探究。不管怎样探究但有一点探究的问题要深浅适中,把握一定的度。
  因而对于探究学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2、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的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3、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时,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并准备与对方争辨。4、合作中不能把学习好的分在一组,而是把持意见相同的在一组有利于探究。5、“探究”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探究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6、“探究”学习应涵盖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而实际教学中,探究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所以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恰当的以知识点作为探究问题情景的“引线”。开展课堂讨论,达到真正探究的目的。
  总之,目前的新课程改革还处在“初级”阶段,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生物教学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新的教育理念。使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符合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个理念。
其他文献
【摘 要】园林建设不但可以美化周围的环境,还可以净化周围的空气,使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园林中的植物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植物对土壤、水分的需求也不同,这些植物在不同的季节中,会发生不同的季相变化,这种变化对园林空间有着一定影响。通过研究植物季相变化对园林空间影响,可以更好的优化季相景观的配置,促进园林行业的发展,对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分析了园林植物季相变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教育的信息化是信息时代教育的显著特点.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是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改
在小学数学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都重视基础知识、解题方法技巧等内容教学,忽略对学生数学思维的针对性培养,导致许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只会解遇到过的问题,不能将数学移植到生活实
【摘 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可以分为预制箱梁以及现浇箱梁。其中预应力抢粮也就是施工人员会在箱梁上加设一个预压应力,以此来降低箱梁的自重,提高其承载力。但是在其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导致箱梁桥桥面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施工人员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加固,以保证其正常使用,延长期使用寿命。本文就预应力混凝土墙梁桥桥面铺装维修与防水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箱
随着高中地理教材的改革,地理教材更适应了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地理学科鲜明特点必将为我国培养具有新世纪创新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以高中地理教材教学为例,从如何优化地理教学谈点个人的认识。  一、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堂教学模式  “多媒體网络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它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在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这一
课改背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全国各地的新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尤其是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成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实现课程标准的
【摘 要】随着近年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建筑施工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资源紧张的现状,为了保障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应该对相关施工技术严格要求。水利水电建筑施工技术作为建筑企业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其在经济型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就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的意义以及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等做出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数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对曰教材难度的模型构建十分重要,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对于教材的内容广度,内容深度,例题的选取,习题的难度,教材的总体结合,这些方面都可以作为
【摘 要】机械加工工作对精细度的要求非常高,一点点小的瑕疵就可能使整个机械加工产品报废。事实证明,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好坏对整个机械产品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措施降低对机械加工表面的损伤,减少机械产品表面质量缺陷。本文简单介绍了导致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缺陷的因素,着重分析了减少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缺陷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缺陷;影响因素;改进措施  机械
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知识要素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引入运用,对于改善优化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教学工作的综合性组织开展水平,具备不容忽视的支持作用。本文围绕小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