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用点到平面的距离巧解线面角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464j7428b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体积法或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间接求得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关键词】点;平面;距离;角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近几年高考在立体几何方面的命题热点,也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较好的知识点,一般地是根据定义找出这直线在平面的射影,但有时比较难确定该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当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不易确定时我们就可以另辟路径,把线面角转化为点到平面距离来求可能柳暗花明轻松求解,此时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等于该点到平面的距离除以该点和直线与平面交点的线段长.利用棱锥体积把“点面距离”转化为“棱锥的高”来求,或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来确定射影点来求点面距离.下面以今年高考一试题为例说明用法,以期抛砖引玉.
  例 (2011年全国卷)如图,四棱锥S-ABCD中,AB∥CD,BC⊥CD,侧面SAB为等边三角形,AB=BC=2,CD=SD=1.
  (1)证明:SD⊥平面SAB;
  (2)求AB与平面SBC所成的角的大小.
  一、体积法
  在三棱锥P-ABC,若三棱锥P-ABC的体积与△ABC面积可求,利用VP-ABC=VC-PAB可求出P到平面ABC的距离.
  证明 (1)连接BD,由已知易算得AD=BD=5.
  ∴SD2+SA2=AD2,SD2+SB2=BD2,
  即SD⊥SA,SD⊥SB.
  从而SD⊥平面SAB.
  解 (2)由(1)知SD⊥平面SAB,则
  VD-SAB=13S△SAB•SD=13•34•22×1=33.
  ∴VS-ABC=VS-ABD=VD-SAB=33.
  设A到平面SBC的距离为h,
  由于VA-SBC=VS-ABC=33,VA-SBC=13S△SBC•h,
  又由于SD⊥AB,AB∥CD,则
  SD⊥CD,SC=SD2+CD2=2.
  ∴cos∠SBC=BS2+BC2-SC22BS•BC=4+4-22×2×2=34.
  从而有sin∠SBC=74,S△SBC=12SB•BC•sin∠SBC=72,
  ∴h=3VA-SBCS△SBC=3×33×27=2217.
  设AB与平面SBC所成的角为θ,则sinθ=AHAB=217.
  ∴AB与平面SBC所成的角为arcsin217.
  二、向量法
  设该点P在平面ABC内的射影是O,设AO=mAB+nAC,则PO=PA+mAB+nAC,利用PO⊥AB,PO⊥AC,求出待定系数m,n,从而可求出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
  证明 (1)连接BD,由已知易算得AD=BD=5.
  ∴SD2+SA2=AD2,SD2+SB2=BD2,
  即SD⊥SA,SD⊥SB.
  从而SD⊥平面SAB.
  (2)由(1)知SD⊥平面SAB,有SD⊥AB,又AB∥CD,由SD⊥CD,SC=SD2+CD2=2,
  cos∠SBC=BS2+BC2-SC22BS•BC=4+4-22×2×2=34,
  BS•BC=|BS|•|BC|•cos∠SBC=3,
  AB•BS=|AB|•|BS|•cos(π-∠ABS)=-2.
  过点A作AH⊥平面SBC,垂足为H,设BH=mBC+nBS,则
  AH=AB+BH=AB+mBC+nBS.
  由AH⊥BC,AH⊥BS,则有
  AH•BC
  =(AB+mBC+nBS)•BC
  =AB•BC+mBC•BC+nBS•BC
  =4m+3n=0.①
  AH•BS
  =(AB+mBC+nBS)•BS
  =AB•BS+mBC•BS+nBS•BS
  =-2+3m+4n=0.②
  由①②,解得m=-67,n=87.
  ∴AH=AB-67BC+87BS,
  |AH|2=AB-67BC+87BS2
  =|AB|2+3649|BC|2+6449|BS|2-127AB•BC+ 167AB•BS-9649BC•BS
  =4+3649×4+6449×4-0+167×(-2)-9649×3
  =8449,
  ∴|AH|=2217.
  设AB与平面SBC所成的角为θ,则sinθ=AHAB=217.
  ∴AB与平面SBC所成的角为arcsin217.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岩斜区肿瘤各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肿瘤切除.结果17例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术后死
高等数学概念是高等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是高等数学思维的细胞与根基,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高等数学的基础,学生学习高等数学之所以感到特别难,概念模糊不清往往是最直接的原因,特别是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其关键是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转化等方面差,因此,抓好高等数学概念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一、高等数学概念的特点    初等数学基本上是描述事物相对静止、相对稳定的状态,而高等数学研究
【摘要】 课堂教学改革所涉及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其有效性. 有效教学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并注重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前提下,求真务实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关键词】 职教数学;课堂;学生;有效性    有效课堂教学就是使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最大化. “以生为本,服务学生”,这个核心理念要求我们努力在课内就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查,不仅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为重视考查能力的培养,如基本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要求学生会观
目的探讨用药剂量、年龄、性别及合并用药对3种抗癫痫药卡马西平(CBZ)、苯妥英钠(PHT)和苯巴比妥(PB)血药浓度的影响,评价血药浓度监测对癫痫患者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方法采
【摘要】 《“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在义务教育部分这样阐述:“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 “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简短的一句话给所有教育工作者出了难题,于是“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成为教育领域的流行词.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摘要]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而学生思维的发展需要通过学生的主体性来实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展现过程,展现思维,启迪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思维的自我调控。  [关键词]思维;主体性;发展;调控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效的、富有挑战性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课堂小结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它虽然占用的时间不多,却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课堂小结能有效体现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完善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从而为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架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