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税收收入近年来快速增长。从1997年开始,税收占GDP的比重基本上每年增加1-1.5个百分点,2004年税收收入更比上年增长25.7%。税收增长是否过快?税负水平是否过高?
税收增长的
三大原因
近年税收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税收政策调整和征管力度加强。
——经济发展为税收奠定了基础。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工业化时期,工商业占GDP的比例增加很快,中国的税制又主要是对工商业进行征收。经济规模、结构和运行质量,近年来都有很大提高或改善,2004年物价指数上涨因素也带动了税收的快速增长。
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需要说明几点:第一,不能简单地将GDP增长和税收增长相比较,因为GDP使用的是可比价,而税收是按现价计算的,两者存在统计口径差异;第二,应该细化到具体税种与GDP的相应部分进行分析,才有可比性。例如,增值税税基是工、商业的增加值,所得税税基是利润和劳动力报酬等,两者与GDP的关系并不等量齐观;第三,有些税种和GDP没有直接关系,如印花税、证券交易税、牌照税和房产税等;第四,关于进出口,GDP核算的是进出口净额(即进口与出口的差额),但对税收来说,不仅进口要征关税和两税(指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2004年占总税收的14.4%),而且出口退税还是放在总额之外的。以上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税收增长和GDP增长的不完全一致。
——加强征管为税收增长提供了根本保障,特别是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和信息化手段的广泛采用,改变了以往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差距很大的现象。
——从税法执行方面看,2004年税收增长比较均衡,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次政府、全国各地区、各主体税种的增长,以及税收的月份和季度收入都比较均衡。税收均衡入库,不再是以往的“年底突击完成任务”,是明显的进步。
在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中,财政收入增长情况是相当重要的一项指标。但是税法的存在,使其主要是在非税收入方面做不当的努力。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税收增长中的不真实部分,但总体上,税收增长的来源是合理的。
总体税负应降低
然而,不断增长的税收,即使来源合理,也仍存在税收负担水平是否合理的问题。中国2004年税收占GDP的比重是19%,如果加上非税收入、没有纳入预算的非规范收入,以及没有计入的社会保障部分,估计中国总体政府收入超过30%(非规范的政府收入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发达国家财政收支中一般包括社会保障,将其扣除后,税收占GDP比重一般在20%左右)。
由此,总的判断是:中国的税负水平高,如果税制不进行大的调整,税收收入还将持续增长。同时,由于以前的名义税率定得较高,随着税收征管的强化,实际税率与名义税率的差距大大缩小,即使保持现有税负水平,纳税人也会感觉承受不了。目前税负偏高的税收体制要尽快改革,实行减税政策。
除了税负明显较高,现行税制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不公平之处:
——重复课征问题。增值税转型改革尚未全面推开,不允许固定资产抵扣,对上一环节的营业税部分也不能抵扣;营业税又没有扣除规定,把前一环节的增值税也计算到税基中;内资企业所得税成本不能足额扣除,与个人所得税存在重复课征问题。
——中国的税收模式以间接税为主,不仅其数量约占总税收的三分之二,且间接税占GDP的比重也连年增加;税负水平高也较多地体现在间接税上。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的间接税负担偏高,但所得税负担则很低。间接税的高负担最后转嫁给了最终消费者。同时,间接税的高税负也对企业有影响,因为它增加了企业成本,减少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不仅减少了所得税税基,对经济也有抑制作用。
——由于现行个人所得税的设计和征收管理不完善,工薪收入阶层成为个人所得税的最大来源。个人所得税实际上具有累退性,税收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和对贫富差距的调节作用有限。
——现行税制中的“绿
税收增长的
三大原因
近年税收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税收政策调整和征管力度加强。
——经济发展为税收奠定了基础。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工业化时期,工商业占GDP的比例增加很快,中国的税制又主要是对工商业进行征收。经济规模、结构和运行质量,近年来都有很大提高或改善,2004年物价指数上涨因素也带动了税收的快速增长。
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需要说明几点:第一,不能简单地将GDP增长和税收增长相比较,因为GDP使用的是可比价,而税收是按现价计算的,两者存在统计口径差异;第二,应该细化到具体税种与GDP的相应部分进行分析,才有可比性。例如,增值税税基是工、商业的增加值,所得税税基是利润和劳动力报酬等,两者与GDP的关系并不等量齐观;第三,有些税种和GDP没有直接关系,如印花税、证券交易税、牌照税和房产税等;第四,关于进出口,GDP核算的是进出口净额(即进口与出口的差额),但对税收来说,不仅进口要征关税和两税(指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2004年占总税收的14.4%),而且出口退税还是放在总额之外的。以上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税收增长和GDP增长的不完全一致。
——加强征管为税收增长提供了根本保障,特别是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和信息化手段的广泛采用,改变了以往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差距很大的现象。
——从税法执行方面看,2004年税收增长比较均衡,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次政府、全国各地区、各主体税种的增长,以及税收的月份和季度收入都比较均衡。税收均衡入库,不再是以往的“年底突击完成任务”,是明显的进步。
在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中,财政收入增长情况是相当重要的一项指标。但是税法的存在,使其主要是在非税收入方面做不当的努力。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税收增长中的不真实部分,但总体上,税收增长的来源是合理的。
总体税负应降低
然而,不断增长的税收,即使来源合理,也仍存在税收负担水平是否合理的问题。中国2004年税收占GDP的比重是19%,如果加上非税收入、没有纳入预算的非规范收入,以及没有计入的社会保障部分,估计中国总体政府收入超过30%(非规范的政府收入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发达国家财政收支中一般包括社会保障,将其扣除后,税收占GDP比重一般在20%左右)。
由此,总的判断是:中国的税负水平高,如果税制不进行大的调整,税收收入还将持续增长。同时,由于以前的名义税率定得较高,随着税收征管的强化,实际税率与名义税率的差距大大缩小,即使保持现有税负水平,纳税人也会感觉承受不了。目前税负偏高的税收体制要尽快改革,实行减税政策。
除了税负明显较高,现行税制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不公平之处:
——重复课征问题。增值税转型改革尚未全面推开,不允许固定资产抵扣,对上一环节的营业税部分也不能抵扣;营业税又没有扣除规定,把前一环节的增值税也计算到税基中;内资企业所得税成本不能足额扣除,与个人所得税存在重复课征问题。
——中国的税收模式以间接税为主,不仅其数量约占总税收的三分之二,且间接税占GDP的比重也连年增加;税负水平高也较多地体现在间接税上。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的间接税负担偏高,但所得税负担则很低。间接税的高负担最后转嫁给了最终消费者。同时,间接税的高税负也对企业有影响,因为它增加了企业成本,减少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不仅减少了所得税税基,对经济也有抑制作用。
——由于现行个人所得税的设计和征收管理不完善,工薪收入阶层成为个人所得税的最大来源。个人所得税实际上具有累退性,税收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和对贫富差距的调节作用有限。
——现行税制中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