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精神内涵的艺术创造

来源 :南风·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ang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家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偏重于写实的,另一种类型是偏向想象的。当然,这是大体而言。而且,两者之间并非截然有别,也就是说偏重写实的画家是不可能没有想象力的,反之亦然。但毕竟从画家的气质和才能看,这两种类型是客观的存在。写实与想象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关键在于画家有无艺术处理能力,即经营、构思的水平和语言表现技巧。至于画家何以偏重于写实和想象,细究起来原因很复杂,一般说来有先天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就是我们经常议论的所谓画家的“气质”。后天因素一般指画家的成长环境,特别是艺术教育给予的影响。犹如写实类型画家各有个性风格的区别一样,在想象类型画家中也有不同的审美追求,有人偏好形而上的观念,有人追求装饰趣味。
  这里我们讨论的宁夏书画院专业画家沈利萍女士,是属于想象类型的艺术家。她的画很有装饰性。她出生在宁夏银川市,宁夏这块土地上浓郁的回乡风情和穆斯林独特的精神风貌,从小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心灵世界。此外,对她的艺术成长产生重要作用的是她在湖南师范学院艺术系,特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习和深造。在这里,她广泛接触艺术世界,开始选择自己的艺术方向。她意识到她的性格和艺术素质适合于装饰性的艺术创造。而回到宁夏之后,她接触的艺术资源更加深了她的信念,经过多年的探索,她的装饰性艺术取得了可喜成绩。
  沈利萍艺术的显著特点是广泛地运用线作为造型手段。线,是中国绘画语言形式的基础。线在平面上的曲折变化和组合可以形成的各种块面、各种具象与抽象的造型,反映人的思想感情,影响人们的心灵世界。沈利萍是从研习水墨画入手逐渐熟悉、喜爱和自如地运用线的。她有意识地把水墨中一波三折的线与图案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富有装饰意味的线。她尤其擅长工笔白描,她自由地驰骋于抽象、半抽象的构成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性。近三年来,她完成了三件系列线描作品《西夏古国》《回乡风情》和《鸟的天堂》。她的艺术构思不是凭空臆造,而是有生活来源和历史文化渊源的,即使在较为抽象的画面上,我们也能依稀辨认出不少来自于宁夏自然景貌、人文风情和历史文化的因素。她善于把这些因素纳入她特有的艺术符号之中。在她的艺术符号中,除线之外,自由地运用“空白”是另一特色。她用空白辅助自由舞动、有节奏与韵律的线,组成各种奇异的、带有神秘色彩的艺术形象,予人以美感,予人以广阔的遐想空间。创作这类装饰性的绘畫最忌矫情和造作,如果作者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艺术修养,没有真诚的心态,很容易使画面徒具表面的装饰性而无内在的文化内涵。沈利萍凭着自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片痴情,用一颗真诚的心灵投入创作,她的线描装饰画成为她思想感情的真诚流露,成为她歌颂自然、赞美生命的赞歌。她的作品理所当然地受到艺术界的好评,受到人们的赞赏。
  善良的心灵培育美的艺术,美的艺术反过来也陶冶、净化善良的心灵。沈利萍的爱心鲜明地体现在她的作品中,同样也反映在她的生活行为之中。1993年,她的丈夫和孩子同时在一次空难中受到重创,她以母亲博大的爱与无微不至的呵护,帮助12岁的儿子战胜死亡,又历经艰辛用5年时间使儿子获得身心的康复。在她的精心培育下,她伤残的儿子成为挪威世界联合学院第一位中国留学生,并考入奥斯陆大学,在第36届世界残疾人滑雪比赛中获得两枚金牌,被挪威人民誉为“中国英雄”。2001年沈利萍被全国妇联等单位授予首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的称号。非常难能可贵的是,生活中的磨难反而更激励她在艺术中顽强地拼搏,完成一幅幅杰出的线描装饰画。由此我想到,这些作品是沈利萍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也是她光辉生命历程的见证。
  我相信,沈利萍奉献给大众的这些作品,会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也相信,待以时日,她还会做出更加出色的成绩。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墨云原名高润虎,先生寓其名与奇葩的书画有缘,与漫长的心路有分。他的人生真所谓充满诗情画意,在他的书画作品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古人云: “ 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诗人相表里焉。”他以数十年艰辛的艺术探索呈现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笔墨意趣。  他的写意花鸟画风之奔放、泼辣、率意不失严谨, 很有文人画味道,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从他的画中,观者可以感受到极富个性的笔墨意趣以及传统写意花鸟画顽强的生命力。中国
期刊
闲堂画馆的书柜上放满了历代书画名家的画册,在很显眼的位置放着一米宽的丛书,这些规格不一的画册是:《儿童国画入门:花、鸟、鱼、虫、禽、兽》《写意花鸟六步画法》《写意国画技法速成》《中国画技法丛书梅、兰、竹、菊》《跟名家学国画:花卉、禽鸟、紫藤、蔬果》《花鸟画谱》等丛书逾70册。分五六个系列,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天津美术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等出版发行。我收藏于斯,便于欣赏与学习,如有客来便盛情推介一
期刊
褚哲轮(以下简称褚):中国古代人物画一般讲究传神,像顾恺之所说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这和后六朝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系,比如推荐一个人去当官,要请人来相面。而现代人物画更讲究造型,虽也讲究传神,但我觉得现代人物画的传神和古人的传神已经不一样了。我们也学古人的传神,但总觉得表达的不是那么回事。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孙培增(以下简称孙):我觉得传神是个大的概念,不是具体的东西。从古至今,传神主
期刊
第一次看到“姜维”两字,眼前首先闪出的是那个智斗诸葛亮,叱诧风云的三国名将形象,其实此姜维并不是彼姜维,但是姜维这个名片已经深深印入脑海。后来随着日趋了解,我感悟到这就像一个千年人物的穿越与轮回,姜维从蜀汉穿越到了现代成了我眼前这个姜维,因为他们同样宅心仁厚、才华横溢和智慧超人,抑或本是一人。  记得初见姜维老师,给我的感觉极具大家风范,他长发飘逸,天庭开阔,形象洒脱不羁,个性仁厚寡言。当时脑海中
期刊
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田立胜,画国画二十几年了。多年来,他从未放弃过学习,经常出去写生,安安静静地啃了不少书,画画更是作为日课,可以说既师古人,又师造化,下了不少功夫。在面临空前创新危机的花鸟画领域,田立胜稳健精进,渐成气象,功夫在画外。我尤其看重田立胜做人之厚道宽博和他笔下溢出的浓浓的富贵气。我所讲的富贵气,不是说穷得只剩下钱的那种土贵族气,而是渗透到骨子里的高贵精神和富贵气象,是那种从心底
期刊
在中国传统的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画科中,花鸟画的艺术表现是最难的。首先,花鸟画创作对于笔墨基本功要求非常高,其以小观大的特性,容不得笔墨的半点含糊和迟疑;其次,花鸟画,对于章法布局、艺术处理手段必须有深入的理解,一花一草,题材看似简单,但如何将简单的题材通过高妙的艺术处理,使画面具有丰富的笔墨含量和精神境界,这需要画家的大智慧和大手笔;再次,人物画有客观形象束缚,山水画要千笔万笔反复皴擦,而花鸟画
期刊
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所处的时代精神在艺术家身上的外化。汉代石雕、画像石给人强烈震撼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整个的汉民族正处于精神的上升期,无论是国家层面的,还是个人层面的,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包容精神和开拓精神。 宋代的艺术品特有宁静、平和、悠远和无垠,是和整个的宋代的社会气质相吻合的,是和宋代社会各阶层所体现出来的另一种自信,包容相吻合的;是士大夫阶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居江湖之远则忧其民的精神
期刊
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从某种意义上讲,山水文化和山水画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我所认为的山水画作品,不是形象逼真的对景翻摹,也不是刻意追求的唯美工写,而是一种脉源清晰的艺术呈现,是一种自然物象的精神外化。它的基因链条里应该有奇崛、雄浑乃至苍茫的因子。正是基于此,当我读到刘明雷先生的山水作品时,恍然被某种气息所感染,宛若一股暖流袭过心头。  刘明雷先生是近几
期刊
“金石气”与“书卷气”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也是贯穿于书法风格史的两大书法美类型,它们既具有各自独立的书法审美的特征与价值,又相辅相成地活跃于书法发展的特定历史时代里。  耿彬先生学习书法的年代,还延续着清末民国以来碑帖之争的余绪,大量出土的简牍和墨迹残纸又在冲击着人们的固有观念,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济南,还是以雄强浑厚的金石气的碑派书风为主,像金棻、关友声、任晓麓等先生,还是以堂皇大度的碑派书风风
期刊
罗丹说得好:“美在于发现。”这种发现,既是指对客观世界,也包括对主观世界即自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发现自身比发现客观世界更难。每个人其实都有一层无形的陈规陋习的茧壳包裹着自己和束缚着自己,因此破茧而出非常困难。所以古代有“白首穷经至死不通”者,今天也有从一技艺终生碌碌无为者。假设衰年的齐白石不大胆革新自己,从清冷奇倔的八大画风中走出而创红花墨叶新路,他也就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而度过一种风烛残年的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