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珍稀的明代犀雕八仙人物祝寿杯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jil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省文物总店收藏了一件明代犀牛角雕八仙人物祝寿杯,系上世纪80年代从湖北广济县(现武穴市)购藏,1994年由国家文物局专家定为一级文物,时代为明代晚期。
  此杯采用亚洲犀中的印度犀角雕成,近椭圆形,口外撇,利用犀角生长的自然形状巧雕而成,其形上大下小中空。采用镂雕、高浮雕、浅浮雕、线刻等相结合的技法雕刻而成“八仙人物祝寿图”,通景式构思,巧妙传神,仙气四溢。杯体呈深褐色,紫中泛红,通体光亮,横断面呈现鱼籽连珠纹。包浆滑熟,幽光沉稳,透露出一种温润的岁月痕迹。
  印度犀又称大独角犀,是现存三种亚洲犀(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答腊犀)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仅次于白犀。这三个种群的犀牛曾长期在中国大地生活,它们在中国境内消失是近50年前的事。印度犀的角体较另外两种大,质地优良,是中国古人所崇尚的作器原料,从古至今都是稀有的神物。中国古书中的“兕”就是指犀牛,道教中主神太上老君(老子)的坐骑“青兕”就是以它为原形。不仅如此,犀角还是一种名贵中药,药用价值极高,其药性大凉。
  八仙本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传说中的八位道教神仙人物,在元曲戏本中有“八仙祝寿”一词,之后就把八位仙人撮合在一起称为“八仙”。明代以前关于八仙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但均为道教仙人。至明代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即《东游记》)始定为张果老、吕洞宾(吕岩)、韩湘子、何仙姑(何晓云)、铁拐李(李玄、李洪水)、汉钟离(钟离权)、曹国舅(曹景休)、蓝采和。之后有关“八仙”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创作均由以上仙人构成,并在民间广为流传敬奉。八仙来自社会不同阶层,多是平民,惩恶扬善,贴近生活,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寄托着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也是极受民间喜爱的祝寿题材。
  除八仙人物外,杯口沿宽边处还雕刻有盘坐着的南极仙翁,其身下浮雕出动感逼真的鹤精、鹿精,口沿窄边处雕有松树和灵芝如意,构成一幅完整的天上人间仙境。南极仙翁亦称南极星、南极真人、长生仙、长寿仙、老人星,常作为庆寿群仙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这件犀雕八仙人物祝寿杯材质珍稀,刀法精湛,色泽莹润,纹饰生动,无疑是明代末期犀角雕刻中的精品佳作。
  (责任鳊辑:李珍萍)
其他文献
四川眉山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居,收藏有丰富的文物藏品,其中有三件清代沈衛书法立轴。分别为《沈衛书黄山谷诗话立轴》《沈衛书东坡题法帖立轴》《沈衛书东坡画竹题跋立轴》。这三件藏品均为国家三级文物。沈衛(1862-1945),字友霍,号淇泉,晚号兼巢老人,亦署红豆馆主,浙江嘉兴人,系沈钧儒的十一叔。清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光绪二十年(1894)授翰林院编修。后任甘肃主考
期刊
唐宋时期我国瓷器蓬勃发展,各地名窑迅速发展,很多著名瓷窑的产品不仅销往国内各地,也销往国外。外销亚洲以及非洲国家和地区。中国瓷器对高丽、日本、越南、埃及、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等国家的陶瓷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吸取域外文化因素,如使用外国进口的钴料绘画瓷器,外国的某些造型、纹饰如植物、人物形象也出现在我国的瓷器上。  元末明初景德镇窑迅速崛起,青花瓷器以优良的质地、明亮光润的釉面、白蓝相间的
期刊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6世纪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此后数百年问,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瑞典、美国等各国商人相继来华贸易,中国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西方,瓷器便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商品。这些远渡重洋的中国器物对西方的装饰工艺、审美趣味、艺术风格、文化风尚乃至生活方式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欧洲市场的庞大需求也刺激了我国瓷业经济的发展,给古老的中国瓷器带来了新鲜的变化,产生了许多按照西方要求来样制
期刊
德化,地处福建省中部戴云山脉,陶瓷矿产资源优质丰富,是得天独厚的产瓷宝隅,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古瓷都”,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德化窑瓷明丽清雅,古朴隽永,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品”而“天下共宝之”。“海上丝绸之路”更缔造其畅销海外、享誉世界的传奇与辉煌。根据考古资料科学论证:德化窑瓷创烧于唐代,兴于宋元,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  德化窑向以白瓷人物雕塑
期刊
德化窑系产品是中国历代外销瓷贸易的重要角色,产品外销量巨大;  德化青白瓷是中国最早出口的瓷器产品之一;  德化明代创制的阶级窑是最早被外国移植成功的窑炉技术的先祖;  德化白瓷是最先被欧亚各国作为本国学习标本试烧成功的先师;  在自宋代以来的千年时空中,德化瓷以其难以想象的巨大体量和完整的先进生产工艺,提升和改善了世界各国的社会生产和物质生活,推进了世界物质文化的进步;  以明清德化白瓷为代表的
期刊
女红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标志,刺绣作为女红艺术,凝结了几千年来绣女们的智慧和情怀。刺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古以来与文学创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绣屏以它的实用性、连续性、观赏性而被绣女所钟爱。笔者通过对一组绣屏的修复、研究,对刺绣与女性文化关系产生了一些感悟与理解。刺绣,是母爱、情爱与敬爱的象征符号,它述说着女性温婉的心情,体现了古代女性的“四德”。绣屏与绣女,既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道风景,也是一部鲜活的女
期刊
河北廊坊地处华北平原西北端,除了北部三河有零星的燕山余脉之外,多为开阔的平原。西北地势略高,东南渐低,境内水系纵横交错,大小河川蜿蜒流经廊坊舒展的小平原上,最后向东南汇为海河,注入渤海。据相关资料显示,受东汉末年渤海海溢的影响,廊坊一带曾受洪水肆虐,人民的生产、生活遭受到严重影响。受其影响,目前在廊坊辖区内发现三国到南北朝时期的文物遗存极少。  1999年12月在永清县支各庄发现的北魏太和十一年佛
期刊
金粟山房藏黄慎((刘海戏金蟾》及金农《梅竹双清图》是迄今最新发现的“扬州八怪”作品。  黄慎,字恭寿,号瘿瓢,福建宁化人,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84岁时尚健在,是一位诗才画艺俱全的艺术家。他的诗文、书法、绘画被称为三绝,曾先后三次至扬州,居留较长,与郑板桥、李鳝等往来友善,为“扬州八怪”之一。黄慎以擅画人物著称,早年师法上官周,多作工笔,后从唐代书法家怀素真迹
期刊
我把普洱茶分成三个范围:茶品、饮品和藏品,三者互有交集。  茶品和饮品有交集,有一些茶不能喝,有一些饮品不是茶。比如古墓出土的茶,肯定值得收藏,但是不能喝。再如沉船出水的茶,或者故宫保存下来的清朝的茶,也是以藏品为主。饮品和藏品各有各的要求。饮品的要求首先是健康、安全。藏品则要求具有共识性、辨识性和资源有限性。茶品则包含了六个方面的内容:植物学、制作学、流通学、烹泡之学、品饮之学和茶文化学。  有
期刊
扇面画作为礼物的历史  礼物是人与人之间长期社会关系的产物。各种“物”在流动过程中被赋予了社会意义,因而也有了社会生命,即作为礼物的“物”在流动过程中所遵循的社会规范和文化及结成的社会关系。拥有社会属性的礼物在给者与受者之间建立起或秩序建构,或情感联络的关系,即美国华裔学者阎云翔所提出的“纵向的关系流动一等级秩序”与“横向的关系流动一人情伦理”两种类型。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礼物是上自宫廷,下至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