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到了多媒体,CAI教学,科技界的很多前沿知识,我们的教师大多不会陌生。而提到科技课题,情况可能就不大一样了。
我校一直以来对理科实验室,科技活动、第二课堂的硬件环境给与了很大的投入。初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可是发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瓶颈,后来我们的工作很难再深入,辅导教师的工作热情也不像刚开始那么高了。我们针对这个现象与教师交流,探讨,如何摆脱这个困境?这时恰好我们接触到了“十一五”通用技术类课题,我们积极与课题开展好的实验校交流,取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深感科技类课题的引入应是将我校科技工作深化的理想切入点。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十一五”期间我校积极申请承担了四个与科技、现代教育技术有关的課题。其中省级两个,国家级两个。经过实践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效果。我们尝到了课题带来的益处,目前我们又积极承担了一项国家“十一五”通用技术类课题。
下面,我就科技课题的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如何选题
课题的选择合理与否,关系到课题以后的立项,实施,阶段报告,以至最终的成果,结题报告。所以,在选题时,不能“课题至上,华而不实。”不能追赶时髦。要切合本校实际,切合本校的科研能力。同时,选课题时应关注新课程改革。比如,中央电教馆下发的“十五”子课题中有几个题目很新颖,如《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实验研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评价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虽然课题本身很吸引人,但深究其题目。会发现课题的开展就我校目前的情况难度较大,不宜承担。于是,我们实事求是的选择了适合本校的两个子课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验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承担课题的意义
课题的实施应是一个系统的工作,是一个科研工作。所以,需要的是一种严谨求实的作风,不能追求短期利益。
过去,许多教师都在闷头搞辅导,很辛苦,实际也作了很多工作,但却没有认真总结,用科学的方法对结果加以分析,没能将结果以理论的形式再现。承担课题后,我们将这些教师组织到课题组内,通过外聘专家讲课,外出学习等各种形式给实验教师充电。这样就使我们的教师眼界广了,思路通了,工作中有了激情,有了方向,科技工作自然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课题的深入开展是学校科技工作的综合展示,为学校扩大影响与对外交流提供机遇。同时,课题实施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工作中实践多,理论少;引进多,制作少;片断多,系统少;说教多,引导少的局面。课题的实践,也为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首先,课题选定后,要组织一些有专业,有热情,有能力,肯实干,能研究,留的住,眼界宽的教师成立课题组。初期人员宜精不宜多。因为毕竟课题是一个科研,应是先头部队,教研才是大部队。
课题的开展应注重过程,不要太追求结果。不要指望“全面开花”。如果课题将来能在一两个点上有所突破,能被认可,我想这个课题的实践就是成功的。
课题的实施,要有教育理论(包括教育计算方面的理论)的指导。每一次阶段性报告,要体现出报告后面有思考,方案后面有思想。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阶段性的结果,物理上通了,一定要拿到实际教学中看看通不通?
四、课题开展中出现的问题
(1)课题组教师在专业知识,工具软件上下的精力很大;而在现代教育理论方面的学习不够。这样,随着课题的深入,可能会显得盲目。
(2)学科参与不够丰富,缺乏学科间的协作,借鉴,交流。
(3)在阶段报告里,学科教师参与不够,有些依赖于课题负责人。缺乏质疑精神、创新精神。
(4)一定程度上存在学科建设与科技活动的脱节。
(5)重技术驱动,轻需求驱动。这一现象较普遍。不应过份注重课件,设备的“华”,更应注重“实”。要让设备后面有思想。
(6)对成果的收集,整理不及时。表达的方法不够科学,成果缺乏个性化。
我校一直以来对理科实验室,科技活动、第二课堂的硬件环境给与了很大的投入。初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可是发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瓶颈,后来我们的工作很难再深入,辅导教师的工作热情也不像刚开始那么高了。我们针对这个现象与教师交流,探讨,如何摆脱这个困境?这时恰好我们接触到了“十一五”通用技术类课题,我们积极与课题开展好的实验校交流,取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深感科技类课题的引入应是将我校科技工作深化的理想切入点。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十一五”期间我校积极申请承担了四个与科技、现代教育技术有关的課题。其中省级两个,国家级两个。经过实践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效果。我们尝到了课题带来的益处,目前我们又积极承担了一项国家“十一五”通用技术类课题。
下面,我就科技课题的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如何选题
课题的选择合理与否,关系到课题以后的立项,实施,阶段报告,以至最终的成果,结题报告。所以,在选题时,不能“课题至上,华而不实。”不能追赶时髦。要切合本校实际,切合本校的科研能力。同时,选课题时应关注新课程改革。比如,中央电教馆下发的“十五”子课题中有几个题目很新颖,如《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实验研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评价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虽然课题本身很吸引人,但深究其题目。会发现课题的开展就我校目前的情况难度较大,不宜承担。于是,我们实事求是的选择了适合本校的两个子课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验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承担课题的意义
课题的实施应是一个系统的工作,是一个科研工作。所以,需要的是一种严谨求实的作风,不能追求短期利益。
过去,许多教师都在闷头搞辅导,很辛苦,实际也作了很多工作,但却没有认真总结,用科学的方法对结果加以分析,没能将结果以理论的形式再现。承担课题后,我们将这些教师组织到课题组内,通过外聘专家讲课,外出学习等各种形式给实验教师充电。这样就使我们的教师眼界广了,思路通了,工作中有了激情,有了方向,科技工作自然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课题的深入开展是学校科技工作的综合展示,为学校扩大影响与对外交流提供机遇。同时,课题实施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工作中实践多,理论少;引进多,制作少;片断多,系统少;说教多,引导少的局面。课题的实践,也为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首先,课题选定后,要组织一些有专业,有热情,有能力,肯实干,能研究,留的住,眼界宽的教师成立课题组。初期人员宜精不宜多。因为毕竟课题是一个科研,应是先头部队,教研才是大部队。
课题的开展应注重过程,不要太追求结果。不要指望“全面开花”。如果课题将来能在一两个点上有所突破,能被认可,我想这个课题的实践就是成功的。
课题的实施,要有教育理论(包括教育计算方面的理论)的指导。每一次阶段性报告,要体现出报告后面有思考,方案后面有思想。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阶段性的结果,物理上通了,一定要拿到实际教学中看看通不通?
四、课题开展中出现的问题
(1)课题组教师在专业知识,工具软件上下的精力很大;而在现代教育理论方面的学习不够。这样,随着课题的深入,可能会显得盲目。
(2)学科参与不够丰富,缺乏学科间的协作,借鉴,交流。
(3)在阶段报告里,学科教师参与不够,有些依赖于课题负责人。缺乏质疑精神、创新精神。
(4)一定程度上存在学科建设与科技活动的脱节。
(5)重技术驱动,轻需求驱动。这一现象较普遍。不应过份注重课件,设备的“华”,更应注重“实”。要让设备后面有思想。
(6)对成果的收集,整理不及时。表达的方法不够科学,成果缺乏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