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教育机制,它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的职业教育相结合,促使企业和行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本文主要阐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实施现代学徒制。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实施;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4-0273-01
现代学徒制将现代的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学徒培训相结合,实行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即: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企校双师联合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学徒制推动了劳动就业体系与之夜教育体系的互动发展,拓宽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通道,深化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
一、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意义
现代学徒制促使了企业和行业全面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全过程,将专业教育与产业需求联系在一起,实现了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的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和针对性。
(一)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要求学校和企业都必须参与人才培养,双方在充分了解现代学徒制的基础上,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校是办学的主体,企业是用人的主体,但在现代学徒制中,学校和企业都是人才培养的主体,所以校企双方必须深入合作。
(二)有利于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里岗位对新技能、新技术、新方法的要求,来确定学校里的人才培养方式,事实就是的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开展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实施教学过程,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设计教学任务,进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由双方共同建立人才培养评价制度。
二、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推动力度不够。目前,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主要靠学校来完成,学校主动联系企业,企业被动参与,政府部门也应该充分建立相关制度来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这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政府部门缺乏积极的的政策和统一的标准,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后,付出了很高的培养成本,但无法享受到政策的利益。
(二)企业认识深度不够。一方面,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强调实用主义,希望招聘到的学生们可以立刻进入工作状态,很快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们,在毕业的初始阶段工作状态不够稳定,人才流失频繁,以至于企业担心精心培养的员工留不住,往往不愿意花费时间和成本来培养学生。另一方面,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如果政府没有相关政策能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企业很难有积极性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即便是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获得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并得到合作学校的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但缺乏政府部门的约束机制,企业仍然要面对人才流失的风险。
(三)学校管理力度不够。要想提高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效果,学校必须根据企业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师资力量就比较紧张。而且不同企业的需求也不一样,教师由单纯的教学实施者变转变为复杂的教学培养设计工作者,故而工学矛盾比较突出,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增加了难度。
(四)学生认识深度不够。学生对于现代学徒制的认知存在偏差,高中毕业的学生对于大学和大学生活都充满了期待,但进入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以后,从大学生到学徒的身份转变,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落差,不少学生甚至认为学徒的身份与大学生身份不匹配,家长也不认可门槛较低的学徒身份,这就降低了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效果。
三、如何实施现代学徒制
(一)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保障机制。政府的扶持是是现代学徒制项目的保障,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确定现代学徒制的保障机制,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同来承担培养费用,以减少企业和学校的成本压力,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职院主办的方式,为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构建“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教学,共担风险,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而不是学校主导、企业参与。学校和企业都是培养人才的主导,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尽早进入企业实习,提高专业对口就业率;另一方面,企业作为培养主体,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教育的最大效益,成为现代学徒制的最大受益者。
(三)形成科学的“双体系”课程结构。现代学徒制不仅要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现代学徒制必须遵循职业能力成长规律,从企业需求和職业岗位能力要求入手,设计课程体系,构建既能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又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综合素养的“双体系”课程结构。企业课程内容由企业组织教学,学生在车间里进行现场学习,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则负责完成高等职业教育综合素养的教育。
(四)遴选适合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中的专业众多,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适合实施现代学徒制,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遴选合适的企业来完成:首先,选择实力强、资源丰富并热衷于职业教育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其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合作企业的意愿,确定招生专业和规模;再次,在国家招考政策范围内,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招生与招工方案;最后,校企双方本着“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原则,共同制定校企合作方案。
参考文献
[1]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制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尹晓霞;赵迁远;焦丽君;李元超. 课程教育研究,2017(50):234-235.
[2] 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现实困难与对策分析[J]. 李德富,黄泽斌. 高教论坛. 2016(09).
[3] 校企协同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试点项目为例[J]. 彭康华,肖萍,李震阳. 工程技术研究. 2017(02).
[4]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ICT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罗校清. 教育现代化. 2017(10).
[5]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黄史,范庆科. 中国商论. 2017(26)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实施;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4-0273-01
现代学徒制将现代的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学徒培训相结合,实行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即: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企校双师联合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学徒制推动了劳动就业体系与之夜教育体系的互动发展,拓宽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通道,深化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
一、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意义
现代学徒制促使了企业和行业全面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全过程,将专业教育与产业需求联系在一起,实现了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的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和针对性。
(一)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要求学校和企业都必须参与人才培养,双方在充分了解现代学徒制的基础上,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校是办学的主体,企业是用人的主体,但在现代学徒制中,学校和企业都是人才培养的主体,所以校企双方必须深入合作。
(二)有利于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里岗位对新技能、新技术、新方法的要求,来确定学校里的人才培养方式,事实就是的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开展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实施教学过程,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设计教学任务,进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由双方共同建立人才培养评价制度。
二、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推动力度不够。目前,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主要靠学校来完成,学校主动联系企业,企业被动参与,政府部门也应该充分建立相关制度来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这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政府部门缺乏积极的的政策和统一的标准,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后,付出了很高的培养成本,但无法享受到政策的利益。
(二)企业认识深度不够。一方面,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强调实用主义,希望招聘到的学生们可以立刻进入工作状态,很快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们,在毕业的初始阶段工作状态不够稳定,人才流失频繁,以至于企业担心精心培养的员工留不住,往往不愿意花费时间和成本来培养学生。另一方面,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如果政府没有相关政策能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企业很难有积极性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即便是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获得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并得到合作学校的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但缺乏政府部门的约束机制,企业仍然要面对人才流失的风险。
(三)学校管理力度不够。要想提高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效果,学校必须根据企业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师资力量就比较紧张。而且不同企业的需求也不一样,教师由单纯的教学实施者变转变为复杂的教学培养设计工作者,故而工学矛盾比较突出,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增加了难度。
(四)学生认识深度不够。学生对于现代学徒制的认知存在偏差,高中毕业的学生对于大学和大学生活都充满了期待,但进入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以后,从大学生到学徒的身份转变,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落差,不少学生甚至认为学徒的身份与大学生身份不匹配,家长也不认可门槛较低的学徒身份,这就降低了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效果。
三、如何实施现代学徒制
(一)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保障机制。政府的扶持是是现代学徒制项目的保障,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确定现代学徒制的保障机制,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同来承担培养费用,以减少企业和学校的成本压力,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职院主办的方式,为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构建“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教学,共担风险,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而不是学校主导、企业参与。学校和企业都是培养人才的主导,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尽早进入企业实习,提高专业对口就业率;另一方面,企业作为培养主体,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教育的最大效益,成为现代学徒制的最大受益者。
(三)形成科学的“双体系”课程结构。现代学徒制不仅要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现代学徒制必须遵循职业能力成长规律,从企业需求和職业岗位能力要求入手,设计课程体系,构建既能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又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综合素养的“双体系”课程结构。企业课程内容由企业组织教学,学生在车间里进行现场学习,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则负责完成高等职业教育综合素养的教育。
(四)遴选适合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中的专业众多,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适合实施现代学徒制,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遴选合适的企业来完成:首先,选择实力强、资源丰富并热衷于职业教育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其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合作企业的意愿,确定招生专业和规模;再次,在国家招考政策范围内,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招生与招工方案;最后,校企双方本着“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原则,共同制定校企合作方案。
参考文献
[1]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制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尹晓霞;赵迁远;焦丽君;李元超. 课程教育研究,2017(50):234-235.
[2] 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现实困难与对策分析[J]. 李德富,黄泽斌. 高教论坛. 2016(09).
[3] 校企协同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试点项目为例[J]. 彭康华,肖萍,李震阳. 工程技术研究. 2017(02).
[4]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ICT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罗校清. 教育现代化. 2017(10).
[5]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黄史,范庆科. 中国商论. 2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