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翻转”,建构儿童诗意思维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bishui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经典作品,囊括了古人的智慧,彰显了民族的灵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第三学段(5~6年级),应“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这提纲挈领地展示了古诗在儿童阶段的重要性。但是,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常存在支离破碎的解析,远不能让学生达到既知其意、感其情、解其境,又悟其法的境界。而翻转课堂,讲求将学习知识放在课前,将内化知识放在课上,这是对教学结构的翻转,也是对儿童认知规律的尊重。古诗教学翻转课堂,将大大拓展儿童学习古诗的广度和深度。本文将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江雪》为例,探究微课程教学法在古诗翻转课堂中的实践,以帮助儿童进行诗意思维的意义建构。
  ● 问题导向,搭设有效性任务单
  如何能站在儿童的立场,用儿童的思维思考,帮助儿童尽量找寻认知与思维的规律呢?我认为,首先应借助在微课程教学法中最具有灵魂意义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进行意义建构。
  1.站在儿童立场,建构儿童思维
  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要尊重儿童的自然法则,他说:“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在古诗教学中,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和经历来取代儿童的学识基础,而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建构儿童的学习思维。
  (1)尊重儿童主体性设置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都能充分站在学生的立场,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在此,仅以目标为例阐述。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达成的预期效果,而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要达成的认知程度。对比《江雪》在传统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中的目标设置,可见:
  教学目标(传统课堂目标):①理解“千山、绝、万径、踪、灭、蓑笠翁”等字词的意思。②理解詩句意思,能熟读并背诵、默写古诗。③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古诗的语言美与意境美。
  达成目标(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的目标):①会用“分析音形义关系”的方法,正确写出“径、踪、翁、钓、孤、寒”6个生字,理解这6个生字的意思。②理解微视频中介绍的五言绝句的3个特征,能读通、读顺古诗,表达真情实感。③能借助运用工具法、平仄诵读法、串词连句法等,解释全诗意思。④理解并运用“借景抒情”的古诗写作手法,能够搜集和鉴别同类写作手法的古诗。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达成目标”模块,在建构儿童思维的方式上体现了如下两点:一是尊重儿童主体。常规教学是用教师的话语来替代学生的话语,是“教师要学生如何”,而翻转课堂是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是“我要如何”。二是明确方法指导。传统课堂的目标由于是站在教师“教”的立场,所以侧重于结果,忽略了过程。而微课程教学法中的目标,是站在儿童“学”的立场,采用“方法指路、目标明确”的表达方式,其目的是更好地解决儿童的“学习任务”。
  (2)尊重个性化互动设置
  一是个性化选择时间。课前自主学习的优势在于: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遵循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规律,来完成微视频和任务单。于是,在微视频中加入“暂停设置”,在任务单中设置“配套学习任务”,这些可以帮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达成相对于自身的最佳效果。二是亲子互动评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教育也从来都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事情,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互动。基于这样的思路,在课前自主学习的效果评价环节,我加入了“家长评价”和“自我评价”。
  2.填充认知鸿沟,注重三个转化
  古诗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但由于年代久远,会给人以陌生感。诗歌早在上古时期便已存在并口头流传,如《诗经》中的“国风”就采自民间。可见,诗歌并不是士大夫的独宠,它具有生活性。因此,指导小学生写古诗,要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置上遵从三个转化。
  (1)模糊认知转化为清晰概念
  很多人认为小学生不必明确概念,只需要大体了解即可。而建构主义认为,新知识的学习要建立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否则就得不到很好地建构,会造成认知鸿沟。因此,在任务单中,可尝试规避模糊的认知。例如,在理解古诗“对仗”特点的学习时,我们可以采用搭建微视频和配套任务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一是明确“对仗”概念。微视频中结合已学课文《春联》的内容,明确“对仗”的意思就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当”。二是写下“对仗”概念。该概念的学习并不是停留在“了解”的基础上,而是让学生在任务单上写下来。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由了解到理解的认知提升的过程。三是掌握运用概念。结合“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等诗句来加深理解,让学生在所学的古诗中找一找对仗的词句。
  三个步骤,看似简单,实质是力求做到对知识学习的层次性解读,并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
  (2)知识传授转化为问题引导
  在了解“借景抒情”这一古诗写作手法的任务达成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借景抒情,而是采用任务驱动、问题引导的方式。通过微视频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古诗的意思,再往深处想想:古诗都写了哪些画面?圈一圈。只是为了写景吗?在诗句中你还发现了什么?”给出问题导向,让学生在动笔圈画的过程中,动脑思考,前两句写的是“所见之山”“所想之鸟”“落满雪的道路”“早已不见了的人的踪迹”“身披蓑笠的男子”……这些“山、鸟、径、踪、翁、雪”构成了一幅寒冷孤寂的落雪图,这是对雪景的描写;而“孤”“独”二字,则是诗人情感的流露和彰显。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中能够借助批注,进行自我学习和探究,这是“问题导向”这一脚手架适当搭建的效果。
  (3)陌生化课堂转化为形式预告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课堂感受,看似设计了很多层次性的问题和引导,实则是让学生在一种不安全的学习中度过了从思维分散到思维聚拢,从思维无所适从到思维依赖教师的学习进程。当学生不知道教师在讲什么或教师讲这些是什么意图的时候,他们的学习就达不到教师所预设的教学目标。而微课程教学法能规避这个弊端,为学生提供课堂学习的形式预设,使其做到心中有数。   当学生看到课堂中有“合作写作,选图配诗”的环节时,他们的脑海中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提前构思。由于每个儿童都渴望展示优秀的自我,以得到激励,所以很多学生会自主查阅相关学习资料。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学生写出古诗的重要学习载体,我在问题设置和任务驱动中,搭建了方法引领、概念具象、问题思考、课堂预设等多个课前“知识学习式脚手架”。
  ● 整合资源,搭配延展性资料包
  由于儿童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单一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还不足以驱动儿童的兴趣与学习动机,所以要搭配生动形象的微视频,整合乐、图、画、声等元素,为儿童的诗意思维搭建资源个性化脚手架。
  1.古色古香,动态落雪图
  如何能够让儿童在无教师监管的情况下自主有效地学习?激发其学习动机是最重要的手段。在微视频的设计中,我选择了古色古香的诗境背景图。“满屏落雪,青色天空百鸟飞绝,雪满千山空旷野寂,唯一扁舟一蓑翁,寂寥垂钓,何止千万孤独。”这样的动态画面呈现给学生,是带领学生理解诗意,走进诗境的媒介。它能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化学生的情感,激發学生的想象。
  2.资料链接,尊重个性化
  学习不能拘泥于眼前的所见,要有所想、所思和质疑。因此,我为学生提供了诗作者柳宗元的背景介绍,学习古诗的资料链接,以及“为你读诗”“中国诗词大会”的推介欣赏,这是对学有质疑、学有余力、学有兴趣的学生的文化奠基。如果学生能够在纷杂、急躁的大环境中,寻得一方诗意的净土,那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自身修养的润泽。
  3.自主学时,对应任务单
  在对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调查中,班级38人全部完成至少一次的视频学习并按住暂停键,对应任务单完成任务。其中,52.6%的学生回看2处以内的学习;47.4%的学生回看的视频点超过3处。这种学习方式增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调查,回看最多的是对“三种朗读法”“借景抒情”的介绍和问题引导。而在课前批改自主学习任务单时,我却发现,以下两个知识点对应的任务完成得最好。
  任务二(检测目标2):
  用“-”“—”“//”等朗读符号,给下面的古诗做标记,朗读3遍。
  任务四(检测目标4):
  (1)你还搜集到了哪些写作手法为“借景抒情”的古诗?写在横线上。
  (2)趣味连连线。
  由此可见,微视频的学习不仅能辅助学生完成任务单,更重要的意义是尊重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动机,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方法,为儿童学习古诗搭建了“资源个性化脚手架”。
  ● 情境体验,搭建具象化新思维
  创作诗歌,尤其是古诗,要具备有情感、个性化、张扬的“情趣”,要拥有真实性、主体性的“器识”。而一旦具备了这样的“诗心”与“诗源”,再加上些许的诗歌声韵、格律和技巧,便可以别出心裁,甚至惊艳四座。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视频的学习,已经为儿童创作诗歌搭建了声韵、格律、技巧等的策略性脚手架,而情感、器识的脚手架要如何搭建呢?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借助情境体验,激发原有的、蕴藉的情感和器识。
  1.朗读想象,诗境的情感表达
  苏轼在《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中写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后人引用作出“好诗不厌百回读”来强调读诗的重要性。在课堂的复习检测环节,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前所学的平仄朗读法、二三式朗读法、吟诵法等,进行小组合作朗读并展示。
  朗读是最入情、入境的内化。当小组同学用“平长仄短”的方式诵读诗歌时,那种抑扬顿挫的古诗意味自然呈现。这样的朗读方式不仅是对读的强化,更是对古诗节奏的把握、对诗歌声韵的启蒙、对诗句意境的想象。
  2.以身示范,下水诗的诗情激发
  当一名语文教师身上流淌着“一身诗意寻千瀑”时,“万古人间”的“四月天”便是语文教师为学生搭建的诗歌意境。
  于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课堂中也把自己的一身诗意大胆地进行了挥写,展示了自创诗歌。
  题赏鲤图
  风动舞罗妆,烟起送暇光。
  乐哉游锦鲤,无情扰涟慌。
  渔舟残照
  蹁跹渔网映霞胧,
  却道锦纱绾暮穹。
  水巷小舟影绰绰,
  染火平江伴残红。
  在配着古典曼妙的旋律诵读诗句后,班上的学生已是满脸的羡慕和赞叹不绝的声音,而眼神中流淌出来的激动和兴奋,则是对“跃跃欲试”和“入情入境”的最好诠释。教师的下水诗歌,流淌的是自身的“情趣”和“器识”,传递的是表征性的“诗心”与“诗源”。
  3.选图题画,创作的诗意调动
  有了诗情和诗境,学生的创作呼之欲出。我提供给学生彩印的“梅兰竹菊”四幅图,让学生自由创作,或依托已被调动起来的画面、回忆来创作古诗。课堂中,半数以上的学生能够静心创作,奋笔疾书,时而抬首畅想,时而低头赏图。大约15分钟后,便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写完,并进入互相修改和完善展示阶段。以下是本班学生创作的部分诗歌,可窥儿童的诗性一斑。
  竹子
  狂风袭卷空,竹子立岩中。
  万风也不怕,任它什么风。
  咏梅
  红颜独自绽,白雪落满山。
  我等燕归来,飞燕去南岸。
  课堂是知识的内化,也是思维的碰撞和探究的达成。站在儿童的立场,把教师自身当作语文,以自身的胸襟和素养,用入情、入境的吟诵方式,加上惟妙惟肖的“梅兰竹菊”彩图,这便走在了调动儿童已有的认知和情感之旅中,蕴藉了“诗心”,开掘了“诗源”,搭建了“具象体验式脚手架”。
  ● 问渠审视,诗意思维的源头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儿童创作古诗的源头活水,除了搭建的“知识学习式脚手架”“资源个性化脚手架”“具象体验式脚手架”外,在翻转课堂实践中,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尊重儿童发展规律,找准最近发展区。古诗有古诗的任务驱动和学习方式,不同的文体也有相应的策略。但在文体个性之外,还应有学科的共性,最重要的就是儿童发展认知规律的共性,要找准儿童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来确定教学目标、学习达成目标和驱动性问题,做到有据可依。
  第二,尊重学习认知特点,搭建脚手架。四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活跃,情感和学习热情极易被调动,只要研读好学情和文本重点,便可以三搭脚手架,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第三,尊重学科工具特征,建构知识体系。语文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能忽略任何一个,走向极端主义。因此,要借助“三剑客”为学生储备好清晰的必备知识,如朗读技巧、表现手法等。
  第四,尊重语文人文情怀,抒写诗意童年。童年是最美妙的歌,教师要做采集歌曲的编辑,更要做一种诗意的语文。同学生一起在翻转课堂中成长,涵养一身的文化。
  在古诗翻转课堂中,让儿童与最早的文学形式相融合,站在儿童的立场搭建三类脚手架,这是我们应该给予儿童的尊重与关照。哪怕没有严格的声律与平仄协调,但那种涌动于童心的诗情画意、流淌于胸际的美好悸动,不也是文化的积淀、诗意思维的萌动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卢梭.爱弥儿[M].胡以娜,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徐晋如.大学诗词写作教程[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
  [6]张国宝.关注古诗学习中真实的儿童[J].江苏教育研究,2014(11).
其他文献
吃“胶原蛋白”真的有用吗?    如今,胶原蛋白在市场上有很多神乎其神的传言:能美容养颜,让你青春常驻,肌肤嫩滑……诸如此类的传言到底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呢?  南京 张文丽  张文丽读者:  胶原蛋白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它们分布在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之中。在皮肤除去水分后的重量中,胶原蛋白的重量占了70%,负责为皮肤提供弹性和紧致度,并扮演着“深层水库”的角色为表皮提供水分。随着年龄增大而出现
编者按:  目前正在进行的区县和乡镇换届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换届工作进展顺利,总体情况十分良好。李传银同志专为本刊撰写的《亲历区县领导班子换届考察》,透露了考察工作的一些内幕,让我们了解了这次干部考察工作的严肃性、科学性和民主性;李国安读者的来信《警惕当前换届工作中出现的两股歪风》列举的问题虽然只是极其个别的现象,但有助于我们未雨绸缪,因此也非常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而其中的技能是重点,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只掌握知识而没有技能,就如同纸上谈兵。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往往是顾此失彼,有些学生操作不错,但理论不行,而有些学生理论背得滚瓜烂熟,却不会在操作中应用。为了解决这个实质性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欣赏学生同时鼓励学生自我欣赏的办法,要求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互补,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民事检察的时代定位  (一)规律定位:民事检察由弱变强的发展史  通过简单回顾民事检察的历史发展,就可以概括出民事检察的发展规律。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仅有一个基本原则的抽象规定,民事检察基本上停留在纸面,缺乏可操作性规范使之产生应有的实践效果;1991年民事诉讼法正式颁行时,除基本原则外,还规定了抗诉制度,检察监督开始日益强劲地在中国的司法舞台上发挥作用;2007年民事诉讼法微改,细化了检
豌豆 豌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维生素A原可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而后者具有润泽皮肤的作用,且其为从食物中摄取,不会产生毒副作用。  白萝卜 中医认为,萝卜可“利五脏,轻身益气,令人白净肌肉”。白萝卜之所以具有这种功能,是由于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C为抗氧化剂,能抑制黑色素合成,阻止脂肪氧化,防止脂褐质沉积。因此,常食白萝卜可抑制黑色素的形成,使皮肤白净细腻。一些学者认为,肠道不畅,肠道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紧扣科学发展主题,紧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线,紧抓创先争优活动载体,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争做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汽车企业集团。集团公司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方法,有效发挥“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企业上水平、职工提素质”的争创作用,变国有企业的组织资源为发展资源、变政治优势为竞争优势、变组织活力为企业实力。
【摘 要】 企业资金链为何会断裂,断裂的过程如何,资金链断裂如何触发股市“黑天鹅”事件?以辉山乳业为研究对象,从公司治理和财务风险两方面分析辉山乳业资金链断裂的成因及发展过程,同时讨论浑水沽空行为和媒体渲染对辉山乳业“黑天鹅”事件的推波助澜作用。辉山乳业事件表明公司治理弱化、财务风险应对能力不足是资金链断裂的本源,沽空行为和媒体报道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为防控资金链断裂风险,提出应建立高效的公司治
【摘 要】伴随着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崛起,粉丝及其衍生的粉丝文化被进一步激活,呈现出新的传播特征,并彰显出更大生产力。本文由此出发,探寻企业微博如何利用“粉丝文化”进行形象塑造、信息传递、互动沟通和话题借势,从而构筑起消费者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关键词】粉丝 粉丝文化 企业微博 微博营销  《2012-2013年微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3季度腾
编者按:当PS已成为大众处理图像的常语用、当图像处理已越来越多地融入教育教学、当教师及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日益精进、当整个社会的审美能力整体提升,有创意的“设计”已不可回避。本专栏将分10期,对Photoshop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做一梳理,以期对读者有所启示。创意无法复制,但探索永无止境。    认识Photoshop  说起Photoshop,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多数人对Photoshop的认识
导语:但让人感到神奇的是,德国雾霾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几乎消失了。1987年1次二级警报,1991年一次预警级别,从此以后,德国再也没有响起雾霾警报。  到过德国的朋友,都会被德国如绿色花园般的环境所陶醉。在德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随处可以见到连绵不断的森林,精致的公园绿地,一座座城市都在包围在清新的空气与绿树成荫的环境之中。  但是在这恬静的环境背后,是德国人长达五十年与雾霾抗争的经验。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