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同性恋史自有记载的殷商孙太甲到现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同性恋文化几经沉浮,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以晚明的同性恋专著《宜春香质》、《弁而钗》、和《龙阳轶史》为典型代表。本文从"双性同体"出发看《弁而钗之情奇记》,分析其主角李又仙的"双性特质"。
【关键词】晚明;情奇记;南风;双性同体
晚明的同性恋现象以"南风"为主。"南风"又称"男风",最早见于《商书·伊训》中的"三风十愆"说。商汤名臣伊尹说:"卿士有一于一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1】三风系"巫风"、"淫风"、"乱风",其中"乱风"内有"四愆",第一愆便是"亲比顽愚幼童"。同性恋现象在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朝代都存在,其中还出现了"余桃"、"断袖"、"龙阳"等称呼。发展到明朝后期,男同性恋现象日趋严重,形成了上至皇家贵胄下至走夫贩卒的特殊风气。《万历野获篇》二十四卷"男色之靡"条详述了明代同性恋盛行的情形:"宇内男色,有出于不得已者数家。按院之身辞闺阁,阁黎之律禁奸通,塾师之客羁馆舍,皆系托物比兴,见景生情,理势所不能免。又罪囚久系狸秆,稍给朝夕者,必求一人作偶。亦有同类为之讲好,送人监房,与偕卧起。其有他淫者,致相殴讦告,提牢官也有分忠奸曲直。尝见西署郎吏谈之甚详,但不知外方狱中亦有此风否?又,西北戍卒,贫无夜合之资,每于队伍中自相配合。至于习尚成俗,如京中小唱,闽中契弟之外,则得志士人致要童为厮役,钟情年少押丽竖若友昆,盛于江南而渐染于中原。"【2】
晚明时期,男色的春宫图和专门描写男同性恋的小说大量涌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龙阳轶史》、《宜春香质》和《弁而钗》。中国的同性恋现象由来已久,但何以到明清时代尤为盛行呢?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的人成为同性恋者呢?对此,沈德府在《万历野获篇》、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袁枚在《随园诗话》中都有所论述。国外的一些性学、心理学、社会学专家如霭理士、弗洛伊德、金赛等有过"学习理论"、"心理学理论"、"互动理论"等不同的解释,但是同性恋的成因至今没有定论。本文无意对整个同性恋群体的成因作探讨,只想以《弁而钗之情奇记》为切入点,借助荣格的"双性同体"说,对李又仙这个个体同性恋的成因做一个粗略的分析。
《情奇记》描写的是一个浪漫而又具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书生李又仙的父亲因事下狱,他为救父而被迫卖身,不幸流落到南院之中,在那里备受折磨。后来得到义士匡时的救助跳出火坑,为了报答匡的相救之恩,遂以身相许,以"妾"的身份与匡时共同生活。在匡时被诬陷入狱后,又仙又竭力救孤,扮作道姑,含辛茹苦将匡时之子抚养成人,并高中状元。最后,匡时之子救出了父母,又仙功德圆满,恢复男身,隐居深山,修炼成仙。
纵观李又仙的整个人生,无不体现 "双性同体"(androgyny)的特征。"双性同体"说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其老师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双性化"【3】基础上提出来的。他的"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理论【4】认为,在人类学意义上,每个人生来都是雌雄同体的,这个双性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这代表了性别分化本身的不确定性,只不过特定的时刻"他"与"她"性别相一致的性格特征占多数而已。《情奇记》中的李又仙这个人物形象虽是男身,但是误入南院沦为小唱,后又乔装作妾,假扮道姑……这些都是情势所迫的选择,并非个人喜好。所以他本身并没有同性恋这样一种需求,而之所以同时表现出男、女双性特质,就是因为身上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特征在特殊环境有所倾斜而已。
提到"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就不得不提到心理学上所谓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其实在每一个个体身上,都同时埋藏着男性意识和女性意识两颗种子,只要有合适的土壤,他们都会生根发芽,这种意识具体体现在每个人的身上就成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一般情况下,男性意识总是明显地表现在男性身上(如赵云),而女性意识总是明显的表现在女性身上(如林黛玉)。但也有例外,女性也可能表现出比一般男性更强悍的男性气概(如武则天),男性又可能表现出比一般女性更柔顺的女性气质(如李煜)。为了划分这两种气质,心理学根据社会历史长期以来对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的期望和两性自身的性别角色意识,归纳出男性和女性"刻板印象"【5】。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儒家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在维护父权制度的情况下,人们总是赋予男性刚强、女性柔弱的形象,男尊女卑,女性必须服从男性:"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女戒·敬慎》)。
具体来看《情奇记》中主人公身上的"阿尼姆斯"和"阿尼玛"形象。这里主要探讨主人公的心理特质,生理特征就不赘述了。
一、李又仙的男性特质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管同说:"贵阳而贱阴,信刚而黜柔者,天地之道而人之所以为德者也。"可见在儒家的"礼"和"理"的规范下,人们对男性性别的期望是"刚",是"宏毅"。
(一)、男性的刚强
李父被劫之后本欲一死了之,又仙劝父保留性命变卖家产赔偿损失。得知变卖家产仍缺佰金的时候,便一力承担起救父全家的重担:"事急矣,无此则前功尽弃,他无所取办,只儿一身,明日写一招头,道通诗书、明技艺,因父坐狱,计得佰金偿官,不论奴隶高低,愿者成交。""……倘我一身有售,则父脱囹圄,合家得以生全……"【6】这种担当,不是伟男子所为吗?
(二)、男性的坚毅
卖身之后,又仙明知自己遇到的人物不是善主,却反过来安慰父亲:"失男一身,全父一家,所失者少,所全者众。爹爹只当不曾生我一般。老母处,只当我不服水土,不幸身亡,以绝他念……男生是异乡人,死是异乡鬼,爹爹不必再念我。"【7】已知前途凶险,为了保全父母兄弟,竟然义无反顾舍身涉险,将一生的荣辱一夕抛却,以又仙十七岁的年龄来说,真不是一般男儿所能为!
为"妾"三年。匡时将又仙救出南院之后意欲马上将其送回福建家中,未曾想又仙执意要报答匡的搭救之恩。适逢匡妻为继香火迫匡纳妾,于是无意纳妾的匡与又仙定下了三年之约,三年之内又仙乔作匡新纳娇妾。三年之间,又仙藏匿深闺,谨言慎行,未在他人之前露出半分破绽。
未料,正待三年期满之时,匡时遭人陷害,夫妻娇儿均陷囹圄。为保孤报仇,又仙不离不弃果敢救孤"……快把小主人给我抱逃他方,抚养成人,做一报仇人,为匡氏留一奉祀的根儿。若待见仇人,必先杀此子以绝后患,匡子嗣绝矣。""……我不惜一死以报主母、公翁,只为存孤一事,有大于死者,故不敢死耳。"【8】随后抱着匡之幼子远赴他乡,扮作道姑十余载,终于教子成名,高中状元。
主人落难,三年之约将满,这个时候又仙如果逃难而去也无可厚非,但他却谨守承诺,做出非常人能为的义举,不是男性气质的凸显又是什么?
李又仙的女性气质即荣格"双性同体"说中提到的"男性的女性意向",也就是是男子人格中的女性原始模型。是女性心理趋向(诸如心境、预感、对非理性的感受、个人的爱的能力、对自然的感受程度以及与无意识或精神的联系)在男子个性中的体现。又仙在经历了一系列痛苦的经历后,性格中的女性意识得以强化。
二、又仙的女性气质
司马光《训子孙》有云:"为人妻者,其德有六:一曰柔顺,二曰清洁,三曰不妒,四曰俭约,五曰恭谨,六曰勤劳"。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典型的女性形象主要特点便是柔、顺、谦、卑。
(一)、柔顺
父亲出事之后,又仙无计可施,不谋它法,却想出一个卖身救父的主意,沦为南院小唱。在做小唱的过程中虽企图反抗,但在燕龟的淫威之下很快认命,终日里写诗赋辞抒发苦楚。又仙在深陷南院的过程中始终没有正面与压迫势力产生冲突,一味的等待重义之人的搭救,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若非后来匡时的出现,只怕将终生陷于火坑不得解脱。
(二)、谦卑、顺从
李又仙在男扮女装成了匡时的妾之后,"摘凡深自固藏,恐人识破不雅。事匡子以敬,待下人以慈,劝匡子读书节用,外人深为匡子庆得内助"。【9】
(三)、母性天成
又仙除了身为男儿貌似女相外,最大的特点便是有着天生的母性。所以在道观中保孤育子十五年,不但外人丝毫未怀疑他的身份、性别,即使朝夕相处的"儿子"竟也没有察觉半分不妥,真真是"母慈儿孝"。
三、又仙男女性特质的交叉
其实每个个体的行为都是男、女性气质同时作用的结果,又仙的身上更多时候是呈现出一种男女特质交叉的现象。父亲陷狱,又仙挺身而出,独自承担家庭变故的重担,却是用了卖身的下下之策:"明日写一招头,道通诗书、明技艺,因父坐狱,计得百金偿官,不论奴隶高低,愿者成交。或有怜我者买之,事可济矣。"
知恩图报,救孤复仇本是好事情,却偏偏要作妾,要男扮女装。"……又仙除身之外,皆主翁物矣,今又仙十七矣,记其时光,尚有三年可事主翁。竭身趋奉,可酬万一。三年后,色败颜衰,当告回探亲……"
英国文艺批评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在她的"A Room of Whose Own"中指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最正常、最适宜的境况就是在这两个力量一起和谐的生活,精诚合作的时候。"又仙卖身救父、男妾报恩、养孤雪仇的奇情故事,正是男、女力量和谐的展现。而具体事件中致使又仙更多的以女性形象示人,则与当时整个的社会心理脱不了干系。晚明社会人欲横流,士人肆谈情性,以纵情娱乐为风流。明武三十年(1397年)始颁布的《大明律》又明令禁止官员狭妓宿娼,京师尤甚,所以百官惮惧,只好从醇酒美女转向了醇酒美男【10】。《情奇记》中又仙初是误陷南院,不得已做了小唱。终日被燕龟威逼打骂,自怨自艾又加之本身"标志",以致"两眉蹙蹙春山,似病心西子,一脸盈盈秋色,似醉酒杨妃",真有些"林妹妹"的感觉。而救又仙出火坑的匡时,也是导致又仙亦男亦女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正是生活在当时"南风"盛行的京城,虽则侠义却也是个风流子,男女皆好。所以救了又仙,但又拒绝不了又仙谢恩的情意,竟有了这样的安排:"我意欲卿改妆作女,迎娶归彼"。正是这些特殊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境遇,使又仙的双性特质在他的整个人生中不停的转换和交叉,和谐的发展。
李又仙既具有女性软弱的一面,又具备男性冷静果敢坚毅的力量和独立的意志。他完全不同于男权中心文化所规定的自大傲慢的男性形象,也不同于被动消极的女性形象,而是具备了双性特质。当然,男性都不可能成为李又仙那样的人,我们只是从又仙的"双性同体"出发追求文学和社会意义上的"双性和谐"。男性和女性的和谐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和作用。正如美国思想家赫伯特·马尔库塞所说:"……只有男性或女性单方面成熟或统辖的社会是不完整的、畸形的社会,有无法摆脱的落后和局限性……"【11】
【参考文献】
[1]刘达临, 胡宏霞. 中国性文化史[M]. 东方出版社,2007.[2][明] 沈德府. 万历野获篇[M].二十四卷. 北京:中华书局,1959.
[3]弗洛伊德. 性爱与文明[M].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4]荣格. 回忆、梦与思考[M].纽约:万神殿出版社,1963.
[5]杨雨. 宋词的女性意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明] 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之情奇记》第一回,《明代小说辑刊》第二辑,巴蜀书社,1993.
[7]《弁而钗之情奇记》第三回,《明代小说辑刊》第二辑,巴蜀书社,1993.
[8]崔荣华.明清社会"男风"盛行的历史透视[J]. 河北学刊,2004年第三期.
[9]赫伯特·马尔库塞. 爱欲与文明[M].伦敦:爱伦·拉尼出版社, 1970.
责任编辑:王明楠
【关键词】晚明;情奇记;南风;双性同体
晚明的同性恋现象以"南风"为主。"南风"又称"男风",最早见于《商书·伊训》中的"三风十愆"说。商汤名臣伊尹说:"卿士有一于一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1】三风系"巫风"、"淫风"、"乱风",其中"乱风"内有"四愆",第一愆便是"亲比顽愚幼童"。同性恋现象在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朝代都存在,其中还出现了"余桃"、"断袖"、"龙阳"等称呼。发展到明朝后期,男同性恋现象日趋严重,形成了上至皇家贵胄下至走夫贩卒的特殊风气。《万历野获篇》二十四卷"男色之靡"条详述了明代同性恋盛行的情形:"宇内男色,有出于不得已者数家。按院之身辞闺阁,阁黎之律禁奸通,塾师之客羁馆舍,皆系托物比兴,见景生情,理势所不能免。又罪囚久系狸秆,稍给朝夕者,必求一人作偶。亦有同类为之讲好,送人监房,与偕卧起。其有他淫者,致相殴讦告,提牢官也有分忠奸曲直。尝见西署郎吏谈之甚详,但不知外方狱中亦有此风否?又,西北戍卒,贫无夜合之资,每于队伍中自相配合。至于习尚成俗,如京中小唱,闽中契弟之外,则得志士人致要童为厮役,钟情年少押丽竖若友昆,盛于江南而渐染于中原。"【2】
晚明时期,男色的春宫图和专门描写男同性恋的小说大量涌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龙阳轶史》、《宜春香质》和《弁而钗》。中国的同性恋现象由来已久,但何以到明清时代尤为盛行呢?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的人成为同性恋者呢?对此,沈德府在《万历野获篇》、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袁枚在《随园诗话》中都有所论述。国外的一些性学、心理学、社会学专家如霭理士、弗洛伊德、金赛等有过"学习理论"、"心理学理论"、"互动理论"等不同的解释,但是同性恋的成因至今没有定论。本文无意对整个同性恋群体的成因作探讨,只想以《弁而钗之情奇记》为切入点,借助荣格的"双性同体"说,对李又仙这个个体同性恋的成因做一个粗略的分析。
《情奇记》描写的是一个浪漫而又具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书生李又仙的父亲因事下狱,他为救父而被迫卖身,不幸流落到南院之中,在那里备受折磨。后来得到义士匡时的救助跳出火坑,为了报答匡的相救之恩,遂以身相许,以"妾"的身份与匡时共同生活。在匡时被诬陷入狱后,又仙又竭力救孤,扮作道姑,含辛茹苦将匡时之子抚养成人,并高中状元。最后,匡时之子救出了父母,又仙功德圆满,恢复男身,隐居深山,修炼成仙。
纵观李又仙的整个人生,无不体现 "双性同体"(androgyny)的特征。"双性同体"说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其老师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双性化"【3】基础上提出来的。他的"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理论【4】认为,在人类学意义上,每个人生来都是雌雄同体的,这个双性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这代表了性别分化本身的不确定性,只不过特定的时刻"他"与"她"性别相一致的性格特征占多数而已。《情奇记》中的李又仙这个人物形象虽是男身,但是误入南院沦为小唱,后又乔装作妾,假扮道姑……这些都是情势所迫的选择,并非个人喜好。所以他本身并没有同性恋这样一种需求,而之所以同时表现出男、女双性特质,就是因为身上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特征在特殊环境有所倾斜而已。
提到"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就不得不提到心理学上所谓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其实在每一个个体身上,都同时埋藏着男性意识和女性意识两颗种子,只要有合适的土壤,他们都会生根发芽,这种意识具体体现在每个人的身上就成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一般情况下,男性意识总是明显地表现在男性身上(如赵云),而女性意识总是明显的表现在女性身上(如林黛玉)。但也有例外,女性也可能表现出比一般男性更强悍的男性气概(如武则天),男性又可能表现出比一般女性更柔顺的女性气质(如李煜)。为了划分这两种气质,心理学根据社会历史长期以来对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的期望和两性自身的性别角色意识,归纳出男性和女性"刻板印象"【5】。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儒家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在维护父权制度的情况下,人们总是赋予男性刚强、女性柔弱的形象,男尊女卑,女性必须服从男性:"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女戒·敬慎》)。
具体来看《情奇记》中主人公身上的"阿尼姆斯"和"阿尼玛"形象。这里主要探讨主人公的心理特质,生理特征就不赘述了。
一、李又仙的男性特质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管同说:"贵阳而贱阴,信刚而黜柔者,天地之道而人之所以为德者也。"可见在儒家的"礼"和"理"的规范下,人们对男性性别的期望是"刚",是"宏毅"。
(一)、男性的刚强
李父被劫之后本欲一死了之,又仙劝父保留性命变卖家产赔偿损失。得知变卖家产仍缺佰金的时候,便一力承担起救父全家的重担:"事急矣,无此则前功尽弃,他无所取办,只儿一身,明日写一招头,道通诗书、明技艺,因父坐狱,计得佰金偿官,不论奴隶高低,愿者成交。""……倘我一身有售,则父脱囹圄,合家得以生全……"【6】这种担当,不是伟男子所为吗?
(二)、男性的坚毅
卖身之后,又仙明知自己遇到的人物不是善主,却反过来安慰父亲:"失男一身,全父一家,所失者少,所全者众。爹爹只当不曾生我一般。老母处,只当我不服水土,不幸身亡,以绝他念……男生是异乡人,死是异乡鬼,爹爹不必再念我。"【7】已知前途凶险,为了保全父母兄弟,竟然义无反顾舍身涉险,将一生的荣辱一夕抛却,以又仙十七岁的年龄来说,真不是一般男儿所能为!
为"妾"三年。匡时将又仙救出南院之后意欲马上将其送回福建家中,未曾想又仙执意要报答匡的搭救之恩。适逢匡妻为继香火迫匡纳妾,于是无意纳妾的匡与又仙定下了三年之约,三年之内又仙乔作匡新纳娇妾。三年之间,又仙藏匿深闺,谨言慎行,未在他人之前露出半分破绽。
未料,正待三年期满之时,匡时遭人陷害,夫妻娇儿均陷囹圄。为保孤报仇,又仙不离不弃果敢救孤"……快把小主人给我抱逃他方,抚养成人,做一报仇人,为匡氏留一奉祀的根儿。若待见仇人,必先杀此子以绝后患,匡子嗣绝矣。""……我不惜一死以报主母、公翁,只为存孤一事,有大于死者,故不敢死耳。"【8】随后抱着匡之幼子远赴他乡,扮作道姑十余载,终于教子成名,高中状元。
主人落难,三年之约将满,这个时候又仙如果逃难而去也无可厚非,但他却谨守承诺,做出非常人能为的义举,不是男性气质的凸显又是什么?
李又仙的女性气质即荣格"双性同体"说中提到的"男性的女性意向",也就是是男子人格中的女性原始模型。是女性心理趋向(诸如心境、预感、对非理性的感受、个人的爱的能力、对自然的感受程度以及与无意识或精神的联系)在男子个性中的体现。又仙在经历了一系列痛苦的经历后,性格中的女性意识得以强化。
二、又仙的女性气质
司马光《训子孙》有云:"为人妻者,其德有六:一曰柔顺,二曰清洁,三曰不妒,四曰俭约,五曰恭谨,六曰勤劳"。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典型的女性形象主要特点便是柔、顺、谦、卑。
(一)、柔顺
父亲出事之后,又仙无计可施,不谋它法,却想出一个卖身救父的主意,沦为南院小唱。在做小唱的过程中虽企图反抗,但在燕龟的淫威之下很快认命,终日里写诗赋辞抒发苦楚。又仙在深陷南院的过程中始终没有正面与压迫势力产生冲突,一味的等待重义之人的搭救,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若非后来匡时的出现,只怕将终生陷于火坑不得解脱。
(二)、谦卑、顺从
李又仙在男扮女装成了匡时的妾之后,"摘凡深自固藏,恐人识破不雅。事匡子以敬,待下人以慈,劝匡子读书节用,外人深为匡子庆得内助"。【9】
(三)、母性天成
又仙除了身为男儿貌似女相外,最大的特点便是有着天生的母性。所以在道观中保孤育子十五年,不但外人丝毫未怀疑他的身份、性别,即使朝夕相处的"儿子"竟也没有察觉半分不妥,真真是"母慈儿孝"。
三、又仙男女性特质的交叉
其实每个个体的行为都是男、女性气质同时作用的结果,又仙的身上更多时候是呈现出一种男女特质交叉的现象。父亲陷狱,又仙挺身而出,独自承担家庭变故的重担,却是用了卖身的下下之策:"明日写一招头,道通诗书、明技艺,因父坐狱,计得百金偿官,不论奴隶高低,愿者成交。或有怜我者买之,事可济矣。"
知恩图报,救孤复仇本是好事情,却偏偏要作妾,要男扮女装。"……又仙除身之外,皆主翁物矣,今又仙十七矣,记其时光,尚有三年可事主翁。竭身趋奉,可酬万一。三年后,色败颜衰,当告回探亲……"
英国文艺批评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在她的"A Room of Whose Own"中指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最正常、最适宜的境况就是在这两个力量一起和谐的生活,精诚合作的时候。"又仙卖身救父、男妾报恩、养孤雪仇的奇情故事,正是男、女力量和谐的展现。而具体事件中致使又仙更多的以女性形象示人,则与当时整个的社会心理脱不了干系。晚明社会人欲横流,士人肆谈情性,以纵情娱乐为风流。明武三十年(1397年)始颁布的《大明律》又明令禁止官员狭妓宿娼,京师尤甚,所以百官惮惧,只好从醇酒美女转向了醇酒美男【10】。《情奇记》中又仙初是误陷南院,不得已做了小唱。终日被燕龟威逼打骂,自怨自艾又加之本身"标志",以致"两眉蹙蹙春山,似病心西子,一脸盈盈秋色,似醉酒杨妃",真有些"林妹妹"的感觉。而救又仙出火坑的匡时,也是导致又仙亦男亦女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正是生活在当时"南风"盛行的京城,虽则侠义却也是个风流子,男女皆好。所以救了又仙,但又拒绝不了又仙谢恩的情意,竟有了这样的安排:"我意欲卿改妆作女,迎娶归彼"。正是这些特殊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境遇,使又仙的双性特质在他的整个人生中不停的转换和交叉,和谐的发展。
李又仙既具有女性软弱的一面,又具备男性冷静果敢坚毅的力量和独立的意志。他完全不同于男权中心文化所规定的自大傲慢的男性形象,也不同于被动消极的女性形象,而是具备了双性特质。当然,男性都不可能成为李又仙那样的人,我们只是从又仙的"双性同体"出发追求文学和社会意义上的"双性和谐"。男性和女性的和谐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和作用。正如美国思想家赫伯特·马尔库塞所说:"……只有男性或女性单方面成熟或统辖的社会是不完整的、畸形的社会,有无法摆脱的落后和局限性……"【11】
【参考文献】
[1]刘达临, 胡宏霞. 中国性文化史[M]. 东方出版社,2007.[2][明] 沈德府. 万历野获篇[M].二十四卷. 北京:中华书局,1959.
[3]弗洛伊德. 性爱与文明[M].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4]荣格. 回忆、梦与思考[M].纽约:万神殿出版社,1963.
[5]杨雨. 宋词的女性意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明] 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之情奇记》第一回,《明代小说辑刊》第二辑,巴蜀书社,1993.
[7]《弁而钗之情奇记》第三回,《明代小说辑刊》第二辑,巴蜀书社,1993.
[8]崔荣华.明清社会"男风"盛行的历史透视[J]. 河北学刊,2004年第三期.
[9]赫伯特·马尔库塞. 爱欲与文明[M].伦敦:爱伦·拉尼出版社, 1970.
责任编辑:王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