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正在努力缩小城乡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的差距,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而努力。想要发展乡村教育,老师的选择是一个关键性因素,这就要求必须提高和发展乡村教师的队伍建设,而乡村教师的工作条件艰苦、教学任务重、工资待遇不高、心理压力大,所以长期坚守在乡村地区进行教学的老师们需要具有足够的韧性,只有具有足够韧性的乡村教师,才能更好的坚守在乡村教学的岗位上,为乡村地区的学生们提高良好的教学质量,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做出奉献。
关键词:乡村小学教师;乡村教育;教师韧性;坚守
引言
我国目前的乡村状况为大量人口去往城市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增多,乡村儿童的教育和生活无人看管,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大问题。乡村教学的任务重、待遇低,大部分老师不愿意去乡村小学进行教学,使我国乡村教师面临缺口大的现状,但即使面临乡村环境条件艰苦、路途遥远、任务重、待遇低的情况,我国还是有不少老师愿意接受挑战,坚守在乡村教育的第一线,为我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奉献。本文便针对这类乡村教师具有的韧性进行探讨,使之能够得出有效性的结论,为培养我国乡村教师韧性的发展提供信息依据。
一、乡村小学教师韧性具有的特征
(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与奉献
热爱是对自己职业不断坚持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乡村教师的韧性往往具有对教师行业的热爱和认同,使他们能够在教师行业中获得自身的价值感。乡村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充满热情和信心,所以使他们的工作充满动力和能量,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遇到教学过程的各种困难,他们也会因为热爱这份工作而努力去克服和解决。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们,对教师行业具有高度的认同感,他们将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在繁重的教学压力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尽到作为教师的责任和担当,从而获得身为教师的价值。
(二)关心学生,具有责任感
责任感在乡村教师的韧性特征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具有责任感的老师才会教育好学生、推动学生不断进步成长。当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行业时,我们的身上就赋予了育人的责任,而乡村教师所要承担的责任就更多了,由于乡村的发展相较于缓慢,学生的性格和学习能力都需要老师花费时间,具有充分耐心的进行培养和教育,不仅要对乡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促进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能力,还要在生活的日常琐事中对他们进行关心和帮助,倾听学生的苦恼和心事,对他们进行心理疏通和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正因为乡村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在乡村教育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坚守乡村教学,他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并将每一位学生都看成是未来的希望,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发展进行教育和帮助。
(三)具有坚韧的精神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坚守在乡村教学事业的老师们,他们自身的成长环境是比较艰苦和困难的,也正是因为自己的生长环境而磨炼出了坚韧的意志品格。乡村教师们具有默默忍受困苦的能力,他们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压力可以做到临危不惧,由于城乡发展依旧存在差距,在乡村教学的事业中总会遇到不公平的待遇和不理解的眼光,而面对这些压力乡村教师们没有退缩逃跑,而是选择默默忍耐,达到坚韧的意志,他们通过努力教学使乡村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得到能力的发展而感到自豪,用超然的生活态度去面对乡村教学,这是大部分老师缺少的一个韧性特征。
(四)知足常乐
中国的俗语总说“人要学会知足常乐”,而如今大部分的人们对于生活总是感觉不到满足,知足常乐是一种良好的生活心态,而乡村教师便具有这一韧性特征。乡村教师对于在乡村小学教育的事业、环境、生活没有抱怨和不满,而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到自己的责任,每天在与淳朴天真的乡村小学生的相处中感到单纯快乐,在乡村的山水风景中感到怡然自乐。即使相比于城市教师的待遇条件低,但是乡村教师们自信自强,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份职业,更看重這份职业给他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意义,为祖国的教育现代化做出努力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五)自我调节情绪
教师每天要和小学生进行相处和交流,因此教师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但在现实的生活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和烦恼,而大部分的乡村教师往往具有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的韧性特征。当他们遇到消极情绪时,会自己努力调节,例如他们会在山间、河边散心唱歌,或者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但不会将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和学生的身边。乡村教师自我调节压力和控制消极情绪是教师韧性不可缺少的特征之一。
二、培养乡村小学教师韧性的方法
(一)按照国家计划执行
按照我国提出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要求严格执行,努力建设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把对于教师职业的热爱作为乡村教师韧性的主要培养动力,提升我国乡村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有教师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份工作,才会在乡村教学的任务中投入激情和动力,从而推动乡村小学生的成长进步,给予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
(二)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
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在对于乡村教师进行韧性和精神上的培养外,国家还要对乡村教师进行切实的关心和照顾,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和福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也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使命感,从而为我国现代化教育的目标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促进城乡教师的交流学习
为乡村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只有乡村教师自身不断努力发展,才能更好的教育乡村学生,为乡村教育注入新鲜活力。因此可以推动城乡老师的交流沟通,使乡村教师学习了解更先进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乡村教师的能力素质。
结束语
乡村小学教师的韧性具有非常多的优秀特征,我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正缺乏具有这样韧性的老师,因此针对本文提出的这些具有教师韧性的特征,应当对于教师职业进行全面的培养,从而推动更多的老师对自身的职业感到热爱和认同,以此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使教师们愿意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贡献出自己的能力,而国家也要对乡村教师的发展和待遇进行改善,为我国的现代化教育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琼,曾莉.何以坚守:乡村小学教师韧性特征研究[J].教育学报,2017,1301:72-81.
[2] 吴锦.身体的印记:乡村教师生命形态研究[D].西南大学,2016.
[3] 王莹莹.我国农村教师生活史研究(1949-2013)[D].东北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乡村小学教师;乡村教育;教师韧性;坚守
引言
我国目前的乡村状况为大量人口去往城市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增多,乡村儿童的教育和生活无人看管,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大问题。乡村教学的任务重、待遇低,大部分老师不愿意去乡村小学进行教学,使我国乡村教师面临缺口大的现状,但即使面临乡村环境条件艰苦、路途遥远、任务重、待遇低的情况,我国还是有不少老师愿意接受挑战,坚守在乡村教育的第一线,为我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奉献。本文便针对这类乡村教师具有的韧性进行探讨,使之能够得出有效性的结论,为培养我国乡村教师韧性的发展提供信息依据。
一、乡村小学教师韧性具有的特征
(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与奉献
热爱是对自己职业不断坚持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乡村教师的韧性往往具有对教师行业的热爱和认同,使他们能够在教师行业中获得自身的价值感。乡村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充满热情和信心,所以使他们的工作充满动力和能量,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遇到教学过程的各种困难,他们也会因为热爱这份工作而努力去克服和解决。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们,对教师行业具有高度的认同感,他们将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在繁重的教学压力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尽到作为教师的责任和担当,从而获得身为教师的价值。
(二)关心学生,具有责任感
责任感在乡村教师的韧性特征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具有责任感的老师才会教育好学生、推动学生不断进步成长。当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行业时,我们的身上就赋予了育人的责任,而乡村教师所要承担的责任就更多了,由于乡村的发展相较于缓慢,学生的性格和学习能力都需要老师花费时间,具有充分耐心的进行培养和教育,不仅要对乡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促进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能力,还要在生活的日常琐事中对他们进行关心和帮助,倾听学生的苦恼和心事,对他们进行心理疏通和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正因为乡村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在乡村教育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坚守乡村教学,他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并将每一位学生都看成是未来的希望,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发展进行教育和帮助。
(三)具有坚韧的精神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坚守在乡村教学事业的老师们,他们自身的成长环境是比较艰苦和困难的,也正是因为自己的生长环境而磨炼出了坚韧的意志品格。乡村教师们具有默默忍受困苦的能力,他们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压力可以做到临危不惧,由于城乡发展依旧存在差距,在乡村教学的事业中总会遇到不公平的待遇和不理解的眼光,而面对这些压力乡村教师们没有退缩逃跑,而是选择默默忍耐,达到坚韧的意志,他们通过努力教学使乡村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得到能力的发展而感到自豪,用超然的生活态度去面对乡村教学,这是大部分老师缺少的一个韧性特征。
(四)知足常乐
中国的俗语总说“人要学会知足常乐”,而如今大部分的人们对于生活总是感觉不到满足,知足常乐是一种良好的生活心态,而乡村教师便具有这一韧性特征。乡村教师对于在乡村小学教育的事业、环境、生活没有抱怨和不满,而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到自己的责任,每天在与淳朴天真的乡村小学生的相处中感到单纯快乐,在乡村的山水风景中感到怡然自乐。即使相比于城市教师的待遇条件低,但是乡村教师们自信自强,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份职业,更看重這份职业给他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意义,为祖国的教育现代化做出努力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五)自我调节情绪
教师每天要和小学生进行相处和交流,因此教师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但在现实的生活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和烦恼,而大部分的乡村教师往往具有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的韧性特征。当他们遇到消极情绪时,会自己努力调节,例如他们会在山间、河边散心唱歌,或者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但不会将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和学生的身边。乡村教师自我调节压力和控制消极情绪是教师韧性不可缺少的特征之一。
二、培养乡村小学教师韧性的方法
(一)按照国家计划执行
按照我国提出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要求严格执行,努力建设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把对于教师职业的热爱作为乡村教师韧性的主要培养动力,提升我国乡村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有教师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份工作,才会在乡村教学的任务中投入激情和动力,从而推动乡村小学生的成长进步,给予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
(二)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
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在对于乡村教师进行韧性和精神上的培养外,国家还要对乡村教师进行切实的关心和照顾,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和福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也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使命感,从而为我国现代化教育的目标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促进城乡教师的交流学习
为乡村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只有乡村教师自身不断努力发展,才能更好的教育乡村学生,为乡村教育注入新鲜活力。因此可以推动城乡老师的交流沟通,使乡村教师学习了解更先进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乡村教师的能力素质。
结束语
乡村小学教师的韧性具有非常多的优秀特征,我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正缺乏具有这样韧性的老师,因此针对本文提出的这些具有教师韧性的特征,应当对于教师职业进行全面的培养,从而推动更多的老师对自身的职业感到热爱和认同,以此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使教师们愿意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贡献出自己的能力,而国家也要对乡村教师的发展和待遇进行改善,为我国的现代化教育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琼,曾莉.何以坚守:乡村小学教师韧性特征研究[J].教育学报,2017,1301:72-81.
[2] 吴锦.身体的印记:乡村教师生命形态研究[D].西南大学,2016.
[3] 王莹莹.我国农村教师生活史研究(1949-2013)[D].东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