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语言是为了更好地交流。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学习语言的目的。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逐渐在英语课程中得到重视。笔者畅想了几种培养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英语成绩的考核方式,期望能随着英语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逐步在自己的学生当中实行起来。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教学;听说能力
改革开放对国民学习世界通用语言英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的本质属性是交际性,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对外交流。最普遍的交流方式是面对面有声的交流,有调查表明,英语母语国家的人们在日常交流活动中,“听”和“说”约占75%,而“读”和“写”只占25%。因此,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然而,在应试教育下,人们的观念仍然停留在只为拿高分而忽视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阶段。这种教育模式的后果是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强于听说能力,甚至存在“哑巴英语”的情况。笔者对某重点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不畏惧四六级等英语考试,但对于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流表示很有压力。目前,我国已经意识到了应试教育体制下英语教学的某些弊端,并在不断推进着改革,旨在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如《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初中阶段应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1]。再如,有些地方改变了传统的英语中考模式,减少了语法知识题,将口语纳入了考试范围。
笔者有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的经历,也深感传统应试模式下英语教学的不足之处,但迫于学生升学的压力和自身工作考核的标准,一直未能真正做到重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和推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一定会被视为英语课程的重点。为此,笔者畅想了几种培养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英语成绩的考核方式,期望能随着英语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逐步在自己的学生当中实行起来。
1 初一阶段——培养学生听、说英语的习惯
初一阶段,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第一次接触并学习英语。此时的学生就如一张白纸,处于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可塑性极强。如果老师能抓住这个好时机,使听、说英语成为学生每天的习惯,并长期坚持,必将为学生日后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在初中生的课程安排里,每天至少有两节课是英语课。在以往的教学模式里,课堂大部分时间都在讲字母、音标和语法,而这些内容恰恰是枯燥无味的。其实,自然常态下,人类学习语言都是从听说开始的,如我们婴儿时期学习母语,都是不断听身边人的发音,然后模仿并发出与之相似的声音。当我们能正常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并不会识字,也不会写字。所以初一阶段的英语课堂里,老师应该用大部分时间不断做听说英语的训练。首先,老师上课必须尽量用英语,如果学生听不懂,可以用肢体语言或者简短的中文进行解释。其次,学生上课所有的交流语言也应尽量是英语。听说训练的内容以“对话形式”为主,不局限于教材内容,应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经常接触到的情境。如“去商店买东西”,老师可以自行表演情境或者安排学生合作,也可以播放录音对话,让学生模仿,告知其意思,然后以自己的方式表演出来。另外,还可以定期给学生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并相互交流,由学生以报告的形式告知大家讨论的内容。培养学生听、说英语的习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树立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认真听和大胆说,只要能相互传达自己的真实意思,不用去理会语法的正误。
2 初二阶段——提高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
初一阶段英语听说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习惯去听英语和用英语表达,对于一句话的理解可以仅凭话语中零散的单词。到了初二阶段,在初一学习的基础上,应以提高听、说英语的能力为重点,让学生能像听中文一样能听懂英语语句里的每一个单词,并能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用语言表达出来。刚开始练习时,学生可以只听简短的语句,随着学生的学习进度,逐渐增加语句的复杂性,循序渐进。每堂课反复做这样的练习,量变到质变,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必然会显著提高。
3 初三阶段——推进学生听、说英语的实践
有了初一和初二阶段不同程度的英语听说反复练习和积累,到了初三,可以多多组织一些英语听说的实践活动。如看无字幕或英文字幕的动画片,也许学生仅根据听到的英文完全理解语句的意思比较困难,但配合以图像,学生的理解会更到位,这是置身于具体情境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一种训练。另外,组织学生参加附近大学的英语角,与大学生和外国人进行英语对话,这样不仅是听、说英语的实践,也是接触到不同生活和文化的好机会,从而对英语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4 考试方式——口试为主、笔试为辅
为了更好实行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方法,英语成绩的考核方法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传统考试方式不包括口语表达,只有听力、语法、阅读和写作。考试方式可以调整为口试为主、笔试为辅。口试不仅可以考查到学生英语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成为学生每天练习英语听说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静.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 科教文汇, 2010, (11): 153, 178.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教学;听说能力
改革开放对国民学习世界通用语言英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的本质属性是交际性,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对外交流。最普遍的交流方式是面对面有声的交流,有调查表明,英语母语国家的人们在日常交流活动中,“听”和“说”约占75%,而“读”和“写”只占25%。因此,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然而,在应试教育下,人们的观念仍然停留在只为拿高分而忽视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阶段。这种教育模式的后果是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强于听说能力,甚至存在“哑巴英语”的情况。笔者对某重点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不畏惧四六级等英语考试,但对于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流表示很有压力。目前,我国已经意识到了应试教育体制下英语教学的某些弊端,并在不断推进着改革,旨在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如《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初中阶段应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1]。再如,有些地方改变了传统的英语中考模式,减少了语法知识题,将口语纳入了考试范围。
笔者有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的经历,也深感传统应试模式下英语教学的不足之处,但迫于学生升学的压力和自身工作考核的标准,一直未能真正做到重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和推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一定会被视为英语课程的重点。为此,笔者畅想了几种培养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英语成绩的考核方式,期望能随着英语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逐步在自己的学生当中实行起来。
1 初一阶段——培养学生听、说英语的习惯
初一阶段,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第一次接触并学习英语。此时的学生就如一张白纸,处于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可塑性极强。如果老师能抓住这个好时机,使听、说英语成为学生每天的习惯,并长期坚持,必将为学生日后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在初中生的课程安排里,每天至少有两节课是英语课。在以往的教学模式里,课堂大部分时间都在讲字母、音标和语法,而这些内容恰恰是枯燥无味的。其实,自然常态下,人类学习语言都是从听说开始的,如我们婴儿时期学习母语,都是不断听身边人的发音,然后模仿并发出与之相似的声音。当我们能正常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并不会识字,也不会写字。所以初一阶段的英语课堂里,老师应该用大部分时间不断做听说英语的训练。首先,老师上课必须尽量用英语,如果学生听不懂,可以用肢体语言或者简短的中文进行解释。其次,学生上课所有的交流语言也应尽量是英语。听说训练的内容以“对话形式”为主,不局限于教材内容,应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经常接触到的情境。如“去商店买东西”,老师可以自行表演情境或者安排学生合作,也可以播放录音对话,让学生模仿,告知其意思,然后以自己的方式表演出来。另外,还可以定期给学生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并相互交流,由学生以报告的形式告知大家讨论的内容。培养学生听、说英语的习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树立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认真听和大胆说,只要能相互传达自己的真实意思,不用去理会语法的正误。
2 初二阶段——提高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
初一阶段英语听说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习惯去听英语和用英语表达,对于一句话的理解可以仅凭话语中零散的单词。到了初二阶段,在初一学习的基础上,应以提高听、说英语的能力为重点,让学生能像听中文一样能听懂英语语句里的每一个单词,并能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用语言表达出来。刚开始练习时,学生可以只听简短的语句,随着学生的学习进度,逐渐增加语句的复杂性,循序渐进。每堂课反复做这样的练习,量变到质变,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必然会显著提高。
3 初三阶段——推进学生听、说英语的实践
有了初一和初二阶段不同程度的英语听说反复练习和积累,到了初三,可以多多组织一些英语听说的实践活动。如看无字幕或英文字幕的动画片,也许学生仅根据听到的英文完全理解语句的意思比较困难,但配合以图像,学生的理解会更到位,这是置身于具体情境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一种训练。另外,组织学生参加附近大学的英语角,与大学生和外国人进行英语对话,这样不仅是听、说英语的实践,也是接触到不同生活和文化的好机会,从而对英语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4 考试方式——口试为主、笔试为辅
为了更好实行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方法,英语成绩的考核方法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传统考试方式不包括口语表达,只有听力、语法、阅读和写作。考试方式可以调整为口试为主、笔试为辅。口试不仅可以考查到学生英语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成为学生每天练习英语听说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静.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 科教文汇, 2010, (11): 153,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