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阐述对学生法制教育的多种方法:即家校联系、社会参与,共同教育。
【关键词】多渠道法制教育
目前,中学生违法犯罪率在不断攀升,它既挑战社会管理,更挑战学校教育教学的诚信。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学校问题,也是家庭缺少管理的教育问题。不过,不管是哪个环节的问题,学校教育这块阵地,总该首当其冲走在问题前面,承担起这一教育任务。想方设法多渠道多形式地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以减少他们对社会的危害。因此,学校除平时教学把法制教育渗透于教学中外,还应联手家庭、部门,把法制教育的渠道、形式扩大化。一来可得到家长、社会的支持,二来可增强教育影响力,使学校家庭携起手来,共同承担对这群祖国未来的教育管理任务。然而,如何才能把法制教育贯穿于学校与家庭之间,使其很好地发挥它的效用呢?
1.学校可通过发通知转告家长或签协议的形式进行
学校每举行一次相关的教育活动,均应给家长发放通知让其知晓:教育的内容、目的,并告知家长应协助学校做些什么,与学校同步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给他们发放学校教育的材料,让他们知道具体的教育内容是什么。事后,学校通过学生反馈检查家长的落实情况。以此来扩大家长的知晓和理解,达到家校配合,从而解除学校教什么家长不闻不问,甚至与学校教育相抵触的矛盾。另外,每一次活动还可以与家长签协议,让他们知道每一次活动自己应该协助学校做点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的。这样,既可让他们参与到法制教育中来,又可以避免他们总把问题往学校推,老找学校的茬。
2.学校可举办帮助家长提高相关法律知识的讲座
学生家长知识参差不齐,对于法律的了解,更是天差地别。哪怕是经常性宣传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些常规法律,他们当中知晓并理解的人都很少。所以,学校有必要借助家长会,分期分批对家长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讲解,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让家长增强法律意识,知道什么是犯罪,使自己警觉起来,才会下力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把责任全甩给学校。甚至,学校还可以对家长进行行为规范的讲解,让其懂得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并非学校一方的责任,家长完全有义务进行教育。这样双方教育,定能提高效力。因此,它既能减轻学校教育的负担,又能取得家长的信任,增强教育的活力。
3.利用场天广播宣传,资料宣传,让法律知识深入群众
学校可配合中心校利用场天拉标语、发资料,广播宣传。且不要流于形式,不要只是运动来了就做一下,过后就又烟消云散。作为农民,主动去学的意识一定是很差的,加上劳累,哪有精神去了解什么法律法规呢?只有孩子出了问题,才会紧张地去了解那么一下,所以,偶尔听那么一次,总感新鲜。隔久了再听一次,同样还是那么新鲜。因此,只有坚持长期宣传,才会达到一定的效果。要知道宣传的作用、重要性,要把宣传作为一项任务来抓,只有坚持不懈,把宣传常规化,才会让所宣讲的知识深入群众。
4.教师利用家访把相关法律知识送进学生家庭
很多家长因农活忙,无暇去了解法律知识,即使是从电视上看到一些案例,那也只是一知半解,零零碎碎。不系统、不完整。如果你要他说出一个具体的关于孩子某一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话,那是完全不可能的。鉴于此,学校教师在下组家访时,就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把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送进学生家,在摆谈,吃饭的机会中进行宣讲,为他们列举家长挣钱不易的事例。同时也列举,很多家长辛辛苦苦地找到了钱,可孩子却变坏了,有钱又有何用呢?痛苦比以前会更甚。教师利用事先准备的讲稿内容,结合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灌输法律法规知识。这样家长在平时听到的法律知识就会得到巩固。当然,这也就达到了学校要达到的目的。
提高了家长的法律意识,让他们知道了违法犯法的利与弊,对家庭的危害。家长就一定不会对孩子的教育等闲视之,这样家长动起来了,参与了,学校自然就减轻了教育的压力。有了家长的支持配合,学校工作的开展肯定也就顺利多了。如若这样,法制教育就一定能彰显它的作用。
【关键词】多渠道法制教育
目前,中学生违法犯罪率在不断攀升,它既挑战社会管理,更挑战学校教育教学的诚信。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学校问题,也是家庭缺少管理的教育问题。不过,不管是哪个环节的问题,学校教育这块阵地,总该首当其冲走在问题前面,承担起这一教育任务。想方设法多渠道多形式地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以减少他们对社会的危害。因此,学校除平时教学把法制教育渗透于教学中外,还应联手家庭、部门,把法制教育的渠道、形式扩大化。一来可得到家长、社会的支持,二来可增强教育影响力,使学校家庭携起手来,共同承担对这群祖国未来的教育管理任务。然而,如何才能把法制教育贯穿于学校与家庭之间,使其很好地发挥它的效用呢?
1.学校可通过发通知转告家长或签协议的形式进行
学校每举行一次相关的教育活动,均应给家长发放通知让其知晓:教育的内容、目的,并告知家长应协助学校做些什么,与学校同步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给他们发放学校教育的材料,让他们知道具体的教育内容是什么。事后,学校通过学生反馈检查家长的落实情况。以此来扩大家长的知晓和理解,达到家校配合,从而解除学校教什么家长不闻不问,甚至与学校教育相抵触的矛盾。另外,每一次活动还可以与家长签协议,让他们知道每一次活动自己应该协助学校做点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的。这样,既可让他们参与到法制教育中来,又可以避免他们总把问题往学校推,老找学校的茬。
2.学校可举办帮助家长提高相关法律知识的讲座
学生家长知识参差不齐,对于法律的了解,更是天差地别。哪怕是经常性宣传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些常规法律,他们当中知晓并理解的人都很少。所以,学校有必要借助家长会,分期分批对家长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讲解,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让家长增强法律意识,知道什么是犯罪,使自己警觉起来,才会下力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把责任全甩给学校。甚至,学校还可以对家长进行行为规范的讲解,让其懂得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并非学校一方的责任,家长完全有义务进行教育。这样双方教育,定能提高效力。因此,它既能减轻学校教育的负担,又能取得家长的信任,增强教育的活力。
3.利用场天广播宣传,资料宣传,让法律知识深入群众
学校可配合中心校利用场天拉标语、发资料,广播宣传。且不要流于形式,不要只是运动来了就做一下,过后就又烟消云散。作为农民,主动去学的意识一定是很差的,加上劳累,哪有精神去了解什么法律法规呢?只有孩子出了问题,才会紧张地去了解那么一下,所以,偶尔听那么一次,总感新鲜。隔久了再听一次,同样还是那么新鲜。因此,只有坚持长期宣传,才会达到一定的效果。要知道宣传的作用、重要性,要把宣传作为一项任务来抓,只有坚持不懈,把宣传常规化,才会让所宣讲的知识深入群众。
4.教师利用家访把相关法律知识送进学生家庭
很多家长因农活忙,无暇去了解法律知识,即使是从电视上看到一些案例,那也只是一知半解,零零碎碎。不系统、不完整。如果你要他说出一个具体的关于孩子某一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话,那是完全不可能的。鉴于此,学校教师在下组家访时,就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把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送进学生家,在摆谈,吃饭的机会中进行宣讲,为他们列举家长挣钱不易的事例。同时也列举,很多家长辛辛苦苦地找到了钱,可孩子却变坏了,有钱又有何用呢?痛苦比以前会更甚。教师利用事先准备的讲稿内容,结合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灌输法律法规知识。这样家长在平时听到的法律知识就会得到巩固。当然,这也就达到了学校要达到的目的。
提高了家长的法律意识,让他们知道了违法犯法的利与弊,对家庭的危害。家长就一定不会对孩子的教育等闲视之,这样家长动起来了,参与了,学校自然就减轻了教育的压力。有了家长的支持配合,学校工作的开展肯定也就顺利多了。如若这样,法制教育就一定能彰显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