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格律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一般讲究平仄和押韵、押韵和对仗,结构严谨。语文义务教育教科书中所选的诗大部分是格律诗。由于格律对中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教学难度偏大,教师在教学格律诗时会出现些疑惑。本文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格律诗主要出现的两个问题:一是字音的猜读现象,二是句义的误释现象;并针对这两个教学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格律诗;字音;句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字音的猜读现象及其判定对策
(一)字音的猜读现象
格律诗中个别字词的读音存在争议,给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带来困惑,导致教师只凭感觉去猜读其读音。这些字词一部分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多音字,另一部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读音发生了变化的古音字。多音字如“长”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zhǎng”和“cháng”两个读音,如果出现在格律诗词中,教师在给学生示范朗读时势必会出现困惑。比如,教学清代诗人高鼎《村居》中“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时,教师对其中的“长”读音把握不准,没了主意,人云亦云。教研组长说读“zhǎng”,教师就跟读为“zhǎng”;校长说读“cháng”,教师又改读为“cháng”。古音字如“斜”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只有“xié”一个读音,但“唐代‘斜’字读‘siá’(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1],这也就是说格律诗词中“斜”读音有两个。例如,教学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时,对于“斜”的读音,同一个学校的教师教给学生的读音都各不相同。采用“xié”这个读音的教师大多是出于学生考试时古诗文名句默写凭音忆字之便,而采用“siá”这个读音的教师大多是考虑到七言绝句有仄起首句入韵式之说,学生背诵起来也顺口。对于以上两种存在争议的字词读音,教师要依据文本,给出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才能判定其读音。
(1)字音的判定对策
判定字音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平仄格律对其进行判定;二是采用南方地域方言对其进行判定。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判定主要有以下理论依据:格律诗主要以两个字为一个节奏,其后一个字为节奏点;每句的节奏点平仄交错;每联上下句的节奏点平仄相对;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节奏点平仄相黏。依然以上面清代诗人高鼎《村居》进行例证。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据现代汉语普通话拼音可知晓“飞(fēi)”属平声,“月(yuè)”属仄声,“堤(dī)”属平声,“柳(liǔ)”属仄声,“春(chūn)”属平声。因此,两句节奏点的平仄格式即“草(?)/ 鶯(平)/ 二(仄)天,拂(平)/ 杨(仄)/ 醉(平)烟。”据每句的节奏点平仄交错的法则,可推断出与首句“飞(fēi)属平声”交错的本句中“长”定为仄声,因此“长”的读音为“zhǎng”;据每联上下句的节奏点平仄相对的法则,可推断出与对句“堤(dī)属平声”相对的出句中“长”定为仄声,其读音亦为“zhǎng”。用第二种方法进行判定,笔者主要依据“南方方言相对北方话,普遍更接近古音”[2]的古汉语界定论。同样以上面唐代诗人杜牧《山行》进行例证。“斜”在赣方言区普遍发音为“xiá”,在吴方言区普遍发音为‘siá’(s读浊音),这两个地域方言区都属于南方方言区。因此,从地域方言古音还原度来看,“斜”读“xiá”或“‘siá’(s读浊音)”都是可以的。但王力先生却提出不同的看法,“在朗诵古代的诗歌韵文时,完全可以按照现代普通话的读音来朗诵,我们不可能用古音来念古代的诗歌韵文,也没必要”[3]。对于古音的教学,他指出“要了解古今语音是不同的,最好能有一些音韵学知识”[4]。因此,教师可了解个别存在争议字词古音的读法,明白古人格律诗词本就押韵的道理,视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而定,适当给学生普及些音韵学知识,示范朗读时应仍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为准。
二、句义的误释现象及其理解对策
(1)句义的误释现象
今人在理解格律诗时会出现强行附会、曲解句义,不符合逻辑的误释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诗词平仄格律的限制导致语法关系的改变;诗词字数严苛的规范导致部分字词的省略。两者都以南宋诗人杨万里《稚之弄冰》为例证。《教师教学用书》把诗中“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这两句译为“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取出,用丝线穿过冰块,提在手中”[5]。乍一看,译文顺畅,很像一回事,但译文不够准确,没有字字落实,属于意译,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看这种翻译是错误的。诗句中时间状语“晓”是早晨的意思,“脱晓冰”中谓语“脱”的宾语是“冰”,所以正常语序为“晓脱冰”,但为什么诗人这样写呢?因为仄起首句入韵式七绝首句句式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一三五不论”,平脚第五个字可平可仄),第六字必须为仄声,“晓”是仄声,符合格律。同样,这里“彩丝”本应在“穿取”的后面,但诗人把它放在“穿取”的前面,同样也是考虑到平仄格律的需要。仄起首句入韵式七绝第二句句式为“(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二字必须为平声,“丝”是平声,符合格律。以上都是分析语法关系改变的情况,接下来分析部分字词省略的情况。“金盆”前面省略了“从”,应该是“(从)金盆”,这里的“穿取”也省略了成分,因为现代书面用语一般不会用“穿取”这个词语。谓语“穿”后面的宾语应该是“冰”,谓语“取”后面的宾语是“彩丝”。所以正常语序和完整句式应是“穿(冰)(打洞)取彩丝(穿洞)当银钲”。因此,两句应译为“在滴水成冰的清晨,孩童把冰块从铜盆里脱出来,在圆圆的冰块上面轻轻地凿穿一个小洞,取根彩色的绳子穿起,当作一面晶莹的冰锣”。这样的译文才符合“信、达、雅”的标准,师生理解起来才会容易。
(2)句义的理解对策
理解句义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考虑到平仄格律对句中字词顺序的调整,要把不符合现代汉语正常语序的成分还原成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去理解;二、鉴于诗词表意的丰富和字数的限制,要根据诗意恰当地补充省略的字词;三、考虑到个人经历对诗人诗歌创作风格的影响,要学会通过知人论世来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前面两种方法的运用在上节已举例说明了,这里不再赘述。现在主要针对后一种方法的运用举例说明。北宋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中“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通俗易懂,但在解读“春江水暖为何是鸭先知,而不是鹅或其他的什么动物先知?”这个问题上人们分歧很大。有人说是因为初春苏轼出游时刚好看见鸭子在江里嬉戏而后作此诗,也有人说是初春来了水温变化最明显,而鸭子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嬉戏,所以最先感知江水的回暖是自然鸭子。如果抛开诗人的写作意图,这些解释都是说得通的。但其实诗人所写之景只是一幅画的内容,这首诗的诗题叫《鸭戏图》。在这幅画中,鸭子在江中嬉戏,两三枝桃花初放,诗人看到此画心有所感而作此诗,所以春江水暖是鸭先知,当然这也是诗人善于移情于物,把对初春气温的感受带到了鸭子对水温的感知中。同样,对“正是河豚欲上时”这句中“上”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上”解为“洄游(产卵)”,也有人把“上”解为“逆流而上”,带入诗中似乎都合适。可你了解了苏轼的生平经历后,就会发现苏轼原来不只是位诗人,还是一个吃货。苏轼喜爱美食,往往以诗颂之,有诗为证:“纤手搓来五色匀, 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煎饼);“香似龙涎仍酽白, 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北海金齑脍, 轻比东坡玉糁羹。”(玉糁羹);“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净洗锅, 少著水, 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它自熟莫催它, 火候足时它自美”(东坡肉)。因此,看到河豚这样的海鲜,苏轼自然也不忘要品尝一番。而且,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这也应了上句“蒌蒿满地芦芽短”。由此可知,苏轼当时看到这幅画联想到吃河豚的时候到了,这样理解较恰当。所以,诗中的“上”解释为“上桌”或“上市”都较符合诗人的性情,但“上”解释为“上市”更文雅些。
参考文献
[1]王力.诗词格律[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8.
[2]徐晋如.怎样学写古诗词——格律[N].中华读书报,2018.
[3][4]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5.
[5] 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关键词:格律诗;字音;句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字音的猜读现象及其判定对策
(一)字音的猜读现象
格律诗中个别字词的读音存在争议,给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带来困惑,导致教师只凭感觉去猜读其读音。这些字词一部分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多音字,另一部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读音发生了变化的古音字。多音字如“长”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zhǎng”和“cháng”两个读音,如果出现在格律诗词中,教师在给学生示范朗读时势必会出现困惑。比如,教学清代诗人高鼎《村居》中“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时,教师对其中的“长”读音把握不准,没了主意,人云亦云。教研组长说读“zhǎng”,教师就跟读为“zhǎng”;校长说读“cháng”,教师又改读为“cháng”。古音字如“斜”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只有“xié”一个读音,但“唐代‘斜’字读‘siá’(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1],这也就是说格律诗词中“斜”读音有两个。例如,教学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时,对于“斜”的读音,同一个学校的教师教给学生的读音都各不相同。采用“xié”这个读音的教师大多是出于学生考试时古诗文名句默写凭音忆字之便,而采用“siá”这个读音的教师大多是考虑到七言绝句有仄起首句入韵式之说,学生背诵起来也顺口。对于以上两种存在争议的字词读音,教师要依据文本,给出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才能判定其读音。
(1)字音的判定对策
判定字音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平仄格律对其进行判定;二是采用南方地域方言对其进行判定。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判定主要有以下理论依据:格律诗主要以两个字为一个节奏,其后一个字为节奏点;每句的节奏点平仄交错;每联上下句的节奏点平仄相对;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节奏点平仄相黏。依然以上面清代诗人高鼎《村居》进行例证。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据现代汉语普通话拼音可知晓“飞(fēi)”属平声,“月(yuè)”属仄声,“堤(dī)”属平声,“柳(liǔ)”属仄声,“春(chūn)”属平声。因此,两句节奏点的平仄格式即“草(?)/ 鶯(平)/ 二(仄)天,拂(平)/ 杨(仄)/ 醉(平)烟。”据每句的节奏点平仄交错的法则,可推断出与首句“飞(fēi)属平声”交错的本句中“长”定为仄声,因此“长”的读音为“zhǎng”;据每联上下句的节奏点平仄相对的法则,可推断出与对句“堤(dī)属平声”相对的出句中“长”定为仄声,其读音亦为“zhǎng”。用第二种方法进行判定,笔者主要依据“南方方言相对北方话,普遍更接近古音”[2]的古汉语界定论。同样以上面唐代诗人杜牧《山行》进行例证。“斜”在赣方言区普遍发音为“xiá”,在吴方言区普遍发音为‘siá’(s读浊音),这两个地域方言区都属于南方方言区。因此,从地域方言古音还原度来看,“斜”读“xiá”或“‘siá’(s读浊音)”都是可以的。但王力先生却提出不同的看法,“在朗诵古代的诗歌韵文时,完全可以按照现代普通话的读音来朗诵,我们不可能用古音来念古代的诗歌韵文,也没必要”[3]。对于古音的教学,他指出“要了解古今语音是不同的,最好能有一些音韵学知识”[4]。因此,教师可了解个别存在争议字词古音的读法,明白古人格律诗词本就押韵的道理,视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而定,适当给学生普及些音韵学知识,示范朗读时应仍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为准。
二、句义的误释现象及其理解对策
(1)句义的误释现象
今人在理解格律诗时会出现强行附会、曲解句义,不符合逻辑的误释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诗词平仄格律的限制导致语法关系的改变;诗词字数严苛的规范导致部分字词的省略。两者都以南宋诗人杨万里《稚之弄冰》为例证。《教师教学用书》把诗中“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这两句译为“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取出,用丝线穿过冰块,提在手中”[5]。乍一看,译文顺畅,很像一回事,但译文不够准确,没有字字落实,属于意译,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看这种翻译是错误的。诗句中时间状语“晓”是早晨的意思,“脱晓冰”中谓语“脱”的宾语是“冰”,所以正常语序为“晓脱冰”,但为什么诗人这样写呢?因为仄起首句入韵式七绝首句句式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一三五不论”,平脚第五个字可平可仄),第六字必须为仄声,“晓”是仄声,符合格律。同样,这里“彩丝”本应在“穿取”的后面,但诗人把它放在“穿取”的前面,同样也是考虑到平仄格律的需要。仄起首句入韵式七绝第二句句式为“(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二字必须为平声,“丝”是平声,符合格律。以上都是分析语法关系改变的情况,接下来分析部分字词省略的情况。“金盆”前面省略了“从”,应该是“(从)金盆”,这里的“穿取”也省略了成分,因为现代书面用语一般不会用“穿取”这个词语。谓语“穿”后面的宾语应该是“冰”,谓语“取”后面的宾语是“彩丝”。所以正常语序和完整句式应是“穿(冰)(打洞)取彩丝(穿洞)当银钲”。因此,两句应译为“在滴水成冰的清晨,孩童把冰块从铜盆里脱出来,在圆圆的冰块上面轻轻地凿穿一个小洞,取根彩色的绳子穿起,当作一面晶莹的冰锣”。这样的译文才符合“信、达、雅”的标准,师生理解起来才会容易。
(2)句义的理解对策
理解句义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考虑到平仄格律对句中字词顺序的调整,要把不符合现代汉语正常语序的成分还原成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去理解;二、鉴于诗词表意的丰富和字数的限制,要根据诗意恰当地补充省略的字词;三、考虑到个人经历对诗人诗歌创作风格的影响,要学会通过知人论世来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前面两种方法的运用在上节已举例说明了,这里不再赘述。现在主要针对后一种方法的运用举例说明。北宋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中“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通俗易懂,但在解读“春江水暖为何是鸭先知,而不是鹅或其他的什么动物先知?”这个问题上人们分歧很大。有人说是因为初春苏轼出游时刚好看见鸭子在江里嬉戏而后作此诗,也有人说是初春来了水温变化最明显,而鸭子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嬉戏,所以最先感知江水的回暖是自然鸭子。如果抛开诗人的写作意图,这些解释都是说得通的。但其实诗人所写之景只是一幅画的内容,这首诗的诗题叫《鸭戏图》。在这幅画中,鸭子在江中嬉戏,两三枝桃花初放,诗人看到此画心有所感而作此诗,所以春江水暖是鸭先知,当然这也是诗人善于移情于物,把对初春气温的感受带到了鸭子对水温的感知中。同样,对“正是河豚欲上时”这句中“上”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上”解为“洄游(产卵)”,也有人把“上”解为“逆流而上”,带入诗中似乎都合适。可你了解了苏轼的生平经历后,就会发现苏轼原来不只是位诗人,还是一个吃货。苏轼喜爱美食,往往以诗颂之,有诗为证:“纤手搓来五色匀, 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煎饼);“香似龙涎仍酽白, 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北海金齑脍, 轻比东坡玉糁羹。”(玉糁羹);“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净洗锅, 少著水, 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它自熟莫催它, 火候足时它自美”(东坡肉)。因此,看到河豚这样的海鲜,苏轼自然也不忘要品尝一番。而且,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这也应了上句“蒌蒿满地芦芽短”。由此可知,苏轼当时看到这幅画联想到吃河豚的时候到了,这样理解较恰当。所以,诗中的“上”解释为“上桌”或“上市”都较符合诗人的性情,但“上”解释为“上市”更文雅些。
参考文献
[1]王力.诗词格律[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8.
[2]徐晋如.怎样学写古诗词——格律[N].中华读书报,2018.
[3][4]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5.
[5] 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