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好的作文,思路清晰、语言利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就像一座梯田,层次清晰、条分缕析的展现着学生的思维梯度和层次。现实情况却是,学生的习作,往往思维混乱,层次不明,像一块被耕坏的地,凌乱不堪。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的作文有梯田一般分明的层次感?
筆者以高铁“霸座”的写作训练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作文题目]
最近一段时期,高铁“霸座”事件屡屡发生:
8月21日,高铁“霸座男”孙赫系某校博士,却霸占靠窗位置不愿起身,拒绝与乘务人员沟通,一直坐到列车终点站。
9月17日,在重庆北站上海虹桥开往成都东的D353次列车上,无座票的六旬“占座大妈”坐在其他乘客的座位上,并抓伤在旁劝说的乘客。
9月19日,湖南永州开往深圳的列车上,“霸座女”持过道坐票却执意坐在靠窗位置,并声称“谁规定10D是坐过道座位的啊,椅子上又没写”。
9月20日,网友爆料又来了一位70岁的“霸座婶”,其所购车票为无座票却强行坐在其他乘客的座位上。面对指责,大妈称“年轻人站半个小时咋了?你买这个座位是你倒霉”。
此类事件被曝光后,网上各种热议也纷至沓来。
对于此类事件,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这则材料,任务驱动指向明显,需要学生就高铁“霸座”这类事件,厘清事实、分析原因、揭示本质、阐明理由。学生的习作,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彰显着学生的眼界和格局。但有些习作在思维、思想、辩证说理以及语言打磨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试着就从思维梯度、思想升级、辩证说理、语言打磨四个方面一一阐述。
一、思维梯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多数学生的议论文,都比较注重分论点的设置和段首句的使用。但是,在行文时,往往出现段首句简单化、重叠化和分论点逻辑层次不清的问题,造成思维梯度呈现得比较混乱,让文脉不能一气灌注。例如一名学生的分论点:
“霸座”事件的发生不仅反映了当下国民素质低下,还体现了社会文明氛围的缺失。
“霸座”不仅会危害乘车人的权益,还给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霸座”是一种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
我们要对“霸座”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错误所在。
这名同学的分论点设置,基本体现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过程,也能够透过现象分析问题本质。但缺点也比较明显:首先是句式结构不同、长短不一,缺乏整体的美感;其次是思维顺序混乱,没能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本则作文材料,从个人层面来说,是让人知道应当怎样做一名合法公民;从社会层面来说,是让依法治国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两相结合,可以确定一个比较有思维梯度的写作思路:个人修为需加强——别人权益需尊重——规则制度需敬畏——社会惩戒需严格。学生据此修改原分论点如下:
“霸座”事件的发生,是少数公民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体现,需不断加强个人修为。
“霸座”,看似是“霸座”者自私自利,实则是不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霸座”,表面是“霸座”者飞扬跋扈,其实是对社会规则和制度缺少敬畏。
“霸座”,性质恶劣,影响很坏,社会需完善惩戒体系,加大其犯错成本,方能以儆效尤。
二、思想升级:由小及大,由近及远
一篇议论文的论证过程,既是学生的思维过程,也能呈现学生的见识和格局。有些同学平时经常阅读《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能够经常接触到社会热点,学习到最新的主流观点,对其眼界扩大、境界提升乃至世界观人生观的匡正指引都有重要意义。而有的同学,只能就事论事,不能做到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我们来看一位学生的论证过程:
学生“霸座”,是年轻人群体素质的一次反面展现,也是素质教育的失败。
妇女“霸座”,是部分国人素质低下的表现,也与“沉默的大多数”不无关系。
老人“霸座”,是长期以来部分老人蛮不讲理、倚老卖老的体现。
最后,可见,素质高低与年龄、学历无关,需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这名学生的论证过程,看似比较缜密,但没有注意材料要求的“对于此类事件,你有什么看法”,反而对这类事件进行了拆解,从而得出了偏离题意的结论。综观这名学生的思维过程,主要是凝聚在个人的层面,没能完成由“个别”到“类别”甚至到“国别”的思维升华和思想升级,可以引导他由“这一个”联想到“这一类”,从而提高文章的思想高度,开拓文章的境界和格局。该生修改后如下:
个人“霸座”,是个别人素质低下的表现,需对其进行道德引导和法律惩戒。
“霸座”现象屡次出现,既是个别现象的负面影响的结果,也是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的结果。
不仅如此,目前国际上还有国家“霸座”现象。在我们的地球村里,上百国家同乘“国际秩序”的列车,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规定座位。国家“霸座”,是对他国利益的损害,对国际秩序的破坏。
三、辩证说理:反例证伪,自圆其说
辩证说理,体现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完整性和辩证性,是学生思辨能力的比较直观的体现。严密的辩证说理,对文章说理的完整性是有益的补充,能够有效避免文章观点的片面和偏激。一般的议论文写作,往往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进行辩证说理,来增强文章的完整度和逻辑力量。但很多学生在辩证说理的时候,常常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在否定前面观点的基础上进行,恰恰把自己论证的观点推翻了;二是脱离了材料情境或论证的观点,生拉硬拽地强加一段,让这一段显得很突兀,游离在了文章整体之外。例如:
(该生文章前面主要论证“霸座”是由于人们的道德素养低下引起,治本之策是加强道德约束。) 当然,应对“霸座”的治本之策还应加强素质教育,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加强素质教育,才能从心底种上文明与素质的种子,生根發芽,茁壮成长。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社会,都要从教育抓起,从文明抓起。
该生在辩证说理的时候,就犯了上文提到的两种错误。其实,仅仅依靠道德约束或素质教育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霸座”现象,孙赫就是一个反例;在这两者的基础上,还需要社会的监管和法律的利器。修改后如下:
当然,孙赫的举动告诉我们,要根治“霸座”这类不文明现象,仅仅依靠道德约束或素质教育并不能完全杜绝。社会秩序的建立,不仅需要道德与教育的“和风细雨”,也需要监管与惩戒的“狂风骤雨”。因为,“道德”与“律令”,本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双管齐下,方可收获人心与社会的双重文明。
四、语言打磨:删繁就简,去粗取精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没有脱离语言的思维,也没有脱离思维的语言。语言清晰准确、干净利落、不枝不蔓,是一名学生思维清晰的外在表现。例如:
其实,“霸座”是对个人权力和自身形象的损坏。抢占座位,损害了原座乘客的正当权力。高铁不是公交汽车,不存在抢座也没有让座这一说,强占座位与侵犯个人财物并无二致。不听劝告、出言不逊、甚至抓伤劝说者,这种行为是对人身安全的威胁。拒绝沟通、上演闹剧,这是对全车人乘车权力的损害。不仅如此,对于“霸座”者个人,他的行为暴露了自己低下的道德素质与规则意识,引来网友指责与谩骂。
单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这则语段,主要存在概念混淆、搭配不当、词语程度把握不准确等问题。先看概念混淆。语段中出现了三次“权力”,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权力,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适用于比较大的具有强制力的对象;这里应该使用“权利”或“权益”更合适。再看搭配不当。“损坏”与原本使用的“权力”和即将替换的“权益”都不能搭配,应该替换成“损害”“破坏”或“践踏”更合适。另外,“谩骂”“霸座”者,与“霸座”一样,都是不文明举动。修改如下:
其实,“霸座”既损害了他人权益,也破坏了自身形象。高铁不是公交汽车,高铁的每一张坐票都有其受法律保护的乘坐权利,乘客也没有向别人让座的义务;强占座位,就是对别人合法权益的侵占。而不听劝告、出言不逊、甚至抓伤劝说者则是对他人人身安全的威胁。不仅如此,对于“霸座”者个人来说,他的行为暴露了自己道德素质的低下与规则意识的欠缺,理应受到网友的指责和社会的惩戒。
这样,经过思维梯度的提升,思想境界的开拓,辩证说理以及语言打磨,就可逐步构筑起学生的思维梯田,让文章的思想和形式呈现出有梯度的美。
[作者通联:山东淄博第六中学]
筆者以高铁“霸座”的写作训练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作文题目]
最近一段时期,高铁“霸座”事件屡屡发生:
8月21日,高铁“霸座男”孙赫系某校博士,却霸占靠窗位置不愿起身,拒绝与乘务人员沟通,一直坐到列车终点站。
9月17日,在重庆北站上海虹桥开往成都东的D353次列车上,无座票的六旬“占座大妈”坐在其他乘客的座位上,并抓伤在旁劝说的乘客。
9月19日,湖南永州开往深圳的列车上,“霸座女”持过道坐票却执意坐在靠窗位置,并声称“谁规定10D是坐过道座位的啊,椅子上又没写”。
9月20日,网友爆料又来了一位70岁的“霸座婶”,其所购车票为无座票却强行坐在其他乘客的座位上。面对指责,大妈称“年轻人站半个小时咋了?你买这个座位是你倒霉”。
此类事件被曝光后,网上各种热议也纷至沓来。
对于此类事件,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这则材料,任务驱动指向明显,需要学生就高铁“霸座”这类事件,厘清事实、分析原因、揭示本质、阐明理由。学生的习作,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彰显着学生的眼界和格局。但有些习作在思维、思想、辩证说理以及语言打磨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试着就从思维梯度、思想升级、辩证说理、语言打磨四个方面一一阐述。
一、思维梯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多数学生的议论文,都比较注重分论点的设置和段首句的使用。但是,在行文时,往往出现段首句简单化、重叠化和分论点逻辑层次不清的问题,造成思维梯度呈现得比较混乱,让文脉不能一气灌注。例如一名学生的分论点:
“霸座”事件的发生不仅反映了当下国民素质低下,还体现了社会文明氛围的缺失。
“霸座”不仅会危害乘车人的权益,还给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霸座”是一种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
我们要对“霸座”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错误所在。
这名同学的分论点设置,基本体现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过程,也能够透过现象分析问题本质。但缺点也比较明显:首先是句式结构不同、长短不一,缺乏整体的美感;其次是思维顺序混乱,没能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本则作文材料,从个人层面来说,是让人知道应当怎样做一名合法公民;从社会层面来说,是让依法治国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两相结合,可以确定一个比较有思维梯度的写作思路:个人修为需加强——别人权益需尊重——规则制度需敬畏——社会惩戒需严格。学生据此修改原分论点如下:
“霸座”事件的发生,是少数公民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体现,需不断加强个人修为。
“霸座”,看似是“霸座”者自私自利,实则是不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霸座”,表面是“霸座”者飞扬跋扈,其实是对社会规则和制度缺少敬畏。
“霸座”,性质恶劣,影响很坏,社会需完善惩戒体系,加大其犯错成本,方能以儆效尤。
二、思想升级:由小及大,由近及远
一篇议论文的论证过程,既是学生的思维过程,也能呈现学生的见识和格局。有些同学平时经常阅读《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能够经常接触到社会热点,学习到最新的主流观点,对其眼界扩大、境界提升乃至世界观人生观的匡正指引都有重要意义。而有的同学,只能就事论事,不能做到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我们来看一位学生的论证过程:
学生“霸座”,是年轻人群体素质的一次反面展现,也是素质教育的失败。
妇女“霸座”,是部分国人素质低下的表现,也与“沉默的大多数”不无关系。
老人“霸座”,是长期以来部分老人蛮不讲理、倚老卖老的体现。
最后,可见,素质高低与年龄、学历无关,需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这名学生的论证过程,看似比较缜密,但没有注意材料要求的“对于此类事件,你有什么看法”,反而对这类事件进行了拆解,从而得出了偏离题意的结论。综观这名学生的思维过程,主要是凝聚在个人的层面,没能完成由“个别”到“类别”甚至到“国别”的思维升华和思想升级,可以引导他由“这一个”联想到“这一类”,从而提高文章的思想高度,开拓文章的境界和格局。该生修改后如下:
个人“霸座”,是个别人素质低下的表现,需对其进行道德引导和法律惩戒。
“霸座”现象屡次出现,既是个别现象的负面影响的结果,也是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的结果。
不仅如此,目前国际上还有国家“霸座”现象。在我们的地球村里,上百国家同乘“国际秩序”的列车,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规定座位。国家“霸座”,是对他国利益的损害,对国际秩序的破坏。
三、辩证说理:反例证伪,自圆其说
辩证说理,体现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完整性和辩证性,是学生思辨能力的比较直观的体现。严密的辩证说理,对文章说理的完整性是有益的补充,能够有效避免文章观点的片面和偏激。一般的议论文写作,往往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进行辩证说理,来增强文章的完整度和逻辑力量。但很多学生在辩证说理的时候,常常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在否定前面观点的基础上进行,恰恰把自己论证的观点推翻了;二是脱离了材料情境或论证的观点,生拉硬拽地强加一段,让这一段显得很突兀,游离在了文章整体之外。例如:
(该生文章前面主要论证“霸座”是由于人们的道德素养低下引起,治本之策是加强道德约束。) 当然,应对“霸座”的治本之策还应加强素质教育,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加强素质教育,才能从心底种上文明与素质的种子,生根發芽,茁壮成长。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社会,都要从教育抓起,从文明抓起。
该生在辩证说理的时候,就犯了上文提到的两种错误。其实,仅仅依靠道德约束或素质教育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霸座”现象,孙赫就是一个反例;在这两者的基础上,还需要社会的监管和法律的利器。修改后如下:
当然,孙赫的举动告诉我们,要根治“霸座”这类不文明现象,仅仅依靠道德约束或素质教育并不能完全杜绝。社会秩序的建立,不仅需要道德与教育的“和风细雨”,也需要监管与惩戒的“狂风骤雨”。因为,“道德”与“律令”,本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双管齐下,方可收获人心与社会的双重文明。
四、语言打磨:删繁就简,去粗取精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没有脱离语言的思维,也没有脱离思维的语言。语言清晰准确、干净利落、不枝不蔓,是一名学生思维清晰的外在表现。例如:
其实,“霸座”是对个人权力和自身形象的损坏。抢占座位,损害了原座乘客的正当权力。高铁不是公交汽车,不存在抢座也没有让座这一说,强占座位与侵犯个人财物并无二致。不听劝告、出言不逊、甚至抓伤劝说者,这种行为是对人身安全的威胁。拒绝沟通、上演闹剧,这是对全车人乘车权力的损害。不仅如此,对于“霸座”者个人,他的行为暴露了自己低下的道德素质与规则意识,引来网友指责与谩骂。
单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这则语段,主要存在概念混淆、搭配不当、词语程度把握不准确等问题。先看概念混淆。语段中出现了三次“权力”,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权力,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适用于比较大的具有强制力的对象;这里应该使用“权利”或“权益”更合适。再看搭配不当。“损坏”与原本使用的“权力”和即将替换的“权益”都不能搭配,应该替换成“损害”“破坏”或“践踏”更合适。另外,“谩骂”“霸座”者,与“霸座”一样,都是不文明举动。修改如下:
其实,“霸座”既损害了他人权益,也破坏了自身形象。高铁不是公交汽车,高铁的每一张坐票都有其受法律保护的乘坐权利,乘客也没有向别人让座的义务;强占座位,就是对别人合法权益的侵占。而不听劝告、出言不逊、甚至抓伤劝说者则是对他人人身安全的威胁。不仅如此,对于“霸座”者个人来说,他的行为暴露了自己道德素质的低下与规则意识的欠缺,理应受到网友的指责和社会的惩戒。
这样,经过思维梯度的提升,思想境界的开拓,辩证说理以及语言打磨,就可逐步构筑起学生的思维梯田,让文章的思想和形式呈现出有梯度的美。
[作者通联:山东淄博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