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思维梯田展现层次之美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got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好的作文,思路清晰、语言利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就像一座梯田,层次清晰、条分缕析的展现着学生的思维梯度和层次。现实情况却是,学生的习作,往往思维混乱,层次不明,像一块被耕坏的地,凌乱不堪。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的作文有梯田一般分明的层次感?
  筆者以高铁“霸座”的写作训练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作文题目]
  最近一段时期,高铁“霸座”事件屡屡发生:
  8月21日,高铁“霸座男”孙赫系某校博士,却霸占靠窗位置不愿起身,拒绝与乘务人员沟通,一直坐到列车终点站。
  9月17日,在重庆北站上海虹桥开往成都东的D353次列车上,无座票的六旬“占座大妈”坐在其他乘客的座位上,并抓伤在旁劝说的乘客。
  9月19日,湖南永州开往深圳的列车上,“霸座女”持过道坐票却执意坐在靠窗位置,并声称“谁规定10D是坐过道座位的啊,椅子上又没写”。
  9月20日,网友爆料又来了一位70岁的“霸座婶”,其所购车票为无座票却强行坐在其他乘客的座位上。面对指责,大妈称“年轻人站半个小时咋了?你买这个座位是你倒霉”。
  此类事件被曝光后,网上各种热议也纷至沓来。
  对于此类事件,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这则材料,任务驱动指向明显,需要学生就高铁“霸座”这类事件,厘清事实、分析原因、揭示本质、阐明理由。学生的习作,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彰显着学生的眼界和格局。但有些习作在思维、思想、辩证说理以及语言打磨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试着就从思维梯度、思想升级、辩证说理、语言打磨四个方面一一阐述。
  一、思维梯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多数学生的议论文,都比较注重分论点的设置和段首句的使用。但是,在行文时,往往出现段首句简单化、重叠化和分论点逻辑层次不清的问题,造成思维梯度呈现得比较混乱,让文脉不能一气灌注。例如一名学生的分论点:
  “霸座”事件的发生不仅反映了当下国民素质低下,还体现了社会文明氛围的缺失。
  “霸座”不仅会危害乘车人的权益,还给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霸座”是一种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
  我们要对“霸座”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错误所在。
  这名同学的分论点设置,基本体现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过程,也能够透过现象分析问题本质。但缺点也比较明显:首先是句式结构不同、长短不一,缺乏整体的美感;其次是思维顺序混乱,没能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本则作文材料,从个人层面来说,是让人知道应当怎样做一名合法公民;从社会层面来说,是让依法治国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两相结合,可以确定一个比较有思维梯度的写作思路:个人修为需加强——别人权益需尊重——规则制度需敬畏——社会惩戒需严格。学生据此修改原分论点如下:
  “霸座”事件的发生,是少数公民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体现,需不断加强个人修为。
  “霸座”,看似是“霸座”者自私自利,实则是不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霸座”,表面是“霸座”者飞扬跋扈,其实是对社会规则和制度缺少敬畏。
  “霸座”,性质恶劣,影响很坏,社会需完善惩戒体系,加大其犯错成本,方能以儆效尤。
  二、思想升级:由小及大,由近及远
  一篇议论文的论证过程,既是学生的思维过程,也能呈现学生的见识和格局。有些同学平时经常阅读《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能够经常接触到社会热点,学习到最新的主流观点,对其眼界扩大、境界提升乃至世界观人生观的匡正指引都有重要意义。而有的同学,只能就事论事,不能做到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我们来看一位学生的论证过程:
  学生“霸座”,是年轻人群体素质的一次反面展现,也是素质教育的失败。
  妇女“霸座”,是部分国人素质低下的表现,也与“沉默的大多数”不无关系。
  老人“霸座”,是长期以来部分老人蛮不讲理、倚老卖老的体现。
  最后,可见,素质高低与年龄、学历无关,需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这名学生的论证过程,看似比较缜密,但没有注意材料要求的“对于此类事件,你有什么看法”,反而对这类事件进行了拆解,从而得出了偏离题意的结论。综观这名学生的思维过程,主要是凝聚在个人的层面,没能完成由“个别”到“类别”甚至到“国别”的思维升华和思想升级,可以引导他由“这一个”联想到“这一类”,从而提高文章的思想高度,开拓文章的境界和格局。该生修改后如下:
  个人“霸座”,是个别人素质低下的表现,需对其进行道德引导和法律惩戒。
  “霸座”现象屡次出现,既是个别现象的负面影响的结果,也是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的结果。
  不仅如此,目前国际上还有国家“霸座”现象。在我们的地球村里,上百国家同乘“国际秩序”的列车,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规定座位。国家“霸座”,是对他国利益的损害,对国际秩序的破坏。
  三、辩证说理:反例证伪,自圆其说
  辩证说理,体现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完整性和辩证性,是学生思辨能力的比较直观的体现。严密的辩证说理,对文章说理的完整性是有益的补充,能够有效避免文章观点的片面和偏激。一般的议论文写作,往往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进行辩证说理,来增强文章的完整度和逻辑力量。但很多学生在辩证说理的时候,常常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在否定前面观点的基础上进行,恰恰把自己论证的观点推翻了;二是脱离了材料情境或论证的观点,生拉硬拽地强加一段,让这一段显得很突兀,游离在了文章整体之外。例如:
  (该生文章前面主要论证“霸座”是由于人们的道德素养低下引起,治本之策是加强道德约束。)   当然,应对“霸座”的治本之策还应加强素质教育,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加强素质教育,才能从心底种上文明与素质的种子,生根發芽,茁壮成长。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社会,都要从教育抓起,从文明抓起。
  该生在辩证说理的时候,就犯了上文提到的两种错误。其实,仅仅依靠道德约束或素质教育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霸座”现象,孙赫就是一个反例;在这两者的基础上,还需要社会的监管和法律的利器。修改后如下:
  当然,孙赫的举动告诉我们,要根治“霸座”这类不文明现象,仅仅依靠道德约束或素质教育并不能完全杜绝。社会秩序的建立,不仅需要道德与教育的“和风细雨”,也需要监管与惩戒的“狂风骤雨”。因为,“道德”与“律令”,本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双管齐下,方可收获人心与社会的双重文明。
  四、语言打磨:删繁就简,去粗取精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没有脱离语言的思维,也没有脱离思维的语言。语言清晰准确、干净利落、不枝不蔓,是一名学生思维清晰的外在表现。例如:
  其实,“霸座”是对个人权力和自身形象的损坏。抢占座位,损害了原座乘客的正当权力。高铁不是公交汽车,不存在抢座也没有让座这一说,强占座位与侵犯个人财物并无二致。不听劝告、出言不逊、甚至抓伤劝说者,这种行为是对人身安全的威胁。拒绝沟通、上演闹剧,这是对全车人乘车权力的损害。不仅如此,对于“霸座”者个人,他的行为暴露了自己低下的道德素质与规则意识,引来网友指责与谩骂。
  单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这则语段,主要存在概念混淆、搭配不当、词语程度把握不准确等问题。先看概念混淆。语段中出现了三次“权力”,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权力,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适用于比较大的具有强制力的对象;这里应该使用“权利”或“权益”更合适。再看搭配不当。“损坏”与原本使用的“权力”和即将替换的“权益”都不能搭配,应该替换成“损害”“破坏”或“践踏”更合适。另外,“谩骂”“霸座”者,与“霸座”一样,都是不文明举动。修改如下:
  其实,“霸座”既损害了他人权益,也破坏了自身形象。高铁不是公交汽车,高铁的每一张坐票都有其受法律保护的乘坐权利,乘客也没有向别人让座的义务;强占座位,就是对别人合法权益的侵占。而不听劝告、出言不逊、甚至抓伤劝说者则是对他人人身安全的威胁。不仅如此,对于“霸座”者个人来说,他的行为暴露了自己道德素质的低下与规则意识的欠缺,理应受到网友的指责和社会的惩戒。
  这样,经过思维梯度的提升,思想境界的开拓,辩证说理以及语言打磨,就可逐步构筑起学生的思维梯田,让文章的思想和形式呈现出有梯度的美。
  [作者通联:山东淄博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主题导语】  我喜爱湖。湛蓝如玉,波光粼粼,湖是一种美丽;浩渺无际,汹涌澎湃,湖是一种庄严,一种粗犷;为了陆地不那么干枯,为了生硬的地面活泼起来,为了短暂的焦渴的生命中不能或缺的滋润,湖是一种情意。  读湖,读湖的美丽;读湖,读湖的情韵;读湖,读湖的境界。  【选文一】  迷人的青海湖  杨 芸  从西宁向西,穿越惶源峡谷,大约50公里便到达惶源县。这里曾是古代著名的“茶马互市”的市场,当时藏汉
期刊
现实世界,人与人之间,离不开语言的沟通。同样,在高考作文里,对话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写作技法,有待考生准确地把握,以达到形式创新之目的。对话体与其它文体不同的文本特征在于,它体现了对话者的在场性,显得真实可信,更易获得阅卷者认同。不过,这里所谈及的虚拟式对话,特指对话的内容紧扣命题主旨展开,但并不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对话,而是考生通过丰富且合理的想象,将历史上的某个细节、某个瞬间、某个人物予以艺术化
期刊
【技法阐释】  看图作文,就是先仔细观察图画,然后按照命题要求并围绕着图画内容(或意思)写一篇作文。通常情况下,需要观察的图画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多幅的,可以是油画、国画,也可以是速写、漫画;而要求写成的作文可以是对画面内容的生动叙写与赏析,也可以是对画面内容及其特征的客观说明,还可以是对画面含义及其所含哲理的揭示、分析与阐述。  看图作文是材料作文的一种,只不过所给材料不是文字,而是图画。大家
期刊
能夠用来听雨声而被记入诗词的植物,好的是芭蕉和残荷。  残荷听雨,是夏末秋将至,天气转凉,多的是一分萧瑟凄凉。而芭蕉叶大,舒卷有致,承接的是春夏之雨,落上去的是自然界的天籁,灵动,清雅,最显芭蕉盛放伟岸的气势,那风雨更是助势。写芭蕉的诗词里,有闲散淡泊意味的是杨万里的那首《芭蕉雨》:“芭蕉得雨更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  倘或雨直接落到地上,了无情趣。用宽袍大袖的蕉叶来托,珠圆玉润地滚在蕉叶经络分
期刊
身处羁旅,沦落飘零。也不过是,求不得,爱别离?今复念昔,伊人却在何地?  “宸游风辇何处”,怎料引祸上身。仁宗不快,结果自然冷漠。命他赴任“屯田员外郎”,他也因此被世人称之“柳屯田”,这自是戏称,亦是戏称。宦途失意自不快,可怎忍那,爱人相离。  当初,玄宗避祸蜀中,栈道雨中,雨有情,铃声有意,娓娓道来,怎会无所思,无所想。因而寄恨于曲,名曰《雨霖铃》。如今,遥望暮云叆叇,寒蜩凄切,独面长亭,久矣。
期刊
小熊要爬很陡峭的雪山跟上妈妈,虽然一次次失败滑下山坡,却仍一次次奋力尝试,最终成功登顶——这段视频被竞相转发,人们纷纷为小熊的顽强和不放弃点赞。相信很多家长会拿小熊爬雪山的视频去教育自家的“熊孩子”,然而,你可曾想到,正是熊妈妈按捺焦虑、舍得放手、耐心等待,才赋予了小熊放手一搏、永不言弃、愈挫愈勇的意志和作风。  当下,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教育陷入难以名状的焦虑:砸锅卖铁“倒贴式”甩卖,只求有人把娃
期刊
“怎么?于是你摧毁地球的脸∕为他刻上另外一张脸。∕怎么?于是你毫无选择∕除了火焰之径,∕和拒绝的训斥,∕当地球不再是∕一座断头台或一个上帝。∕今天我有我的语言∕我已经摧毁了我的王国,∕摧毁了我的王座,我们的宫殿和柱廊。∕同时,我在我的肺上孕育,∕在寻求中漫游,∕把我的雨滴教给海,承认它们∕我的火与香炉,∕并写下来到我唇边的∕时间。∕今天我有我的语言,∕我的国境,我的土地和擦不掉的记号,∕我有我的人
期刊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起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兴盛起来。山水诗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他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出来,而且加强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其著名诗人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诗人们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缘景抒情,因寄所托,表达自己的理想、志趣,大都具有
期刊
考场上要写出高分记叙文,就要做到:演绎的故事情节跌宕多姿,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揭示的主旨鲜明深刻。这是因为,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只有演绎出跌宕多姿的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而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只有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才能打动人;又因为考场上写记叙文不能含蓄,只有彰显出鲜明深刻的主旨,才能感染人。  那么,如何在这三个方面有所突破呢?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巧用细节描写。  细节,顾名思
期刊
10月31日是万圣节的前夕,当晚,在青岛地铁2号线上,两名过万圣节的年轻人打扮怪异,一中年男子因看不惯,大骂对方“人不人鬼不鬼的,是中国人的耻辱。”视频一出,便引起网友热议。(北京青年报)  中年男子以中国人的名义,对年轻人怪异的行为进行辱骂,确实有不妥之处。但年轻人在地铁这样的公众场合,扮成“僵尸新娘”“吸血鬼”等恐怖造型,有可能会吓到老人和孩子,因而遭到更多人反对。  2016年,在四川成都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