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包含着世间万象,彰显着人类的活动和知识的发展,极具权威性。实际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如金钱、科学技术等,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数学课程中逐渐出现三种学习方式,其中就有操作学习,其形式就是“做数学”,而现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工作者十分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本文将从“做数学”的教学形式出发,探讨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策略
随着数学课程的改革,“做数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传统教学更加新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许多证据和实践指出,目前数学教育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即重点放在给学生灌输知识,让学生尽可能快地记住知识。但是长时间下要学习的新知识不断增多,其旧知识也会随之流失。为此,新课程改革下要求教学工作者注重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其严谨的逻辑推理意识和表达能力[1]。
1做中归纳,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推理和逻辑学属于基本的思维形式,该过程是运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前提对结论进行判断。数学学科包含着许多逻辑知识,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推理能力。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推理,深入认识数学思维的规律和形式,从而综合分析和推理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加与减》中的“回收废电池”内容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学会在计算中推理。教师在课前可先准备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数字卡片,一共九张,并设计相关的探究活动。然后在课堂上直接开展探究活动,首先,让学生从九张数字卡片中找出三个三位数相加地和等于1349,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其次,提问学生:“你们找出的三个三位数相加地和等于1326的原因”以此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随之让学生仔细分析得出个位数、十位数以及百位数上总有固定的三个数字,如十位数上是2、5、7;最后,将所有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其再选出不同的三个三位数求和,让其动手实践和探究,提高教学活动的开放性,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推理数学计算的规律。
2做思结合,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虽然动手操作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单独动手也无法让学生有一定的进步,因而还需要学生的主动思考,如此才能有效结合动手和思考,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首先,利用动手实践促进学生思考。只有在动手实践中主动思考,才不会让实践利于形式,进而提高动手操作的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从探究和发现思维出发,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2]。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分数的再认识》内容时,许多学生无法理解分数真正的含义,对其中存在的数量关系也就存在一定疑惑。教师可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如1/2,先给学生拿出一些糖,让学生平均分成多少份,然后问学生1/2这个分数在这些糖中代表着多少份呢?如此用形象化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同时学会思考知识,促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从而理解分数的真正含义。其次,先思考后动手操作。足够的思考空间能够为学生动手实践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提供重要保证,进而有效激活学生的逻辑分析思维,让其深入认知数学知识。
3做中优化,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指运用数学语言准确概括和描述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事物的特征、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等,因此,既有较高的抽象性,又有一定的简化性。作为数学思维方法之一,数学建模能够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将实际问题转变为数学问题,再通过数学方法有效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优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方法,帮助其形成数学建模思想。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年月日》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对日历表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然后再将其中数字相加求和,然后再给学生设计问题,让其相互交流探讨,最后通过优化探讨得出的结果,归纳出最简便的方法。如第一,根据教材内容,借助日历表横框中的数要求学生求出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找到三位数的规律;第二,将日历表上下相邻的两个数地和计算出来,并对比交流两个数地和,找到求和的方法;第三,开展探究式活动,让学生主动选取日历表中的数字相加求和,发现表中数字的规律,找出高效的计算方法。由此可见,教师注重优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学习的便利性。
4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要重视“做数学”的教学形式,并科学合理地设计“做数学”的探究活动,利用做中归纳、做思结合以及做中优化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維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数学建模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发现、发展以及形成的过程,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广根.“做数学”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8,29(43):126-126.
[2]林彩云.引导学生"做数学"提升数学核心素养[J].黑河教育,2020,000(004):59-60.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第一小学 丘雪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策略
随着数学课程的改革,“做数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传统教学更加新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许多证据和实践指出,目前数学教育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即重点放在给学生灌输知识,让学生尽可能快地记住知识。但是长时间下要学习的新知识不断增多,其旧知识也会随之流失。为此,新课程改革下要求教学工作者注重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其严谨的逻辑推理意识和表达能力[1]。
1做中归纳,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推理和逻辑学属于基本的思维形式,该过程是运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前提对结论进行判断。数学学科包含着许多逻辑知识,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推理能力。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推理,深入认识数学思维的规律和形式,从而综合分析和推理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加与减》中的“回收废电池”内容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学会在计算中推理。教师在课前可先准备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数字卡片,一共九张,并设计相关的探究活动。然后在课堂上直接开展探究活动,首先,让学生从九张数字卡片中找出三个三位数相加地和等于1349,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其次,提问学生:“你们找出的三个三位数相加地和等于1326的原因”以此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随之让学生仔细分析得出个位数、十位数以及百位数上总有固定的三个数字,如十位数上是2、5、7;最后,将所有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其再选出不同的三个三位数求和,让其动手实践和探究,提高教学活动的开放性,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推理数学计算的规律。
2做思结合,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虽然动手操作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单独动手也无法让学生有一定的进步,因而还需要学生的主动思考,如此才能有效结合动手和思考,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首先,利用动手实践促进学生思考。只有在动手实践中主动思考,才不会让实践利于形式,进而提高动手操作的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从探究和发现思维出发,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2]。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分数的再认识》内容时,许多学生无法理解分数真正的含义,对其中存在的数量关系也就存在一定疑惑。教师可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如1/2,先给学生拿出一些糖,让学生平均分成多少份,然后问学生1/2这个分数在这些糖中代表着多少份呢?如此用形象化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同时学会思考知识,促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从而理解分数的真正含义。其次,先思考后动手操作。足够的思考空间能够为学生动手实践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提供重要保证,进而有效激活学生的逻辑分析思维,让其深入认知数学知识。
3做中优化,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指运用数学语言准确概括和描述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事物的特征、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等,因此,既有较高的抽象性,又有一定的简化性。作为数学思维方法之一,数学建模能够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将实际问题转变为数学问题,再通过数学方法有效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优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方法,帮助其形成数学建模思想。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年月日》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对日历表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然后再将其中数字相加求和,然后再给学生设计问题,让其相互交流探讨,最后通过优化探讨得出的结果,归纳出最简便的方法。如第一,根据教材内容,借助日历表横框中的数要求学生求出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找到三位数的规律;第二,将日历表上下相邻的两个数地和计算出来,并对比交流两个数地和,找到求和的方法;第三,开展探究式活动,让学生主动选取日历表中的数字相加求和,发现表中数字的规律,找出高效的计算方法。由此可见,教师注重优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学习的便利性。
4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要重视“做数学”的教学形式,并科学合理地设计“做数学”的探究活动,利用做中归纳、做思结合以及做中优化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維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数学建模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发现、发展以及形成的过程,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广根.“做数学”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8,29(43):126-126.
[2]林彩云.引导学生"做数学"提升数学核心素养[J].黑河教育,2020,000(004):59-60.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第一小学 丘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