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能力的培养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ai3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生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甚至比知识的传授还更能使学生受益终生。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摸索探讨适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 探究学习 教学方法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置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联系学生生活比较密切,内容通俗易懂,形式丰富多样。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把班级同学每6人分成一个小组,每个班大约6~7个小组。6人组合按成绩分类,按照好中差的档次,便于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合作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自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合作学习之前每个学生都要自学课文,便于在小组学习时能发言,提问,虽然不同层次的学生自学的效果各不相同,但是对于学生自身而言都不同层次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阅读能力。同时我也告诉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能力弱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这样再反复的阅读中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不断提升,学习的兴趣也不断增强,特别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不再只是躲在角落里,也有了自己要问的问题,也能大胆发言,大胆提问,大胆质疑。
  二、小组合作与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自学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查阅课外资料,上网搜集信息等方式获得。比如,在讲六年级上册《科技带给我们什么》这一课时,学生就通过上网查阅科技的发展进程,了解到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很多便捷,比如相隔两地的人们的交流方式从最初书信到后来的电话,电脑,再到目前的智能手机。人们的购物方式也从原来的实体店购物发展到目前的网上购物。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在上网或者从课外资料查阅信息的过程中收集信息整理有用信息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堅实的基础。
  三、小组合作与学生探究分享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有的小同学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从而带动组内其他同学不断探究,不断发现。比如,学生在学习《科技带给了我们什么》这一课时,有的小同学就提出科技带给我们的都是好处嘛?智能手机的出现也会使得一些同学沉迷于网络,影响身心健康成长。汽车的出现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从而使同学们深刻了解到科技进步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兴其利,弃其弊。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探究分享提供了平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以提升。
  四、小组合作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后,每节课都要抽取一两个小组来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这时的小学生就充当了小老师的角色,在展示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开始的时候有的孩子紧张,表达不出本组的学习的全部成果,有时出现拖延,词不达意,学生听不懂等情况,但是孰能生巧,学生的可塑性很强,经过几次历练很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步提高,掌控课堂的节奏也越来越恰到好处。
  五、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
  每个小组都设有小组长,记录员,上课伊始,小组长要负责组织本小组的学习情况。这个过程中小组长要做到关注组内每个成员,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也要把握好时间和节奏,把简单易懂的问题留给成绩偏差的学生,让他们有话可说,同时也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把较难的问题留给学习成绩较好,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能减少时间的浪费。处理好与组内成员的关系,关注每个学生学习的状态,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发言的权利和机会。小组长定期轮换,这样学生的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升。
  六、小组合作与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
  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小的整体,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都对本组有着重要的影响,老师定期对小组进行评比。对小组的纪律,成绩,展示次数进行投票。这时六个人就成了一个整体。这样成绩好的学生就会主动帮助成绩差点的学生,同时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不愿意给本组拖后腿,也努力跟上学习的步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所增强。这样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责任意识就从小得到的培养。真正让小草和鲜花都享受到了阳光的温暖。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好的方法使学生受益终生,通过好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能力是教师的责任。培养出更多有知识,有能力,德才兼备的学生更是为师者的欣慰。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参考文献:
  [1]姜兆练,范尊丽.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29) :287.
  [2]王松艳.小学品德与社会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J].新课程,2017,(03) :111.
其他文献
【摘要】首先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教育专业生物教学中的举措,包括依据实况树立新的教学观、关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方面的能力等。最后,以生物教材中有关光合作用的过程为例,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教育专业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学前教育 生物教学策略 多元智能  教师在对教育专业学生展开教学的时候,应当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加以引导,使学生可以充分适应社会生活的
【摘要】运用调查问卷及访谈方式,对无锡某高职院校党史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传统党史教育的缺陷,提出了“实践教育,特别是依托主题团日活动开展党史教育,是提升党史教育实效性重要途径”的基本思想,并结合活动开展的具体实践,探索提出了主题团日活动介入党史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党史教育 共青团工作 大学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是高职院校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
【摘要】以“以村民自治为由剥夺外嫁女权益案”和“落后村规阻碍土地确权案。”两个典型案例分析客家地区部分村规民约与国家法的冲突主要表现、原因,提出促进村规民约与国家法的融合对策,从而实现基层治理中民主与法治的辅成,让村规民约真正成为法律法规的有效补充,发挥村规民约为群众服务的应有效应,推动乡村治理。  【关键词】村规民约 乡村治理 外嫁女 土地确权 冲突  村规民约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本
【摘要】学分制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方式。探索学分制改革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中势在必行的举措。  【关键词】学分制 职业院校 学生专业发展  一、实施对象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  二、学制与学习年限  学制3年,学习年限为2~5年。3年按规定要求修满180学分,达到者,准予毕业,否则,不予毕业。允许学习成绩优异者可提前毕业,最短学习年限为2年。允许学生自由安排学习
在传统文化中,《弟子规》是精髓,把《弟子规》作为班规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落实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动态来实施。  传统文化《弟子规》学习兴趣一、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看到了别人的善行,就要想到自己也应该努力去做到。即使差距很远,只要肯努力,渐渐就会赶上的。  针对这点,我开展了每天坚持“写日记”。方法是每天坚持批阅和讲评优秀日记。进行方法指导和兴趣培养,平时上课
摘要: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在培养室内装潢设计人才的多年实践过程中,开展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提升了基于兴趣、职业与生活一体化;职业化生存;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做一体化;多目标达成等人才培养指导理念。在实践过程中,以设计师职业规划进行全程引导,以服务社区作为突破点,突出推动学生课外自主实践。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具体有效的经验和模式,实现了室内装潢设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
摘要:教材是理论建设成果的最好展示,文学理论教材就是文学理论建设成果的最好展示。一本好的教材应该兼顾教、学二者,因为教材编写的主要目的是供学生学习,同时也当利于教师教学。因此,无论是对学生而言还是对教师来说,一本好的教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主要以《文学散步》和《文学理论基础》两本文学理论教材为例简要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文学理论教材 教材编写 《文学散步》  文学理论课程是我
张居正被称为中国史上六大改革家之一,他是明朝最杰出的政治家。他从1573年开始,掀起了一场以整顿吏治、推行一条鞭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浪潮,史称“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张居正生前的改革是成功的,死后是失败的,为何革故鼎新却最终没能做到继往开来?从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关系、张居正的用人机制,以及张居正改革的社会红利等方面来分析张居正改革的社会效果。  张居正改革明朝社会矛盾改革效果张居
【摘要】优质课,就是要看学生能不能在课上自主学习、能不能迅速完成合作学习和能不能对课文进行深度的思考;就是看课堂中学生是不是课堂的小主人,是不是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是不是表现出语文课堂的魅力。  【关键词】教学思路教学方式教学氛围什么是优质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优质课,就是要看学生能不能在课上自主学习、能不能迅速完成合作学习和能不能对课文进行深度的思考;就是看课堂中学生是不是课堂的小主人,是不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力军,对大学生的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作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主战场,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构建高校德育体系,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积极引导和培育大学生认同、认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 德育体系  中共中央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