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是一个多么美丽的生命家园!和我们相依相伴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正是有了它们,地球才如此美好与生动!动物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少学生特别喜欢去动物园观赏它们,或者家中就养着自己喜爱的动物。憨态可掬的熊猫、威风凛凛的老虎、灵巧活泼的小猴、会唱歌的小鸟、能看家的小狗、捉鼠能手小猫……都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可当要学生在习作中把动物刻画得活灵活现,不少学生就开始犯难了。怎样指导中年级学生抓住特点来描写动物呢?笔者认为,首先就得熟悉它们,仔细地观察它们。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描写得具体。观察的时候可以从外形特点、生活习性、自己的感受这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外形
当我们见到一个动物,首先见到它的外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样子。每一类或每一只动物的外形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抓住了动物的这些外形特点,才能栩栩如生地把动物描绘出来,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首先,我们可以整体感知一下:这个动物是大还是小,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其次按照顺序,依次写动物的头、颈、躯干、四肢。写头时,可以抓住眉、眼、鼻、嘴,写躯干时可以重点写皮毛等,写四肢时要写清大腿、小腿和爪子的形状、姿态。
整体描写之后,再抓按部分抓特点。动物的外形各有特点,描写细致重要的就是突出它各部分的特征。例如:兔子的红眼睛,袋鼠的育儿袋,大象的长鼻子……要注意的是:抓住各部分的特征不是面面俱到,只需要抓住最具特点的地方来写。
比如,参观了动物园,你要向小朋友介绍长颈鹿。什么是长颈鹿的主要特征呢?跑得快,斑纹美丽,这些自然是长颈鹿独具的特点。但长颈鹿最主要的特征是脖子长,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母鹿的身高4米多,公鹿5米左右,最高的记录是5. 7 8米。它有四条又长又细的腿,还长着一条特别长的脖子,令人惊奇的是,它的颈椎骨只有7块,数目和人的颈椎骨一样,长颈鹿的7块颈推骨排起来,就是它的长脖子,每块颈椎骨的长度就可想而知了。只有把这些写清楚、写具体,才算抓住了长颈鹿的主要特征。
二、抓住习性
在长期的生活演化中,为了生存、适应外界条件,时间一长,动物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性,有的吃肉,如虎、狮、狼等,它们叫食肉动物;有的吃草,如羊、牛、马等,叫食草动物。动物们生活的环境也不同,有的生活在深山密林中,如虎、象;有的生活在草原上,如牛、马、羊;有的生活在洞穴里,如鼠;有的生活在树上,像松鼠;……动物有其种种不同的生活习性,只要我们抓住它们各自不同的习性来写,就能写出动物各自的特点了。
好的写动物的文章,就十分重视对动物生活习性的描写。例如《猫》:
下午是小猫睡觉的时间。它蜷成一团,眼睛似睁非睁,能听到它那有节奏的鼾声,谁叫都不肯起来,你若是强迫,它就懒洋洋地找个更安静的角落里去休息。
夜间可是小猫大显身手的时间。它精神倍增,在屋里到处行走,无声无息,又绿又亮的眼睛使老鼠望而生畏。小猫一旦发现老鼠就穷追不舍,猛的一窜,用力将老鼠摁在爪子下面,然后再游戏般的把老鼠放了又抓,抓了再放,直到老鼠不动弹,它才开始慢慢品尝。
这就像一个镜头,非常具体地描写了小猫睡觉和抓老鼠的场面。“蜷成一团”、“似睁非睁”“懒洋洋”写出下午睡觉时的特征。“穷追不舍”、“窜”、“摁”等词写出了夜间猫抓老鼠的一系列动作。让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小猫的神态和动作,这就更显得活灵活现。
三、抒发感受
文由心生,作文是“我手写我心”,写我们的喜和乐,愁与忧。我们喜爱小动物,在描写它们的时候,光写外形和生活习性还是远远不够的,也要把自己喜爱的感情,用笔融合在字里行间。让读者一读文字,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喜爱之情。
表达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其间;有时候用简洁的语句直抒感情;有时候,把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写法灵活,不拘一格。如《可爱的“咪咪”》,题目中已经突出了对小猫“咪咪”的喜爱了。有的通过对动物的生活描写显示出来,如《可爱的“咪咪”》中有这样一段:
我俩刚见面时,咪咪总是防着我,不让我和它亲近。于是,我“偷”了一条爸爸刚买回来的鲜鱼,丢在它面前。闻见那诱人的鱼香,它也顾不上斯文了,赶紧跑过来,扑在地上,低下头,张嘴叼住鱼尾,从一侧一点一点地往下啃。听着那轻轻的咀嚼的声音,可以想象它吃得有多么香。吃完后咪咪“洗”干净了脸,张大嘴巴,打了个哈欠,又友好地冲我叫了一声,这使我感到无比高兴。
由于对“咪咪”十分喜爱,因此我才会怀着浓烈的兴趣去观察“咪咪”的一举一动,才在行文中洋溢着一种极为深挚的情感。该文多处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咪咪”当成“我”的“亲密伙伴”,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盎然的童趣。情真而意切才能在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出自已的爱憎,收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再如这段《小金鱼吃食》也很有特色。每天早晨,只要我拎起那个装满红绿两色鱼食的袋子时,它仿佛明白要“开饭”了,便迅速在水面仰起头,身体垂直,嘴紧挨着水面,好像在喊:“我饿了,我饿了。”我用手一捻,刚将鱼食颗粒丢入水中,它就猛张嘴一吸,便将食物吞进肚里。但有时或许是偷懒,或许是没看见,它还在水里无动于衷。我便伸出右手食指不断上下打手势。它好像还真能“破译”,立刻浮上來准备开饭。
这个片断中,作者写小金鱼吃食的情景,将它的动作与人的行为相联系,“饿、偷懒”的描写就非常生动形象,写出了金鱼的可爱。
总之,我们在描写动物时,只要抓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的特征来描写,并且将自己的感情融进对动物的观察描写之中,就一定能将动物刻画得惟妙惟肖,让动物在我们的笔下栩栩如生!
可当要学生在习作中把动物刻画得活灵活现,不少学生就开始犯难了。怎样指导中年级学生抓住特点来描写动物呢?笔者认为,首先就得熟悉它们,仔细地观察它们。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描写得具体。观察的时候可以从外形特点、生活习性、自己的感受这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外形
当我们见到一个动物,首先见到它的外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样子。每一类或每一只动物的外形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抓住了动物的这些外形特点,才能栩栩如生地把动物描绘出来,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首先,我们可以整体感知一下:这个动物是大还是小,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其次按照顺序,依次写动物的头、颈、躯干、四肢。写头时,可以抓住眉、眼、鼻、嘴,写躯干时可以重点写皮毛等,写四肢时要写清大腿、小腿和爪子的形状、姿态。
整体描写之后,再抓按部分抓特点。动物的外形各有特点,描写细致重要的就是突出它各部分的特征。例如:兔子的红眼睛,袋鼠的育儿袋,大象的长鼻子……要注意的是:抓住各部分的特征不是面面俱到,只需要抓住最具特点的地方来写。
比如,参观了动物园,你要向小朋友介绍长颈鹿。什么是长颈鹿的主要特征呢?跑得快,斑纹美丽,这些自然是长颈鹿独具的特点。但长颈鹿最主要的特征是脖子长,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母鹿的身高4米多,公鹿5米左右,最高的记录是5. 7 8米。它有四条又长又细的腿,还长着一条特别长的脖子,令人惊奇的是,它的颈椎骨只有7块,数目和人的颈椎骨一样,长颈鹿的7块颈推骨排起来,就是它的长脖子,每块颈椎骨的长度就可想而知了。只有把这些写清楚、写具体,才算抓住了长颈鹿的主要特征。
二、抓住习性
在长期的生活演化中,为了生存、适应外界条件,时间一长,动物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性,有的吃肉,如虎、狮、狼等,它们叫食肉动物;有的吃草,如羊、牛、马等,叫食草动物。动物们生活的环境也不同,有的生活在深山密林中,如虎、象;有的生活在草原上,如牛、马、羊;有的生活在洞穴里,如鼠;有的生活在树上,像松鼠;……动物有其种种不同的生活习性,只要我们抓住它们各自不同的习性来写,就能写出动物各自的特点了。
好的写动物的文章,就十分重视对动物生活习性的描写。例如《猫》:
下午是小猫睡觉的时间。它蜷成一团,眼睛似睁非睁,能听到它那有节奏的鼾声,谁叫都不肯起来,你若是强迫,它就懒洋洋地找个更安静的角落里去休息。
夜间可是小猫大显身手的时间。它精神倍增,在屋里到处行走,无声无息,又绿又亮的眼睛使老鼠望而生畏。小猫一旦发现老鼠就穷追不舍,猛的一窜,用力将老鼠摁在爪子下面,然后再游戏般的把老鼠放了又抓,抓了再放,直到老鼠不动弹,它才开始慢慢品尝。
这就像一个镜头,非常具体地描写了小猫睡觉和抓老鼠的场面。“蜷成一团”、“似睁非睁”“懒洋洋”写出下午睡觉时的特征。“穷追不舍”、“窜”、“摁”等词写出了夜间猫抓老鼠的一系列动作。让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小猫的神态和动作,这就更显得活灵活现。
三、抒发感受
文由心生,作文是“我手写我心”,写我们的喜和乐,愁与忧。我们喜爱小动物,在描写它们的时候,光写外形和生活习性还是远远不够的,也要把自己喜爱的感情,用笔融合在字里行间。让读者一读文字,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喜爱之情。
表达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其间;有时候用简洁的语句直抒感情;有时候,把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写法灵活,不拘一格。如《可爱的“咪咪”》,题目中已经突出了对小猫“咪咪”的喜爱了。有的通过对动物的生活描写显示出来,如《可爱的“咪咪”》中有这样一段:
我俩刚见面时,咪咪总是防着我,不让我和它亲近。于是,我“偷”了一条爸爸刚买回来的鲜鱼,丢在它面前。闻见那诱人的鱼香,它也顾不上斯文了,赶紧跑过来,扑在地上,低下头,张嘴叼住鱼尾,从一侧一点一点地往下啃。听着那轻轻的咀嚼的声音,可以想象它吃得有多么香。吃完后咪咪“洗”干净了脸,张大嘴巴,打了个哈欠,又友好地冲我叫了一声,这使我感到无比高兴。
由于对“咪咪”十分喜爱,因此我才会怀着浓烈的兴趣去观察“咪咪”的一举一动,才在行文中洋溢着一种极为深挚的情感。该文多处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咪咪”当成“我”的“亲密伙伴”,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盎然的童趣。情真而意切才能在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出自已的爱憎,收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再如这段《小金鱼吃食》也很有特色。每天早晨,只要我拎起那个装满红绿两色鱼食的袋子时,它仿佛明白要“开饭”了,便迅速在水面仰起头,身体垂直,嘴紧挨着水面,好像在喊:“我饿了,我饿了。”我用手一捻,刚将鱼食颗粒丢入水中,它就猛张嘴一吸,便将食物吞进肚里。但有时或许是偷懒,或许是没看见,它还在水里无动于衷。我便伸出右手食指不断上下打手势。它好像还真能“破译”,立刻浮上來准备开饭。
这个片断中,作者写小金鱼吃食的情景,将它的动作与人的行为相联系,“饿、偷懒”的描写就非常生动形象,写出了金鱼的可爱。
总之,我们在描写动物时,只要抓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的特征来描写,并且将自己的感情融进对动物的观察描写之中,就一定能将动物刻画得惟妙惟肖,让动物在我们的笔下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