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博的赵孟頫
《临皇象急就篇卷》
在辽宁省博物馆馆藏书画中有一件《急就篇》元代临本,题为元赵盂頫《临皇象急就篇卷》。书写者是元代著名的书画家赵孟頫。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官道人,因所居有鸥波亭,人又谓鸥波,湖州(今属浙江)人。生于南宋宝祜二年(1254),卒于元至治二年(1322),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嫡裔。后人元为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绘画上主张“书画同源”,对元代文人画的成熟与风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书法上创造“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是开启元代复古风气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元代书坛的扛鼎人物。《元史·赵孟頫传》载:“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卷》,纵24.5厘米,横278.4厘米。全卷书写于宋经笺上,行间有墨书小楷注释。从卷末款署“至大二年(1309)九月既望子昂临”可知,为赵孟頫56岁时所临写。该卷系以三国皇象《急就篇》为底本。皇象,字体明,三国时吴国人,曾寓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善章草书。全篇以章草书写就,圆转如篆,点捺如隶,结构谨严、风致纵逸。与皇象写本对照,用笔结体更为灵活,波捺特别突出,点画时露锋芒。笔法上较之赵氏的楷、行、草书别有风貌。
徐邦达先生在《古书画伪讹考辨》中认为:“应是元人仿书”,因为“此卷用尖笔书”,且“赵氏五十后书,大都沉着苍劲,不可能有此尖薄态”。刘九庵先生在《刘九庵书画鉴定集》中谈到此卷,认为其“与大德九年(1305)邓文原为理仲雅所书《急就篇》对校,颇为接近,但功力则有所不逮”,疑为“元末善书者临仿邓文原本而冒赵孟頫之名的伪作,但不得不谓之佳书”。张珩先生《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录有此卷,鉴评曰:“笔势纤若,与他书异”,疑出俞和但无定论。启功先生亦称其“笔力殊弱,疑出临写者”。而杨仁恺先生在《国宝沉浮录》中,则从书于同一年的上海博物馆藏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以及赵氏传世画作《红衣罗汉图》《水村图》《怪石晴竹图》《秀石疏林图》《墨石坡竹图》等题款,并结合邓文原、宋克传世《急就章》临本笔法考证,此卷确系赵孟烦所书真迹无疑。
从此卷的传藏经历看,是一件流传有绪的作品。卷后有自明至清多位收藏家题跋,其中包括明代道衍(俗名姚广孝)、解缙、王达、张显,清代张照、沈荃等。卷内钤有“宛平王崇简敬斋珍藏”“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石渠定鉴”“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宁寿宫人石渠宝笈”“宝笈重编”“乐寿堂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等鉴藏印记多方。从上述鉴藏玺印可知,此卷在明初由燕山赵景晖收藏,清初归宛平人王崇简,之后进入清内府。清代内府收藏至乾嘉时颇具规模,乾隆皇帝在乾隆八年(1743),九年(1744)及五十六年(1791)三次敕梁诗正、张照、董诰、阮元等编录清内府藏品目录,分别著录于《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初编》(1745年成书),《石渠宝笈续编》(1793年成书)。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卷》作为此次整理的历代法书之一种,列入《石渠宝笈续编》的著录之中。
末代皇帝溥仪时,大清王朝被推翻,逊位后的溥仪在优待清室条件的保护下,在紫禁城留居十一年。1922年以后,迫于国内国际形势,溥仪开始为自己的将来谋划,此后以赏赐其弟溥杰、溥佳的名义,先后将清官所庋藏的1200多件包括隋、唐、宋、元国宝在内的书画手卷携出官外,以备日后之用。这批珍贵法书名画后经天津,由日本人运往长春伪皇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陆续在东北散佚。其中有溥仪在逃亡时携至吉林通化大栗子沟的一批书画珍品,后被东北民主联军收缴,交东北银行。40年代末期拨交东北博物馆,即今辽宁省博物馆。这批书画系溥仪平时最珍爱之物,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卷》即为其中一件。此外还有著名的晋人书《曹娥诔辞》,唐欧阳询《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唐张旭《古诗四帖》等。还有赵盂頫的另外四件传世巨迹: 《苏轼烟江叠嶂诗》《欧阳修秋声赋》《陶渊明归去来辞》《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赵孟頫所临本为31章
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卷》系三国皇象书《急就篇》的临本。与《千字文》一样,《急就篇》是中国古代蒙童教典,但它的历史比《千字文》至少要早五个世纪。《急就篇》的出现,是在西汉元帝初元元年至竞宁元年,即公元前48年至前33年间,距今已有约2400年的历史。
中国的蒙童教育由来已久,很早就出现了专为学童编写的启蒙教育课本,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课本是从字书发轫的。早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教儿童识字的字书《史籀篇》。据《汉史·艺文志》载:“《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史籀篇》是我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部识字课本。秦统一后,推行“书同文”,李斯、赵高、胡毋敬先后作《苍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作为当时的字书教授蒙童。汉初,闾里宗师将秦代三篇蒙书《苍颉篇》《爱历篇》《博学篇》合并为一篇,仍称“《苍颉篇》”,后几经修改。到汉武帝时,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篇》。西周《史籀篇》及秦汉之际的几部蒙学课本时至今天,多已亡佚,除罗振玉《流沙坠简》中载有散存的《苍颉篇》四简外,只有《急就篇》较为完整地流传至今(现有《四库丛刊》本)。
《急就篇》,一名《急就章》。据文献记载,为史游奉西汉元帝之命所作。史游,生卒年不详,西汉元帝时官黄门令。因其所作字书卷首以“急就奇觚与众异”起句,便冠以《急就篇》之名。《急就篇》不仅是蒙童的识字课本,也是书法章程,在汉魏教学习字中尤为盛行,初唐时期仍作为蒙童识字写字的基础课本广泛使用。颜师古在《急就篇注叙》中云:“蓬门野贱,穷乡幼学,递相承禀,犹竞习之”。自唐以后,《急就篇》使用日渐衰微,作为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蒙童教科书,其使用时间长达600多年。
明姚广孝在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卷》跋语中谓:“急就篇,汉史游仿 《凡将》作”。《凡将》即司马相如
《凡将篇》,《急就篇》按《凡将篇》体裁把当时的常用字按姓氏、衣着、农艺、饮食、器用、音乐、生理、兵器、飞禽、走兽、医药、人事等“分别部居”“泛施日用”,主体部分为七言韵语,或用三言、四言。《急就篇》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后编写蒙童教材,如南北朝梁时周兴嗣编《千字文》、北宋初年编《百家姓》、南宋王应麟编
《三字经》,都是以《急就篇》的体例和内容为范本的。
现存《急就篇》全篇共2144字,34 章。其中有31章是史游编写的,另3章为后汉人续写编入。这3章分别是第七《焦灭胡》、第卅三《齐国给献素缯帛》、第卅四《三阳过魏》。纵观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卷》前后31章,全篇无后人续写三章,止于第卅一《汉地广大》。考赵孟烦临《急就篇》另外两个写本,一卷为“大德本”,曾刻入《三希堂法帖》,款署“大德癸卯(1303)八月十一日,吴兴赵孟頫”。另一卷为明项子京藏本,与此卷书于同一年,款署“至大二年(1309)夏五月廿四日,子昂为德卿临于松雪行斋”。虽然该两卷否为赵氏真迹尚存争议,但从书写内容看,均为31章,据此推测皇象所祖之本或为史游原本。
宋代以前的章草墨迹
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卷》全篇以章草写就。章草又称草隶,是隶书草化或兼隶书和草书于一身的一种书体。从形制上看,隶书与草书笔法兼而有之。画有波捺,是为隶。简率连笔,是为草,这是章草的总体特点。在章法上,该书字字独立,不似今草字字牵连。笔画特点为在横画上省掉隶书的蚕头却保留了雁尾,字内笔画间有牵丝映带、缠绵连接,笔画的粗细轻重变化较大。章草书体“务简而便”,遵循简省的原则,单字笔画以四到八画居多,十画以上者很少,而楷书以八至十五画为最多,可见章草比晋唐以后通行的楷书笔画还少。
关于章草名称的由来,历来说法很多:一说以章帝之名号为章草。唐韦续《纂五十六种书》载:“章草书,吾相杜伯度(操)援藁所作,因章帝所好,名焉。”二说汉章帝喜杜度草书,命其用草书写奏章,后世谓章草。《书断》云:“杜度善草,见称于章帝,上贵其迹,诏使草书上事”。三说汉元帝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篇》,相传以章草书写,明孙(钅广)谓“章草名当托始《急就章》耳”。四说因区别今草,定名章草。清段玉裁说:“其各字不连绵者曰‘章草’,晋以下相连绵者日‘今草’”。五说“章”指章句,由《急就篇》原是小学识字之书,起始便有“有道其章”而来。因为汉代经学家重视“章句”之学,著书即分章次。所以为章草之名。六说章草由“章程书”之“章”而来。南朝羊欣《古来能书人名》载:“钟(繇)书有三体,一日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一日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日行押书,相闻者也”。宋曾造《类说·法书苑》云:“钟繇有三体,……二日章程,谓八分书”。八分系隶书之别称,而章草乃隶书(包括古隶)之草写。
章草具有高古浑穆的气象,极具品位。汉魏时期史游、杜度、崔瑗、张芝、张昶、韦诞、卫觊、皇象等俱以善写章草闻名于世。其中以张芝成就最高,谓为“草圣”。相传汉章帝、蔡琰、曹植、司马懿、王羲之、王献之都擅长章草。今天能见到的章草作品,主要有墨迹本与刻拓本之别,今以宋以前传本列举。宋代以前的墨迹本存世不多,主要有:
《西晋陆机平复帖》,传世最早的墨迹。曾经北宋宣和内府收藏,有宋徽宗瘦金书题签“陆机平复帖”。陆机(261-303),字士衡,三国时东吴吴郡人,西晋时文学家。《平复帖》是陆机所书信札,仅存9行84字。帖中之字颇似汉晋简牍章草,与东晋以来的今草不同,以章草视之为宜。
《西晋残纸》,亦称《济白帖》,光绪二十六年(1900)楼兰古城遗址出土三种残纸之一。字仅存三行,书者不详,书法风格与索靖章草有近似之处。
《隋人出师颂》,曾经南宋绍兴内府、清内府收藏,溥仪逊位后,以赏赐溥杰之名携出清官,《清官已佚书画目》中列有此卷目录,后散失于民间。2003年,北京故宫博物院于中国嘉德公司春季拍卖会上购藏。未署书者名款,有谓索靖所书,米友仁审定为隋人墨迹,今从米说。书法风格与唐代敦煌遗书接近。
《恪法师第一抄卷》,敦煌遗书。原藏敦煌藏经洞内,1922年由罗振玉购藏,后入藏辽宁省博物馆。标题中“法师第一抄”五字,或为后来所加。书写者未详。通篇流畅自然,毫无拘谨板滞之态,其中隐约可见章草的余韵。从唐代的书法发展来看,此卷的书写年代当在盛唐时期,最迟不能晚于开元年间。
至于刻拓本,则主要有:汉章帝《千字文》残简(亦称《辰宿帖》),《公羊砖刻》,张芝《秋凉平善帖》(亦称《八月帖》),蔡琰《胡笳十八拍》,曹植《鹞雀赋》,皇象《急就章》《文武帖》《顽闇帖》,索靖《月仪帖》《出师颂》《戴妖帖》《七月帖》,陆云《三月帖》,《西晋咸宁吕氏砖》,王羲之《豹奴帖》,王献之《孤不度德量力帖》《亮白帖》《江东帖》,萧子云《出师颂》以及孙过庭《佛教遗经》等。
上述刻拓本多收入北宋太宗淳化三年(992)王著所刻《淳化阁帖》之历代帝王法帖、历代名臣法帖、王羲之书、王献之书中,虽然一些作品、作者存有争议,疑为伪托,但这些章草拓本不乏史料价值,对于章草书体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章草的复兴
亦如《急就篇》为《千字文》取代,随着今草发展成熟,章草日渐衰微,至隋唐渐成绝响。直到元代,赵孟頫提倡书法复古运动,重振章草遗绪,将章草作为草书的源流,于是章草得以复兴。赵孟頫作为宋宗室,深受宋代帝后书法风习的影响,最终将书法基础在于全面复古的理论推向深层实践。由于其直取魏晋风气,别具一格、古朴厚重的章草自然得到他的青睐。纵观元明时代,以赵孟頫为首,邓文原、俞和、宋克等书家均曾临习章草作品。仅以临《急就篇》为例,就有赵孟頫大德癸卯本一卷、至大本两卷(如前述),邓文原大德三年临本一卷,宋克则书有多卷,以洪武庚戌本、卓君庸藏本、洪武丁卯残本为典型。此外,鲜于枢、康里巎巎、杨维桢、祝允明等亦在书法当中融入章草笔法和结体特征,并有所突破,成为独树一帜的一代大家。至晚清和民国时期,章草再度为文人书家所重,其代表人物有沈曾植、王世镗、卓君庸、王蘧常、郑诵先、高二适等。
据史籍记载,自汉至宋,崔瑗、钟繇、皇象、卫夫人、王羲之、萧子云、陆柬之皆曾书《急就篇》,今多不复存在。仅皇象所写的《急就篇》由北宋叶梦得刻石于颍昌(河南许昌),明代吉水(今属江西)杨政再刻石于松江,于是皇象本《急就篇》得以广泛流传,成为学习章草的最佳范本,不二法门。从汉简、竹木简牍、汉砖文以及魏晋时期的残纸文书中,屡见书写《急就篇》内容的,但多为章隶杂书,皆为残篇。《急就篇》作为西汉时期的字书,起初是否由章草所书,很难确定,但随着皇象本《急就篇》的传播,三国以后书家笔下的《急就篇》几乎全是章草所写的了。
《临皇象急就篇卷》
在辽宁省博物馆馆藏书画中有一件《急就篇》元代临本,题为元赵盂頫《临皇象急就篇卷》。书写者是元代著名的书画家赵孟頫。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官道人,因所居有鸥波亭,人又谓鸥波,湖州(今属浙江)人。生于南宋宝祜二年(1254),卒于元至治二年(1322),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嫡裔。后人元为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绘画上主张“书画同源”,对元代文人画的成熟与风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书法上创造“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是开启元代复古风气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元代书坛的扛鼎人物。《元史·赵孟頫传》载:“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卷》,纵24.5厘米,横278.4厘米。全卷书写于宋经笺上,行间有墨书小楷注释。从卷末款署“至大二年(1309)九月既望子昂临”可知,为赵孟頫56岁时所临写。该卷系以三国皇象《急就篇》为底本。皇象,字体明,三国时吴国人,曾寓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善章草书。全篇以章草书写就,圆转如篆,点捺如隶,结构谨严、风致纵逸。与皇象写本对照,用笔结体更为灵活,波捺特别突出,点画时露锋芒。笔法上较之赵氏的楷、行、草书别有风貌。
徐邦达先生在《古书画伪讹考辨》中认为:“应是元人仿书”,因为“此卷用尖笔书”,且“赵氏五十后书,大都沉着苍劲,不可能有此尖薄态”。刘九庵先生在《刘九庵书画鉴定集》中谈到此卷,认为其“与大德九年(1305)邓文原为理仲雅所书《急就篇》对校,颇为接近,但功力则有所不逮”,疑为“元末善书者临仿邓文原本而冒赵孟頫之名的伪作,但不得不谓之佳书”。张珩先生《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录有此卷,鉴评曰:“笔势纤若,与他书异”,疑出俞和但无定论。启功先生亦称其“笔力殊弱,疑出临写者”。而杨仁恺先生在《国宝沉浮录》中,则从书于同一年的上海博物馆藏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以及赵氏传世画作《红衣罗汉图》《水村图》《怪石晴竹图》《秀石疏林图》《墨石坡竹图》等题款,并结合邓文原、宋克传世《急就章》临本笔法考证,此卷确系赵孟烦所书真迹无疑。
从此卷的传藏经历看,是一件流传有绪的作品。卷后有自明至清多位收藏家题跋,其中包括明代道衍(俗名姚广孝)、解缙、王达、张显,清代张照、沈荃等。卷内钤有“宛平王崇简敬斋珍藏”“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石渠定鉴”“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宁寿宫人石渠宝笈”“宝笈重编”“乐寿堂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等鉴藏印记多方。从上述鉴藏玺印可知,此卷在明初由燕山赵景晖收藏,清初归宛平人王崇简,之后进入清内府。清代内府收藏至乾嘉时颇具规模,乾隆皇帝在乾隆八年(1743),九年(1744)及五十六年(1791)三次敕梁诗正、张照、董诰、阮元等编录清内府藏品目录,分别著录于《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初编》(1745年成书),《石渠宝笈续编》(1793年成书)。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卷》作为此次整理的历代法书之一种,列入《石渠宝笈续编》的著录之中。
末代皇帝溥仪时,大清王朝被推翻,逊位后的溥仪在优待清室条件的保护下,在紫禁城留居十一年。1922年以后,迫于国内国际形势,溥仪开始为自己的将来谋划,此后以赏赐其弟溥杰、溥佳的名义,先后将清官所庋藏的1200多件包括隋、唐、宋、元国宝在内的书画手卷携出官外,以备日后之用。这批珍贵法书名画后经天津,由日本人运往长春伪皇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陆续在东北散佚。其中有溥仪在逃亡时携至吉林通化大栗子沟的一批书画珍品,后被东北民主联军收缴,交东北银行。40年代末期拨交东北博物馆,即今辽宁省博物馆。这批书画系溥仪平时最珍爱之物,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卷》即为其中一件。此外还有著名的晋人书《曹娥诔辞》,唐欧阳询《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唐张旭《古诗四帖》等。还有赵盂頫的另外四件传世巨迹: 《苏轼烟江叠嶂诗》《欧阳修秋声赋》《陶渊明归去来辞》《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赵孟頫所临本为31章
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卷》系三国皇象书《急就篇》的临本。与《千字文》一样,《急就篇》是中国古代蒙童教典,但它的历史比《千字文》至少要早五个世纪。《急就篇》的出现,是在西汉元帝初元元年至竞宁元年,即公元前48年至前33年间,距今已有约2400年的历史。
中国的蒙童教育由来已久,很早就出现了专为学童编写的启蒙教育课本,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课本是从字书发轫的。早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教儿童识字的字书《史籀篇》。据《汉史·艺文志》载:“《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史籀篇》是我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部识字课本。秦统一后,推行“书同文”,李斯、赵高、胡毋敬先后作《苍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作为当时的字书教授蒙童。汉初,闾里宗师将秦代三篇蒙书《苍颉篇》《爱历篇》《博学篇》合并为一篇,仍称“《苍颉篇》”,后几经修改。到汉武帝时,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篇》。西周《史籀篇》及秦汉之际的几部蒙学课本时至今天,多已亡佚,除罗振玉《流沙坠简》中载有散存的《苍颉篇》四简外,只有《急就篇》较为完整地流传至今(现有《四库丛刊》本)。
《急就篇》,一名《急就章》。据文献记载,为史游奉西汉元帝之命所作。史游,生卒年不详,西汉元帝时官黄门令。因其所作字书卷首以“急就奇觚与众异”起句,便冠以《急就篇》之名。《急就篇》不仅是蒙童的识字课本,也是书法章程,在汉魏教学习字中尤为盛行,初唐时期仍作为蒙童识字写字的基础课本广泛使用。颜师古在《急就篇注叙》中云:“蓬门野贱,穷乡幼学,递相承禀,犹竞习之”。自唐以后,《急就篇》使用日渐衰微,作为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蒙童教科书,其使用时间长达600多年。
明姚广孝在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卷》跋语中谓:“急就篇,汉史游仿 《凡将》作”。《凡将》即司马相如
《凡将篇》,《急就篇》按《凡将篇》体裁把当时的常用字按姓氏、衣着、农艺、饮食、器用、音乐、生理、兵器、飞禽、走兽、医药、人事等“分别部居”“泛施日用”,主体部分为七言韵语,或用三言、四言。《急就篇》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后编写蒙童教材,如南北朝梁时周兴嗣编《千字文》、北宋初年编《百家姓》、南宋王应麟编
《三字经》,都是以《急就篇》的体例和内容为范本的。
现存《急就篇》全篇共2144字,34 章。其中有31章是史游编写的,另3章为后汉人续写编入。这3章分别是第七《焦灭胡》、第卅三《齐国给献素缯帛》、第卅四《三阳过魏》。纵观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卷》前后31章,全篇无后人续写三章,止于第卅一《汉地广大》。考赵孟烦临《急就篇》另外两个写本,一卷为“大德本”,曾刻入《三希堂法帖》,款署“大德癸卯(1303)八月十一日,吴兴赵孟頫”。另一卷为明项子京藏本,与此卷书于同一年,款署“至大二年(1309)夏五月廿四日,子昂为德卿临于松雪行斋”。虽然该两卷否为赵氏真迹尚存争议,但从书写内容看,均为31章,据此推测皇象所祖之本或为史游原本。
宋代以前的章草墨迹
赵孟頫《临皇象急就篇卷》全篇以章草写就。章草又称草隶,是隶书草化或兼隶书和草书于一身的一种书体。从形制上看,隶书与草书笔法兼而有之。画有波捺,是为隶。简率连笔,是为草,这是章草的总体特点。在章法上,该书字字独立,不似今草字字牵连。笔画特点为在横画上省掉隶书的蚕头却保留了雁尾,字内笔画间有牵丝映带、缠绵连接,笔画的粗细轻重变化较大。章草书体“务简而便”,遵循简省的原则,单字笔画以四到八画居多,十画以上者很少,而楷书以八至十五画为最多,可见章草比晋唐以后通行的楷书笔画还少。
关于章草名称的由来,历来说法很多:一说以章帝之名号为章草。唐韦续《纂五十六种书》载:“章草书,吾相杜伯度(操)援藁所作,因章帝所好,名焉。”二说汉章帝喜杜度草书,命其用草书写奏章,后世谓章草。《书断》云:“杜度善草,见称于章帝,上贵其迹,诏使草书上事”。三说汉元帝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篇》,相传以章草书写,明孙(钅广)谓“章草名当托始《急就章》耳”。四说因区别今草,定名章草。清段玉裁说:“其各字不连绵者曰‘章草’,晋以下相连绵者日‘今草’”。五说“章”指章句,由《急就篇》原是小学识字之书,起始便有“有道其章”而来。因为汉代经学家重视“章句”之学,著书即分章次。所以为章草之名。六说章草由“章程书”之“章”而来。南朝羊欣《古来能书人名》载:“钟(繇)书有三体,一日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一日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日行押书,相闻者也”。宋曾造《类说·法书苑》云:“钟繇有三体,……二日章程,谓八分书”。八分系隶书之别称,而章草乃隶书(包括古隶)之草写。
章草具有高古浑穆的气象,极具品位。汉魏时期史游、杜度、崔瑗、张芝、张昶、韦诞、卫觊、皇象等俱以善写章草闻名于世。其中以张芝成就最高,谓为“草圣”。相传汉章帝、蔡琰、曹植、司马懿、王羲之、王献之都擅长章草。今天能见到的章草作品,主要有墨迹本与刻拓本之别,今以宋以前传本列举。宋代以前的墨迹本存世不多,主要有:
《西晋陆机平复帖》,传世最早的墨迹。曾经北宋宣和内府收藏,有宋徽宗瘦金书题签“陆机平复帖”。陆机(261-303),字士衡,三国时东吴吴郡人,西晋时文学家。《平复帖》是陆机所书信札,仅存9行84字。帖中之字颇似汉晋简牍章草,与东晋以来的今草不同,以章草视之为宜。
《西晋残纸》,亦称《济白帖》,光绪二十六年(1900)楼兰古城遗址出土三种残纸之一。字仅存三行,书者不详,书法风格与索靖章草有近似之处。
《隋人出师颂》,曾经南宋绍兴内府、清内府收藏,溥仪逊位后,以赏赐溥杰之名携出清官,《清官已佚书画目》中列有此卷目录,后散失于民间。2003年,北京故宫博物院于中国嘉德公司春季拍卖会上购藏。未署书者名款,有谓索靖所书,米友仁审定为隋人墨迹,今从米说。书法风格与唐代敦煌遗书接近。
《恪法师第一抄卷》,敦煌遗书。原藏敦煌藏经洞内,1922年由罗振玉购藏,后入藏辽宁省博物馆。标题中“法师第一抄”五字,或为后来所加。书写者未详。通篇流畅自然,毫无拘谨板滞之态,其中隐约可见章草的余韵。从唐代的书法发展来看,此卷的书写年代当在盛唐时期,最迟不能晚于开元年间。
至于刻拓本,则主要有:汉章帝《千字文》残简(亦称《辰宿帖》),《公羊砖刻》,张芝《秋凉平善帖》(亦称《八月帖》),蔡琰《胡笳十八拍》,曹植《鹞雀赋》,皇象《急就章》《文武帖》《顽闇帖》,索靖《月仪帖》《出师颂》《戴妖帖》《七月帖》,陆云《三月帖》,《西晋咸宁吕氏砖》,王羲之《豹奴帖》,王献之《孤不度德量力帖》《亮白帖》《江东帖》,萧子云《出师颂》以及孙过庭《佛教遗经》等。
上述刻拓本多收入北宋太宗淳化三年(992)王著所刻《淳化阁帖》之历代帝王法帖、历代名臣法帖、王羲之书、王献之书中,虽然一些作品、作者存有争议,疑为伪托,但这些章草拓本不乏史料价值,对于章草书体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章草的复兴
亦如《急就篇》为《千字文》取代,随着今草发展成熟,章草日渐衰微,至隋唐渐成绝响。直到元代,赵孟頫提倡书法复古运动,重振章草遗绪,将章草作为草书的源流,于是章草得以复兴。赵孟頫作为宋宗室,深受宋代帝后书法风习的影响,最终将书法基础在于全面复古的理论推向深层实践。由于其直取魏晋风气,别具一格、古朴厚重的章草自然得到他的青睐。纵观元明时代,以赵孟頫为首,邓文原、俞和、宋克等书家均曾临习章草作品。仅以临《急就篇》为例,就有赵孟頫大德癸卯本一卷、至大本两卷(如前述),邓文原大德三年临本一卷,宋克则书有多卷,以洪武庚戌本、卓君庸藏本、洪武丁卯残本为典型。此外,鲜于枢、康里巎巎、杨维桢、祝允明等亦在书法当中融入章草笔法和结体特征,并有所突破,成为独树一帜的一代大家。至晚清和民国时期,章草再度为文人书家所重,其代表人物有沈曾植、王世镗、卓君庸、王蘧常、郑诵先、高二适等。
据史籍记载,自汉至宋,崔瑗、钟繇、皇象、卫夫人、王羲之、萧子云、陆柬之皆曾书《急就篇》,今多不复存在。仅皇象所写的《急就篇》由北宋叶梦得刻石于颍昌(河南许昌),明代吉水(今属江西)杨政再刻石于松江,于是皇象本《急就篇》得以广泛流传,成为学习章草的最佳范本,不二法门。从汉简、竹木简牍、汉砖文以及魏晋时期的残纸文书中,屡见书写《急就篇》内容的,但多为章隶杂书,皆为残篇。《急就篇》作为西汉时期的字书,起初是否由章草所书,很难确定,但随着皇象本《急就篇》的传播,三国以后书家笔下的《急就篇》几乎全是章草所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