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适度·智慧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xszxs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评价既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出现在课堂上,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尾随每一次学生表现之后,它的主要功能是诊断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和师生各自调节教学状态等。优质的评价是具有多元、适度和智慧特点的,它会在教师口中、手中、行动中巧妙变身,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以恰到好处的言行,以聪明的表达贴合教学,对付意外,激活课堂。
  一、多元,选择方向丰富性
  所谓教学评价的“多元”,是指随着教学的发展,评价日益变得丰富起来,种类众多,分支细腻。曾经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比较喜欢使用师对生的评价,以指导者的身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判,以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优劣,并作出相应的反應。新课改后,多种评价方式渐渐得到运用和推广,有着眼于主体多元的同桌评价、小组评价和全班点评等,也有侧重于内容多元的态度评价、能力评价、知识评价等,还有形式新颖的自我评价、读评读评价、讨论与评价结合等等。所有的多元评价都是可单选也可多选的,在一次评价中,运用一种还是多种方式,都以课堂效益最大化为取舍标准。
  上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第二课,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请了喜欢这一段的学生读给大家听。由于喜欢这一段的人较多,于是我让他们组成小组齐读,读完之后请他们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其他人评价。自我评价中好几个同学都提到只是大声读了,没能读出感情,有一个同学还抱怨,这么多人怎么能读出感情呢?我便微笑着问她:“你准备好怎么感情朗读了吗?”她不好意思地点点头,“那么,我们一起欢迎××同学给大家情感朗读第二段好不好?”在她有感情的朗读后,结合对“读了这一段的描写,你对拉萨的天空有了怎样的印象”“哪些句子表现了拉萨天空的纯净和明洁”以及“对此你有什么感想”等问题的思考,我们共同反思了××同学朗读时所用的情感,提出了再读的意见,然后请同学再来读好这一段,效果便很突出了。
  二、适度,深入研究精细用
  多元评价给教师指明了评价的大致方向,而评价的适度就是对这一方向的细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个班几十人,他们在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发展进度等方面各有不同,所以在课堂上的表现肯定也千差万别。针对各自独有的性格脾气,教师要如何评价,才能取得自己所想要的精益求精的效果,那就必须考虑针对性评语的积累。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他们才能不仅眼前接受,还能效果长远。在很多情况下,都仿佛拿捏一个人的身材一般,是“增一分则胖,减一分则瘦”的。这样深入研究后的细化运用,能让学生产生愿意接纳的心理。
  于是,在尚未摸清楚学生底细以前,我基本都是以表扬为主,在常态夸奖下,通过观察学生反应,考虑自己是否可以用更重一点的词,课后结合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一次试探之后就能大致把握住了。课堂上对两极的学生尤其需要予以特别重视,我分头总结出了适合他们的课堂评语:一种是性格较犟、自尊心超强或讨厌别人说他不好的学生,我搜集了不少像“参与过,努力过,就是一种成功,过程这时比结果更重要”“你说的还差那么一丁点儿就全对了,我还想说,你现在更让我佩服的,是你的勇敢”一样的直接鼓励、委婉更正的评价语;另一类是性格沉闷、不爱跟长辈说心里话、上课也不喜欢吭声的学生,对他们采用的不只是鼓励,一定要同时给他们指出可以做到的具体做法,例如“说话是一种交流,你跟同桌说得很清楚,而且,像刚才那样身正,不扭动,眼睛看着对方,就做得很好,经常注意就能养成好习惯”。其实该生在整个的表达中是有一点胆怯的,身子有小小的、不自觉的扭动,但其间有一小会儿没有扭,我抓住这一点予以鼓励。
  三、智慧,成就效益最大化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可以从很多的标准出发进行不同的分类,并且,面向的是心理成长参差各异的小学生,对此,教师在运用时可以考虑综合后的使用效果。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为主,其他补充,或多种概括渗透的方式,结合当时的教室氛围、学生心情等各种因素,进行深度与广度调节。若那时气氛融洽,而学生也心情不错,我会适当加重一些措辞,以让引导更到位,有时还会配上摸头、按肩等亲切的肢体语言,以进一步预防学生不开心。
  教师不仅要思考小学语文评价的本质、功能、形态等,也要研究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内容,才能在课堂遇到各种真实情况时,有效结合自己从各个角度对评价的认知,进行巧妙的组合运用。智慧的评价,要长远而高瞻远瞩地看到学生的过去与未来。
  曾经,从成人的角度教师普遍有两个评价误区:一是认为焦虑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二是认为将学生与其他优生比较,能给他们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但事实上,当了解了学生心声后就会发现,“别人家的孩子”对他们就是心理上的伤害,尤其后者,大家甚至发明了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来调侃,旁观者乐呵呵的揶揄,对心理尚未成熟的小学生,很可能就是伤害。因此赏识必须成为语文评价的背景,而一切在此基础上的深入与扩大,才是多元、适度而智慧的评价。
  作者简介:江苏省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中国语文教育史研究已走过了数十年,经过一批专家与学者的辛勤探索,语文教育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7年岁末,作为语文教育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由上海教育出版社隆重出版。这套书共15卷,由扬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徐林祥教授任总主编,分卷主编14位,他们是张心科、龚孟伟、许艳、高笑可、余虹、赵志伟、张立兵、欧阳芬、韦冬余、程稀、冯永玲、陈黎明、闫淑惠、兰保民,是以这套书堪称语文教育史
期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强大的精神影响力和感染力,对培育人文精神和核心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突出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浸润传统文化,真
期刊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一线教师的习作教学常会忽视写作的真正源头——生活,让写作成为了无“源”的纯文字活动,导致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常会翻书抄袭,或是胡编乱造,或是照他人仿写……这样的写作教学往往难以实现高效。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无材料可写,教师也会觉得习作难教。叶圣陶曾指出写作的源头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学生的写作活动与文学创作活动一样,他们作文的源泉也是社会生活。
期刊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核心是大量阅读,千方百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强调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大量积累来学好语文,简单说就是让学生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自由地阅读。  
期刊
开学初,我偶然发现,班级的孩子们在兴致勃勃地阅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我就与他们聊读书的感受——书中的那些动物与我们平时百科书上介绍的一样吗?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情节?一番询问后,我发现孩子们沉醉于精彩的情节,只知大概,感悟肤浅。这样的阅读,能给学生留下多少“养分”呢?于是,我指导学生共读《狼王梦》,并设计了以下阅读流程,使阅读向更深处漫溯。  一、激发兴趣,引导阅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具有强大的内
期刊
《大江东去与晓风残月》是《我的母语课》六年级的一个主题阅读单元。由《忆江南》《调笑令》《乌夜啼》《西江月》《念奴娇》五首词组成。笔者进行了如下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本单元五篇词,读出“婉约派”词与“豪放派”词的区别。  2.了解每篇词的大意及写作背景。  3.抓住词中的景物仔细体会,知道“有什么样的景就有什么样的情”。  4.知道不仅同一词牌所填的词有“豪放”与“婉约”之分
期刊
这学期我听过两节课,教材是一模一样的,可是却上出了天差地别的效果。听过这两节课,我才发现导致课堂上学生发言不精彩,没有自己想法的问题所在——教师对文本浅尝辄止,教学过程平淡无味。  这两位老师上课的内容同样是高年级教材中的一篇《黄果树瀑布》,教学目标也同样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响、气势大。第一位老师的教学过程比较常规,先让孩子通过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完后,老师就提问:“感
期刊
经典,就是具有永恒意义、能够流传于后世的著作。它是历史证明出来具有高价值、比较重要的书籍。它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人类思想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在泱泱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历代散文都堪称经典。  熟读成诵,从古至今,这是人们一直沿用的非常实用的学习方法。古人读经,用的也是“恭熟忘合灵”的五字心诀,其中的“熟”指的就是熟读成诵。从“泛读”走向“精读”,需要一系列
期刊
语文是小学课程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写作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其中对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要求是激发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写作教学,要求小学生写作要讲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等。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1.小学生语文写作兴趣有待提高。当前,小
期刊
成功上好一堂课,跟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妙用导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导语就像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理解课文内容、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上,这座桥梁架宽了,架牢了,能便于学生精神振奋、步伐沉稳地走下去。那么,怎样设计好一堂语文课的导入呢?  一、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创设情境,是指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个场合的情形和景象描绘出来,使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受。教师讲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朗诵一首优美抒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