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与大自然的融合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YW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探访心灵的家园
  “我”在一日之内就访遍山中好友,跟他们倾诉衷肠,交流情感。“我”去登山,并不是要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也不是要“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的理念得以体现,而是在于,“我”与山中的景物是一体的,“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登山,就是要去寻访好友,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从大自然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山之于“我”,不在于攀登,不在于征服,而在于寻访,在于对话。山是“我”,“我”是山,山与“我”共生共荣。
  “我”实际是需要有精神家园的,到山里面去,回来以后,满怀着好心情、好记忆,“我”在山上,心灵受到一次洗涤,变得非常纯净,所以“我”带着满怀的喜悦回去了。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写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用不同的语言而已。写老桥,写山泉,写溪流,不写这些,写山上的另外一些景物都可以,所写的东西又都是可替代性的,桥是不是必须的?树是不是必须的?溪流是不是必须的?都不是。
  桥是自然,树是自然,溪流是自然,他传递的是整个自然能够洗涤“我”的心灵,“我”能够从里面找到精神的归宿,能够让自己变得纯净,甚至变得单纯。而在现实世界中,许许多多的事情都会让自己变得功利。
  作者通过文字传递自己的一种精神诉求,传递的是自然能够给予人精神洗涤的价值,传递的是这样的概念。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就不能太拘泥于具体的景物,因为都是同样的。这些描写对象,它既不是不可或缺,也没有典型意义,而是把它作为一个群体,通过这个群体的联结,达到自然和谐,树是这样,水是这样,山是这样,什么都是这样,自然和谐。
  因此,不必在意让学生去找寻、去统计“我”在作品中访问了哪些朋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作的。这种信息提取式的做法只会妨碍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与对话,更无法让学生与山中众友产生共鸣。
  教学中通过朗读“我”热切地与山中的一切打招呼的句子,让学生进入文本所渲染的情境之中,忘记自己的身份,忘记课堂,化身为文章中的那个“我”,热切地与“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打招呼,并且通过联想与想象,让学生进入情境,以不同的音调与众友打招呼,实现与文本的零距离沟通。
  二、找寻表达的变化
  孙绍振在评价朱自清《春》一文中曾经提到,该文“流水账,罗列现象,平铺直叙,在艺术性上的危险就是单调,缺乏内在的丰富和变化……可能是意识到了单调的危险性,朱先生在行文中,一方面以一种孩子气的单纯贯穿全文;另一方面,又在努力寻求内在的变化。”
  我觉得《山中访友》一文也是如此,全文的孩子气让人觉得亲切,但过于幼稚,如果这种语气一直走下去,会很危险。作者巧妙地用“打招呼”的形式和语调加以变化。
  第1自然段开始就写与微风撞了个满怀,这是很奇妙的。一般我们都是写微风抚面,很轻柔的,但这里写的是撞了个满怀,比较有力度。还有后面写的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大家都可以跟着一起想象,这本身就是比较有期待的,撞了个满怀,好像跟某一个人不期而遇,这样的早晨很清爽。
  在整篇文章中,作者一直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之间变换,我们在读的时候,第二人称会觉得特别亲切,好像在和一位老朋友对话一样。
  从全文的上下结构来看,第6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显得更重要。第6自然段讲的是由落花到落叶,然后探究到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实际上作者已经开始从自然之景联想到生命,是对生命的理性思考。而在第6自然段由时光的变迁联想到生死的轮回,这里实际上是上升到了一个层次,他联想到人类肯定是一个由生到死的转变过程,很多的生命会慢慢地消失,但是在自然中所留下来的这些景观是不会磨灭的。
  第7自然段,作者应该是刻意安排的。比如他写到雷阵雨,一般人会觉得这一阵雨败了雅兴,但是这里作者将阵雨比喻成侠客,比喻成醉酒诗人,并没有从内心中排斥这个场景,相反,他再次寫到了满世界都是雨,只有“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这里很明显我们感受到作者是在感恩,只不过他通过很丰满的想象,联想到即使生命中有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我们周围已经被幻化成生命中的一种恩泽。所以第7自然段作者由对生命理性的思考,实际已经上升到对生命的感恩,对自然界的一种感恩。
  到了结尾,作者说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了一路月色。这一自然段从文章的结构来看,与第1自然段也是相互照应的。前面第1自然段提到自己的好心情,去的时候是满怀期待,满怀的好心情;回来的时候依然是好心情,他与自然对话和交流后,可能感觉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融入自然界,产生了满怀的好心情。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在讲自然的时候,对自然景物变换的体现是通过自然之景来得到他对生命的思考,他始终用一种乐观、平和的心态来赏景,以客观的心态来面对。这一篇写景文是很有特点的,主要通过想象力来表达,整个景物也写得栩栩如生。
  这样的变化是明显的,但落实在课堂,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面面俱到,将这种变化全盘交给学生,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如何取舍,如何抉择?
  从文本中最典型的文段入手,切入对文本的体验,引导学生对话文本。从全文来看,第5自然段最富典型特征:对话体、排比句、拟人句。简单明了的格式容易理解,却不易深入。因此,在课堂上,针对这一部分,教师可设计两个核心环节,一是读,二是写。
  6个典型景物,3种不同的朗读形式,让学生从自我的登山体验出发,与文本中的6个典型景物进行对话,并自然形成3个不同的场景,形成3种不同的朗读风格。通过朗读,自我、文本、作者三方融入,情感得到有效升华。
  在此基础上,设计“写”的环节,既是对文本其他部分内容的有效延伸,又是对学生既有习作水平的有效提升。从课例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基本达成教学目标。
  三、俯视作品的眼光
  纯粹的阅读是可以对文本做评价的,这个评价可以是主观的,也可以是客观的,主观就是我喜不喜欢,实际上体现我的审美情绪。客观,相对就比较科学地评价文章的得和失。比如,从主观上我就不太喜欢,我为什么不太喜欢?有点造作,他一个成年人,当然我也可以褒义地说,一个成年人像孩童一样,用小孩子的语气跟自然打招呼,是为了增强自己感受的真实性,当然也可以,但总体上觉得有点装嫩的味道。这对小孩子是可以的,对成人来说,就有点矫揉造作的味道——当然这是主观的。
  对一篇文章的评价,从教学的角度,我们只能尽可能挖掘文本中积极可取的东西,所以看待文本的视角和眼光,可以仰视,也可以平视,甚至可以俯视。只有当你面对着文本,经常用俯视的眼光看文本,我们才会成熟,所以这个是我们可以作评价的。
  回到这篇文章,通篇都是以小孩子甚至是幼儿说话、交流的语气与大自然对话,从成人的角度来看,确实有些不够合理。教师如何从文本中提炼特别的、有价值的因素?就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挖掘其认知冲突,从而实现对文本的解读,完成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我”是谁?这个“我”,在散文中,当然就是作者,但在这篇文章里,“我”已经不是那个成人社会的“我”,他在大自然的浸润下,回归了纯真的自我,回归了本来的自我,“我”是大自然的孩子,“我”回归到了童年,“我”回归到了自然,“我”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
  “‘我’是谁?”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就陷入了沉思。这样的问题,看上去极其简单,但又很难直接回答。没有经过反复体验、反复诵读,没有浸入在文本之中,没有对“我”登山体验的切身感受,学生是答不上来的。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一时语塞,也验证了我的预设。但生成效果却比之前的预想更加令人兴奋:学生完全可以在教师的不经意的引导下完成对文本的理解与升华,他们有着纯天然的创造力和体验力。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岗区深圳中学龙岗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当前,“先学后教”几乎成了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笔者百度搜索“先学”,竟出现了140万词条,在Google搜索出现了1.38亿词条,从这两个数据可见“先学”的热度。可是“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的效果如何呢?这些问题很少有人思考。据调查,70%的教师认为“先学”是“预习课文”,读读生字,解解词语。87.6% 的学生认为“先学”是“读一读课文,记一记生字,画一画句子,想一想课后题” 。这样的“先学”是
教材中收录了许多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利用故事情节与环境的刻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以及人物在环境中表现的性格。人物、情节在文章中相辅相成,构成了民间故事的特色。本文以《九色鹿》一课教学为例,分析其中的故事情节,对比人物形象。  《九色鹿》是一篇感人的民间故事,主要讲的是主人公九色鹿救了落水的调达,调达对九色鹿发誓自己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调达在金钱面前
以“单元”组织教学的方式已成为当下许多教师教学采用的方式。这种组织方式突破了传统的以“篇”“课时”为单位的固化、线性教学,形成了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学习。作为教师,要对单元教学进行全盘考虑、整体设计。“整合”是实施单元教学的重要策略,它将语文知识学习、阅读方法掌握、思维能力训练及写作能力提高等进行有机整合,将课时学习目标、任务与单元学习目标有机整合,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学的整体效能。  
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主要是指在说话或者写文章的时候,有意识地重复某一话语,有时是词语,有时是句子,有时是语段。在文章中运用反复的手法来表达,可以使文章读起来有韵律美,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强化文本内容,传递情感。在教材中,经常会有一些“反复结构文本”内容的出现,它们具有句式相同、结构相似等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这些“反复结构文本”进行分析,并采取恰当的策略,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
在中高年级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旨在从“编制目标系统”“改进单元课文的教法”及“加强与其他活动和学科的联系”等方面入手,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  教材目标网络系统是把教材中的能力目标按单元进行编制,目的是使教材中所有单元的能力目标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教学时,教师一方面将教材中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及“口语交际”按单
审美是鉴赏、欣赏、评判美丑的一种能力,更具有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任务。审美素养的发展,需要从体验中获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从学生对美的认识、接收、欣赏中,发展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从感知文本形象、汲取语言之美中获得美的熏陶。  一、挖掘文本情感,感知美  在阅读中强调“进行美感教育”“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这些都是对审美教育的直接体现。刘勰提出:“夫缀文者情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是重点。中国汉字是最美的,也是最难学的文字之一。因为它的美丽,所以它对儿童充满了吸引力。又因为它的难学,使原来亲近它的儿童,在初遇它之后,便很不情愿地躲避,甚至远离。与拼音文字不同,汉字不仅仅是记录的符号,而是音、形、义的统一体。汉字是对社会生活、人情风俗、自然万物等现象的记录,蕴含着丰富的字理,甚至探寻汉字的发生学意义,能形成一门方法论学科——字源学。  二年级开始,随着学生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识字写字,这是学生开展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很多一线教师都会感到非常困惑,识字教学远不及阅读教学那般情感饱满、诗情画意,也不像习作教学那样可以天马行空、异彩纷呈,甚至也不如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那样妙趣横生,所以识字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始终都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这就造成了当下识字教学的整体效率严重低下。其实,识字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如何才能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关注文本典范化的语言特征,开掘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发挥教材作为范例的资源价值。教材中的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很多语言和句式都极为规范严谨,需要学生在深入推敲、细细揣摩、悉心品味的过程中,形成全面而正确的认知。为此,我们不能放过文本语言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要让学生在对比、咀嚼中感受语言的内在神韻,体悟作者蕴藏在文本中的表达智慧和遣词造句的匠心独运,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规范性
【教学目标】  1.感受雪的意象,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2.在诗歌学习中感受美、表达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习准备】  搜集、背诵有关梅花和雪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领  (观看梅花的图片)寒冬来临,梅花傲雪。谁来背诵和梅相关的诗句?自古以来,人们喜欢梅花,赞颂梅花,不仅仅因为她的美丽脱俗,还因为她是高洁品格的象征。  除了梅,还有不少自然景物被文人墨客赋予了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