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探访心灵的家园
“我”在一日之内就访遍山中好友,跟他们倾诉衷肠,交流情感。“我”去登山,并不是要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也不是要“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的理念得以体现,而是在于,“我”与山中的景物是一体的,“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登山,就是要去寻访好友,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从大自然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山之于“我”,不在于攀登,不在于征服,而在于寻访,在于对话。山是“我”,“我”是山,山与“我”共生共荣。
“我”实际是需要有精神家园的,到山里面去,回来以后,满怀着好心情、好记忆,“我”在山上,心灵受到一次洗涤,变得非常纯净,所以“我”带着满怀的喜悦回去了。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写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用不同的语言而已。写老桥,写山泉,写溪流,不写这些,写山上的另外一些景物都可以,所写的东西又都是可替代性的,桥是不是必须的?树是不是必须的?溪流是不是必须的?都不是。
桥是自然,树是自然,溪流是自然,他传递的是整个自然能够洗涤“我”的心灵,“我”能够从里面找到精神的归宿,能够让自己变得纯净,甚至变得单纯。而在现实世界中,许许多多的事情都会让自己变得功利。
作者通过文字传递自己的一种精神诉求,传递的是自然能够给予人精神洗涤的价值,传递的是这样的概念。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就不能太拘泥于具体的景物,因为都是同样的。这些描写对象,它既不是不可或缺,也没有典型意义,而是把它作为一个群体,通过这个群体的联结,达到自然和谐,树是这样,水是这样,山是这样,什么都是这样,自然和谐。
因此,不必在意让学生去找寻、去统计“我”在作品中访问了哪些朋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作的。这种信息提取式的做法只会妨碍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与对话,更无法让学生与山中众友产生共鸣。
教学中通过朗读“我”热切地与山中的一切打招呼的句子,让学生进入文本所渲染的情境之中,忘记自己的身份,忘记课堂,化身为文章中的那个“我”,热切地与“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打招呼,并且通过联想与想象,让学生进入情境,以不同的音调与众友打招呼,实现与文本的零距离沟通。
二、找寻表达的变化
孙绍振在评价朱自清《春》一文中曾经提到,该文“流水账,罗列现象,平铺直叙,在艺术性上的危险就是单调,缺乏内在的丰富和变化……可能是意识到了单调的危险性,朱先生在行文中,一方面以一种孩子气的单纯贯穿全文;另一方面,又在努力寻求内在的变化。”
我觉得《山中访友》一文也是如此,全文的孩子气让人觉得亲切,但过于幼稚,如果这种语气一直走下去,会很危险。作者巧妙地用“打招呼”的形式和语调加以变化。
第1自然段开始就写与微风撞了个满怀,这是很奇妙的。一般我们都是写微风抚面,很轻柔的,但这里写的是撞了个满怀,比较有力度。还有后面写的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大家都可以跟着一起想象,这本身就是比较有期待的,撞了个满怀,好像跟某一个人不期而遇,这样的早晨很清爽。
在整篇文章中,作者一直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之间变换,我们在读的时候,第二人称会觉得特别亲切,好像在和一位老朋友对话一样。
从全文的上下结构来看,第6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显得更重要。第6自然段讲的是由落花到落叶,然后探究到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实际上作者已经开始从自然之景联想到生命,是对生命的理性思考。而在第6自然段由时光的变迁联想到生死的轮回,这里实际上是上升到了一个层次,他联想到人类肯定是一个由生到死的转变过程,很多的生命会慢慢地消失,但是在自然中所留下来的这些景观是不会磨灭的。
第7自然段,作者应该是刻意安排的。比如他写到雷阵雨,一般人会觉得这一阵雨败了雅兴,但是这里作者将阵雨比喻成侠客,比喻成醉酒诗人,并没有从内心中排斥这个场景,相反,他再次寫到了满世界都是雨,只有“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这里很明显我们感受到作者是在感恩,只不过他通过很丰满的想象,联想到即使生命中有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我们周围已经被幻化成生命中的一种恩泽。所以第7自然段作者由对生命理性的思考,实际已经上升到对生命的感恩,对自然界的一种感恩。
到了结尾,作者说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了一路月色。这一自然段从文章的结构来看,与第1自然段也是相互照应的。前面第1自然段提到自己的好心情,去的时候是满怀期待,满怀的好心情;回来的时候依然是好心情,他与自然对话和交流后,可能感觉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融入自然界,产生了满怀的好心情。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在讲自然的时候,对自然景物变换的体现是通过自然之景来得到他对生命的思考,他始终用一种乐观、平和的心态来赏景,以客观的心态来面对。这一篇写景文是很有特点的,主要通过想象力来表达,整个景物也写得栩栩如生。
这样的变化是明显的,但落实在课堂,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面面俱到,将这种变化全盘交给学生,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如何取舍,如何抉择?
从文本中最典型的文段入手,切入对文本的体验,引导学生对话文本。从全文来看,第5自然段最富典型特征:对话体、排比句、拟人句。简单明了的格式容易理解,却不易深入。因此,在课堂上,针对这一部分,教师可设计两个核心环节,一是读,二是写。
6个典型景物,3种不同的朗读形式,让学生从自我的登山体验出发,与文本中的6个典型景物进行对话,并自然形成3个不同的场景,形成3种不同的朗读风格。通过朗读,自我、文本、作者三方融入,情感得到有效升华。
在此基础上,设计“写”的环节,既是对文本其他部分内容的有效延伸,又是对学生既有习作水平的有效提升。从课例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基本达成教学目标。
三、俯视作品的眼光
纯粹的阅读是可以对文本做评价的,这个评价可以是主观的,也可以是客观的,主观就是我喜不喜欢,实际上体现我的审美情绪。客观,相对就比较科学地评价文章的得和失。比如,从主观上我就不太喜欢,我为什么不太喜欢?有点造作,他一个成年人,当然我也可以褒义地说,一个成年人像孩童一样,用小孩子的语气跟自然打招呼,是为了增强自己感受的真实性,当然也可以,但总体上觉得有点装嫩的味道。这对小孩子是可以的,对成人来说,就有点矫揉造作的味道——当然这是主观的。
对一篇文章的评价,从教学的角度,我们只能尽可能挖掘文本中积极可取的东西,所以看待文本的视角和眼光,可以仰视,也可以平视,甚至可以俯视。只有当你面对着文本,经常用俯视的眼光看文本,我们才会成熟,所以这个是我们可以作评价的。
回到这篇文章,通篇都是以小孩子甚至是幼儿说话、交流的语气与大自然对话,从成人的角度来看,确实有些不够合理。教师如何从文本中提炼特别的、有价值的因素?就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挖掘其认知冲突,从而实现对文本的解读,完成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我”是谁?这个“我”,在散文中,当然就是作者,但在这篇文章里,“我”已经不是那个成人社会的“我”,他在大自然的浸润下,回归了纯真的自我,回归了本来的自我,“我”是大自然的孩子,“我”回归到了童年,“我”回归到了自然,“我”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
“‘我’是谁?”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就陷入了沉思。这样的问题,看上去极其简单,但又很难直接回答。没有经过反复体验、反复诵读,没有浸入在文本之中,没有对“我”登山体验的切身感受,学生是答不上来的。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一时语塞,也验证了我的预设。但生成效果却比之前的预想更加令人兴奋:学生完全可以在教师的不经意的引导下完成对文本的理解与升华,他们有着纯天然的创造力和体验力。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岗区深圳中学龙岗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我”在一日之内就访遍山中好友,跟他们倾诉衷肠,交流情感。“我”去登山,并不是要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也不是要“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的理念得以体现,而是在于,“我”与山中的景物是一体的,“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登山,就是要去寻访好友,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从大自然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山之于“我”,不在于攀登,不在于征服,而在于寻访,在于对话。山是“我”,“我”是山,山与“我”共生共荣。
“我”实际是需要有精神家园的,到山里面去,回来以后,满怀着好心情、好记忆,“我”在山上,心灵受到一次洗涤,变得非常纯净,所以“我”带着满怀的喜悦回去了。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写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用不同的语言而已。写老桥,写山泉,写溪流,不写这些,写山上的另外一些景物都可以,所写的东西又都是可替代性的,桥是不是必须的?树是不是必须的?溪流是不是必须的?都不是。
桥是自然,树是自然,溪流是自然,他传递的是整个自然能够洗涤“我”的心灵,“我”能够从里面找到精神的归宿,能够让自己变得纯净,甚至变得单纯。而在现实世界中,许许多多的事情都会让自己变得功利。
作者通过文字传递自己的一种精神诉求,传递的是自然能够给予人精神洗涤的价值,传递的是这样的概念。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就不能太拘泥于具体的景物,因为都是同样的。这些描写对象,它既不是不可或缺,也没有典型意义,而是把它作为一个群体,通过这个群体的联结,达到自然和谐,树是这样,水是这样,山是这样,什么都是这样,自然和谐。
因此,不必在意让学生去找寻、去统计“我”在作品中访问了哪些朋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作的。这种信息提取式的做法只会妨碍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与对话,更无法让学生与山中众友产生共鸣。
教学中通过朗读“我”热切地与山中的一切打招呼的句子,让学生进入文本所渲染的情境之中,忘记自己的身份,忘记课堂,化身为文章中的那个“我”,热切地与“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打招呼,并且通过联想与想象,让学生进入情境,以不同的音调与众友打招呼,实现与文本的零距离沟通。
二、找寻表达的变化
孙绍振在评价朱自清《春》一文中曾经提到,该文“流水账,罗列现象,平铺直叙,在艺术性上的危险就是单调,缺乏内在的丰富和变化……可能是意识到了单调的危险性,朱先生在行文中,一方面以一种孩子气的单纯贯穿全文;另一方面,又在努力寻求内在的变化。”
我觉得《山中访友》一文也是如此,全文的孩子气让人觉得亲切,但过于幼稚,如果这种语气一直走下去,会很危险。作者巧妙地用“打招呼”的形式和语调加以变化。
第1自然段开始就写与微风撞了个满怀,这是很奇妙的。一般我们都是写微风抚面,很轻柔的,但这里写的是撞了个满怀,比较有力度。还有后面写的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大家都可以跟着一起想象,这本身就是比较有期待的,撞了个满怀,好像跟某一个人不期而遇,这样的早晨很清爽。
在整篇文章中,作者一直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之间变换,我们在读的时候,第二人称会觉得特别亲切,好像在和一位老朋友对话一样。
从全文的上下结构来看,第6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显得更重要。第6自然段讲的是由落花到落叶,然后探究到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实际上作者已经开始从自然之景联想到生命,是对生命的理性思考。而在第6自然段由时光的变迁联想到生死的轮回,这里实际上是上升到了一个层次,他联想到人类肯定是一个由生到死的转变过程,很多的生命会慢慢地消失,但是在自然中所留下来的这些景观是不会磨灭的。
第7自然段,作者应该是刻意安排的。比如他写到雷阵雨,一般人会觉得这一阵雨败了雅兴,但是这里作者将阵雨比喻成侠客,比喻成醉酒诗人,并没有从内心中排斥这个场景,相反,他再次寫到了满世界都是雨,只有“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这里很明显我们感受到作者是在感恩,只不过他通过很丰满的想象,联想到即使生命中有遇到困难危险的时候,我们周围已经被幻化成生命中的一种恩泽。所以第7自然段作者由对生命理性的思考,实际已经上升到对生命的感恩,对自然界的一种感恩。
到了结尾,作者说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了一路月色。这一自然段从文章的结构来看,与第1自然段也是相互照应的。前面第1自然段提到自己的好心情,去的时候是满怀期待,满怀的好心情;回来的时候依然是好心情,他与自然对话和交流后,可能感觉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融入自然界,产生了满怀的好心情。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在讲自然的时候,对自然景物变换的体现是通过自然之景来得到他对生命的思考,他始终用一种乐观、平和的心态来赏景,以客观的心态来面对。这一篇写景文是很有特点的,主要通过想象力来表达,整个景物也写得栩栩如生。
这样的变化是明显的,但落实在课堂,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面面俱到,将这种变化全盘交给学生,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如何取舍,如何抉择?
从文本中最典型的文段入手,切入对文本的体验,引导学生对话文本。从全文来看,第5自然段最富典型特征:对话体、排比句、拟人句。简单明了的格式容易理解,却不易深入。因此,在课堂上,针对这一部分,教师可设计两个核心环节,一是读,二是写。
6个典型景物,3种不同的朗读形式,让学生从自我的登山体验出发,与文本中的6个典型景物进行对话,并自然形成3个不同的场景,形成3种不同的朗读风格。通过朗读,自我、文本、作者三方融入,情感得到有效升华。
在此基础上,设计“写”的环节,既是对文本其他部分内容的有效延伸,又是对学生既有习作水平的有效提升。从课例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基本达成教学目标。
三、俯视作品的眼光
纯粹的阅读是可以对文本做评价的,这个评价可以是主观的,也可以是客观的,主观就是我喜不喜欢,实际上体现我的审美情绪。客观,相对就比较科学地评价文章的得和失。比如,从主观上我就不太喜欢,我为什么不太喜欢?有点造作,他一个成年人,当然我也可以褒义地说,一个成年人像孩童一样,用小孩子的语气跟自然打招呼,是为了增强自己感受的真实性,当然也可以,但总体上觉得有点装嫩的味道。这对小孩子是可以的,对成人来说,就有点矫揉造作的味道——当然这是主观的。
对一篇文章的评价,从教学的角度,我们只能尽可能挖掘文本中积极可取的东西,所以看待文本的视角和眼光,可以仰视,也可以平视,甚至可以俯视。只有当你面对着文本,经常用俯视的眼光看文本,我们才会成熟,所以这个是我们可以作评价的。
回到这篇文章,通篇都是以小孩子甚至是幼儿说话、交流的语气与大自然对话,从成人的角度来看,确实有些不够合理。教师如何从文本中提炼特别的、有价值的因素?就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挖掘其认知冲突,从而实现对文本的解读,完成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我”是谁?这个“我”,在散文中,当然就是作者,但在这篇文章里,“我”已经不是那个成人社会的“我”,他在大自然的浸润下,回归了纯真的自我,回归了本来的自我,“我”是大自然的孩子,“我”回归到了童年,“我”回归到了自然,“我”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
“‘我’是谁?”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就陷入了沉思。这样的问题,看上去极其简单,但又很难直接回答。没有经过反复体验、反复诵读,没有浸入在文本之中,没有对“我”登山体验的切身感受,学生是答不上来的。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一时语塞,也验证了我的预设。但生成效果却比之前的预想更加令人兴奋:学生完全可以在教师的不经意的引导下完成对文本的理解与升华,他们有着纯天然的创造力和体验力。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岗区深圳中学龙岗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