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自己的发展愿景里加入四个字——“做大做强”,这四个字也是每一个装备制造企业的目标。然而大并不等于强,现在很多企业规模大了,但是在大了之后却并没有强起来。事实上,大起来之后,强起来的问题变得更为急迫,很多企业正在着重思考“做强”的问题,并且将我们顺口的“做大做强”口号进行了升级,改成了“做强做大”。
做强的基因
那么什么样才是真正的“做强”?纵观国际商业发展和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步伐,“做强”应该具备三个特征,分别是价值创造、业务协同和技术创新,其中价值创造是企业的总体表现,业务协同和技术创新是创造价值的驱动力。
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股东总回报,也叫TSR,即资本收益加股息。
管理家德鲁克,在早期的著作里明确地提出,企业的目标就是创造利润。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的承担着社会中的责任,而创造利润是承担社会责任的最终方式,因为利润代表着社会可分配财富的增加。
“做强”的企业,在遇到发展机会的时候,TSR必然很高,而遇到困境之时,TSR依然能保持合理的水平。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规模大了,但是回报率却在降低,这并不是做强了的表现,反而是产生了减弱效应。以康明斯和卡特彼勒为例,即使在金融危机的低谷,从1992到2009年间,其TSR仍然保持着较高水平,分别为11.5%和15.5%。
业务协同同样重要。“做强”的公司,一直不断的调整管理结构和价值构成,以此应对变化的市场和动荡的局势,就像一位优秀的拳击手,在每个回合调整自己的出拳速度和策略,以赢得下一步的主动权。通用公司,在韦尔奇时代以“数一数二”战略保持业务结构的优化,实现价值增长,伊梅尔特接任后也不断调整业务结构,多次进行业务的剥离、组合和重新定位,以获得最佳的业务结构。林德叉车则坚持高端定位,实行高销售价格,但不遗余力地降低客户总价格,使得销售价格+维护价格+服务价格的总和低于竞争对手,并以此为出发点不断优化业务和管理的协同体系。
技术创新亦然。凡是在市场中获得优势地位的企业,基本都在技术上具备不可被短期复制的优势,“做强”的企业必须是在某些产品和市场上具备技术上的主导权。很多国企虽然竞争地位日渐下降,但是在多年的努力中积累的技术底蕴,使其一直能保证一定的地位。而新兴起的企业,必然在技术上获得创新和突破。国内装载机产品已经完全实现了进口替代,根本原因就在于液压件和发动机的国产化,直接促进了国内装载机制造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技术的突破带来了市场的繁荣。
以日立建机为例,它不断坚持研究、开发和设计一直贯穿着发展的始终,通过创新使得产品性能、品质和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同时进行上下游扩张,提升价值链协同能力,并加速国际化进程,建立并扩张海外生产基地,确立以日本本土为中心、辐射海外的格局,在上世纪70年代的快速发展期间,其TSR超过200%,很好地诠释了“做强”的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日本装备制造企业先后面临两次石油危机,遇到成本上升和日元升值等不利因素,这些情况和当前一些企业所面临的处境,如出一辙。然而像日立建机这样的企业,正是通过“做强”构建了稳固的发展基础。日本企业的发展之路值得借鉴。
做强的策略
美国学者威廉霍尔的研究表明,许多成功的装备制造企业,在产品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中选择了一个,采取相应措施并取得了成功。接下来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要“做强”,这两种战略都应该考虑。
可行的方向有两个,一是通过结构升级提高技术水平,二是国际化发展,利用国外的更低成本,保持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进行全球化市场扩张。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推动了产品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优化的结果就是高附加值产品的构成比重大幅度提高,拓展海外市场,从而实现盈利能力提升。
研发升级。在研发方式上,目前的方式相对比较死板,虽然对研发和创新的重视很长时间以来就具备,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很少。今后,让研发更好地服务市场,将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美国很多企业的做法值得参考,即首先调查市场趋势、科学和技术发展动向,调查战略性业务单元的技术优劣势,然后从重要市场和未来可能需要的产品技术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以应用为导向确定重点技术方向,最后加强研发部门与业务单元的联系,使研发切合业务单元的需求。
目前企业的研发战略需要升级,不仅仅是增加研发的投入,更要从公司战略的角度出发,制定研发战略,以市场为导向,消除研究和应用之间的隔阂,加速科技到应用的转化周期,加强研发部门与业务单元的合作,提倡“顾客驱动的创新”。
做强兵行三招
企业发展如一个人,当天气炎热,便四肢张开,当天气寒冷,则四肢畏缩在一起;企业发展如同下围棋,先作势,后吃子,作势比吃子更重要;企业发展也如技艺高超的庖丁解牛,不用刀乱砍,而是瞧准关节之处下刀……如此这般,企业不必费很大力气,就可以做强了。
整合最优原则。影响企业的强弱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企业内外各种协同、整合的资源数量,另一个是这些资源质量的高低。因此要求我们一定要集中企业的有限资源,投入到高关联的、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利用的资源协同、整合上。好的企业应具有高的关联性,理想状态表现为企业内部每个人、每个部门的职能都不是多余的,同时业务上又是互不干涉的,并且每一次追加投资,都要围绕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利用进行高关联性的投入,这样才能有数倍的产出回报。企业好比一部机器,没有一个零件是多余的,也没有一个零件是或缺的,且任何两个零件间都不能干涉,每个零件都为整个机器服务。一部机器拆成两半,就不是两个半部机器,而是两堆废铁。
强攻弱守必不可少。如果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及其相关的内部资源整合已完善,完成企业先做强的准备工作后,下一步就要做大。此时,企业总会采取积极行动,选择进攻的时间、地点和进攻方向,可以从容地进行作战准备,以达到扩张企业净资产的目的;反之,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在供过于求的市场中经营,且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再加上企业文化沉闷、管理不善等原因,整个企业都处于一种萎靡状态,此时易采用回收战线,剥离低利润部门,盘活存量资产,精简和集权组织结构,重新培养下一个核心竞争力,走专一化、差异化道路。正如一个人一样,当天气炎热时,便四肢张开,当天气寒冷时,则四肢畏缩在一起。当没有机会,处于弱势时,收缩防守,伺机反击;当机会出现,恰自己处于强势时,四方出击,扩大地盘。
强势吃子。企业发展如同下棋,先作势,后吃子,作势比吃子更重要。作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内部的势,一个是企业外部的势。企业内部的势主要指员工士气,它由完善的管理制度、合理的激励机制、激人奋进的企业文化,以及领先的技术、强势品牌等组成;企业外部的势主要指控制和利用全部或部分外部资源的气势、影响和能力,如行业规则标准、各种倾斜的政策;行业许可、经营许可、生产许可;行业地位、品牌地位、竞争地位;企业间的联盟、控制上下游企业的能力等。这些“势”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不是一两块市场、三五个产品,往往是整个行业和区域的利益。所以真正的大老板是做环境的,特大老板是做政治的,只有小老板才是做生意的。
总体来看,我们处在一个变化和动荡的时代,一味地“做大”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短期和长期的优势,还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接下来,“做强”应该成为企业的关键命题,企业应该将“做强”的优先级放在“做大”的前面,选择“做强做大”,而非“做大做强”。
做强的基因
那么什么样才是真正的“做强”?纵观国际商业发展和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步伐,“做强”应该具备三个特征,分别是价值创造、业务协同和技术创新,其中价值创造是企业的总体表现,业务协同和技术创新是创造价值的驱动力。
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股东总回报,也叫TSR,即资本收益加股息。
管理家德鲁克,在早期的著作里明确地提出,企业的目标就是创造利润。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的承担着社会中的责任,而创造利润是承担社会责任的最终方式,因为利润代表着社会可分配财富的增加。
“做强”的企业,在遇到发展机会的时候,TSR必然很高,而遇到困境之时,TSR依然能保持合理的水平。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规模大了,但是回报率却在降低,这并不是做强了的表现,反而是产生了减弱效应。以康明斯和卡特彼勒为例,即使在金融危机的低谷,从1992到2009年间,其TSR仍然保持着较高水平,分别为11.5%和15.5%。
业务协同同样重要。“做强”的公司,一直不断的调整管理结构和价值构成,以此应对变化的市场和动荡的局势,就像一位优秀的拳击手,在每个回合调整自己的出拳速度和策略,以赢得下一步的主动权。通用公司,在韦尔奇时代以“数一数二”战略保持业务结构的优化,实现价值增长,伊梅尔特接任后也不断调整业务结构,多次进行业务的剥离、组合和重新定位,以获得最佳的业务结构。林德叉车则坚持高端定位,实行高销售价格,但不遗余力地降低客户总价格,使得销售价格+维护价格+服务价格的总和低于竞争对手,并以此为出发点不断优化业务和管理的协同体系。
技术创新亦然。凡是在市场中获得优势地位的企业,基本都在技术上具备不可被短期复制的优势,“做强”的企业必须是在某些产品和市场上具备技术上的主导权。很多国企虽然竞争地位日渐下降,但是在多年的努力中积累的技术底蕴,使其一直能保证一定的地位。而新兴起的企业,必然在技术上获得创新和突破。国内装载机产品已经完全实现了进口替代,根本原因就在于液压件和发动机的国产化,直接促进了国内装载机制造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技术的突破带来了市场的繁荣。
以日立建机为例,它不断坚持研究、开发和设计一直贯穿着发展的始终,通过创新使得产品性能、品质和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同时进行上下游扩张,提升价值链协同能力,并加速国际化进程,建立并扩张海外生产基地,确立以日本本土为中心、辐射海外的格局,在上世纪70年代的快速发展期间,其TSR超过200%,很好地诠释了“做强”的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日本装备制造企业先后面临两次石油危机,遇到成本上升和日元升值等不利因素,这些情况和当前一些企业所面临的处境,如出一辙。然而像日立建机这样的企业,正是通过“做强”构建了稳固的发展基础。日本企业的发展之路值得借鉴。
做强的策略
美国学者威廉霍尔的研究表明,许多成功的装备制造企业,在产品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中选择了一个,采取相应措施并取得了成功。接下来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要“做强”,这两种战略都应该考虑。
可行的方向有两个,一是通过结构升级提高技术水平,二是国际化发展,利用国外的更低成本,保持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进行全球化市场扩张。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推动了产品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优化的结果就是高附加值产品的构成比重大幅度提高,拓展海外市场,从而实现盈利能力提升。
研发升级。在研发方式上,目前的方式相对比较死板,虽然对研发和创新的重视很长时间以来就具备,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很少。今后,让研发更好地服务市场,将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美国很多企业的做法值得参考,即首先调查市场趋势、科学和技术发展动向,调查战略性业务单元的技术优劣势,然后从重要市场和未来可能需要的产品技术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以应用为导向确定重点技术方向,最后加强研发部门与业务单元的联系,使研发切合业务单元的需求。
目前企业的研发战略需要升级,不仅仅是增加研发的投入,更要从公司战略的角度出发,制定研发战略,以市场为导向,消除研究和应用之间的隔阂,加速科技到应用的转化周期,加强研发部门与业务单元的合作,提倡“顾客驱动的创新”。
做强兵行三招
企业发展如一个人,当天气炎热,便四肢张开,当天气寒冷,则四肢畏缩在一起;企业发展如同下围棋,先作势,后吃子,作势比吃子更重要;企业发展也如技艺高超的庖丁解牛,不用刀乱砍,而是瞧准关节之处下刀……如此这般,企业不必费很大力气,就可以做强了。
整合最优原则。影响企业的强弱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企业内外各种协同、整合的资源数量,另一个是这些资源质量的高低。因此要求我们一定要集中企业的有限资源,投入到高关联的、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利用的资源协同、整合上。好的企业应具有高的关联性,理想状态表现为企业内部每个人、每个部门的职能都不是多余的,同时业务上又是互不干涉的,并且每一次追加投资,都要围绕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利用进行高关联性的投入,这样才能有数倍的产出回报。企业好比一部机器,没有一个零件是多余的,也没有一个零件是或缺的,且任何两个零件间都不能干涉,每个零件都为整个机器服务。一部机器拆成两半,就不是两个半部机器,而是两堆废铁。
强攻弱守必不可少。如果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及其相关的内部资源整合已完善,完成企业先做强的准备工作后,下一步就要做大。此时,企业总会采取积极行动,选择进攻的时间、地点和进攻方向,可以从容地进行作战准备,以达到扩张企业净资产的目的;反之,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在供过于求的市场中经营,且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再加上企业文化沉闷、管理不善等原因,整个企业都处于一种萎靡状态,此时易采用回收战线,剥离低利润部门,盘活存量资产,精简和集权组织结构,重新培养下一个核心竞争力,走专一化、差异化道路。正如一个人一样,当天气炎热时,便四肢张开,当天气寒冷时,则四肢畏缩在一起。当没有机会,处于弱势时,收缩防守,伺机反击;当机会出现,恰自己处于强势时,四方出击,扩大地盘。
强势吃子。企业发展如同下棋,先作势,后吃子,作势比吃子更重要。作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内部的势,一个是企业外部的势。企业内部的势主要指员工士气,它由完善的管理制度、合理的激励机制、激人奋进的企业文化,以及领先的技术、强势品牌等组成;企业外部的势主要指控制和利用全部或部分外部资源的气势、影响和能力,如行业规则标准、各种倾斜的政策;行业许可、经营许可、生产许可;行业地位、品牌地位、竞争地位;企业间的联盟、控制上下游企业的能力等。这些“势”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不是一两块市场、三五个产品,往往是整个行业和区域的利益。所以真正的大老板是做环境的,特大老板是做政治的,只有小老板才是做生意的。
总体来看,我们处在一个变化和动荡的时代,一味地“做大”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短期和长期的优势,还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接下来,“做强”应该成为企业的关键命题,企业应该将“做强”的优先级放在“做大”的前面,选择“做强做大”,而非“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