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更新教与学理念,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循序渐进,让每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营造氛围,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四个方面就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 地理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指出的。可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
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自由发展,而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和学的过程,并相对独立地从事学习活动。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使学生明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我要学”,而非“要我学”。
初中生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很多事情都喜欢刨根问底,对此应适当加以引导,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改变学生总处于被动学习的现象。对于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尝试。
一、更新教与学理念,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因此,“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育的目的是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地理教师应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立足于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以学生的认识规律为主,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全面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课中,我提供有关政治地图、地形图、气候图、资源分布图,让学生自主学习新疆的概况——方位、邻国、邻省、民族、地形、资源等内容。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
社会在不断发展,新知识在不断涌现,仅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把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过程教学,不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代之以激励、点拨、引导。
要想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的。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幽默的教学语言、丰富的表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用情感感染学生,用心灵打动学生,用知识吸引学生。教师要欣赏学生,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对知识充满渴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我曾经通过设计一份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表,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不再是一个消极的听众,而是一个主动的求知者、探索者,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掌握新知识,更要总结、积累学习的方法,使之更合理、更科学,并能使自己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在平时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我允许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哪怕是和我观点完全相反的结论,只要他们言之有理,我都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要摒弃答案单一化的做法,要允许学生学会“唱反调”。比如在讲解“等高线陡坡和缓坡内容”时,我先询问学生是否爬过山?是否喜欢爬山?如果去爬山的话,会选择陡坡还是缓坡?当时男生和女生的答案有很大的差异:女生大部分都选择了缓坡,而男生有很多选择了陡坡。我让两方代表都阐述了选择的理由,并予以肯定。
三、循序渐进,让每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就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挫伤积极性。学生的智能有差异,正如一只手伸出来五个手指有长有短,因此,教学就要从实际出发,建立恰当目标,教学的难易度应处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赋予他们一种成就感。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和不同的学习目标,对学优生要求高一点,学困生要求低一点,这样每个学生就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比如在做地理练习时,我要求后进生完成基础部分的习题,中等生对于打星号的习题可以尝试着去做,而学优生则必须完成星号题。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设定符合实际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略微高于过去的成就水平),这样学生才会对自己产生自信,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因为对于现在很多学生来说:成功才是成功之母,点滴的成功也能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求知欲。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进生可以把目标定格在中等生上,而中等生则可以向学优生靠近。这种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循序渐进式的做法确有不斐的效果。
四、创设氛围,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1.倡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提问,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比较大,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中学生往往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问题。有的是表面的、肤浅的;有的是有深度、有广度的。教师要加以疏理、组织,分别对待,逐个解决。同时问题无论是老师提出的还是学生提出的,教师都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打破学生学习上的被动局面,为自主学习开拓充分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多地采用讨论式学习,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提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提问题,教师巧引让学生自己解答。
2.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在地理课堂上,学习的范围比较狭隘,教师补充的内容也体现不出学生的主动性,而地理课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广泛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观察、发现和了解,注意寻找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每学期地理教材上都有自主学习部分,教师可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国家和地区,利用图书馆、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通过查找、访问等多种方式,从文献、音像、实物等材料中收集和整理地理信息,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我还特别重视学生在课后的讨论,所以有时在一节课结束时留下一个问题让学生们在课后去探讨或查寻资料解决。
地理教师如何做好“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首要任务。只要地理教师都能转变教学理念,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运用各种策略,使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新,那么地理课堂教学就能勃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版.
[2]戴尔·斯科特·里德利.《自主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关键词: 地理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指出的。可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
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自由发展,而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和学的过程,并相对独立地从事学习活动。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使学生明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我要学”,而非“要我学”。
初中生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很多事情都喜欢刨根问底,对此应适当加以引导,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改变学生总处于被动学习的现象。对于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尝试。
一、更新教与学理念,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因此,“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育的目的是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地理教师应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立足于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以学生的认识规律为主,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全面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课中,我提供有关政治地图、地形图、气候图、资源分布图,让学生自主学习新疆的概况——方位、邻国、邻省、民族、地形、资源等内容。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
社会在不断发展,新知识在不断涌现,仅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把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过程教学,不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代之以激励、点拨、引导。
要想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的。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幽默的教学语言、丰富的表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用情感感染学生,用心灵打动学生,用知识吸引学生。教师要欣赏学生,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对知识充满渴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我曾经通过设计一份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表,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不再是一个消极的听众,而是一个主动的求知者、探索者,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掌握新知识,更要总结、积累学习的方法,使之更合理、更科学,并能使自己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在平时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我允许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哪怕是和我观点完全相反的结论,只要他们言之有理,我都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要摒弃答案单一化的做法,要允许学生学会“唱反调”。比如在讲解“等高线陡坡和缓坡内容”时,我先询问学生是否爬过山?是否喜欢爬山?如果去爬山的话,会选择陡坡还是缓坡?当时男生和女生的答案有很大的差异:女生大部分都选择了缓坡,而男生有很多选择了陡坡。我让两方代表都阐述了选择的理由,并予以肯定。
三、循序渐进,让每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就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挫伤积极性。学生的智能有差异,正如一只手伸出来五个手指有长有短,因此,教学就要从实际出发,建立恰当目标,教学的难易度应处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赋予他们一种成就感。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和不同的学习目标,对学优生要求高一点,学困生要求低一点,这样每个学生就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比如在做地理练习时,我要求后进生完成基础部分的习题,中等生对于打星号的习题可以尝试着去做,而学优生则必须完成星号题。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设定符合实际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略微高于过去的成就水平),这样学生才会对自己产生自信,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因为对于现在很多学生来说:成功才是成功之母,点滴的成功也能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求知欲。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进生可以把目标定格在中等生上,而中等生则可以向学优生靠近。这种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循序渐进式的做法确有不斐的效果。
四、创设氛围,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1.倡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提问,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比较大,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中学生往往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问题。有的是表面的、肤浅的;有的是有深度、有广度的。教师要加以疏理、组织,分别对待,逐个解决。同时问题无论是老师提出的还是学生提出的,教师都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打破学生学习上的被动局面,为自主学习开拓充分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多地采用讨论式学习,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提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提问题,教师巧引让学生自己解答。
2.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在地理课堂上,学习的范围比较狭隘,教师补充的内容也体现不出学生的主动性,而地理课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广泛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观察、发现和了解,注意寻找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每学期地理教材上都有自主学习部分,教师可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国家和地区,利用图书馆、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通过查找、访问等多种方式,从文献、音像、实物等材料中收集和整理地理信息,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我还特别重视学生在课后的讨论,所以有时在一节课结束时留下一个问题让学生们在课后去探讨或查寻资料解决。
地理教师如何做好“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首要任务。只要地理教师都能转变教学理念,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运用各种策略,使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新,那么地理课堂教学就能勃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版.
[2]戴尔·斯科特·里德利.《自主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