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对历史情感资源的挖掘和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及其生成。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感因素;建议
如何营造情感化的历史课堂?如何让学生情有所感、心有所思?浅层次地说教、反复地呼告、牵强附会地生成……很难打动学生。笔者以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不应是孤立的、枯燥的、生硬的,而应是融入历史史实的、充满激情的过程;它必须贯穿在历史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坚决贯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原则。在这方面,师生并不是一种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与相互启发、互为镜鉴的关系。鉴于此,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1.通过“演讲”创设情感互动氛围
优秀的历史教师仅具备“讲”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时时锤炼自己的“演讲”素质。面对相对客观和过去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教师首先要充满激情。在教学时要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到语言、手势、眼神、体态上,通过鲜明的立场、形象的描述、声调的渲染、表情的传递,以情激情,以情燃情,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如讲四大发明,如数家珍;讲虎门销烟,拍手称快;讲五四运动,振臂呐喊;讲南京大屠杀,义愤填膺;讲邓小平,引吭高歌……教师情感如此真实而又自然地流露和宣泄,势必会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激起美丽的“浪花”。“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得到情感震撼,获得心理体验,历史教育的生命力自然显露出来了。
2.通过“活动”在体验中生成
有位教育专家曾指出:“最好的学习来源于实践。空洞抽象的讲解,只会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足以使人终身难忘。”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非常注重活动课的开发,秉着活动育人的原则,充分展现活动课开放性、互动性、探究性的优势,在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事件中达到育人的目的。
笔者以中国历史为平台,组合构建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中国骄傲:探寻古代科技成就”校园板报展(后反响强烈,成为学生观看和议论的焦点);“爱国故事”大家读活动;“我最崇拜的爱国人物”的演讲活动;课本剧《张学良》的编演活动(后成为我校五四文艺演出的特邀节目)。实践证明,由于这些活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可操作性强,再加上笔者的悉心指导及亲身参与(如提供材料、反串角色等),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意识、参与性等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张扬:讲故事争先恐后,讨论时畅所欲言,表演时惟妙惟肖……通过这些历史活动的开展,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更深深地体会到“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爱国主义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最生动最集中的体现”,正如活动后学生们在“心得与疑问”中所言:“作为青年学生,爱国不应停留在轰轰烈烈的口号上,而应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更要有踏踏实实的行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们获得了心灵的成长、精神的升华,我想这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大收获,也是历史教育的生命力,更是历史教育的价值。
3.通过整合借文释史唤醒兴趣
长期以来,呆板的标题、严肃的讲解、直白的叙述俨然成了历史课堂的“正宗”,对此,学生自然会兴味索然,避之弃之。我们不妨来思考一下“易中天现象”,同样是品读三国历史,为什么他却能“红透半边天”?我想,除了其独特的视角、有思想的见解及夸张的表演力外,亦庄亦谐、凝练生动的语言风格恐怕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会给历史教学什么启示呢?尤其是当我们面对初中生时,独特的年龄特征、独特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历史教学必须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完全依赖生动的画面、精彩的视频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在历史课堂,尤其是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完全可以借文释史,可以议论、抒情,可以比喻、排比,可以文采飞扬、舒展自如,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叫醒学生的耳朵,吸引学生的注意。比如,讲到德意日失败原因时,笔者引用了学生熟知的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也引用了电视剧《雍正王朝》的主题歌:“得民心者得天下”,还引用了毛主席的名言:“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一戳就破。”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讲到岳飞抗金时,一首慷慨激昂、沉郁顿挫的配乐词朗诵《满江红》,学生一下子就被感动了。讲到《九国公约》的实质时,学生不好理解,于是,我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一战后中国这块‘大蛋糕’大有被日本独享之势,但《九国公约》签订后,中国这块‘大蛋糕’却被许多人吃!”学生们很快就明白,这又是中国外交的一次失败。讲到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时,学生不易理解,于是,我大胆“篡改”了一句名言,对于美国资本家来说,以前的生产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现在却是“走自己的路,让国家也来指导”,国家不再“袖手旁观”,学生们开心一笑,心领神会。
在实践中,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试验”: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文学角度将相对客观的历史文本进行了“改动”,新颖动人的标题子目让人“眼前一亮”:山雨欲来风满楼———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伏尸百万,血流成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鏖战;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不能忘却的历史之痛……我不知道此举是不是“离经叛道”,但我知道这是新理念赋予我的“权利”,我也收获了学生专注的眼神,积极的投入,激烈的反应。我想,让学生时而翱翔于历史的天空,时而徜徉于文学的海洋,文史结合之花竞放,一定能使初中历史教学生机勃勃。
(湖北省公安县藕池中学,湖北荊州434300)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感因素;建议
如何营造情感化的历史课堂?如何让学生情有所感、心有所思?浅层次地说教、反复地呼告、牵强附会地生成……很难打动学生。笔者以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不应是孤立的、枯燥的、生硬的,而应是融入历史史实的、充满激情的过程;它必须贯穿在历史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坚决贯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原则。在这方面,师生并不是一种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与相互启发、互为镜鉴的关系。鉴于此,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1.通过“演讲”创设情感互动氛围
优秀的历史教师仅具备“讲”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时时锤炼自己的“演讲”素质。面对相对客观和过去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教师首先要充满激情。在教学时要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到语言、手势、眼神、体态上,通过鲜明的立场、形象的描述、声调的渲染、表情的传递,以情激情,以情燃情,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如讲四大发明,如数家珍;讲虎门销烟,拍手称快;讲五四运动,振臂呐喊;讲南京大屠杀,义愤填膺;讲邓小平,引吭高歌……教师情感如此真实而又自然地流露和宣泄,势必会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激起美丽的“浪花”。“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得到情感震撼,获得心理体验,历史教育的生命力自然显露出来了。
2.通过“活动”在体验中生成
有位教育专家曾指出:“最好的学习来源于实践。空洞抽象的讲解,只会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足以使人终身难忘。”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非常注重活动课的开发,秉着活动育人的原则,充分展现活动课开放性、互动性、探究性的优势,在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事件中达到育人的目的。
笔者以中国历史为平台,组合构建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中国骄傲:探寻古代科技成就”校园板报展(后反响强烈,成为学生观看和议论的焦点);“爱国故事”大家读活动;“我最崇拜的爱国人物”的演讲活动;课本剧《张学良》的编演活动(后成为我校五四文艺演出的特邀节目)。实践证明,由于这些活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可操作性强,再加上笔者的悉心指导及亲身参与(如提供材料、反串角色等),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意识、参与性等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张扬:讲故事争先恐后,讨论时畅所欲言,表演时惟妙惟肖……通过这些历史活动的开展,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更深深地体会到“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爱国主义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最生动最集中的体现”,正如活动后学生们在“心得与疑问”中所言:“作为青年学生,爱国不应停留在轰轰烈烈的口号上,而应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更要有踏踏实实的行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们获得了心灵的成长、精神的升华,我想这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大收获,也是历史教育的生命力,更是历史教育的价值。
3.通过整合借文释史唤醒兴趣
长期以来,呆板的标题、严肃的讲解、直白的叙述俨然成了历史课堂的“正宗”,对此,学生自然会兴味索然,避之弃之。我们不妨来思考一下“易中天现象”,同样是品读三国历史,为什么他却能“红透半边天”?我想,除了其独特的视角、有思想的见解及夸张的表演力外,亦庄亦谐、凝练生动的语言风格恐怕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会给历史教学什么启示呢?尤其是当我们面对初中生时,独特的年龄特征、独特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历史教学必须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完全依赖生动的画面、精彩的视频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在历史课堂,尤其是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完全可以借文释史,可以议论、抒情,可以比喻、排比,可以文采飞扬、舒展自如,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叫醒学生的耳朵,吸引学生的注意。比如,讲到德意日失败原因时,笔者引用了学生熟知的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也引用了电视剧《雍正王朝》的主题歌:“得民心者得天下”,还引用了毛主席的名言:“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一戳就破。”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讲到岳飞抗金时,一首慷慨激昂、沉郁顿挫的配乐词朗诵《满江红》,学生一下子就被感动了。讲到《九国公约》的实质时,学生不好理解,于是,我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一战后中国这块‘大蛋糕’大有被日本独享之势,但《九国公约》签订后,中国这块‘大蛋糕’却被许多人吃!”学生们很快就明白,这又是中国外交的一次失败。讲到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时,学生不易理解,于是,我大胆“篡改”了一句名言,对于美国资本家来说,以前的生产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现在却是“走自己的路,让国家也来指导”,国家不再“袖手旁观”,学生们开心一笑,心领神会。
在实践中,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试验”: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文学角度将相对客观的历史文本进行了“改动”,新颖动人的标题子目让人“眼前一亮”:山雨欲来风满楼———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伏尸百万,血流成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鏖战;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不能忘却的历史之痛……我不知道此举是不是“离经叛道”,但我知道这是新理念赋予我的“权利”,我也收获了学生专注的眼神,积极的投入,激烈的反应。我想,让学生时而翱翔于历史的天空,时而徜徉于文学的海洋,文史结合之花竞放,一定能使初中历史教学生机勃勃。
(湖北省公安县藕池中学,湖北荊州4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