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上市的中国股刚刚开始享受内地资金分流的好处,估值水平仍相当合理,海外资金对其持仓很轻,是它免受A股冲击的原因
2007年5月很明显是一个政策月。我们见到政府频频出手,希望抑制住过去两个月几乎周周创新高的中国股市。A股市场则从对政策毫无反应,转变到了过度反应,在5月30日至6月4日的四个交易日内下调将近20%。
但是,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H股几乎没有受到A股如此大幅度调整的影响,在5月30日到6月4日间,每天都创出新高。全球股市对于A股的暴跌似乎也处之泰然,再也没有出现2月底那次“中国感冒,全球打喷嚏”的现象。
我们认为,相对A股而言,H股这次在一定程度上能“独善其身”,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以下三方面。
首先,香港上市的中国股刚刚开始享受政府对内地资金分流的好处。
5月11日,银监会公布了QDII细则,使得国内资金投资海外市场有了一个正当明确的途径。最近,工商银行已经指定境外投资经理,开始为第一个在国内集资,专注于投资H股、红筹股和其他中国概念股的基金“东方之珠”募集资金。
保险公司作为第二股QDII资金力量,正在等待保监会的最后批准。到今年3月底,整个中国保险业的总资产已达到22400多亿元人民币(约合3000亿美元)。 据了解,投资海外的上限应在15%,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最多将会有约450亿美元流向海外市场。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都已经在香港成立了基金管理公司,为将来的海外投资做准备。
第三波QDII将会是国内基金公司跨出国门,和海外投资公司合作。国内最大基金公司南方基金已和美国梅隆集团达成初步合作框架。我们认为,此形式下的QDII在投资行为上可能是最为进取的。
不管以何种方式,我们看到,政府尽快推出QDII的决心是极大的。而民间自发的资金“自由行”,更是比政府行为更快更早。内地“五一”长假期间,香港的券商接待了数以万计的个人来港开户。很明显,内地一些较成熟的投资者早已先于政府,做了QDII的“春江鸭”。
正如上次专栏所述,QDII资金从长期来看,一定不会局限在香港市场,但短期由于受到种种制约,也只能在香港找到用武之地。当这批资金流入香港,我们认为三类港股将受欢迎,其中头两种基本上都是内地投资者熟悉的H股和红筹股。
——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并对A股有很大折让的H股;
——有中国概念,但没有或较少在内地上市的行业,特别是电信和能源股;
——能提供全球概念的香港蓝筹股,如汇丰银行、和黄。
H股得以“独善其身”的另一方面原因在于,香港上市中国股的估值水平仍相当合理,甚至还有提高盈利的空间。
以花旗集团跟踪的在港上市的中资公司为例(市值超过在港上市所有中资公司市值的90%),2007年的每股盈利增长幅度在25%左右。分板块情况如下:银行25%-30%,保险15%-20%(未计投资收入的增长),电信10%(仍然由中移动驱动),房地产40%,电力15%,周期性商品行业25%,消费30%-35%,汽车20%-25%,航空航运50%-100%,基建15%-20%,能源0%-5%。
在这样的盈利增长估计下,香港上市中国股票的2007年平均市盈率在17倍左右。我们认为,能源、保险、房地产和周期性商品行业都有调高盈利的极大潜力。这就意味着2007年每股盈利增长幅度可能达到30%左右,市盈率则降到16倍以下。这样的估值,无论对国外基金还是国内资金,应该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H股“独善其身”的第三方面原因,是海外资金对中国股持仓很轻。
根据笔者最近一段时间在海外路演的判断,很多海外基金在经过去年底、今年初的H股暴涨之后已经大大减仓,在资产配置上把中国股票从去年的“增持”调到了“减持”。很多基金都在等待A股的调整,希望H股会被拖累,使得他们有重新建仓的机会。但是,这次A股的下跌并没有给H股带来重创,我们认为海外资金只能在现价追入。
作者为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中国研究部主管
2007年5月很明显是一个政策月。我们见到政府频频出手,希望抑制住过去两个月几乎周周创新高的中国股市。A股市场则从对政策毫无反应,转变到了过度反应,在5月30日至6月4日的四个交易日内下调将近20%。
但是,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H股几乎没有受到A股如此大幅度调整的影响,在5月30日到6月4日间,每天都创出新高。全球股市对于A股的暴跌似乎也处之泰然,再也没有出现2月底那次“中国感冒,全球打喷嚏”的现象。
我们认为,相对A股而言,H股这次在一定程度上能“独善其身”,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以下三方面。
首先,香港上市的中国股刚刚开始享受政府对内地资金分流的好处。
5月11日,银监会公布了QDII细则,使得国内资金投资海外市场有了一个正当明确的途径。最近,工商银行已经指定境外投资经理,开始为第一个在国内集资,专注于投资H股、红筹股和其他中国概念股的基金“东方之珠”募集资金。
保险公司作为第二股QDII资金力量,正在等待保监会的最后批准。到今年3月底,整个中国保险业的总资产已达到22400多亿元人民币(约合3000亿美元)。 据了解,投资海外的上限应在15%,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最多将会有约450亿美元流向海外市场。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都已经在香港成立了基金管理公司,为将来的海外投资做准备。
第三波QDII将会是国内基金公司跨出国门,和海外投资公司合作。国内最大基金公司南方基金已和美国梅隆集团达成初步合作框架。我们认为,此形式下的QDII在投资行为上可能是最为进取的。
不管以何种方式,我们看到,政府尽快推出QDII的决心是极大的。而民间自发的资金“自由行”,更是比政府行为更快更早。内地“五一”长假期间,香港的券商接待了数以万计的个人来港开户。很明显,内地一些较成熟的投资者早已先于政府,做了QDII的“春江鸭”。
正如上次专栏所述,QDII资金从长期来看,一定不会局限在香港市场,但短期由于受到种种制约,也只能在香港找到用武之地。当这批资金流入香港,我们认为三类港股将受欢迎,其中头两种基本上都是内地投资者熟悉的H股和红筹股。
——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并对A股有很大折让的H股;
——有中国概念,但没有或较少在内地上市的行业,特别是电信和能源股;
——能提供全球概念的香港蓝筹股,如汇丰银行、和黄。
H股得以“独善其身”的另一方面原因在于,香港上市中国股的估值水平仍相当合理,甚至还有提高盈利的空间。
以花旗集团跟踪的在港上市的中资公司为例(市值超过在港上市所有中资公司市值的90%),2007年的每股盈利增长幅度在25%左右。分板块情况如下:银行25%-30%,保险15%-20%(未计投资收入的增长),电信10%(仍然由中移动驱动),房地产40%,电力15%,周期性商品行业25%,消费30%-35%,汽车20%-25%,航空航运50%-100%,基建15%-20%,能源0%-5%。
在这样的盈利增长估计下,香港上市中国股票的2007年平均市盈率在17倍左右。我们认为,能源、保险、房地产和周期性商品行业都有调高盈利的极大潜力。这就意味着2007年每股盈利增长幅度可能达到30%左右,市盈率则降到16倍以下。这样的估值,无论对国外基金还是国内资金,应该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H股“独善其身”的第三方面原因,是海外资金对中国股持仓很轻。
根据笔者最近一段时间在海外路演的判断,很多海外基金在经过去年底、今年初的H股暴涨之后已经大大减仓,在资产配置上把中国股票从去年的“增持”调到了“减持”。很多基金都在等待A股的调整,希望H股会被拖累,使得他们有重新建仓的机会。但是,这次A股的下跌并没有给H股带来重创,我们认为海外资金只能在现价追入。
作者为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中国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