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篇幅相对较长的课文,常常令我们不少一线教师束手无策。如果逐段逐句分析,总觉得课时太少,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如果不这样做,又感到好像没有讲深讲透,担心对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会大打折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长文短教就是实现这一课标理念的最佳途径之一,即优化教学目标,大胆取舍,抓住重点,巧妙切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拈一叶知天下秋,拈一朵梅花,带出的是整个春天”。要实现长文短教,就是要找到这带出春秋的“花”和“叶”,就要善于从长文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选准切入点。我们的教材中,不少课文中都有这样的一些“关键点”:或提挈全篇,或勾连前后;或推动情节,或凸显性格;或喷发感情,或卒章显志……如果我们抓住这一“点”深入挖掘,牵一“点”而动“全身”,以点带面,就可以收到长文短教、省时高效的良好效果。
1.从标题切入
很多课文的标题,鲜明地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教学这类课文,可从剖析标题入手,抓住题眼开展教学。《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就可紧扣文题中的“智”字展开教学。
第一步,抓住课题中的“智取”,了解大概内容,捋清故事情节。先提出问题思考:文中写了哪些人,用什么智谋劫取了生辰纲?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晁盖、吴用一伙劫取杨志生辰纲的经过。
第二步:再读课文,思考课文是如何体现晁盖、吴用等人的“智”的?组织学生结合相关语句、段落,进行讨论、交流,明确吴用、晁盖他们的“智”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①智用“天时”:酷热无比的正午;
②智用“地利”:黄泥冈和松树林,“请君入瓮”;
③智用“矛盾”:杨志的内部矛盾;
④智用“计谋”:欲擒故纵;
对智用“计谋”可作重点研读,把握“智取”的高妙之处:
①乔装贩枣客歇息于黄泥冈,麻痹杨志一行;
②白胜挑酒故意不卖,贩枣客当面吃掉一桶,让杨志一行放松警惕;
③借舀酒作掩护,前一瓢装作要占便宜,后一瓢下药蒙骗杨志一行;
④白胜欲擒故纵,一个劲不卖,彻底麻痹了杨志的警惕心理,终于让他们一行人全被麻倒在地,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
第三步:再抓住“智”分析杨志的性格。提问:杨志“智”吗?他的“智”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让学生阅读相关语句,讨论、明确杨志的“智”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扮作普通商人,悄悄赶路;
②根据不同地形更改行路时间;
③不许军汉在黄泥冈歇凉;
④见到形迹可疑之人马上追赶盘查;
⑤坚决不允众军汉买酒吃等。
明确杨志的“智”后再问:如此精明的杨志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呢?(缺人和:内部不和)通过这个问题的研讨让学生全面了解杨志这个人物形象。
第四步:抓住“智”来分析文章的写法。提问:杨志智,吴用智,谁更智?这是怎样的写法呢?学生稍作思考,很快就明白文中运用了“映衬”的写法,以杨志之“智”来衬托晁盖、吴用之“智”,更突出晁盖、吴用的“计”高一筹,“智”高一等。
可见,从课题中的“智”字切入,带出了小说情节的梳理,带出了人物形象的分析,带出了文章写法的鉴赏,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活起来,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一课时便可完成教学任务。
2.从结尾切入
好文章的结尾往往卒章显志,耐人寻味。从结尾处切入,常常会令学生耳目一新,兴趣盎然。如《社戏》的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我首先提问,那夜的戏真的很好看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间的第17-21节。学生很快读完后说,戏并不好看,自己最想看的“蛇精”、“跳老虎”都没有看到,看戏的人昏昏欲睡。我接着追问,既然这戏并不好看,“我”为何说好看呢?再请学生阅读看戏前后的段落,提出思考问题:看戏前写了哪些内容?戏后又写了什么事情?学生读后明确了,看戏前,主要写了看戏经历的波折和沿途的风景;看戏后,主要写了“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偷”豆的事情。那么,这些内容与看戏有关吗?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正因为看戏历尽波折,来之不易,才显得弥足珍贵,这本身不也是一折戏吗?还有沿途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一群聪明能干、天真活泼的小伙伴……都让人留恋、陶醉,这一切不也是一折“风景戏”吗?归途中,小伙伴们又上演了一折“偷豆”好戏。“豆”好在哪里?正是这童心和野趣酿成了罗汉豆的美味无比,让“我”至今难忘。“戏”好在哪里?这戏前的“波折戏”,沿途的“风景戏”,戏后的“偷豆戏”都让“我”着迷,它们共同组成了一部“好戏”。可见,“看戏”只是全文的线索,“我”所在意的不仅仅是“好戏”和“好豆”,“我”真正怀念的是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和人与人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如此切入,带动全篇的教学,必然会化繁为简,情趣横生,长文短教,效果定然十分显著。
3.从中间切入
从中间切入又叫“中心开花法”,即抓住有的“长文”中承上启下、前后勾连的过渡句,展开研究和分析,上下牵连,带起全篇。例如《孔乙己》一文中的第9段:“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前后挂连。这是一个偏正复句,前半句是“偏”,具有轻喜剧的特点,“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以承接上文为主,是对孔乙己第一次出场内容的概括与总结。教师可据此设置以下问题:孔乙己第一次到店时有哪些表现?孔乙己使哪些人得到快活?人们为什么会从孔乙己身上得到快乐?人们到底笑他什么呢?组织学生阅读、交流,明确孔乙己的可笑之处,主人公从“笑”声中走来,在“笑”声中走去,足见其可笑而又可悲。这就解决了文本的前半部分内容。后半句是“正”,是重点,是悲剧所在,引导学生思考:既然孔乙己给人们带来如此的快乐,那么,如果孔乙己不到店里来,人们会惦念他吗?会有人关心他的冷暖和死活吗?孔乙己坐着用手走来,又坐着用手走去,实际上是走向死亡,却无人过问他会走向哪里,无人同情他的命运。“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么过”是指怎么过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以此让学生总结小说主题,说明孔乙己的可笑可悲、可有可无的社会地位,是个“多余的人”,从而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这样,以课文中间的过渡句为切入点,将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情节、主题以及写作方法等有机糅合在一起,顺藤摸瓜,上挂下连,教学脉络清晰,有利于学生把握文脉和主旨,非常顺畅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4.从词句切入
文中有些重点词句,精警凝练,提携中心,统摄全文。教学时,我们就可以抓住这种词句,带动全篇,长文短教。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菲利普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啊!”这句话在小说中先后出现了两次,显然这绝非闲笔,而是作者匠心独运、妙笔生花之所在,是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个性化语言,是菲利普夫妇认钱不认人性格的凝结点。此时的于勒已经不是“叔叔”了,而是“钱”的化身。教学这篇课文时,可抓住文中菲利普两次重复的这句话切入。它传达了四个方面的信息:“如果”表示假设,是虚幻内容,表明期盼、渴望之意;人物是菲利普,当然也包括他的妻子克拉丽丝;地点是“在这只船上”,是特定的环境;结果是“惊喜”,是联想的高潮,是金钱至上的袒露。它要表达的完整意思,就是“如果假设成立,即正好巧合的话,那么就会有令人惊喜的结果”。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之后,首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1-18段。提出思考问题:于勒是谁?他现在哪里?菲利普夫妇为什么那么急切地盼望于勒的出现呢?让学生走近于勒,了解事情原委。于勒是菲利普的亲弟弟,年轻时花了家里的钱,成了全家的累赘;后来跑到美洲去了,写信回来说他发了财,并且愿意与菲利普夫妇共享这笔财富,有了他的信,菲利普二女儿的婚事才得以解决……于是于勒成了菲利普全家的“希望”和“福音”。这时于勒已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他不但牵动着菲利普夫妇的心,也牵动着所有读者的心。其次,引导学生研读第19段后面的内容。“如果真的出现在这条船上,那该是多么惊喜啊!”于勒真的出现后,他“惊喜”了吗?为什么?文章的结局说明了什么?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心中的于勒与眼前的于勒形成了巨大反差,导致了菲利普夫妇前后态度形成了强烈对比,进而认识菲利普夫妇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性格,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同时也呈现了下层人民可怜窘迫的生活处境。这样,尽管该文篇幅较长,立意深刻丰富,但是找准了最佳切入点,理出教学新路,就可优化教学流程,很容易实现长文短教了。
以上是我对“长文短教”的一些粗浅认识与初步实践,通过运作可知,“长文短教”既是一种实用可行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崭新高效的教学理念,只要掌握了这种“杠杆原理”,任何长文都可以实行“短教”。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乐桥镇初级中学)
“拈一叶知天下秋,拈一朵梅花,带出的是整个春天”。要实现长文短教,就是要找到这带出春秋的“花”和“叶”,就要善于从长文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选准切入点。我们的教材中,不少课文中都有这样的一些“关键点”:或提挈全篇,或勾连前后;或推动情节,或凸显性格;或喷发感情,或卒章显志……如果我们抓住这一“点”深入挖掘,牵一“点”而动“全身”,以点带面,就可以收到长文短教、省时高效的良好效果。
1.从标题切入
很多课文的标题,鲜明地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教学这类课文,可从剖析标题入手,抓住题眼开展教学。《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就可紧扣文题中的“智”字展开教学。
第一步,抓住课题中的“智取”,了解大概内容,捋清故事情节。先提出问题思考:文中写了哪些人,用什么智谋劫取了生辰纲?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晁盖、吴用一伙劫取杨志生辰纲的经过。
第二步:再读课文,思考课文是如何体现晁盖、吴用等人的“智”的?组织学生结合相关语句、段落,进行讨论、交流,明确吴用、晁盖他们的“智”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①智用“天时”:酷热无比的正午;
②智用“地利”:黄泥冈和松树林,“请君入瓮”;
③智用“矛盾”:杨志的内部矛盾;
④智用“计谋”:欲擒故纵;
对智用“计谋”可作重点研读,把握“智取”的高妙之处:
①乔装贩枣客歇息于黄泥冈,麻痹杨志一行;
②白胜挑酒故意不卖,贩枣客当面吃掉一桶,让杨志一行放松警惕;
③借舀酒作掩护,前一瓢装作要占便宜,后一瓢下药蒙骗杨志一行;
④白胜欲擒故纵,一个劲不卖,彻底麻痹了杨志的警惕心理,终于让他们一行人全被麻倒在地,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
第三步:再抓住“智”分析杨志的性格。提问:杨志“智”吗?他的“智”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让学生阅读相关语句,讨论、明确杨志的“智”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扮作普通商人,悄悄赶路;
②根据不同地形更改行路时间;
③不许军汉在黄泥冈歇凉;
④见到形迹可疑之人马上追赶盘查;
⑤坚决不允众军汉买酒吃等。
明确杨志的“智”后再问:如此精明的杨志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呢?(缺人和:内部不和)通过这个问题的研讨让学生全面了解杨志这个人物形象。
第四步:抓住“智”来分析文章的写法。提问:杨志智,吴用智,谁更智?这是怎样的写法呢?学生稍作思考,很快就明白文中运用了“映衬”的写法,以杨志之“智”来衬托晁盖、吴用之“智”,更突出晁盖、吴用的“计”高一筹,“智”高一等。
可见,从课题中的“智”字切入,带出了小说情节的梳理,带出了人物形象的分析,带出了文章写法的鉴赏,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活起来,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一课时便可完成教学任务。
2.从结尾切入
好文章的结尾往往卒章显志,耐人寻味。从结尾处切入,常常会令学生耳目一新,兴趣盎然。如《社戏》的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我首先提问,那夜的戏真的很好看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间的第17-21节。学生很快读完后说,戏并不好看,自己最想看的“蛇精”、“跳老虎”都没有看到,看戏的人昏昏欲睡。我接着追问,既然这戏并不好看,“我”为何说好看呢?再请学生阅读看戏前后的段落,提出思考问题:看戏前写了哪些内容?戏后又写了什么事情?学生读后明确了,看戏前,主要写了看戏经历的波折和沿途的风景;看戏后,主要写了“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偷”豆的事情。那么,这些内容与看戏有关吗?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正因为看戏历尽波折,来之不易,才显得弥足珍贵,这本身不也是一折戏吗?还有沿途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一群聪明能干、天真活泼的小伙伴……都让人留恋、陶醉,这一切不也是一折“风景戏”吗?归途中,小伙伴们又上演了一折“偷豆”好戏。“豆”好在哪里?正是这童心和野趣酿成了罗汉豆的美味无比,让“我”至今难忘。“戏”好在哪里?这戏前的“波折戏”,沿途的“风景戏”,戏后的“偷豆戏”都让“我”着迷,它们共同组成了一部“好戏”。可见,“看戏”只是全文的线索,“我”所在意的不仅仅是“好戏”和“好豆”,“我”真正怀念的是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和人与人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如此切入,带动全篇的教学,必然会化繁为简,情趣横生,长文短教,效果定然十分显著。
3.从中间切入
从中间切入又叫“中心开花法”,即抓住有的“长文”中承上启下、前后勾连的过渡句,展开研究和分析,上下牵连,带起全篇。例如《孔乙己》一文中的第9段:“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前后挂连。这是一个偏正复句,前半句是“偏”,具有轻喜剧的特点,“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以承接上文为主,是对孔乙己第一次出场内容的概括与总结。教师可据此设置以下问题:孔乙己第一次到店时有哪些表现?孔乙己使哪些人得到快活?人们为什么会从孔乙己身上得到快乐?人们到底笑他什么呢?组织学生阅读、交流,明确孔乙己的可笑之处,主人公从“笑”声中走来,在“笑”声中走去,足见其可笑而又可悲。这就解决了文本的前半部分内容。后半句是“正”,是重点,是悲剧所在,引导学生思考:既然孔乙己给人们带来如此的快乐,那么,如果孔乙己不到店里来,人们会惦念他吗?会有人关心他的冷暖和死活吗?孔乙己坐着用手走来,又坐着用手走去,实际上是走向死亡,却无人过问他会走向哪里,无人同情他的命运。“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么过”是指怎么过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以此让学生总结小说主题,说明孔乙己的可笑可悲、可有可无的社会地位,是个“多余的人”,从而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这样,以课文中间的过渡句为切入点,将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情节、主题以及写作方法等有机糅合在一起,顺藤摸瓜,上挂下连,教学脉络清晰,有利于学生把握文脉和主旨,非常顺畅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4.从词句切入
文中有些重点词句,精警凝练,提携中心,统摄全文。教学时,我们就可以抓住这种词句,带动全篇,长文短教。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菲利普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啊!”这句话在小说中先后出现了两次,显然这绝非闲笔,而是作者匠心独运、妙笔生花之所在,是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个性化语言,是菲利普夫妇认钱不认人性格的凝结点。此时的于勒已经不是“叔叔”了,而是“钱”的化身。教学这篇课文时,可抓住文中菲利普两次重复的这句话切入。它传达了四个方面的信息:“如果”表示假设,是虚幻内容,表明期盼、渴望之意;人物是菲利普,当然也包括他的妻子克拉丽丝;地点是“在这只船上”,是特定的环境;结果是“惊喜”,是联想的高潮,是金钱至上的袒露。它要表达的完整意思,就是“如果假设成立,即正好巧合的话,那么就会有令人惊喜的结果”。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之后,首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1-18段。提出思考问题:于勒是谁?他现在哪里?菲利普夫妇为什么那么急切地盼望于勒的出现呢?让学生走近于勒,了解事情原委。于勒是菲利普的亲弟弟,年轻时花了家里的钱,成了全家的累赘;后来跑到美洲去了,写信回来说他发了财,并且愿意与菲利普夫妇共享这笔财富,有了他的信,菲利普二女儿的婚事才得以解决……于是于勒成了菲利普全家的“希望”和“福音”。这时于勒已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他不但牵动着菲利普夫妇的心,也牵动着所有读者的心。其次,引导学生研读第19段后面的内容。“如果真的出现在这条船上,那该是多么惊喜啊!”于勒真的出现后,他“惊喜”了吗?为什么?文章的结局说明了什么?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心中的于勒与眼前的于勒形成了巨大反差,导致了菲利普夫妇前后态度形成了强烈对比,进而认识菲利普夫妇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性格,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同时也呈现了下层人民可怜窘迫的生活处境。这样,尽管该文篇幅较长,立意深刻丰富,但是找准了最佳切入点,理出教学新路,就可优化教学流程,很容易实现长文短教了。
以上是我对“长文短教”的一些粗浅认识与初步实践,通过运作可知,“长文短教”既是一种实用可行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崭新高效的教学理念,只要掌握了这种“杠杆原理”,任何长文都可以实行“短教”。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乐桥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