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及意义阐释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l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关系到小学生数学能力提升以及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优化的重要方面。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需要教师充分结合小学阶段学生认知思维的发展特点,并且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思维能力;教学方法;意义阐释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0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22
  学生思维能力是关系到知识技能掌握效果、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提升的关键要素,是评价学生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不仅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而且也是优化小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为小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能力基础的关键。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和方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
  一、基于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小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首要步骤,只有积极的思维活跃度才能够确保小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够为多种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在激发思维活跃度方面建议从小学生的兴趣点入手,也就是说基于小学生的兴趣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具体的说,主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教师要巧妙的应用教具,激发学生的具象思维兴趣。众所周知,小学生阶段的学生处在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而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快速的、有效的激发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利用教具,借助于教具的操作和应用将数学教学内容用一种更为形象、具体的方式展示出来,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运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能够有效调动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当然,提问的问题要能够符合小学生的“跳一跳,摘桃子”心理,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困难,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疑来进行新课导入,3.2*0.4,这道题让小学生尝试着解答,或者是教师给出几种解答的状况,有的是末尾对其,有的是首位对其,有的是小数点对其等等,然后让小学生在其中选择正确的一项。通过这种形式来引导小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二、注重学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
  独立自主思考问题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点,同时也是关系到小学生数学能力能够有效提升的关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对小学生的独立自主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尽可能的让小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操作、自主验算等等,对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型培养。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迁移”,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用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对新的知识进行自主探究,通过与旧知识的对比、分析等过程自主的思考和学习新知识。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对之前学习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等相关内容进行知识迁移探究学习,做好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从而达到对小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培养的目的。
  三、强化学生问题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
  问题分析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培养的重点,同样也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能力。在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培養方面,主要建议教师通过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某个合作探究的主题,然后引导学习小组对提出的主题进行分析、判断和探究,进而得出相关的结论。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这节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对之前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复习,然后给出某个较为复杂的多边形如下图1,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用几种方法来计算出图形的面积?”(解答如下图2)。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习小组会对组合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并且在有序的信息知识体系中对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进行分析、讨论,然后结合之前所学习的知识,尽可能多的找出面积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逻辑判断计算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而且还对学生的协作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从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强调学生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归纳总结的工作大部分都是由教师完成的,学生在经过了之前的思考、讨论、练习之后,教师对所学的知识和学生的表现进行归纳总结,这是常用的教学方式。在强调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今天,我们建议教师将归纳总结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让小学生进行自主的归纳总结。可以通过指定某个学生或者是某组学生作为本节课的总结者,在相关教学步骤完成之后,让学生对新课知识进行简单的总结,说一说收获是什么,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等等,也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够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充分体现,又能够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进行有效强化,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一举多赢。
  五、结语
  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和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忠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法初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 (4) :48.
  [2] 李世春,李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法初探[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 (3):108.
  [责任编辑 房晓伟]
其他文献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无法展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课堂较为沉闷,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更加重视语文课堂实践,师生合作式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的产物,它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获取良好的语文体验,对提升语文课程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一、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通过对当前大多数高中的语文课堂进行了解可知,对师生
高校辅导员是服务型岗位,辅导员在工作中付出智力与体力的同时还要付出情感,其情绪智力水平和情绪管理能力结果直接影响工作成果与工作目标的达成。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性化
写作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修改的目的是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作文既呈现个性,书写学生的独特感受;又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大致相同,存有共性的问题。所以作文的指导教学要遵循教师和学生,统一指导和个别修改相结合的原则。  批注法以学生为主体,可以较好地运用在作文的修改教学中。接下来,谈谈我在作文教学中所采用的批注法。  首先、以教师批注为主,协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
【摘要】 目的 总结经鼻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优缺点。方法 对经鼻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无脑脊液漏发生。结论经鼻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具有安全性,定位准确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关键词】 鼻前庭;显微镜;垂体瘤    随着神经科的发展,在发达地区,计算机导航与内镜的结合使用,使手术的精度及微创程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院结合自身条件,在
这几年,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长效积累——优效预习——高效阅读——实郊训练——有效延伸”的五步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它一语道明了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很低……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言,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由此拉开了语文教改的序幕。经历了30多个春秋,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自1996年起,《中国教育报》等有关报刊杂志又相继刊登了有关批评当今的语文教学的文章。形成一致的看法是
一、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  新课程要求我们实现三个转变:教师,从关注教师教学过程转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课堂,从关注学生学习秩序转向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学生,从关注学习成绩分析转向关注学习方法指导。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要关怀“每个”、培养“每个”,这是给教育提出的重大命题,是对人才观、质量观的科学阐释,也是我们的教育理想。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教学规律和学
绿色建筑必须因地制宜、物尽其用、与生物的和谐相处。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障碍主要有政府表率作用未凸显,观念转化不彻底,政策法规机制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宣传普及推广
认为,对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享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学之趣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可促使学生学习成绩提高;而成绩的提高有助于进一步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摘 要:汉语“在”方位短语置于动词之前或之后的规则建立在一个有认知基础的语意区分。在动词之前的语意是指涉事件发生的地点;在动词之后的语意上是指涉人或物的地点,特别是动作结果的地点。这个区别也呈现在日文格助词で(DE)与に(NI)的对照以及韩文??(es?)与?(e)的对照。这种简明的区分有助于日本、韩国学生,以及其他国家学习者对汉语“在”方位短语词序的学习。  关键词:词序;方位短语;汉语;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