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生态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ych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新课程语文教学目标,一种符合现代初中生心理的阅读方式运用而生,即“生态阅读”。生态阅读教学更加重视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运用有效的阅读手段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情感体验,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捕获生活中的美好,从而引导学生切实感受阅读的和谐之美。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态阅读;实践探究
  【基金项目】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南宁市教师网络研修主题拓展延伸上林县初中语文工作坊生态阅读课堂实践研究”(2018C645)论文。
  在当今语文教学中,由于学业压力和教师的引导不当,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加上信息爆炸,学生更容易选择阅读一些快餐文学,获得一些临时的精神娱乐,但是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升华,甚至有些文章会将学生的思维带向某个误区,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初中生健康人格的养成。除此之外,很多家庭没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所以初中生没有耐心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也缺少提高自身素养的机会。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初中生真正能通过阅读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越来越少,大部分是迫不得已地被动阅读。这样的现象违背了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必须将生态阅读落实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去。
  一、生态阅读的含义
  生态阅读教学是对学生生命本质的一种尊重,是把学生放在课堂中心的一种表现。生态阅读教学关注不同学生的性格、能力,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进步,打开学生思路,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生态阅读是一种遵循学生生命活动规律的新方式,借助这种恰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阅读中渗透思想教育、情感教育,重新构建学生正确的“三观”,让初中生在能力、思想、情感上都有质的飞跃。
  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和情感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主要受生命个体本身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的影响。每个学生个体都存在各种差异,这是教师无法控制的,但是应用有效的外部教学方法,即本文提到的生态阅读,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让学生的生命质量得以提高。生态阅读之所以可以带来这样的改变,在于其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初中语文是锻炼学生语言、思维和情感的综合性学科,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情感的深度,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学生体验,在课堂上展开生态阅读教学
  生态阅读是让学生回归本我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张扬自己的个性,一边读,一边从多角度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将这样的感情同自身结合,可以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魅力。接下来以初中阅读课文《小石潭记》为例,探讨生态阅读的教学设计[1]。
  课前,确定教学的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就是希望通过对本篇文章的阅读学习,学生能感受小石潭優美、静谧的景色,通过景色描写,结合诗人柳宗元当时的境地,感受诗人的孤独心情。而本文的重难点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去感受小石潭优美、静穆的景色,学习优秀文章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心情。
  课中,首先,借助多媒体播放与这篇文章表现相同情感的其他文章,让学生感受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找出关键字。
  其次,在第一阶段,语文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初步阅读,把握文章大意,具体包括读标题确定文体、读诗人确定文章背景及读正文进行整体感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范读,学生学读,同时播放小石潭风景视频,既可以让学生将陌生字词逐一攻破,又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静谧的景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二阶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阅读与交流。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如:课文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对文章中每一个字进行阅读和记忆。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自然之美,学会动静结合、对比烘托的写作手法,通过生态阅读这种探究式教学方式得到答案,感受力和记忆力都会更加深刻。除此之外,要对重点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如,请团队来帮忙:结合课文内容,为小石潭里的优美景点写一则广告或一篇导游词。接下来,团队之间先互相做导游,选择优秀团队者给全班做汇报展示,集体评定。
  第三阶段,品读课文,体会情味。这一阶段是对第二阶段的升华,此阶段不再是单纯地赏析景色的优美、静谧,而是升华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层次。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师可为学生详细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播放音乐,结合视频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感受诗人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以及要表现的孤独、忧伤心情。
  第四阶段,总结全文,激发兴趣。“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游记散文中的杰作,而《小石潭记》更是历代传诵的散文名篇。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作者以简练的文笔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写景状物。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寄托了作者孤凄悲凉的感情。柳宗元的游记,就是这样——借景抒情,写景寓情。他的《永州八记》也值得一读。”这样的生态阅读教学思路,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种能有效提高学生情感道德的阅读方法[2]。
  三、生态阅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系统运用
  生态阅读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有必要将其运用到八年级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在文言文教学中,真正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序地将课文进行分类,方便学生学习不同的写作手法,学习不同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生态阅读学习中有质的飞跃。
  总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知识积淀等具体情况构建生态阅读课堂,充分开发每位学生的潜力,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生态阅读课堂上发展自我,从而实现教师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汪锦丽.慢下来,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春夏秋冬——基于“生态教育理念”之下的阅读教学初探[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07):43.
  [2]张曦.阅读与唤醒:在回归中前行的生命语文——构筑网络生态化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三境界[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0):73-74.
其他文献
一、引言    学生走进社会,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这是他们的另一个课堂,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是这个课堂的指导教师。如果社会各界人士不能以满腔热情来接纳学生,给予一切可能的支持与帮助,那么这种学习活动设计得再好,也只是空中楼阁。所以,研究性学习必然具有社会属性,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已经将课程改革的触角从教育系统内伸向教育系统外,它要求把支持、服务课程改革,视为每个公民和全社会义
奥林匹克运动是全世界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的象征。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已经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盛会。奥林匹克运动能具有这样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其中所体现的奥林匹克精神,这种宣扬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已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也是奥林匹克运动深入发展的巨大动力,并有益于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在我校奥林匹克教育过程中,志愿者活动作为一个特
【摘要】勾股定理被称为“几何学的基石”,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体现了“数”与“形”的互相转换,表明了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勾股定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旨在为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数”与“形”是数学知识的两种表现形式,“数”体现在用数学语言表征数学概念、数学性
【摘要】高三地理教学中,教师会为自己拟定的题目印刷参考答案并发给学生,或者在试题讲评课中以投影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而对于这些参考答案的处理,一些教师只是让学生对照进行校正,而很多学生只是机械地把答案完整地抄写一遍,有的学生甚至随手一扔,没有发挥参考答案真正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高三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使用参考答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地理教学;参考答案;教学策略  一、参考答案利用存在的问题
【摘要】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的治学态度,也蕴含着“认识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同时恰好与物理学的认知规律相吻合。本文结合“平面镜”的教学片段,阐述在物理实验课教学中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进而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物理实验;核心素养;知行合一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为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深挖其中蕴含的核心素养元素,才能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文章以初一第一学期的“让家更美好”的教学为例,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对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让家更美好”是人教版初一上期第七课的内容之一,其知识目标在于在分享与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对现代家庭的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摘要】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小组成员互相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的互助式、综合性学习方式。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这样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而言,项目学习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更多可能。本文以“创作演示文稿”主题活动为例,将项目式学习引入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中,以真实的学习环境为载体,结合校园德育教学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
【摘要】高中历史知识呈现出三维立体的特点,以时间为主线,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有一个多维面。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创新教学模式。笔者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结合自身的高中历史教学经验,针对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做到“贯穿脉络主线、呈现多维面”阐述了自己的意见,认为教师应以时间和重要历史事件为脉络线,沿着这一脉络上的重要节点来探索历史的多维面,从横、纵向两个角度来分析和掌握历史进程的发展特点,通过线面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对教学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引入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文章从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入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希望可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因材施教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时期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
1964年,18岁的周国彪踏上了去古巴哈瓦那大学留学的飞机。临行前的一个月,他和其他几十名从各地选拔出来的优秀高中生一起,在北京接受培训。陈毅等国家领导人前来视察,告诉他们,国家急需外交方面的外语人才,希望他们早日学成回国。  1968年,文革浩劫。服从分配,周国彪站在了一七一中学的讲台上,这一站,就是38年。不是最初的梦想,却成为最终的热爱。38年,他始终坚守在这条时代和历史为他选择的路上。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