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期间中央制定的《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职业教育也要适应当前社会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全国及北京市职业教育的精神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市场需求和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的合格人才。塑料成型专业基础课程为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要求,开展以教学内容接近企业文化,教学过程接近工作实际,学习过程接近生产过程为目标的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探索。
一、塑料成型专业就业前景广阔,课程体系陈旧有待改进
我国塑料加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综合实力增强,技术提升。据统计我国塑料产量已连续数年居世界第一位,塑料树脂和塑料制品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可以预见塑料成型专业学生的分配呈现“出口畅通”“求大于供”的局面。随着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通过多次相关企业进行调研,我们发现塑料成型的基础课程没有摆脱学科体系的束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更好的培养职业技术人才,我们计划对塑料成型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改革。
二、塑料成型专业教师发挥主力军的作用,进行教改尝试
为突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高起点和先进性,以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大纲为起点,构建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特点,全面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并实践新世纪的塑料成型工艺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决定了中职师资是“双师型”,不仅要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工学结合,一方面,学校教师可以到企业与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实训、实习,或承担实际的生产、科研工作,以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及时了解掌握新工艺、新技术,成为“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聘请一些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能从事教学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淡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 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并定期进行培训,更新教育观念和理念,以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需求。
从企业引进高职称、高技术应用性的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任教在企业工作过多年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高职称专门人才,从中选择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人担任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这样职业院校就能掌握最新企业需要的人才方向和最新的技术水平,对学生成才具有指导性意义。让教师走进企业,进行实战锻炼,掌握最新的企业用人动态和最新的最前沿的技术水平。
1.一体化教学教材重组,突出职业技能,创建职业情景
一体化教学,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从而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從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实训室和生产车间为中心转变。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教学设计大赛突出行动导向教学法
课堂教学最核心的特征是看中职生是否乐学、会学以及是否有利于科学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前传统模式教学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和学习兴趣,阻断了学生的发展,造成了课堂教学低效。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策略就是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之上而形成的一种教学策略。强调教学要从工作过程的实际情景出发,体现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达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这与中职教学中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围绕问题解决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特点不谋而合。因此,在中职课堂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显得可行有效。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使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把塑料成型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3.总结教改经验,撰写论文
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研究在教学改革创新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由督导室和教务科牵头,完善本专业教研网络,加强专兼职教研员队伍建设,加强对教研工作的指导,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和中等职业学校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塑料成型教研室建立和完善教研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教师培训、课题研究和教学研究成果的总结、评选和推广工作,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的深入开以学习过程接近行业过程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经过教师的实践和研讨最终以论文的形式总结出来,以达到和同行交流的目的。
通过更新教学体系、完善教学考核、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总体素质的整体提升;促进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的发展。塑料成型教学改革并非一蹴而就,改革过程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实践。
一、塑料成型专业就业前景广阔,课程体系陈旧有待改进
我国塑料加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综合实力增强,技术提升。据统计我国塑料产量已连续数年居世界第一位,塑料树脂和塑料制品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可以预见塑料成型专业学生的分配呈现“出口畅通”“求大于供”的局面。随着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通过多次相关企业进行调研,我们发现塑料成型的基础课程没有摆脱学科体系的束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更好的培养职业技术人才,我们计划对塑料成型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改革。
二、塑料成型专业教师发挥主力军的作用,进行教改尝试
为突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高起点和先进性,以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大纲为起点,构建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特点,全面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并实践新世纪的塑料成型工艺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决定了中职师资是“双师型”,不仅要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工学结合,一方面,学校教师可以到企业与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实训、实习,或承担实际的生产、科研工作,以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及时了解掌握新工艺、新技术,成为“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聘请一些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能从事教学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淡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 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组建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并定期进行培训,更新教育观念和理念,以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需求。
从企业引进高职称、高技术应用性的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任教在企业工作过多年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高职称专门人才,从中选择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人担任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这样职业院校就能掌握最新企业需要的人才方向和最新的技术水平,对学生成才具有指导性意义。让教师走进企业,进行实战锻炼,掌握最新的企业用人动态和最新的最前沿的技术水平。
1.一体化教学教材重组,突出职业技能,创建职业情景
一体化教学,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从而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從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实训室和生产车间为中心转变。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教学设计大赛突出行动导向教学法
课堂教学最核心的特征是看中职生是否乐学、会学以及是否有利于科学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前传统模式教学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和学习兴趣,阻断了学生的发展,造成了课堂教学低效。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策略就是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之上而形成的一种教学策略。强调教学要从工作过程的实际情景出发,体现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达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这与中职教学中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围绕问题解决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特点不谋而合。因此,在中职课堂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显得可行有效。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使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把塑料成型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3.总结教改经验,撰写论文
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研究在教学改革创新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由督导室和教务科牵头,完善本专业教研网络,加强专兼职教研员队伍建设,加强对教研工作的指导,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和中等职业学校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塑料成型教研室建立和完善教研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教师培训、课题研究和教学研究成果的总结、评选和推广工作,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的深入开以学习过程接近行业过程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经过教师的实践和研讨最终以论文的形式总结出来,以达到和同行交流的目的。
通过更新教学体系、完善教学考核、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总体素质的整体提升;促进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的发展。塑料成型教学改革并非一蹴而就,改革过程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