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临湘花鼓戏起源于湖南临湘境内的桃林河流域,因主要演奏器具為本地艺人特制的嗡琴,老百姓俗称临湘嗡琴戏。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以琴腔为主,以锣腔、吹腔、套曲、地方小调为辅的五类声腔。琴腔曲调多为对称性方整结构,不少曲调发展了板式变化,是一种曲调联接与板式变化相结合的综合性唱腔体制。在我国,自然形态的复调音乐早就存在于民间音乐中。如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侗、瑶、壮、苗、毛难等)为代表的多声部民歌,还有传统音乐中的戏曲、曲艺音乐、宗教音乐和江南丝竹等,都存在着大量的复调音乐形态(尤以衬腔式支声复调为多见),这是很值得珍视的音乐传统。
关键词:临湘花鼓戏;琴腔;复调;对比
一、临湘花鼓戏“琴腔”与西方复调音乐概述
1、临湘花鼓戏概述
临湘花鼓戏起源于湖南临湘境内的桃林河流域,因主要演奏器具为本地艺人特制的嗡琴,老百姓俗称临湘嗡琴戏。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脱胎于临湘的山歌、民歌、夜歌、孝歌、小调等地方音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以琴腔为主,以锣腔、吹腔、套曲、地方小调为辅的五类声腔。
琴腔曲调多为对称性方整结构,不少曲调发展了板式变化,是一种曲调联接与板式变化相结合的综合性唱腔体制,分正宫调(或正调)、附属调(或副调)、散曲。
2、复调音乐概述
在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当中,按织体形态来划分,音乐可以分为单声形态(如不带伴奏的独唱、齐唱等)和多声形态(如重唱、合唱、钢琴独奏、室内乐、交响曲等)两大类,在多声形态的音乐中,又可分为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两大类型。我们所提到的复调音乐,它是由若干(两条或两条以上)各自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的旋律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结合或相继结合),协调地流动,展开所构成的多声部音乐。
公元九—十五世纪(约)是它的孕育期和发展初期,教堂的宗教活动促进了这种多声音乐形式的发展和完善。十六世纪以后,随着作曲家帕里斯特列那(Palestrina 1524-1594 意大利)、拉索(Orlande Lassus 1530-1594 比利时)等人的出现,复调音乐得到更加丰富的发展。到十八世纪,德国作曲家巴赫(J·S·Bach 1685-1750)集前人之大成。将复调音乐推进一个光辉的发展时期,从而奠定了复调音乐的典范形式。其后,复调音乐溶入维也纳古典乐派和欧洲浪漫主义乐派的音乐实践,不断发展至今。
二、琴腔是现代复调音乐的雏形
据许多文献记载,在我国,自然形态的复调音乐早就存在于民间音乐中。如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侗、瑶、壮、苗、毛难等)为代表的多声部民歌,还有传统音乐中的戏曲、曲艺音乐、宗教音乐和江南丝竹等,都存在着大量的复调音乐形态(尤以衬腔式支声复调为多见),这是很值得珍视的音乐传统。
其中提到的瑶族民歌蕴含着复调音乐元素,是因为在2001年,龙窖山千家峒被中国(广西)瑤学学会专家认定为瑶族同胞居住的故乡,脱胎于临湘民歌山歌等曲牌的临湘花鼓戏中的声腔,有专家发表文章称有较明显的瑶族音乐遗风,对于研究当年的瑶文化对临湘花鼓戏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三、琴腔与复调音乐的艺术特色比较分析
谱例1:临湘花鼓戏《秦雪梅》中唱段——《可叹林儿少寿元》
此唱段中出现两个声部的组成部分,上方声部为乐器伴奏部分,由唢呐、扬琴、以及嗡琴(主胡)演奏,而下方声部则为人声部分,并且两行旋律呈现出你宽我松、你停我走、你慢我快的相互呼应式旋律特点,结构比较清晰,根据复调音乐的概念,能明显看出是由两条不同的旋律相互结合,协调地流动,形成了一种多声部音乐。以此我们可以分析出琴腔的伴奏旋律与唱腔旋律,自然形成了一种原始复调色彩。
在西方复调音乐中,由于声部关系的不同和运动形态的差异,复调音乐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对比式复调音乐、模仿式复调音乐、衬腔式复调音乐(支声复调)。琴腔与此三类中的模仿式复调可能差别是最明显的一种,模仿式复调是由同一旋律(或具有主题意义的旋律首部)在不同声部中先后出现(完全相同或加以变化),于是,在依次展现的音乐材料间,便形成了前起后应、层次分明的模仿关系。
谱例2:巴赫《F大调创意曲(第八号)》
上例中,音乐主题分别按声部排列顺序,自上而下地以相距一小节的时差,作八度(或同度)模仿,其音乐形象类似竞跑追逐、呼应对答,造成一浪高过一浪、层层递进的运动态势。
在我国民间音乐中,特别是戏曲音乐中,使用这一类别的复调旋律比较少,通常也是由同一旋律不同变体的同步展开而产生一些分支形态的声部,这些分支声部与主干声部在音程关系上时而分开,时而合并,在节奏关系上,时而一致,时而加花装饰或删繁从简。即使说临湘花鼓戏琴腔中存在着复调音乐的艺术特色,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差别性的。
谱例3:临湘花鼓戏《合银牌》中唱段——《三月清明四季天》
上例曲谱当中,都出现了一些在旋律上方的小旋律,此为伴奏旋律,也由各种器乐所演奏,其节奏特点通常与唱腔旋律形成鲜明对比,也类似于由之前的旋律衍生出来的一部分,属于支声复调的类型。
二十世纪以来,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欧洲复调音乐作品及其技术理论体系逐渐传入中国,中国作曲家将这一理论体系与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创作出许多表现中国社会生活风貌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新音乐传统。中国戏曲音乐除了传承与保护,更多的还需要创新,这样才能繁衍不息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文化厅.湖南戏曲音乐集成[M].1997(6).
[2]王安国.王安国教复调[M].2002(10).
[3]湖南省花鼓戏剧院音乐组编.花鼓戏常用曲调选[M].1966(7).
[4]湖南省戏曲工作室编.湖南地区花鼓戏音乐[M].1962(5).
[5]张庚、郭汉成.中国戏曲通史[M].2014(4).
[6]王国维.宋元戏曲考[M].2010(1).
关键词:临湘花鼓戏;琴腔;复调;对比
一、临湘花鼓戏“琴腔”与西方复调音乐概述
1、临湘花鼓戏概述
临湘花鼓戏起源于湖南临湘境内的桃林河流域,因主要演奏器具为本地艺人特制的嗡琴,老百姓俗称临湘嗡琴戏。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脱胎于临湘的山歌、民歌、夜歌、孝歌、小调等地方音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以琴腔为主,以锣腔、吹腔、套曲、地方小调为辅的五类声腔。
琴腔曲调多为对称性方整结构,不少曲调发展了板式变化,是一种曲调联接与板式变化相结合的综合性唱腔体制,分正宫调(或正调)、附属调(或副调)、散曲。
2、复调音乐概述
在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当中,按织体形态来划分,音乐可以分为单声形态(如不带伴奏的独唱、齐唱等)和多声形态(如重唱、合唱、钢琴独奏、室内乐、交响曲等)两大类,在多声形态的音乐中,又可分为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两大类型。我们所提到的复调音乐,它是由若干(两条或两条以上)各自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的旋律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结合或相继结合),协调地流动,展开所构成的多声部音乐。
公元九—十五世纪(约)是它的孕育期和发展初期,教堂的宗教活动促进了这种多声音乐形式的发展和完善。十六世纪以后,随着作曲家帕里斯特列那(Palestrina 1524-1594 意大利)、拉索(Orlande Lassus 1530-1594 比利时)等人的出现,复调音乐得到更加丰富的发展。到十八世纪,德国作曲家巴赫(J·S·Bach 1685-1750)集前人之大成。将复调音乐推进一个光辉的发展时期,从而奠定了复调音乐的典范形式。其后,复调音乐溶入维也纳古典乐派和欧洲浪漫主义乐派的音乐实践,不断发展至今。
二、琴腔是现代复调音乐的雏形
据许多文献记载,在我国,自然形态的复调音乐早就存在于民间音乐中。如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侗、瑶、壮、苗、毛难等)为代表的多声部民歌,还有传统音乐中的戏曲、曲艺音乐、宗教音乐和江南丝竹等,都存在着大量的复调音乐形态(尤以衬腔式支声复调为多见),这是很值得珍视的音乐传统。
其中提到的瑶族民歌蕴含着复调音乐元素,是因为在2001年,龙窖山千家峒被中国(广西)瑤学学会专家认定为瑶族同胞居住的故乡,脱胎于临湘民歌山歌等曲牌的临湘花鼓戏中的声腔,有专家发表文章称有较明显的瑶族音乐遗风,对于研究当年的瑶文化对临湘花鼓戏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三、琴腔与复调音乐的艺术特色比较分析
谱例1:临湘花鼓戏《秦雪梅》中唱段——《可叹林儿少寿元》
此唱段中出现两个声部的组成部分,上方声部为乐器伴奏部分,由唢呐、扬琴、以及嗡琴(主胡)演奏,而下方声部则为人声部分,并且两行旋律呈现出你宽我松、你停我走、你慢我快的相互呼应式旋律特点,结构比较清晰,根据复调音乐的概念,能明显看出是由两条不同的旋律相互结合,协调地流动,形成了一种多声部音乐。以此我们可以分析出琴腔的伴奏旋律与唱腔旋律,自然形成了一种原始复调色彩。
在西方复调音乐中,由于声部关系的不同和运动形态的差异,复调音乐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对比式复调音乐、模仿式复调音乐、衬腔式复调音乐(支声复调)。琴腔与此三类中的模仿式复调可能差别是最明显的一种,模仿式复调是由同一旋律(或具有主题意义的旋律首部)在不同声部中先后出现(完全相同或加以变化),于是,在依次展现的音乐材料间,便形成了前起后应、层次分明的模仿关系。
谱例2:巴赫《F大调创意曲(第八号)》
上例中,音乐主题分别按声部排列顺序,自上而下地以相距一小节的时差,作八度(或同度)模仿,其音乐形象类似竞跑追逐、呼应对答,造成一浪高过一浪、层层递进的运动态势。
在我国民间音乐中,特别是戏曲音乐中,使用这一类别的复调旋律比较少,通常也是由同一旋律不同变体的同步展开而产生一些分支形态的声部,这些分支声部与主干声部在音程关系上时而分开,时而合并,在节奏关系上,时而一致,时而加花装饰或删繁从简。即使说临湘花鼓戏琴腔中存在着复调音乐的艺术特色,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差别性的。
谱例3:临湘花鼓戏《合银牌》中唱段——《三月清明四季天》
上例曲谱当中,都出现了一些在旋律上方的小旋律,此为伴奏旋律,也由各种器乐所演奏,其节奏特点通常与唱腔旋律形成鲜明对比,也类似于由之前的旋律衍生出来的一部分,属于支声复调的类型。
二十世纪以来,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欧洲复调音乐作品及其技术理论体系逐渐传入中国,中国作曲家将这一理论体系与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创作出许多表现中国社会生活风貌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新音乐传统。中国戏曲音乐除了传承与保护,更多的还需要创新,这样才能繁衍不息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文化厅.湖南戏曲音乐集成[M].1997(6).
[2]王安国.王安国教复调[M].2002(10).
[3]湖南省花鼓戏剧院音乐组编.花鼓戏常用曲调选[M].1966(7).
[4]湖南省戏曲工作室编.湖南地区花鼓戏音乐[M].1962(5).
[5]张庚、郭汉成.中国戏曲通史[M].2014(4).
[6]王国维.宋元戏曲考[M].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