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化的高职社会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ing5201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彰显发展特色的重要途径。社会服务功能的提高和特色形成依赖于实践,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在示范高职建设中形成了多功能、开放性的社会服务平台体系和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服务区域经济,服务职业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模式
  
  大学具有教学、科研及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也同样如此。“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职办学理念让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显得尤为突出。而如何在社会服务中彰显特色,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是实现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上进行理解:广义上来讲,是指高职院校在整个社会中所发挥的功能和所充当的角色,这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来说的。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在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之外,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以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具体的并具有服务意义的活动,如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和普通本科教育相比,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更注重技术成果的转化,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直接性和广泛性。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大职院)2007年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之一,2010年6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和财政部组织的项目建设验收评审。在示范高职的建设过程中将社会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建设任务,极力打造社会服务平台,形成了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并具有学院特色的社会服务体系与模式,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和职业教育的共享,并极力展现了高职教育发展与社会服务的特色。
  一、倾力打造系统化社会服务平台 全面立体化开展服务
  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新技术推广、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城务工劳动力培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主力作用,同时在若干领域形成较强的技术优势,成为区域性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中心,辐射和带动区域、行业高职教育发展、在对口支援农村和对口支援中西部职业院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依据这一要求,大职院从实际出发,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了全方位、系统化、开放性、多功能的社会服务平台体系,简称“444”社会服务平台体系(如图1所示),以四个基地为物质条件,以四个中心为服务窗口,以四个板块为服务内容,打造了富有学院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充分显示了学院的发展特色,发挥了学院的辐射作用。
  1.以四个基地为依托的职业培训及认证模式,服务区域经济。高职院校的发展要以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为出发点,同时也要以服务区域经济为落脚点,最终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应尽之责,也是高职院校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大职院紧密结合大连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求生存、以服务赢支持、以服务促发展、以服务凝特色的服务理念,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专业优势,建立了四个培训基地:依托大连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企业集群的优势,建立“现代装备制造技术培训基地”;依据大连电子制造业的雄厚基础和广阔发展空间,建立“现代电子技术培训基地”;围绕大连地区汽车后市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建立“现代汽车维修培训基地”,进行技术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围绕大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建立“现代服务业培训基地”。并以四个培训基地为物质条件,面向社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
  四个基地的建设为大职院打造了融开放性与共享性为一体的社会服务的平台,为充分发挥四个培训基地和高级技术人才培训中心的功能,大职院面向社会开展了28个行业的职业培训,最为典型的是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固特异培训中心,充分满足固特异员工教育回炉的需要。长期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提供35个职业或工种的初中高级的技能鉴定和认证服务,职业技能鉴定服务规模逐年增加。此外,通过不断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与企业互融的合作长效机制,与企业共同开发服务类、语言类技能鉴定项目,不断完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形成了技能鉴定与培训合二为一的工作模式。
  2.以点带面的职教引领模式,服务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下连中等职业教育,上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应用性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中具有引领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不仅表现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方面,还表现在对整个职教事业发展的引领与辐射作用方面。作为大连市唯一一所公办的高职院校,经过几年的实践,大连——辽宁省——西部高职——全国高职这样一个由近及远、以点带面的职教引领模式已渐成燎原之势,大大提高了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影响力。
  (1)整合大连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根据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牵头成立了大连市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院,发挥地区职业教育“龙头”作用,引领整个大连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政府相关行业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机构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各类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培训和科研工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组建专门的职教培训队伍,通过职业教师培训引领省内高职教育发展。为辽宁省内职业教师从职教理念到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再到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培训,为推动省内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软硬兼施、合作育人的对口支援模式带动西部高职的发展。“软硬兼施”是以智力支持为主,物质支持为辅,引领西部高职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对口支援模式。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大职院给予支援学校更多的软件支持,在专业发展、课程建设、师资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对口帮扶和信息交流,并始终坚持以专业建设为契机,带动西部高职院校注重内涵式发展。“合作育人”指初步建立了2.5+0.5的合作办学模式,即两年半时间在本校学习,半年时间在大职院学习,实现与对口支援学校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现有实训基地建设的优势,接纳对口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研修与培训,进行合作办学。
  (4)挖掘自身资源优势,以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和高职课程改革促进全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基于职業活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4334”课程框架体系,是大职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和课程改革的特色,得到全国高职教育专家的高度肯定,为国内其他高职院校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有效发挥了国家示范高职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3.“一点切入、全面辅助、力求双赢”的服务模式,服务企业。“一点切入”就是找准服务的切入点——技术服务。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服务企业最大的区别是,本科院校注重研究、设计与实验,而高职院校注重技术应用与服务。据此,在实践中将技术服务作为切入点,为大连乃至辽宁地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围绕示范校建设中重点建设的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物流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和涉外旅游6个专业,面向全院征集技术研发项目,这些项目均是经过企业调研得来的,真正满足了企业的真实需求。本着为社会及服务对象负责的态度,大职院对所申报项目进行了高标准认证,严格遴选出精品项目作为社会服务平台立项项目,并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先期建设。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技术优势,积极与中小企业协作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完成生产加工任务,实现技术服务创收。
  “全面辅助”强调服务企业方式上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是在“一点”基础上的“全面”。这是针对以往单纯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而言的,高职院校服务企业有多种模式,如技术技能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生产服务等。在具体的实践中,将技术服务作为服务重点,并通过企业人才培训、生产服务等方式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综合性服务。
  “力求双赢”是从服务目标角度来说的,主要指在为企业提供服务时,不以赢利为目标,但也不以亏本为底线,力求实现技术服务创收。在具体的服务实践中,技术服务创收并不是我们服务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在服务企业的实践中,教师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教师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尤其是教师通过完成技术服务项目,深入企业,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执教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真正实现了“以服促改”。
  在这种模式引领下,大职院利用自身的技术开发优势,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智力支持。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参与大连新能源应用中心等6个技术研发项目,数控技术专业团队培育了洗衣机脱水装置等专利等,真正急企业之所需,应企业之所用,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
  4.志愿服务与专业技能服务并举、社区服务与人才培养工作有机结合学生的社会服务模式,服务社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素质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优势,开展多项志愿服务类、专业技能服务类社区服务项目,引导学生回报社会的同时,推动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针对社会需要开展志愿服务,如创新开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手拉小手、我们共成长”、“禁白行动袋袋传”、“青春暖夕阳”敬老爱老活动等。专业技能服务类项目众多,例如:数控技术专业学生为社区失业人员进行制图培训;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到社区进行家电维修知识培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到社区讲解汽车保养与维修知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到敬老院提供护理和心理辅导;学前教育专业在社区幼儿园做助理教师。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模式,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在社会服务中提高了自身的职业修养。
  二、特色化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保驾护航
  1.纵横交错、责任明确的层级管理结构。高职社会服务的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涉及的部门较多,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大职院从实际出发,建立了社会服务层级管理结构。成立了院长直接领导下的社会服务工作小组从宏观上统筹规划社会服务工作,下设社会服务工作办公室,设专人分管社会服务的组织、落实和协调工作。根据大职院各职能部门的职能范围和社会服务的内容分类,将社会服务板块进行条块分割,将工作中心下移到部和系,如团委统领全院学生社区服务项目工作、教务处统领全院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等,形成了纵横交错、责任明确的层级管理结构体系。
  2.项目化的运作与管理方式。对社会服务项目实行项目管理方式,形成包括申报、审批、立项、实施、成果验收等环节的工作运行机制,保证项目的适用性、科学性和服务性。如学生社区服务项目、科技研发项目。组织各系申报,大职院社会服务小组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经评审通过的项目方予以实施,并以配套的资金支持。
  3.配套的运行与奖励机制。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对社会服务有效开展及合理运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保障社会服务工作的有效运转,大职院据社会服务的实际情况,出台了社会服务管理与实施细则和社会服务管理办法,对教师有必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对在社会服务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系、专业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充分调动了全院师生全员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总之,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在履行服务社会职能的过程中,在推进高職优质公共教学和管理资源的社会共享的实践中,形成了开放性、多功能性的社会服务平台,凝练出具有高职特点和学院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实现了高职教育与政府、行业、企业、互动双赢的良好态势,使学院“在发展中彰显特色,在服务中凸显实力”。随着实践的开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服务的范围将不断拓宽,服务的形式也将更为多样,服务的机制将更为完善。
  参考文献:
  [1] 于雷,王奡娟.高等职业院校特色发展及形成机制[J].辽宁高职学报,2009,(12).
  [2] 葛继平.高校特色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0,(1).
  [3] 杨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意义及实现途径[J].机械职业教育,2009,(8).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院校尴尬的地位及高职院校学生对自身发展前景的模糊心理很容易造成高职学生集体不自信,这种不自信不仅影响学生个人发展,也影响学校学风与校风,高职院校应通过践行高职教育理念、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人文管理氛围来提升学生自信心。  关键词:自信心;高职教育地位;校企合作;人文管理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评价,它表现为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1],就我国而言,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自信心偏低的
期刊
摘要:钢琴课作为职教幼师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技能必修课,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钢琴素养既是幼师学生的基本素质,又是专业技能,对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节奏感,增强学生学习钢琴的动力、兴趣,并有效运用到以后的幼儿教学中来提高钢琴教学水平,是当前幼师钢琴教学的关键。为此,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分析了学生缺乏节奏感的因素,提出了培养以及运用节奏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职教幼
期刊
摘要:德州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定位要突出服务区域经济理念,为新农村建设输送和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成为新农村教育事业的推动力,为新农村建立和完善教育发展机制,积极推进新农村教育与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服务新农村;教育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战略任务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
期刊
摘要:地方高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以钦州学院港口物流专业为例,构建“导入—嵌入—融入”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学结合;港口物流;“导入—嵌入—融入”式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家战略的推进和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对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工学结合”作
期刊
摘要:注重基层工作经历的公务员招考政策将推动更多大学生进入基层工作。面对基层的情况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早期阶段,大学生公务员在依据自身特质和所处环境的基础上,需要从角色转换、探寻职业锚和掌握工作生活平衡能力等方面做好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  关键词:大学生公务员;职业生涯;自我管理;基层    《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中规定:“到2012年,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
期刊
摘要: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言语的多元化、杂语并置是一道别样的风景,流行歌曲歌词的杂语并置较具代表性,歌词将语言的包容性与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  关键词:杂语;并置;流行歌曲;歌词    歌词诉诸听觉,张扬声音的意义,因此,歌词可以超越文字和不同语言的藩篱,显示出巨大的语言包容并蓄性,可以在同一个时空呈现多种语言文本,“杂语”并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口语与书面语并置  (1)“OH OH
期刊
摘要:结合最新职教理念和长株潭地区模具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对模具行业岗位群及工作任务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各岗位的职业能力,以期为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模具;岗位群;职业能力;工作过程    近10年来,我国模具工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而现实是,一方面企业高薪聘请不到适合的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高职院校模具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究其
期刊
摘要: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日益困难,造成了学生没有达到毕业实习的效果,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和探索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规范毕业实习管理,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是该专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困境;对策    毕业实习是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形式,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的培养特色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内在要求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当是“双师型”教师。建设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充分发挥学校的鼓励和协调作用,强化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也要健全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调动教师个人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资建设;“双师型”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
期刊
摘要: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下,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首先概述了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中需求分析的原则、策略与流程以及需求分析在教学各环节的作用与效果,并阐述了基于需求分析角度的高职英语校本教材编制与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因材施教;高职英语校本教材;需求分析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