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中笔者分析了中学生心理状况,针对中学生心理特点,对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迷茫;心理补课;沉下身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64-0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实施精品战略,同时要求营造出人才、培养文化、培育未来的良好氛围。身为教育工作者,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如何面对现实的挑战,教育教学工作又怎样与环境适应等诸多问题,值得思索。“混沌”一词,是古人想象中世界形成前的一种蒙昧状态。一群尚未醒事的中学生,他们在现实面前和思考未来时,不也正处于扑朔迷离、胸无所主的境地吗?本文试就此作一探究。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还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是为人的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黄金时期”,但是生理发育的急剧变化引发了青少年心理的迅速而不平衡的发展,他们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时期,有许多心理的冲突,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还有外面世界的不断诱惑,这些问题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以致不少中学生感到不被人理解,觉得孤立无助,只好埋藏在心灵深处,倍受煎熬,从而诱发心理问题,所以,这一阶段又是问题成堆的“危险期”。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尤其要重视分析、研究学生的心理,积极引导,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一人生的“危险期”。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未来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较高的创新能力,而且要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教师的无奈与文化生态保护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在教室里,课前课后,学生扎堆谈论着某电视剧、某节目的“观后感”。上课铃声和教师的催促,也没能让他们尽快回归座位。某些电视剧从不同方面表现了当下社会风气、文艺风尚的低俗,搅乱了电视荧屏。一些电视剧一味迎合部分观众的非正常心理和低格调情趣,对于正蓬勃成长的青少年学生,无异于吸食毒品的恶劣。有的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吸引眼球的目的,用煽情、恶搞等诸多于手段来笼络观众,满足人们的窥私心理,制造低级趣味,博取一乐——不管这种乐是“疯乐”还是“愚乐”,对尚处于懵懂状态中的青少年学生只有百害而无一益。正常的娱乐应该是“寓教于乐”,让娱乐本身具存一种内在的理性精神。值得欣慰的是《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管理的意见》的出台,“限娱令”使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对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是一场及时雨。教师最为清楚,此类节目对缺乏自我净化能力的青少年学生潜移默化的内在影响,及对理性悄无声息地消蚀的影视和网络的围剿。当然不是一纸“限娱令”就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教师自然会从各个方面去增强学生明辨是非和免疫的能力。
三、读书能改变什么
众多家长为孩子们设计着、企盼着未来,学生在家长的敦促、鼓励下走进学校大门。随着年龄、学业的增长,逐渐形成了“心理学”所称的“自我期待效应”,从而当成真实去努力,去奋斗。在中国西部有一户四口之家,住在山坡上,靠耕种四亩田地维持生计。儿子考上大学的第一年,家里卖掉所有的粮食和耕牛,加上向亲友借来的钱,凑足了六七千元的学费。四年间,父亲一边出卖劳动力,一边借钱,供孩子读完了大学。儿子奔波辗转三年,工资从每月600元升到了1500元;可这家的二女儿只念过中学,一月挣三、四千元——足足是儿子工资的两倍。在全国这绝不是一个孤例,正在中小学里求学的学生们,读着此类故事能不迷茫吗?——读书能改变什么?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读书改变命运”,是不用质疑的。读书不仅能改变个人命运,而且还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但一个人成功与否,高学历的获取只能说明他具有了某种专业素养。心智的健全、人格的完善,也许比学历更值得重视。
四、“心理补课”是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家长、学校、社会对教育关注最多的往往是分数,因为有了分数就有了升学率,却较少探究学生的心理健康。由于文化传承的原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此种唯学习论的思想,无形中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有着自我意识强、情感缺失、自我闭锁等心理紊乱现象。专家指出,心理问题到心理疾病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加重的病理层次,早期发现心理问题可避免向心理疾病的演化。如果学生能较早地得到关注,获得心理咨询,及时送上必要的“心理营养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积极的助推,如果已处于心理疾病边缘也能得到及时救治。心理问题无论大小,都可将一个学生摧垮,甚至酿成家庭悲剧。近些年,因青少年心理危机造成的自杀、校园暴力、沉迷网络等事件,令人扼腕叹息。
五、沉下身去“接地气”
充满喧嚣和诱惑的物质时代,人们的浮躁心态,也自然会影响学校教育。学生想些什么?干些什么?即使心里有事,学生惧于教师的“神威”也不愿用语言表达自我。这种“自我克制,宁人息事”以及不对等的交流,使正确的信息无法顺畅传播,久而久之,只能使学生变得麻木,辨不清是非,情绪与行为异常和造成人格方面的改变。沉下身子,迈开双腿,走进学生中去,拉近师生距离,平等交流,学生才会乐于敞开内心世界。教育的方法、教育的艺术在走近学生的过程中,从他们的身上增长我们的学问,自然才会产生教育的灵感。探索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教育和引导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他们创设一片生长真、善、美人格品质的丰茂绿地,是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参考文献:
[1]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2]变态心理学[M].人卫出版社,1985.
[3]人格心理学[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4]班主任辞典[M].1992.
关键词:迷茫;心理补课;沉下身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64-0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实施精品战略,同时要求营造出人才、培养文化、培育未来的良好氛围。身为教育工作者,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如何面对现实的挑战,教育教学工作又怎样与环境适应等诸多问题,值得思索。“混沌”一词,是古人想象中世界形成前的一种蒙昧状态。一群尚未醒事的中学生,他们在现实面前和思考未来时,不也正处于扑朔迷离、胸无所主的境地吗?本文试就此作一探究。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还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是为人的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黄金时期”,但是生理发育的急剧变化引发了青少年心理的迅速而不平衡的发展,他们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时期,有许多心理的冲突,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还有外面世界的不断诱惑,这些问题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以致不少中学生感到不被人理解,觉得孤立无助,只好埋藏在心灵深处,倍受煎熬,从而诱发心理问题,所以,这一阶段又是问题成堆的“危险期”。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尤其要重视分析、研究学生的心理,积极引导,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一人生的“危险期”。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未来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较高的创新能力,而且要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教师的无奈与文化生态保护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在教室里,课前课后,学生扎堆谈论着某电视剧、某节目的“观后感”。上课铃声和教师的催促,也没能让他们尽快回归座位。某些电视剧从不同方面表现了当下社会风气、文艺风尚的低俗,搅乱了电视荧屏。一些电视剧一味迎合部分观众的非正常心理和低格调情趣,对于正蓬勃成长的青少年学生,无异于吸食毒品的恶劣。有的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吸引眼球的目的,用煽情、恶搞等诸多于手段来笼络观众,满足人们的窥私心理,制造低级趣味,博取一乐——不管这种乐是“疯乐”还是“愚乐”,对尚处于懵懂状态中的青少年学生只有百害而无一益。正常的娱乐应该是“寓教于乐”,让娱乐本身具存一种内在的理性精神。值得欣慰的是《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管理的意见》的出台,“限娱令”使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对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是一场及时雨。教师最为清楚,此类节目对缺乏自我净化能力的青少年学生潜移默化的内在影响,及对理性悄无声息地消蚀的影视和网络的围剿。当然不是一纸“限娱令”就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教师自然会从各个方面去增强学生明辨是非和免疫的能力。
三、读书能改变什么
众多家长为孩子们设计着、企盼着未来,学生在家长的敦促、鼓励下走进学校大门。随着年龄、学业的增长,逐渐形成了“心理学”所称的“自我期待效应”,从而当成真实去努力,去奋斗。在中国西部有一户四口之家,住在山坡上,靠耕种四亩田地维持生计。儿子考上大学的第一年,家里卖掉所有的粮食和耕牛,加上向亲友借来的钱,凑足了六七千元的学费。四年间,父亲一边出卖劳动力,一边借钱,供孩子读完了大学。儿子奔波辗转三年,工资从每月600元升到了1500元;可这家的二女儿只念过中学,一月挣三、四千元——足足是儿子工资的两倍。在全国这绝不是一个孤例,正在中小学里求学的学生们,读着此类故事能不迷茫吗?——读书能改变什么?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读书改变命运”,是不用质疑的。读书不仅能改变个人命运,而且还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但一个人成功与否,高学历的获取只能说明他具有了某种专业素养。心智的健全、人格的完善,也许比学历更值得重视。
四、“心理补课”是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家长、学校、社会对教育关注最多的往往是分数,因为有了分数就有了升学率,却较少探究学生的心理健康。由于文化传承的原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此种唯学习论的思想,无形中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有着自我意识强、情感缺失、自我闭锁等心理紊乱现象。专家指出,心理问题到心理疾病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加重的病理层次,早期发现心理问题可避免向心理疾病的演化。如果学生能较早地得到关注,获得心理咨询,及时送上必要的“心理营养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积极的助推,如果已处于心理疾病边缘也能得到及时救治。心理问题无论大小,都可将一个学生摧垮,甚至酿成家庭悲剧。近些年,因青少年心理危机造成的自杀、校园暴力、沉迷网络等事件,令人扼腕叹息。
五、沉下身去“接地气”
充满喧嚣和诱惑的物质时代,人们的浮躁心态,也自然会影响学校教育。学生想些什么?干些什么?即使心里有事,学生惧于教师的“神威”也不愿用语言表达自我。这种“自我克制,宁人息事”以及不对等的交流,使正确的信息无法顺畅传播,久而久之,只能使学生变得麻木,辨不清是非,情绪与行为异常和造成人格方面的改变。沉下身子,迈开双腿,走进学生中去,拉近师生距离,平等交流,学生才会乐于敞开内心世界。教育的方法、教育的艺术在走近学生的过程中,从他们的身上增长我们的学问,自然才会产生教育的灵感。探索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教育和引导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他们创设一片生长真、善、美人格品质的丰茂绿地,是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参考文献:
[1]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2]变态心理学[M].人卫出版社,1985.
[3]人格心理学[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4]班主任辞典[M].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