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席慕容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来源 :新作文·教学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摘要】席慕容诗歌暗含多维化的女性意识,本文试图从“黑夜”“花”“镜子”“泪”等意象着手展开阐释诗歌的主旨与色彩。席慕容诗歌创造的就是这个爱与美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席慕容诗歌女性意识阴柔
  女性意识(FeministConsciousness)最初是来自西方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一个概念,是女性主义中一个比较宽泛的核心概念,也是学术界颇有争议的概念。此概念经西方文学理论传入中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范畴。当下学界较为认同的是指,女性自身的价值体验,通过对男权价值颠覆和质疑来表达自身的生存状况、心理情感以及生命体验等。女性意识崛起于当代文学,尤以席慕容诗歌为代表,她的诗歌暗含了多维化的女性意识。
  首先,席诗中,爱情诗占比多。黑格尔曾对女人的爱情有如下论述:“女人把全部精神活动和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和推广为爱情,她只有在爱情里才找到生命的支撑力。” [5] 黑格尔从形而上的层面谈到女性和爱情之间的关系,因为女性与男性的生理机制不同,所以女性能表现出更为细腻的情感依托,尤其体现在爱情方面。席慕容的爱情诗展露了女性丰富的情感世界,呈现出对抒情主体的爱与渴望被爱的关照。“如何让你遇见我 /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 /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1980 年《一棵开花的树》) [6] “我爱你只因岁月如梭 / 永不停留永不回头 / 才能编织出华丽的面容啊 / 不露一丝褪色的悲愁”(1978 年《给你的歌》) [7] 等。文本细读,不难发现,席诗不像新生代女诗人们对自己肉体和精神领域的强烈关照,而是在精神层面上,以女性特有的柔情寻找客体的爱与被爱。她诗读起来很有古典韵味,是非常纯净的,不夹杂任何赤裸的情欲发泄,一种对情感的渴望,是一种奉献,亦是一种无奈。
  其次,席诗的创作充满了浓浓的“黑夜意识”。在中国传统阴阳观念中,黑夜属于阴性,充满了神秘,能让人在黑暗中撕开面具面对真实的自己,从而不断自我审视达到顿悟的哲学
  境界。席诗中的“黑夜意识”表达的正是一种女性阴柔的暗夜情绪,“在天空里 / 有一颗孤独的星……黑夜里的旅人 / 总会频频回首 / 想象着那是他初次的 / 初次的爱恋”(1979 年《孤星》) [8] ,“爱原来就为的是相聚 / 为的是不再分离……火种孤独地 / 凝望着黑暗的天空”(1979 年《无题》) [9] ;“窗外夜雾漫漫 / 所有的悲欢都已如彩蝶般 / 飞散岁月不再复返”(1982 年《致流浪者》) [10] 等。有了对黑暗中的思索,席诗内容呈现出苦难意识、孤独意识、逝去意识等生命体验,有着对生命价值体验的哲思。
  第三,席诗呈现出很多关于“花”的意象。“花”意象在中国女性诗人的创作中是一个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意象。“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是比较柔性的表征,常被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或品格。花的柔美与女性的体态和气质相符,所以诗人借花自喻,抒写爱情,借“花”意象书写自己对爱情的渴盼以及对爱情美好的期许。如“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 长在
  你必经的路旁 /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1980 年《一棵开花的树》) [11] ,诗人以“开花的树”自喻,在爱情故事中“我”并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地批判者或者宣泄者,当你走近,我用我的热情来拥抱,当你无视,花瓣就变成我凋零的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抒情主体把自己所有的情绪都作用在“花”上,借“花”来写自己的爱情,希望自己的爱情如花绽放。“与人无争静静地开放 / 一朵芬芳的山百合 / 静静地开放在我的心里 / 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 它的洁白 / 只有我的流浪者 / 在孤独的路途上/ 时时微笑地想起它来”(1982 年《山百合》) [12] ,山百合是宁静的、洁白的,也是不起眼的,它的与世无争,它的纯净,只有“我”的流浪者才可以想起来,“我”与山百合契合,山百合即我我即山百合,对自我的肯定、欣赏与垂爱,凸显女性自我存在感和自我意识。
  第四,席詩中关于“镜子”意象的描摹。拉康“镜像说”曾谈到,个人主体不能自我确立,只是在另一对象化了的他人镜像关系中认同自己,这种认同却以他者对自己主体的取代而告终。每个人都需要借助他物来关照自己的内心,尤其女性,她们更愿意把“镜子”作为自我生活的“他者之物”。所以女性和镜子的关系是密切的,微妙的,女性通过镜子来观照自己私密的内心世界。席诗中也出现了很多“镜子”意象,“可是不眠的夜 / 仍然太长而 / 早生的白发又泄露了 / 我的悲伤”(1980 年《晓镜》) [13] 。透过镜子,诗人看到的是被泄露的悲伤,这种悲伤是诗人内心深处最古老、最私密的情感,它被镜子反观出来,悲伤的主体最终确立。“窗外无边静寂月出东山 / 在镜前不禁 / 微微追悔 / 那些曾经被我弃绝的 / 千种试探”(1987 年《镜前》)[14] 。诗人通过“镜子”意象的营造,借“镜子”拉开现实的距离来反观自己,从而确立自己失望的、悔恨的主体形象。镜子是女人的必备品,不仅是“理云鬓”“梳晓鬟”,更是内心真实情感的流泻,是女性意识的觉醒,亦是区
  别于第二性的表征。
  最后,“泪”意象的展现。泪象征着人类的感性认知方式和脆弱的情感。流泪是情绪的宣泄,它符合女性的生理情绪特点。席诗中,“泪”意象出现频率较高。“这半生的坎坷啊 / 在暮色中竟化为甜蜜的热泪”(1979 年《暮色》),“却没有人知道我仍是你 / 最深处最柔软的那个角落 / 带泪并且不可触碰”(1981 年《传言》),“除了除了在有些个 / 因落泪而湿润的夜里如果 / 如果你愿意”(1979 年《如果》),“他走了以后我才醒来
  / 把含着泪的三百篇诗写在 / 那逐渐云淡风轻的天上”(1981 年《彩虹的情诗》),“我本不该流泪 / 明知地下长眠的不一定是你/ 又何必效世俗人的啼泣”(1959 年《泪 · 月华》)等。对爱情的敏感和执着都融入了柔弱的意象中,诗人独自流着泪,抒写着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体现了抒情主体柔弱的姿态。
  综上所述,席诗为我们呈现出多维化的女性意识,她的诗歌承载了女性特有的生命体验,表达了真切的女性情感。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 237 页。
  [2] 席慕容:《七里香》作家出版社,2010 年版,第 7 页 21
  页 23 页 31 页 44 页 47 页 57 页 60 页 66 页 69 页 77 页
  [3] 席慕容:《无怨的青春》作家出版社,2010 年版,第 40
  页 60 页 72 页
  [4] 席慕容:《我折叠着我的爱》作家出版社,2010 年版,
  第 27 页
  [5] 席慕容:《边缘光影》作家出版社,2010 年版,第 80 页
  [6] 席慕容:《时光九篇》作家出版社,2010 年版,第 6 页
  24 页
  [7] 席慕容:《迷途诗册》作家出版社,2010 年版,第 74 页
  [8] 席慕容:《七里香》,第 44 页。
  [9] 席慕容:《边缘光影》,第 80 页。
  [10] 席慕容:《七里香》,第 23 页。
  [11] 席慕容:《七里香》,第 47 页。
  [12] 席慕容:《七里香》,第 69 页。
  [13] 席慕容:《七里香》,第 77 页。
  [14] 席慕容:《无怨的青春》,第 40 页。
其他文献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但是由于高校的扩招,中职学校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生源素质有所下降,很多学生都是学困生,还有些学生是问题少年,德育情况也比较堪忧。为此,作为中职班主任,我们应该积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施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
期刊
摘要:情感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它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是直接影响英语的“教”与“学”的重要因素,积极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教师对英语教学有深厚的情感,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工作才会专注投入,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成效,并能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情感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意义深远。只有意识到英语教学中情感的重
期刊
摘要:从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来看,高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是学生价值以世界观念形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所以在该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也需要进一步的强化。为此本文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班主任管理艺术从教育理念、管理制度、行为典范以及管理计划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班主任;管理艺术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有着十分重要的责任,是对学校德育工作执行的重要负责人。他们对学生进行知识教授的同时,还需
期刊
摘要:浸润着诗词的生活,无一不透露着美好。可是,在教学中的古诗词,命运便不大美好。教师容易解构诗歌无味,学生鉴赏诗歌无感。若要走出这种困境,需在两种不同情境下因材施教。拈花微笑,传递正能量,融入生活的诗歌鉴赏教学;诗词还原与错位法微观细读,渗入高考功利化诗歌鉴赏教学。  关键词:诗歌鉴赏 融入生活 诗词还原 微观细读  诗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词叩问心灵,“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期刊
摘要:清代作家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爱情婚姻故事多借用“花妖狐魅”与书生的交往来关照社会人生,弥补现实的缺憾;《婴宁》通过婴宁与王子服自由相恋的故事给我们塑造了个性鲜明、光彩照人的婴宁形象。  关键词:婴宁;容华绝代;笑容可掬;痴憨纯真  《婴宁》是蒲松龄写爱情婚姻的佳篇之一, 作者给我们精心塑造了一位没有受过封建礼教毒害的少女形象—婴宁,她爱花爱笑,将人生的美和自然的美融于一身,讓人耳目一新、过
期刊
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当时,法国资本主义的矛盾已经十分明显,如果我们谈论浪漫主义作家在对资本主义予以否定而不愿了解的话,那么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则力图深刻地认识当时的现实,反映内在的矛盾。 司汤达是一个大家,一颗19世纪璀璨的星星,他的作品《红与黑》成为文坛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为我们所能读到的世界文学宝库划上了多彩的一笔。  一本书,饱含着一个人的奋斗史,也由一场简单
期刊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刘扬忠先生就提出,不能以笼统的“爱国主义”来概括辛弃疾的主体意识。爱国在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含义是不同乃至是本质上对立的,以今天的爱国描述古人的精神,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更何况成长环境对人的影响简直是惊人的伟大,同一时代不同的人的爱国方式也各不相同。  辛弃疾的爱国更因他的经历而显得与众不同,乃至格格不入。虽说“不要在独裁者的童年寻找日后暴政的影子”,
期刊
摘要:多文本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不但能够提升学生阅读质量与数量,还能提高学生阅读素养和语文应用能力,对学生全方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开发多文本阅读资源、开展多文本阅读活动、创新阅读教学方式三个层面,对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多文本阅读模式进行论述,以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小学语文;课堂实践  引言  多文本阅读是阅读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当中,明确的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且语文的教学要重视阅读的部分,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当中开展“个性化阅读”,让学生能够重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加重要地是,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够在语文阅读课堂之上被培养出来,所以本文认为“个性化阅读”在高中课堂的展开是有必要,而且还要深受重视,得到老师和学生的关注,本文将会基于“个性化阅
期刊
写作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具备良好的写作素养,完成日常工作的各项书面计划、过程记录、材料总结,能够根据行业需求完成相关的文案策划,替特定人员撰写面对不同受众的发言稿、演讲稿等,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写作能力的培养已不再仅仅拘泥于固定模式、特定规范的行文习得上,个人全面的文化素养在文字撰写方面的综合体现,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用人单位的认可,也引起了教育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