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中于连形象分析

来源 :新作文·教学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511526198209172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当时,法国资本主义的矛盾已经十分明显,如果我们谈论浪漫主义作家在对资本主义予以否定而不愿了解的话,那么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则力图深刻地认识当时的现实,反映内在的矛盾。 司汤达是一个大家,一颗19世纪璀璨的星星,他的作品《红与黑》成为文坛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为我们所能读到的世界文学宝库划上了多彩的一笔。
  一本书,饱含着一个人的奋斗史,也由一场简单的刑事案件中展现出一个广阔的时代,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全书最耀眼的人物于连·索黑尔在我们的思索中离开的人间。
  一.于连的反抗性分析
  十八九岁的于连年青热情,但由于体弱,被视为家庭的累赘,受打父兄的虐待。被压抑的痛苦养成他多疑,深虑和反抗精神。平民出生的于连在挤身上流社会的复杂阴险的环境中,感到极端的仇恨和恐惧。
  在老索黑尔与他交代将到市长家做家庭教师时,他虽然口头答应了,但心里认为做一名仆人不是他该做的,因而一想到要做下人,他宁愿死。这是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实质上是对自己出身低微地位的不甘,也是形成反抗性的必然。于连受过法国大革命的熏陶,他崇拜卢梭,形成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在市长家做家庭教师的一段时间里,他与德·雷纳夫人的爱情迅猛发展,为了不断往上爬,他主动对夫人发起进攻得以实现,并一步一步往上紧逼。
  于連有幸成为迎接圣架的仪仗队队员,在全城人面前出头露面,赢得光彩。他与德·雷纳夫人的暧昧关系闹得满城风雨,受到了谢朗的责备,并以最后通牒的方式要求他离开维里业。
  于连开始征服一个新的世界,贝藏松神学院。为了取得主教大人的信任,他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他冒着随时可能粉身碎骨的危险,把五个花球安放在主祭坛的大华盖上,不仅表现出他的勇气,也表现出他向上爬的冒险性格。
  在德·拉摩尔侯爵家,于连担任他的秘书。此时,他已经把自己和整个贵族的命运联系到一起,决心为保卫贵族免遭覆灭而斗争了。
  由此开始,于连的反抗意识和表现越来越少,只有在特别抑制不住激动或本能的反抗时才体现出来。
  二.于连的妥协性分析
  许多人都认为,于连生不逢时,的确如此,他的不幸在于他出生在复辟的法国,出身寒门的他无法象拿破仑那样身佩长剑去做世界的主人。随着天主教会势力的恢复扩展,他知道四十岁左右的教父能拿到十万法郎的薪资,就是说他们的家资三倍于拿破仑当时手下著名将士的收入,于是他渴望通过教会的道路来取得成功,为了博得谢朗教士的好感,他把拉丁文的〈〈新约全书〉〉和〈〈教皇传〉〉背得滚瓜烂熟,而把对拿破仑的崇拜深深埋在心底。这就是于连最大的妥协性的体现。平民出生的地位决定了只有在向上爬的途中不断妥协,才有实现自己梦想的可能。
  在他的第一个活动场所,德·雷纳市长家,他与德·雷纳夫人之间的暧昧关系就成了他向上爬的第一个手段。开始,他还带着些许的顾忌,德·雷纳在一天天的相处中与于连逐渐超过一个女主人的感情时,他感到梦想逐渐接近了。
  在他生命中的第二个活动场所,他在慢慢成长。当年,尚未成熟的于连是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进入德·雷纳市长家的。而如今,他将勇气十足地应付贝藏松的明枪暗箭。
  最初,由于得到彼拉尔院长的青睐,于连有过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为了取得成功,出人头地,他只能以虚伪对待虚伪。然而在神学院里他依然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得到了主教大人夏斯·贝尔纳的赏识,成为神学院的教师。随着彼拉尔院长的退出,于连离开了贝藏松神学院。
  为了不断地往上爬,于连的妥协性越来越明显了。
  三.真实的于连
   这个木匠的儿子从胜利的顶峰狠狠地摔了下来,在监牢里,他似乎幡然醒悟了开始思索他的爱情他的人生。
   在四面高墙的监狱里,他思考自己用丧失尊严的方法换来的爱情,直到生命将要终结时,爱情才爆发出无济于事的原始的火花,令人感怀。他在思考死亡,追忆往昔,时而宁静,时而颓废,时而勇敢,时而追悔,终于清醒地把握了幸福。首先想到的是死,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丝毫不加掩饰,不作辩解。
  审判席上,于连承认了自己预谋杀人,准备迎接死亡,与玛蒂尔德为他四处奔走形成对比,无不是他一生的讽刺。他的心向着德·雷纳夫人,有着对她的感恩和内疚。在法庭上,于连扮演了一个英雄的角色,他是高贵的,有勇气的,平民的反抗觉醒了,不允许个人尊严得到玷污了。被判决死刑后,他表现着一种超然的真实,是对生活的嘲弄和讽刺。他是骄傲的,自尊的,在大限将至前镇定自若,是对死亡,也是对敌人的一种抗御。
  随着于连的死去,故事结束了,于连死前曾嘱咐富凯将他埋在维里业的高山上,因为在那里,埋葬着他美丽的梦想。
  四. 于连形象小结
  于连的悲剧,实际上是对卑鄙堕落的王朝复辟时代的控诉。他告诉我们,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的英雄主义,孤立的个人活动和贵族制度的社会相抗争,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作者将小说取名为〈〈红与黑〉〉,有其深刻的寓意:“红”是于连想当士兵的理想,“黑”是他转而想做教士的希望;“红”好似于连的一生奋斗只能用鲜血来洗刷,“黑”又似社会黑暗势力对他的鞭挞;“红”是忠诚,勇敢,努力,“黑”是阴谋,手段,动乱。含义很多,留给我们无尽的遐想空间。
  斯汤达曾经说过:“在法国有二十万个于连。”于连的经历,反映出波旁王朝时期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现状,他们迷惑彷徨,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徘徊不定,走在最前端的于连永远也无法启迪他们走一条正确的道路,社会给他们制造了一个迷宫,只能在里面不停地穿梭。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1984年.5月),性别女,民族汉,职称:中学一级教师,籍贯:四川省雅安市,大学本科 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学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英语在基础课程中处于重要地位,而英语教学随着新课改持续深入也面临着一系列改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多媒体技术逐步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但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给小学英语教学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依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寻找目前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合理的应用对策,以为实际教学提供具体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英语教学;应用
期刊
摘要: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础,英语语言的习得离不开词汇。然而目前大环境下,词汇习得的效率普遍偏低,方法过于死板。此外词汇离不开隐喻,概念隐喻也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本文通过探讨概念隐喻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希望能够给词汇教学带来新的变革。  關键词:词汇教学,概念隐喻,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蔡蕙羽(1997-),女(汉族),江西省赣州市,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
期刊
摘要:对于学生质疑精神与探索精神的培养会影响着学生数学精神的培养,同时也影响着数学教育的方向,因此教师需要关注高中生的质疑精神与探索精神的培养,希望可以找到贴合高中数学课堂实际教学可行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探索精神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质疑精神;探索精神;培养策略  前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高中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需要教师在中学教学中有机的将数学精神融入到教学中渗透给学生,这样能
期刊
摘要:交互式教学要求学生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并就阅读方面的学习问题进行沟通,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交互式教学会让学生对英语阅读有更深层次的认同感,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但是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学效率普遍不高,教学进度缓慢。因此,本文就初中英语交互式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并对初中英语交互式教学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期刊
摘要:音乐学习不仅需要相应的基础知识,还需要音乐与姿势的结合,从而形成声势与律动的教学方法。声势是指运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来产生有律动的声音,律动是指跟着旋律的律动的价值。学习者可以利用手指间的摩擦、脚与地面的碰撞、手与腿的拍动来发出声音。他们可以仔细听背景音乐,掌握准确的律动,然后跟着律动发出声音。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协调性,锻炼他们找到正确律动的能力。学生可以与音乐融为一体,提高自身艺
期刊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但是由于高校的扩招,中职学校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生源素质有所下降,很多学生都是学困生,还有些学生是问题少年,德育情况也比较堪忧。为此,作为中职班主任,我们应该积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施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
期刊
摘要:情感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它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是直接影响英语的“教”与“学”的重要因素,积极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教师对英语教学有深厚的情感,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工作才会专注投入,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成效,并能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情感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意义深远。只有意识到英语教学中情感的重
期刊
摘要:从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来看,高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是学生价值以世界观念形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所以在该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也需要进一步的强化。为此本文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班主任管理艺术从教育理念、管理制度、行为典范以及管理计划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班主任;管理艺术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有着十分重要的责任,是对学校德育工作执行的重要负责人。他们对学生进行知识教授的同时,还需
期刊
摘要:浸润着诗词的生活,无一不透露着美好。可是,在教学中的古诗词,命运便不大美好。教师容易解构诗歌无味,学生鉴赏诗歌无感。若要走出这种困境,需在两种不同情境下因材施教。拈花微笑,传递正能量,融入生活的诗歌鉴赏教学;诗词还原与错位法微观细读,渗入高考功利化诗歌鉴赏教学。  关键词:诗歌鉴赏 融入生活 诗词还原 微观细读  诗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词叩问心灵,“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期刊
摘要:清代作家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爱情婚姻故事多借用“花妖狐魅”与书生的交往来关照社会人生,弥补现实的缺憾;《婴宁》通过婴宁与王子服自由相恋的故事给我们塑造了个性鲜明、光彩照人的婴宁形象。  关键词:婴宁;容华绝代;笑容可掬;痴憨纯真  《婴宁》是蒲松龄写爱情婚姻的佳篇之一, 作者给我们精心塑造了一位没有受过封建礼教毒害的少女形象—婴宁,她爱花爱笑,将人生的美和自然的美融于一身,讓人耳目一新、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