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浸润着诗词的生活,无一不透露着美好。可是,在教学中的古诗词,命运便不大美好。教师容易解构诗歌无味,学生鉴赏诗歌无感。若要走出这种困境,需在两种不同情境下因材施教。拈花微笑,传递正能量,融入生活的诗歌鉴赏教学;诗词还原与错位法微观细读,渗入高考功利化诗歌鉴赏教学。
关键词 :诗歌鉴赏 融入生活 诗词还原 微观细读
诗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词叩问心灵,“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词追问人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知”。浸潤着诗词的生活,无一不透露着美好。可是,在教学中的古诗词,命运便不大美好。教师容易解构诗歌无味,学生鉴赏诗歌无感。若要走出这种困境,需在两种不同情境下因材施教。
一、拈花微笑,传递正能量,融入生活的诗歌鉴赏教学。
“没有诗意的语文不值得一教,没有诗意的人生不值得过。” [1]因此,抓住诗意的点滴,渗入教学。每日早读,7点30到校,热爱生活之心从此刻放飞。一路美景一路诗歌。见一片纹路美丽的秋叶,拾起。问学生想到的诗句。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学生分享我想的诗句,改编仓央嘉措诗句,“来, 住进我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偶见黄莺静静停立月季花枝上。分享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花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从认知层面教化学生,从点滴开始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感悟生活能力,给课堂注入昂扬向上的力量,达到育人目的。在课堂开篇,运用诗句激发学生的精气神。学生教师节送给我一本留言册,取开篇和结尾的学生姓名(焦腾飞和侯少鹏),为他们预测他们今年高考会“鲲鹏展翅九万里,长空无涯任博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运用激励诗词话语,赏识教育,现在依然是学生口中的华丽姐。孩子的高考成绩非常出色。我根据学生姓名创作诗句:焦腾飞~一飞冲天到苏杭,李若水~上善若水润西南,王鑫~星星之火可燎原。
睹石思远,放在我办公桌案的椭圆形石块,也被学生赋予历史底蕴。“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石块见证着历史沧桑,今人思绪万千。生活中处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尺寸,是绵延思远道的河畔青草,是念天地之悠悠的历史感悟。《红楼梦》人物 “元春、迎春、惜春、探春” 预示命运的“原应叹息”;开篇“贾雨村言”假借“假语村言”诉说着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苦楚;“无稽崖青埂峰下,无材补天的顽石”难言着“情本荒唐无稽”的辛酸。激发学生阅读文本中诗词的兴趣,变碎片化诗词阅读为整体性阅读。
二诗词还原与错位法微观细读,渗入高考功利化诗歌鉴赏教学。
对诗歌进行文本细读,需要对诗歌解构,肢解后的诗歌失去了对读者审美体验的冲击。如何能做到解析透彻,又能召唤读者的审美情感?就需对诗词还原与错位法微观细读。以《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和《投长沙裴侍郎》为例: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2018北京高考)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送别朋友进入蜀地,情感还原为送别友人的惜别之情。可是这里又发生了情感的错位:开篇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直点送友人入蜀,却并无入蜀的担忧,希望其早归。紧承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又叹息自己多病。此处还原情感价值的原因,多病是由于被南宋王朝闲置而生出诸多不如意,积极心理被压制为消极心理而多病。开篇的情感错位通过情因的还原,我们不难得出这句意在鼓励友人抓住入蜀的机会建功立业。东北看惊诸葛表, “惊”神态描写。惊什么,谁在惊?诗人驰骋想象,一幅画面展现出来。曹魏主政者看到听到诸葛亮要出师感到惊讶的神情跃然纸上,再次追问,情感还原,借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借典故委婉地抒写希望友人坚持抗金北伐的理想。
下片儿女泪,君休滴。情感一荡上阕愁闷的情绪,仍然错位,送别诗无依依不舍之情,化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句,劝慰友人安心在蜀地既来之,则安之。紧接着词人为什么希望友人用诗写下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并借用苏轼游览赤壁典故?情感的动因是否就是祖国美好河山激发的豪情壮志?词人自己都能说清楚。意境开阔,境界之中仿佛站着一个渴望为国效力的仁人志士,那就是词人。多少可以听到词人的龙吟虎啸。用“要新诗准备”贯串“庐山色”、“赤壁浪”、“铜堤月”。不过这看似闲情逸趣,何等潇洒。其实这正是上阕的“表”与“檄”的内含。下阕怜南,也正是上阕的思北。“荆楚路”这一带是没有被敌人占领的,如此美景,宜爱宜惜。爱,就要珍重它;惜,就要保护它。还原动因是作为北方的游子,当提到这些南方的美景时,不能不有一些思乡的酸楚夹杂于胸中。一个分为两片的祖国横亘在胸中,所谓“新诗”,当也是长歌之恸。以此相勉,是轻松的调侃,其实正是痛心的变异。以此寄人,不仅见趣,亦且见志。多么委宛而深厚有致。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 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 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2019全国2卷)
此诗名为投赠之作,干谒诗是指古代文人在籍籍无名之时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但此诗满篇没有对主考官的溢美之词,却冒着一定的风险,用一个转折句和否定句来书写自己。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 不求朝士致书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自己信奉儒家之心不会发生改变。不求考取官位,只希望考官将自己的考卷读完。这就产生了干谒之作实用价值的错位。此时寻求情感价值,将情感还原为一位干谒的学子的内心波澜。诗人宕开一笔,转入理想境界的虚写,将自己想象为雨中独钓的渔翁,寒夜风吹木叶时时入耳。情感动因还原为孤高耿介情怀。
以上两篇选自高考诗歌鉴赏题,考生在短暂的应考时间完成对诗歌的赏析,可以借鉴诗词还原与错位法微观细读法。
“未来的语文教师要是都能充满诗意情怀,都能用自己的诗意感悟唤起孩子心中的诗人;未来的孩子如果都能拥抱、谱写自己的诗意人生,那该多好!” [2]通过不同情境诗歌鉴赏教学,愿所有孩子诗词润心,素养养心。
参考文献
[1]王崧舟.新课程评论[J],湖南:中南出版社,2019
[2]潘新和. 语文:表现与存在 [M],福建: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
通讯地址: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国际中学 赵华丽
西安市玄武路69号 710060
联系电话15829227136
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 :诗歌鉴赏 融入生活 诗词还原 微观细读
诗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词叩问心灵,“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词追问人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知”。浸潤着诗词的生活,无一不透露着美好。可是,在教学中的古诗词,命运便不大美好。教师容易解构诗歌无味,学生鉴赏诗歌无感。若要走出这种困境,需在两种不同情境下因材施教。
一、拈花微笑,传递正能量,融入生活的诗歌鉴赏教学。
“没有诗意的语文不值得一教,没有诗意的人生不值得过。” [1]因此,抓住诗意的点滴,渗入教学。每日早读,7点30到校,热爱生活之心从此刻放飞。一路美景一路诗歌。见一片纹路美丽的秋叶,拾起。问学生想到的诗句。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学生分享我想的诗句,改编仓央嘉措诗句,“来, 住进我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偶见黄莺静静停立月季花枝上。分享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花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从认知层面教化学生,从点滴开始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感悟生活能力,给课堂注入昂扬向上的力量,达到育人目的。在课堂开篇,运用诗句激发学生的精气神。学生教师节送给我一本留言册,取开篇和结尾的学生姓名(焦腾飞和侯少鹏),为他们预测他们今年高考会“鲲鹏展翅九万里,长空无涯任博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运用激励诗词话语,赏识教育,现在依然是学生口中的华丽姐。孩子的高考成绩非常出色。我根据学生姓名创作诗句:焦腾飞~一飞冲天到苏杭,李若水~上善若水润西南,王鑫~星星之火可燎原。
睹石思远,放在我办公桌案的椭圆形石块,也被学生赋予历史底蕴。“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石块见证着历史沧桑,今人思绪万千。生活中处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尺寸,是绵延思远道的河畔青草,是念天地之悠悠的历史感悟。《红楼梦》人物 “元春、迎春、惜春、探春” 预示命运的“原应叹息”;开篇“贾雨村言”假借“假语村言”诉说着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苦楚;“无稽崖青埂峰下,无材补天的顽石”难言着“情本荒唐无稽”的辛酸。激发学生阅读文本中诗词的兴趣,变碎片化诗词阅读为整体性阅读。
二诗词还原与错位法微观细读,渗入高考功利化诗歌鉴赏教学。
对诗歌进行文本细读,需要对诗歌解构,肢解后的诗歌失去了对读者审美体验的冲击。如何能做到解析透彻,又能召唤读者的审美情感?就需对诗词还原与错位法微观细读。以《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和《投长沙裴侍郎》为例: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2018北京高考)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送别朋友进入蜀地,情感还原为送别友人的惜别之情。可是这里又发生了情感的错位:开篇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直点送友人入蜀,却并无入蜀的担忧,希望其早归。紧承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又叹息自己多病。此处还原情感价值的原因,多病是由于被南宋王朝闲置而生出诸多不如意,积极心理被压制为消极心理而多病。开篇的情感错位通过情因的还原,我们不难得出这句意在鼓励友人抓住入蜀的机会建功立业。东北看惊诸葛表, “惊”神态描写。惊什么,谁在惊?诗人驰骋想象,一幅画面展现出来。曹魏主政者看到听到诸葛亮要出师感到惊讶的神情跃然纸上,再次追问,情感还原,借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借典故委婉地抒写希望友人坚持抗金北伐的理想。
下片儿女泪,君休滴。情感一荡上阕愁闷的情绪,仍然错位,送别诗无依依不舍之情,化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句,劝慰友人安心在蜀地既来之,则安之。紧接着词人为什么希望友人用诗写下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并借用苏轼游览赤壁典故?情感的动因是否就是祖国美好河山激发的豪情壮志?词人自己都能说清楚。意境开阔,境界之中仿佛站着一个渴望为国效力的仁人志士,那就是词人。多少可以听到词人的龙吟虎啸。用“要新诗准备”贯串“庐山色”、“赤壁浪”、“铜堤月”。不过这看似闲情逸趣,何等潇洒。其实这正是上阕的“表”与“檄”的内含。下阕怜南,也正是上阕的思北。“荆楚路”这一带是没有被敌人占领的,如此美景,宜爱宜惜。爱,就要珍重它;惜,就要保护它。还原动因是作为北方的游子,当提到这些南方的美景时,不能不有一些思乡的酸楚夹杂于胸中。一个分为两片的祖国横亘在胸中,所谓“新诗”,当也是长歌之恸。以此相勉,是轻松的调侃,其实正是痛心的变异。以此寄人,不仅见趣,亦且见志。多么委宛而深厚有致。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 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 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2019全国2卷)
此诗名为投赠之作,干谒诗是指古代文人在籍籍无名之时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但此诗满篇没有对主考官的溢美之词,却冒着一定的风险,用一个转折句和否定句来书写自己。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 不求朝士致书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自己信奉儒家之心不会发生改变。不求考取官位,只希望考官将自己的考卷读完。这就产生了干谒之作实用价值的错位。此时寻求情感价值,将情感还原为一位干谒的学子的内心波澜。诗人宕开一笔,转入理想境界的虚写,将自己想象为雨中独钓的渔翁,寒夜风吹木叶时时入耳。情感动因还原为孤高耿介情怀。
以上两篇选自高考诗歌鉴赏题,考生在短暂的应考时间完成对诗歌的赏析,可以借鉴诗词还原与错位法微观细读法。
“未来的语文教师要是都能充满诗意情怀,都能用自己的诗意感悟唤起孩子心中的诗人;未来的孩子如果都能拥抱、谱写自己的诗意人生,那该多好!” [2]通过不同情境诗歌鉴赏教学,愿所有孩子诗词润心,素养养心。
参考文献
[1]王崧舟.新课程评论[J],湖南:中南出版社,2019
[2]潘新和. 语文:表现与存在 [M],福建: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
通讯地址: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国际中学 赵华丽
西安市玄武路69号 710060
联系电话15829227136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