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進,教师的信息素养问题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文章在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其结构层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着重从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两个环节,给出了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信息素养 职前教育 在职培训
中图分类号:F241.33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6-0200-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教师及教师成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其中,教师信息素养的养成与发展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已经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一 教师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概述
“信息素养”概念最早是从美国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和发展来的。最初人们大多把信息处理能力作为信息素养的核心。如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将其定义为“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布雷威克(Patrieia Breivik)将信息素养概括为“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的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2]但是随着人们对信息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信息素养的内涵也日渐丰满。1992年,美国的道尔(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对信息素养的概念作了详尽表述,“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合理决策的基础,能够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我国学者张义兵,李艺从四个层次上对信息素养进行了界定:(1)从技术学视野看,将信息素养定位在信息处理能力;(2)从心理学视野看,把信息素养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3)从社会学视野看,把信息素养定位在信息交流;(4)从文化学视野看,把信息素养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构建。[3]可见,随着人们对信息技术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信息素养的理解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越来越关注其文化层面。单一的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交流与评价能力,都不能称其为完整的信息素养,完整的信息素养应是这几方面的融合统一,是一种综合的素质。也即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对信息这一社会现象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人们在信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素质。这是对“信息素养”最本质的界定,而不同的人由于职业的不同,其所要求的信息素养也是不同的——具有职业特殊性。那么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应该具备怎样的信息素养呢?
(二)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整体文化素养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对于获取和利用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及其获取、处理、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将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及水平成正比。
参考国内外学者对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认为:教师信息素养是一种基于思想意识、文化积淀和心智能力的以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为表现形式的综合素质。具体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是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获取相关教育教学信息,对信息环境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做出设计、应用、评价、管理的新型综合教学能力,以及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和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准确地讲,这是对教师信息素养的狭隘定义是教师的专业信息素养。除此,教师的信息素养还包括教师的基本信息素养和专业发展信息素养两个层面。
二 教师信息素养的层次
教师这个职业不同于医生、律师,它有其独特的职业特点——教育性和示范性。这就决定了教师信息素养的独特性——层次性。
首先,教师作为信息社会的普通一员应该具备信息社会公民所应具有的基本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项内容。
其次,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除了具备基本信息素养外还要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能力也即教师的专业信息素养。包括掌握学科教学中常用信源、专业软件的知识与技能,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理论;能迅速地检索到所需教学资源,并能独立地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及运用,能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及评价,能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管理;能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增强其网络安全意识,使之能明确并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最后,从教师的成长过程来看,每一位教师都要经历从教学新手到教学熟手的转变,而心理心研究表明,教学熟手和教学新手最大的不同就是头脑中储存的原型的量、类型不同。要想使新手教师快速成长为熟手教师,单靠自己的实践摸索是很难的,他山之石可以玫玉,通过观摩多样的教学案例、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来丰富自己的原型,可以极大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信息技术能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网络的及时性,资源的共享性可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多样的案例资源;远程教育系统可以为教师提供教育理论指导,一对一的教学答疑,能够使教师在理论知识不断丰富的同时,加强理论对教学的指导。从而促进教师快速的成长。因此,教师还必须具有专业发展的信息素养。
基本信息素养、专业信息素养和专业发展信息信息是教师信息素养的三个层次。这三者之间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基本信息素养是专业信息素养和专业发展信息素养的基础,但并不是只有具有了基本信息素养才能具有专业信息素养,专业发展信息素养,这三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而是一个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统一体。
从目前来看,除信息技术教师外,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还基本处于教师信息素养层次结构的最底层,能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的教师还只占少数。而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的瓶颈。因此,如何快速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是教育研究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这两个环节。因此,只有紧紧抓住这两个环节,在这两个环节上下功夫才能迅速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
(一)职前教育
职前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为教育系统提供和培养合格的教师队伍。职前教育是生成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关键一环,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未来教师的素质。而当前,高师院校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上力度显的不够。一是信息技术课程所占比重小;二是较少有学校开设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课程,使得学生难以将自己所学的有限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况且从当前的教育形式看,我们的师范生在毕业后将要面对的教学对象已是掌握了初步信息知识的中小学生;将要面对的教育手段也不仅仅局限于粉笔和黑板,而是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工具和计算机操作平台,教学将从视听和计算机交互等多个维度展开。面对上述情况,高师院校应考虑加大对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以应对信息时代对教师素质的挑战。
[关键词]:教师信息素养 职前教育 在职培训
中图分类号:F241.33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6-0200-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教师及教师成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其中,教师信息素养的养成与发展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已经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一 教师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概述
“信息素养”概念最早是从美国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和发展来的。最初人们大多把信息处理能力作为信息素养的核心。如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将其定义为“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布雷威克(Patrieia Breivik)将信息素养概括为“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的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2]但是随着人们对信息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信息素养的内涵也日渐丰满。1992年,美国的道尔(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对信息素养的概念作了详尽表述,“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合理决策的基础,能够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我国学者张义兵,李艺从四个层次上对信息素养进行了界定:(1)从技术学视野看,将信息素养定位在信息处理能力;(2)从心理学视野看,把信息素养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3)从社会学视野看,把信息素养定位在信息交流;(4)从文化学视野看,把信息素养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构建。[3]可见,随着人们对信息技术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信息素养的理解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越来越关注其文化层面。单一的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交流与评价能力,都不能称其为完整的信息素养,完整的信息素养应是这几方面的融合统一,是一种综合的素质。也即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对信息这一社会现象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人们在信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素质。这是对“信息素养”最本质的界定,而不同的人由于职业的不同,其所要求的信息素养也是不同的——具有职业特殊性。那么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应该具备怎样的信息素养呢?
(二)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整体文化素养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对于获取和利用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及其获取、处理、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将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及水平成正比。
参考国内外学者对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认为:教师信息素养是一种基于思想意识、文化积淀和心智能力的以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为表现形式的综合素质。具体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是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获取相关教育教学信息,对信息环境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做出设计、应用、评价、管理的新型综合教学能力,以及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和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准确地讲,这是对教师信息素养的狭隘定义是教师的专业信息素养。除此,教师的信息素养还包括教师的基本信息素养和专业发展信息素养两个层面。
二 教师信息素养的层次
教师这个职业不同于医生、律师,它有其独特的职业特点——教育性和示范性。这就决定了教师信息素养的独特性——层次性。
首先,教师作为信息社会的普通一员应该具备信息社会公民所应具有的基本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项内容。
其次,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除了具备基本信息素养外还要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能力也即教师的专业信息素养。包括掌握学科教学中常用信源、专业软件的知识与技能,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理论;能迅速地检索到所需教学资源,并能独立地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及运用,能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及评价,能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管理;能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增强其网络安全意识,使之能明确并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最后,从教师的成长过程来看,每一位教师都要经历从教学新手到教学熟手的转变,而心理心研究表明,教学熟手和教学新手最大的不同就是头脑中储存的原型的量、类型不同。要想使新手教师快速成长为熟手教师,单靠自己的实践摸索是很难的,他山之石可以玫玉,通过观摩多样的教学案例、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来丰富自己的原型,可以极大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信息技术能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网络的及时性,资源的共享性可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多样的案例资源;远程教育系统可以为教师提供教育理论指导,一对一的教学答疑,能够使教师在理论知识不断丰富的同时,加强理论对教学的指导。从而促进教师快速的成长。因此,教师还必须具有专业发展的信息素养。
基本信息素养、专业信息素养和专业发展信息信息是教师信息素养的三个层次。这三者之间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基本信息素养是专业信息素养和专业发展信息素养的基础,但并不是只有具有了基本信息素养才能具有专业信息素养,专业发展信息素养,这三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而是一个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统一体。
从目前来看,除信息技术教师外,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还基本处于教师信息素养层次结构的最底层,能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的教师还只占少数。而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的瓶颈。因此,如何快速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是教育研究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这两个环节。因此,只有紧紧抓住这两个环节,在这两个环节上下功夫才能迅速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
(一)职前教育
职前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为教育系统提供和培养合格的教师队伍。职前教育是生成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关键一环,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未来教师的素质。而当前,高师院校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上力度显的不够。一是信息技术课程所占比重小;二是较少有学校开设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课程,使得学生难以将自己所学的有限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况且从当前的教育形式看,我们的师范生在毕业后将要面对的教学对象已是掌握了初步信息知识的中小学生;将要面对的教育手段也不仅仅局限于粉笔和黑板,而是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工具和计算机操作平台,教学将从视听和计算机交互等多个维度展开。面对上述情况,高师院校应考虑加大对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以应对信息时代对教师素质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