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质化的精神载体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其审美价值和功能又有着不同的文化构筑。本文着重探讨建筑设计的美学构成和精神追求。
  关键词:建筑设计 美学品质 文化构成 精神载体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建筑设计是一门艺术,它遵循艺术作品普遍的美学规律,但建筑艺术也有它相对独立的美学原则,其中根本的法则是多样统一的法则,即对称与均衡、比例和尺度、整体和局部、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等。然而建筑美的根本法则毕竟不能完全反映具体的建筑创作,建筑之美并非哲学家康德所说的那种“不凭任何利害计较而单凭快感或不快感进行判断”的纯粹美,建筑艺术是一门复杂的综合艺术。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无论是古典建筑还是现代建筑,都需要实现其功能,满足时代与人们的使用,在此基础之上用美的方式进行表现。熊明先生曾提出的建筑美学理论“真善美”,就完全遵循对偶互补、有法无法、理情寓合等原则,认识建筑的造型美、空间美和环境美等建筑美的不同形态,根据内容与形式、真实与虚假、简单与丰富、环境与意境、传承与创新等范畴,对建筑进行美的加工。总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熊明先生提出的“建筑形象,由先进技术和材料合理构成,和环境相适应,并有利可持续发展,与生活空间有机结合,表现出与使用性质密切联系的性格,从而反映社会面貌和时代精神”的理论,对建筑进行认识,对建筑进行利用,从而达到人们所追求的建筑美。
  
  一 建筑美学具有的时空性、动态性
  
  首先,建筑美具有时间性,我们对于建筑美的欣赏必须要置于历史长河之中,不同历史时期,对建筑美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及要求;同时建筑美又具有空间性,建筑空间是人化的四度空间,它是建筑美的独特魅力所在。而且建筑美是不能脱离特定时代的,它是一定时代意识形态的显现,必然体现时代文化特征在建筑上的烙印。密斯先生在《谈建筑》一文中认为,建筑依赖于自己的时代,它是时代内在结构的结晶,建筑正是因为具有这种时代性,才使建筑的美具有活力。建筑美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对生活的一种高度概括和升华。因而,建筑美必然是属于时代与民族的,只有把个人的情感思想融入到整个民族文化乃至全人类的情感表现中,从而在时代情感中抽象出共同的元素。
  黑格尔视建筑为艺术之始,把它作为艺术发展的第一阶段,即象征型艺术的代表。他认为,建筑是与象征型艺术形式相对应的,它最适宜实现象征型艺术的原则。建筑是创造出一种外在形状,以象征方式去暗示意义的作品。无论何种建筑美学思想,都在于创造一个美的有人情味的生活环境。我们要求一栋建筑要适应环境,要求它在纵横两方面都要有文脉上的连续性,这其实也是以人情味为出发点。未来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对环境的要求尤其如此,这个唯一的目的将决定着未来建筑美学发展的方向。英国美学家罗杰斯运用美学理论,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和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创始人。
  陈志华先生在《建筑艺术散论》中认为,建筑之所以常常被比作音乐,就在于建筑不仅是一个空间的艺术,而且是一个时间的艺术,从门廊到大殿,艺术处理就像音乐的序曲、扩展、渐强、高潮、渐弱、休止。在这个过程中,两者都有旋律的重复。与“曲径通幽”相应的风格为“借影观景”,通过借景的方式观看建筑,无论是枝影还是花香、水声、浮云或者日月光辉,它们均有助于建筑物审美价值的提高。例如北京香山饭店客房上挂着优美的风景图画,实际上是透过窗户看见的园内美景,这也是建筑空间中的静态美和变幻美;透过苏州园林中壁墙的窗口看园内风景,也别是一番风味,这也是一种建筑空间动态美。这种文化价值观注重现代技术和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结合。
  
  二 建筑美学中的整体性构筑
  
  建筑的美首先还是在于其整体性是否足够。赖特说,建筑师应该从自然中得到启示。哲学家和生态学家们认为,要切实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首先必须打破人类中心论,必须以一种有机论和生态平衡论,取代人是“宇宙之精灵,万物之灵长”的人类优越论。人类到了重新认识自己在宇宙中位置的时候了,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与其去征服自然,不如学习如何保护自然,如何保持同大自然的平衡与协调。白色派领袖迈耶把建筑与环境的共生作为一种终极追求,他在谈到盖迪中心的创作时曾表白,多年来他一直孜孜追求的,就是在自己的建筑中重构古代建筑中那种建筑与环境互相生成、互相融合的方式。建筑的审美考量,必须考虑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以及建筑与建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同时还得考虑建筑与人类未来的关系。
  我们回到建筑设计的原点,建筑之美最终体现在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在面对社会的高速发展时,在建筑的形式的美感与建筑深层含义的关系上,背离了建筑基本的原则和含义。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给当代建筑师的创作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然而建筑师应该冷静地反思当代中国的切实需要。我们要重新认识建筑设计的价值,在新的历史阶段重新审视最基本的建筑原则:经济、使用、美观。
  不同的历史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构成了建筑学上特定的文脉,它对建筑作品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同文脉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建筑艺术的美学属性是丰富多彩的。法国伟大的建筑大师柯西布耶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写道,构成我们现在生活的那些多方面的因素——经济的、社会的、工业的、政治的、文化的、宗教的等等——都会强制我们去发展,不管愿意与否,都在表现我们自己的文化,恰恰因为我们是生活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建筑师,我们所作所为、或好或坏、或因循或创造,基本上都是文化的罗网对我们施加影响的结果。古今中外的很多建筑作品,证明了上述观点的正确性。古希腊神庙、巴黎圣母院、悉尼歌剧院、美国的摩天楼、中国的园林等,都是特定文脉环境里的杰作,不但符合建筑美的基本法则,还反映了当地特有的文化。
  我国的建筑美学理论,是世界建筑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哲学根源。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来自儒道释的理论及实践,偏于道德的追求和伦理,把艺术看作是成就德性化人格的手段。所以,在这种文脉条件下,中国的传统建筑思想和实践,始终围绕人来解决问题,即使是宗教建筑也不例外。建筑和空间按尺度的依据是人的高度和视觉范围,至于为体现君主帝王权力及封建宗法制度的神圣而建造的平面空间巨大的群体或宫殿建筑,单体建筑的夸张并不大,它的地位是通过一系列的空间和环境渲染、衬托来实现的。而且中国传统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风尚和审美理想——崇尚自然之美。它是中国人在建筑创造中的艺术灵感之源,追求自然美的境界,已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美学标准。它体现了传统文化中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在自然环境中揉入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最典型的建筑是文人园林,它们面积虽小,但布局如吟诗作画,曲折有法,以人工营造出自然界的万种风情,犹如田园山野,隔绝尘嚣,别有天地。或以水取胜,令人如置身清潭碧流之上。这些园林往往成为古代文化精神的缩影。它们在造园时不仅注意对自然的发掘,追求再现自然,还赋予自然以至善至美的人格,开始着意于再现山林意境。
  
  三 建筑美学的“和谐”延展
  
  最后,建筑的形式美是有法可循的,其最高层次的法则就是和谐美。从构图的角度讲,和谐美包含曲线美和对称美,是建筑形式美的综合体现和最佳体现。而建筑除了形式美之外,还有一种更为重要的美,那就是内涵的生机美。如果说形式美是建筑美的肉体,那么生机美则是建筑美的灵魂。和谐创造美,建筑的和谐不仅使建筑本身的美得以展现,更令由众多建筑组成的城市美不胜收。
  建筑美无论是具有怎样的内容,它的功能还是社会的,不可能离开社会这个客观的物质与精神环境。正如黑格尔所说,所谓形式不是别的,乃是内容的延伸,而内容不是别的,不过是形式得以存在的基础。可以看出,建筑美的实用功能与精神功能是统一的,是建筑存在的真正缘由。所有艺术都有审美功能,建筑艺术也不例外,这是因为建筑艺术既涵盖了人对美的认识经验,又积聚了人对理想美的追求,所以建筑美既能给审美主体提供客观存在的实体,又能够给审美主题以立体感的审美意境,为人们提供动态性的审美观感。
  对很多建筑师来说,外部形体是建筑的内部空间的反映,他们力主从空间的角度去探索建筑,然而建筑的形体和空间的关系密切,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互化形体与空间。建筑是物质材料建造的立体及其形成的空间。各种艺术中,唯有建筑能赋予空间完全的价值。尽管人们可能不重视空间,空间却影响着人们并控制人们的精神活动,而人们从建筑所获得的美感,大部分都是从空间产生出来的。即使从使用的观点来看,空间也理所当然是目的。建筑师用空间来造型,正如雕塑家用泥土造型一样,他把空间设计作为艺术品创作来看待,就是说他力求通过空间手段,使进入空间的人们能激起某种情绪。
  美的建筑已经不仅仅单指那些高傲的个体,每栋建筑都应该与先期存在的建筑及环境相协调。这些与环境极协调的作品,才是艺术史家能赏识并归之为典范的。有些也许很平凡,但那些美丽的城市,如江南的周庄,云南的大理等,就是那些平凡的民居构成了动人的风景,正应了这样一句话:平凡也是一种美。文学、音乐、绘画等作品都不受场合限制,而建筑不一样,它们的环境就是它们的重要特征。建筑是一门总体艺术。对建筑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它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建筑设计要尽量以有效的方法去满足它的功能和社会角色,这些考虑,会随着人类资源的日益减少而变得越来越重要。
  
  四 建筑美学的可能性变异和开放性追求
  
  苏珊·朗格认为,建筑的美可以看作是建筑师以特有的方式对人类的情感进行一种概括抽象,它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而是他所理解的整个世界的感悟,所创作的建筑不只属于他自身,它更属于城市,属于环境,属于人类。建筑是空间化的社会生活的象征,是历史文化的反映,是物质化的精神载体。因此,建筑艺术美不仅要用美的艺术形象来体现现实生活,还要对社会的现实生活、文化的历史传承做出独特而积极的反映,以实现建筑艺术美的不断发展。中国建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走了不少弯路。大量建筑开始走国际化的道路,忽视了建筑民族化、地域化的重要性,造成了千篇一律的城市形象。另一个问题是大量泛滥的欧风建筑,但这种现象仅限于短暂社会经济行为,它不符合建筑美学的基本规律,只是一定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并不代表当代建筑美学的主流。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个体间的相互依赖越来越强。经过数代建筑师的探索,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建筑美学已经突破了单纯对建筑单体形式美的探讨,而是把单体建筑纳入到城市设计的范畴来探讨它的美学属性。反映在建筑领域上,建筑空间正在突破自身的封闭状态,而演变为一种多层次、多要素、复合的动态开放系统,即建筑与城市呈现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建筑积极介入城市环境系统,其职能要素正突破自身功能体系范畴而越来越多接纳原本属于城市的职能。中庭成为城市交通的集散枢纽,屋顶成为城市广场等等,建筑空间真正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单体在相邻建筑和所处环境的激发下,呈现出比自发功能更大的功效职能,也因此带来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积聚审美效应。
  
  参考文献:
  [1] 齐国华:《论建筑艺术设计中若干重要美学原则的创造性运用》,《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 李振南:《论建筑设计美学中的辩证原则》,《清华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3] 姜波涛:《光影流转中的现代迷情——论传统建筑设计的现代性转换》,《牡丹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作者简介:
  潘夏军,男,1987—,浙江舟山定海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张纯兴,男,1987—,浙江温州龙湾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其他文献
数字艺术以及图像模拟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是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必然结果。它们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基础,结合一定的艺术造型思维表现方法,通过数字化的表述方式最终体现。图像模拟技术的应用与当代体验经济的形势相适应,将有力地推动数字艺术领域艺术形式与艺术产业创新的大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数字艺术教育相关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构建图像模拟技术项目,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实践模式,是当前
期刊
摘要从古至今,文人骚客总是离不开酒。因酒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功效,而醉中作画,可神思飞逸,浮想联翩,挥笔画去,一气呵成。酒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够“悦志悦神”,文人们常常在酣醉后“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醉酒吟诗,超然物外,寄情翰墨,亦是人生坎坷、仕途不利的文人生活写照。  关键词:酒 中国文人 中国书画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从古至今,文人骚客总是离不开酒。他们或“对酒
期刊
摘要由于壁画艺术在创作风格上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所以壁画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注定也是多元的,无论在艺术风格还是创作理念上,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这其中带有许多的探索性质和更多的可能性。作为壁画艺术工作者,必须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不断创新思维,“与时俱进”,不拘泥于某种风格和形式,大胆尝试,表达自我,这样才能保证自身不会被时代发展的潮流所淹没。  关键词:壁画艺术 创作思维 多元化 建筑环境 灵感 意识
期刊
摘要抽象绘画作为20世纪西方美术的主流,建立在传统具象绘画的叛离和反动之上,但它却不能取代具象绘画,具象绘画也不会因此过时和被抛弃。20世纪西方美术实质上是抽象和具象同构的形态,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语言,它们在对立中互补,并相互渗透完善,显示出新的生机活力。  关键词:20世纪西方美术 抽象 具象 对立 同构 互补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时代产物的20世纪西方美术,不可避免
期刊
摘要作为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第一个重要团体——“桥社”的艺术家们,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以表现艺术家对于事物感情上的反应为目的,来强调事物的内在特征。他们用艺术家的敏感刻画社会现实,统一创作与生活现实,描绘了时代与环境的压抑投射在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这些画家的作品即便是今天,依然保持着不衰的艺术魅力,其背后本质,无疑是人道主义思想。  关键词:艺术 “桥社” 表现主义 人道主义  中
期刊
摘要林风眠先生在中国现代绘画教育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他的绘画艺术是在长期的争议和贬抑中逐渐得到公认的。在融合中西的探索上,林风眠有着从里到外的一致性。作为一位教育家,林风眠在培养专门艺术人才,倡导艺术运动,促进社会美育为宗旨的思想引导下,率先冲破临摹的传统之风,在强调基础训练的前提下,提倡创作自由,逐渐形成了一条调合中西艺术的新途径,对中国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他早年为中国艺术教育
期刊
摘要钢琴曲《弄臣》是李斯特根据威尔第的同名歌剧改编而成的一首乐曲。本文对李斯特钢琴改编曲《弄臣》进行了艺术分析,探索他在改编曲中,以鲜明的钢琴语汇展现了人物的不同性格,高难度的技巧对乐曲进行装饰和润色,以及对歌剧的器乐化处理等方面的钢琴特色,体现了作曲家丰富的个性和人格魅力。这首乐曲在展现了李斯特传承原作经典的同时,也诠释了他自己的革新理念,开辟了钢琴领域中新的钢琴语汇,极大地发挥了钢琴在舞台表现
期刊
摘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通过四对青年男女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本文将分析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他们的婚姻关系,从而说明性格对婚姻观的影响。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 婚姻 财产 社会地位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期刊
摘要东北秧歌是我国汉族秧歌舞蹈中,最具地方特色的舞蹈形式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之一。它的动作体现了秧歌“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风格特点,以及秧歌的体态特征。  关键词:舞蹈 审美特征 秧歌 东北秧歌  中图分类号:J722.21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汉族民间舞蹈中,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表演形式就是东北秧歌舞蹈。学习汉族的民族民间舞蹈,首先就要学习东北秧歌,可见它在汉
期刊
在当今颇具实力的作家中,迟子建的小说别具一格。创作题材的新颖朴素、主题表现的深刻博大,每每激活现代人那颗日渐疲惫和麻木的心灵,而在叙事上的着意经营,更使得她的小说亲切而耐读,譬如她的代表作《北极村童话》、《原始风景》、《向着日夜旅行》、《白银那》等等。迟子建认为“来自大自然的体验对自己的写作是一种启示,她渴望表达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那种血肉相联的亲密”。在这样的想象里,迟子建的小说变成了一种理想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