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东北秧歌是我国汉族秧歌舞蹈中,最具地方特色的舞蹈形式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之一。它的动作体现了秧歌“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风格特点,以及秧歌的体态特征。
关键词:舞蹈 审美特征 秧歌 东北秧歌
中图分类号:J722.21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汉族民间舞蹈中,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表演形式就是东北秧歌舞蹈。学习汉族的民族民间舞蹈,首先就要学习东北秧歌,可见它在汉族舞蹈中的重要地位,换句话说,它最能体现汉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舞蹈是用人体作为表演的物质手段,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连续运动的优美的形体动作,即用经过提炼、组合和美化了的人体动律来抒发感情、反映生活的艺术。在艺术审美中,艺术审美特征是通感审美的基础,艺术家和鉴赏者必须在各种艺术审美特征中找到一个切入点,并在相互间建立联系,才能使通感审美在各种艺术间自然流动。利用艺术通感进行审美,必须对舞蹈的审美特征有所了解。然而舞蹈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舞蹈美上,最能体现舞蹈美的,就是北方秧歌中的东北秧歌舞蹈。由于特殊的地域和习俗,东北秧歌形成了稳重带浪、艮俏相融的审美特征。东北秧歌舞蹈始终贯穿“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主体风格。
舞蹈的审美特征归属于艺术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舞蹈美上,舞蹈美即离不开人们对舞蹈作品的审美感受,但是人的主观感受又必须以客观存在的舞蹈美为前提,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舞蹈的审美特征。总括起来,舞蹈有以下几个审美特征:形象性、感染性、独创性、技艺性。
舞蹈的第四个审美特征就是它的技艺性。舞蹈的技艺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舞蹈演员舞蹈技巧性的表演艺术;二是指编导在艺术结构、场面调度、舞蹈语言的运用和对人物性格、内心情感的细致深入的刻画等方面所具有的艺术技巧和表现能力。
舞蹈的形象性、感染性、独创性和技艺性等是形成舞蹈美的几个基本审美特征。一个舞蹈作品具备了这几个审美特征,才能成为一个为观众所喜爱、给人以美感的优秀舞蹈作品。这几个方面的特征往往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然而秧歌最能体现舞蹈美的审美特征,能把舞蹈美的各个审美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秧歌最初是插秧、耘田时所唱之歌,以民间农歌、菱歌为基础,逐渐发展成汉族最普遍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具体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泛指“走会”、“社火”、“闹红火”中的各种民间舞蹈,如秧歌、高跷、竹马、旱船、十不闲,以及花灯、花鼓等,有时也把其中的某种形式称作秧歌。狭义则指秧歌(地秧歌)和高跷秧歌。
而东北秧歌归属于秧歌(地秧歌),它也属于中国东北地区的“秧歌调”。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北方较普遍。东北秧歌则归属于北方秧歌,是一种边唱边舞的艺术形式,并且融合了满族、汉族和其他民族舞蹈的特点,与中国南方传统秧歌有所区别。它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
我国的东北三省地区,纬度较高,其地形绝大部分是地面开阔的河流冲积平原。冬季寒冷而漫长,形成深厚的冻土层,地表植被为针叶林,以及针叶林、阔叶混交林,林区面积较广。东北秧歌舞蹈的文化是我国古代以松花江中游中原氏族文化为代表的北方类型文化中心,也是中华文化早期的发源地。在这样良好的文化环境下,较早的形成了发达的文化类型,从而形成了北方风格的秧歌舞蹈。生活在这里的汉族人民,多是从事垦荒、开矿、搬运的劳动者,从而形成了坚韧、率真、倔强的性格,同时也形成了东北人民喜欢色彩浓郁、线条粗狂的审美习惯。久而久之就产生出一整套符合东北民族生性的舞蹈动作体态特征。在这种自然环境和文化中孕育发展出来的的东北秧歌,它最突出的舞蹈律动“扭”的风格,着重强调扭得活,扭得狠,扭得浪,散发出“稳中扭”、“扭中俏”、“俏中逗”和那种“三变九动十八态”的艺术魅力。是用生命撞击灵魂的舞动,是用情感诉说心声的舞动,是用艺术展现生活的舞动。下面我们就从审美特征的角度,对东北秧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东北秧歌是以“高跷秧歌”为基础,吸收了“地秧歌”、“二人转”中的舞蹈成分,既保持了来自高跷的“艮劲”动律和“稳中浪”的审美特征,又把艺人的表演精粹升华为“步法”、“手绢花”、“鼓相”等典型的表演组合,组成了系统的民族民间舞训练体系,受到了国内外人民的喜爱。
东北秧歌舞蹈时,身体始终保持前倾,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快而扎实,使膝部规律性的顿挫和手绢花翻转时的爽利结合起来,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殊的体态律动,即人们称之的“艮劲”。这种“艮劲”与本地人民刚强不屈的性格相吻合,体现出了东北乡村人民独特生活习俗和性格气质。东北秧歌的体态特征与原来秧歌表演中踩高跷的动作技术亦有关。
为了进一步了解东北秧歌的体态特征,我们以东北秧歌《找情郎》为例。此作品突出的特点是抓住了“找”这个主题动作,舞蹈情绪的发展都依据这条主线激荡起伏,将东北秧歌的“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审美特点充分地展现出来。在舞蹈作品创作中,没有拘泥于过去东北秧歌的动作程式,根据舞蹈中的戏剧情节和人物心理大胆创新,使身体动态更准确地体现人物的情感和个性。如:节目开始出场的亮相动作“前踢步”,为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编导经过再三思考,把传统东北秧歌的“前踢步”脚下步伐的方向,改为向左右二八方向交叉步伐,将一个从高粱地里走出来的关东女性的性格——俊、美、浪体现得惟妙惟肖。
高跷,不仅是形成舞蹈体态特征的原因,同时也是形成东北秧歌律动的根本原因。东北秧歌的基本律动表现在“走相”、“稳相”、“鼓相”及手绢花等主要动作元素中。属于“走相”的步伐有前踢步、后踢步、旁踢步、颤步、顿步、自由步等,这些舞步的动律大多不太强烈,动作幅度不大,表现出稳重、健壮、大方、开朗、淳朴、豪爽之风。“走相”里还有矮子步、前踢步等,表现的则是风趣、幽默、滑稽、诙谐的情调,给人以艮、俏等美的慰藉。“走相”里的走场步,是一种流动步伐,该步伐不同于中国古典舞的圆场步,特点在于其动作膝步松弛、脚腕略勾、后踢、落地同时膝部略加控制,形成了一步一顿的动感特点;步伐可以收得很小,也可以放得很大,甚至跑起来。舞蹈表演中,在这种步态中变换各种路线,两者结合,体现出一种洒脱、流动的美感。
“稳相”在东北秧歌中称为静态性动作,这类动作稳而俏,有着把外在动作瞬间转化为内在节奏的动感,给人以既稳重又俏浪的美感。常见的舞蹈动作有:单扶肘、胸前立掌、双扣手等。“鼓相”是表达人物思想的重要手段,不同性格人物运用不同的叫鼓。鼓相动作多由叫鼓、连鼓、翻身、鼓相组成,是一个综合体。叫鼓有“一鼓”、“二鼓”、“五鼓”、“十二鼓”,其中“五鼓”最具动作的典型性。除以上走相、稳相、鼓相外,东北秧歌的手绢花更是丰富多彩。手绢花动作有挽花、片花、胸花、缠花、跷花、抖花、甩花、分合花等几十种,还有上旋花、顶花、立花、立旋花、甩旋花、回旋花等高难度舞蹈手绢花技巧。如荣获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特别奖的群舞《绢花》,红、黄、蓝、绿色的手绢花,如真如幻,似花似蝶,若火若云,在舞者全身上下、左右前后、头顶、肩侧、肘旁、膝下、怀中、腰际、背脊、面庞到处闪耀开放,使整个舞台呈现出翻飞流逸的景象。尤其是那舞者向外抛出一丈多远后如魔术般又回到演员手里的回旋花,更是妙不可言。
而《找情郎》这个舞蹈通过运用“走相”、“稳相”、“鼓相”及手巾花的技巧和各种步伐等审美特征来反映人物的不同心态。例如:男子的矮子步交替花,给人一种风趣幽默和诙谐之感;女子的稳相和八字动律的配合,都将东北女性的俊美和开朗体现得恰到好处。
东北秧歌的音乐包含两个部分——演唱音乐、乐器伴奏音乐。东北秧歌的伴奏音乐由原来较为传统的唢呐、锣鼓、钹,已发展到电子乐。音乐的旋律不仅仅有原来的秧歌调,还加入了民乐合奏、摇滚乐等。东北秧歌的样式除了保留了传统的扭、高跷、腰鼓、花棍、旱船,又加进了现代的舞蹈、滑雪舞、扇子舞、灯舞等。欢快的唢呐和铿锵的锣鼓声,扭秧歌的人们完全沉浸在物我两忘、唯独有舞的空灵境界中。看秧歌的人也心花怒放,豪情倍增。东北秧歌不仅是五彩斑斓的文化现象,也给林区人民带来了快活和欢乐。
东北秧歌的节奏特点在于体动节奏和音乐节奏通过错位形成一种节奏落差,它具体表现在东北秧歌的主要步法“踢步”上。踢步的做法是:一脚踢出时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要短,收回时,双腿着地时间要长,这踢出去的“短”和收回时“长”,形成了东北秧歌的节奏差异,形成了该民族民间舞韵律特点的艮俏劲。而它的节奏变化指挥着东北秧歌动作的大小、高低、强弱、快慢的起伏变化。东北秧歌因其多样的节奏变化和丰富的曲牌传送多样的感情,因而具有泼辣火热、质朴浓烈的情感特征,是汉族民间舞中最具北方特色的秧歌。
当今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那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
首先,当今东北秧歌审美特征最鲜明的表现是动作幅度的加大。动作幅度加大的原因就是为增强东北秧歌的表现力,使其更能适应现代舞者的内心体验和意境追求。从而更能表现出东北秧歌“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主体风格,更能形成稳中带浪,艮俏相融的审美特征。同时,花样繁多的“手绢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艮、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当今东北秧歌的特色。东北秧歌审美特征的表现,很好地体现了舞蹈美的特性,也为东北秧歌进一步开拓了舞蹈审美文化的新天地。除在东北秧歌基础发展外,还要向其他艺术学习,广泛借鉴、吸收其他民间舞蹈艺术和古典舞的技巧,也是丰富东北秧歌“扭”法,发展秧歌艺术的途径,并且在内容上也要有所创新。
其次,当今东北秧歌舞蹈的作品,在内容上大多反映了人民热情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随着内容的改变,表演形式上也应该有所发展,艺术家们应根据情节的需要,深入生活,从劳动中汲取和提炼舞蹈语汇,丰富东北秧歌的扭法。
再次,当今东北秧歌的服装多以戏剧服装为主,以所表现的人物而定服饰,参照戏剧中的人物而着装,色彩丰富艳丽。
当今的东北秧歌艺术,在保持秧歌风格的前提下发展和创新,在发展中发扬个性,使其更加鲜明突出。同时,要重视民间固有的传统表演形式,广泛组织秧歌活动,促使其不断发展。
总之,东北秧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以真善美的形象,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充实人们的生活,激励人们去追求美好的理想,是劳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东北秧歌世世代代沿袭相传,从中可以窥见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习俗。在历代民众、历代艺人千百年来不间断的承传、积累和创造中,东北秧歌舞蹈不仅是五彩斑斓的文化现象,也给人民带来了快活和欢乐,更形成了今日万紫千红之壮丽景观。今天,中国舞蹈队事业的发展蔚为壮观,令人振奋,我们坚信,中国舞蹈将永远闪耀着深邃智慧的灵光,而雄踞于世界艺术之峰巅。
参考文献:
[1] 张华:《舞蹈美》,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3] 孙景琛:《舞蹈艺术浅谈》,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
[4] 张富秦:《东北秧歌的审美特点及体态特征》,《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5] 陈爱宝:《东北大秧歌的风格特点》,《戏文》,2006年第1期。
作者简介:张翠芳,女,1980—,河北康保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舞蹈学,工作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关键词:舞蹈 审美特征 秧歌 东北秧歌
中图分类号:J722.21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汉族民间舞蹈中,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表演形式就是东北秧歌舞蹈。学习汉族的民族民间舞蹈,首先就要学习东北秧歌,可见它在汉族舞蹈中的重要地位,换句话说,它最能体现汉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舞蹈是用人体作为表演的物质手段,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连续运动的优美的形体动作,即用经过提炼、组合和美化了的人体动律来抒发感情、反映生活的艺术。在艺术审美中,艺术审美特征是通感审美的基础,艺术家和鉴赏者必须在各种艺术审美特征中找到一个切入点,并在相互间建立联系,才能使通感审美在各种艺术间自然流动。利用艺术通感进行审美,必须对舞蹈的审美特征有所了解。然而舞蹈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舞蹈美上,最能体现舞蹈美的,就是北方秧歌中的东北秧歌舞蹈。由于特殊的地域和习俗,东北秧歌形成了稳重带浪、艮俏相融的审美特征。东北秧歌舞蹈始终贯穿“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主体风格。
舞蹈的审美特征归属于艺术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舞蹈美上,舞蹈美即离不开人们对舞蹈作品的审美感受,但是人的主观感受又必须以客观存在的舞蹈美为前提,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舞蹈的审美特征。总括起来,舞蹈有以下几个审美特征:形象性、感染性、独创性、技艺性。
舞蹈的第四个审美特征就是它的技艺性。舞蹈的技艺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舞蹈演员舞蹈技巧性的表演艺术;二是指编导在艺术结构、场面调度、舞蹈语言的运用和对人物性格、内心情感的细致深入的刻画等方面所具有的艺术技巧和表现能力。
舞蹈的形象性、感染性、独创性和技艺性等是形成舞蹈美的几个基本审美特征。一个舞蹈作品具备了这几个审美特征,才能成为一个为观众所喜爱、给人以美感的优秀舞蹈作品。这几个方面的特征往往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然而秧歌最能体现舞蹈美的审美特征,能把舞蹈美的各个审美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秧歌最初是插秧、耘田时所唱之歌,以民间农歌、菱歌为基础,逐渐发展成汉族最普遍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具体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泛指“走会”、“社火”、“闹红火”中的各种民间舞蹈,如秧歌、高跷、竹马、旱船、十不闲,以及花灯、花鼓等,有时也把其中的某种形式称作秧歌。狭义则指秧歌(地秧歌)和高跷秧歌。
而东北秧歌归属于秧歌(地秧歌),它也属于中国东北地区的“秧歌调”。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北方较普遍。东北秧歌则归属于北方秧歌,是一种边唱边舞的艺术形式,并且融合了满族、汉族和其他民族舞蹈的特点,与中国南方传统秧歌有所区别。它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
我国的东北三省地区,纬度较高,其地形绝大部分是地面开阔的河流冲积平原。冬季寒冷而漫长,形成深厚的冻土层,地表植被为针叶林,以及针叶林、阔叶混交林,林区面积较广。东北秧歌舞蹈的文化是我国古代以松花江中游中原氏族文化为代表的北方类型文化中心,也是中华文化早期的发源地。在这样良好的文化环境下,较早的形成了发达的文化类型,从而形成了北方风格的秧歌舞蹈。生活在这里的汉族人民,多是从事垦荒、开矿、搬运的劳动者,从而形成了坚韧、率真、倔强的性格,同时也形成了东北人民喜欢色彩浓郁、线条粗狂的审美习惯。久而久之就产生出一整套符合东北民族生性的舞蹈动作体态特征。在这种自然环境和文化中孕育发展出来的的东北秧歌,它最突出的舞蹈律动“扭”的风格,着重强调扭得活,扭得狠,扭得浪,散发出“稳中扭”、“扭中俏”、“俏中逗”和那种“三变九动十八态”的艺术魅力。是用生命撞击灵魂的舞动,是用情感诉说心声的舞动,是用艺术展现生活的舞动。下面我们就从审美特征的角度,对东北秧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东北秧歌是以“高跷秧歌”为基础,吸收了“地秧歌”、“二人转”中的舞蹈成分,既保持了来自高跷的“艮劲”动律和“稳中浪”的审美特征,又把艺人的表演精粹升华为“步法”、“手绢花”、“鼓相”等典型的表演组合,组成了系统的民族民间舞训练体系,受到了国内外人民的喜爱。
东北秧歌舞蹈时,身体始终保持前倾,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快而扎实,使膝部规律性的顿挫和手绢花翻转时的爽利结合起来,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殊的体态律动,即人们称之的“艮劲”。这种“艮劲”与本地人民刚强不屈的性格相吻合,体现出了东北乡村人民独特生活习俗和性格气质。东北秧歌的体态特征与原来秧歌表演中踩高跷的动作技术亦有关。
为了进一步了解东北秧歌的体态特征,我们以东北秧歌《找情郎》为例。此作品突出的特点是抓住了“找”这个主题动作,舞蹈情绪的发展都依据这条主线激荡起伏,将东北秧歌的“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审美特点充分地展现出来。在舞蹈作品创作中,没有拘泥于过去东北秧歌的动作程式,根据舞蹈中的戏剧情节和人物心理大胆创新,使身体动态更准确地体现人物的情感和个性。如:节目开始出场的亮相动作“前踢步”,为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编导经过再三思考,把传统东北秧歌的“前踢步”脚下步伐的方向,改为向左右二八方向交叉步伐,将一个从高粱地里走出来的关东女性的性格——俊、美、浪体现得惟妙惟肖。
高跷,不仅是形成舞蹈体态特征的原因,同时也是形成东北秧歌律动的根本原因。东北秧歌的基本律动表现在“走相”、“稳相”、“鼓相”及手绢花等主要动作元素中。属于“走相”的步伐有前踢步、后踢步、旁踢步、颤步、顿步、自由步等,这些舞步的动律大多不太强烈,动作幅度不大,表现出稳重、健壮、大方、开朗、淳朴、豪爽之风。“走相”里还有矮子步、前踢步等,表现的则是风趣、幽默、滑稽、诙谐的情调,给人以艮、俏等美的慰藉。“走相”里的走场步,是一种流动步伐,该步伐不同于中国古典舞的圆场步,特点在于其动作膝步松弛、脚腕略勾、后踢、落地同时膝部略加控制,形成了一步一顿的动感特点;步伐可以收得很小,也可以放得很大,甚至跑起来。舞蹈表演中,在这种步态中变换各种路线,两者结合,体现出一种洒脱、流动的美感。
“稳相”在东北秧歌中称为静态性动作,这类动作稳而俏,有着把外在动作瞬间转化为内在节奏的动感,给人以既稳重又俏浪的美感。常见的舞蹈动作有:单扶肘、胸前立掌、双扣手等。“鼓相”是表达人物思想的重要手段,不同性格人物运用不同的叫鼓。鼓相动作多由叫鼓、连鼓、翻身、鼓相组成,是一个综合体。叫鼓有“一鼓”、“二鼓”、“五鼓”、“十二鼓”,其中“五鼓”最具动作的典型性。除以上走相、稳相、鼓相外,东北秧歌的手绢花更是丰富多彩。手绢花动作有挽花、片花、胸花、缠花、跷花、抖花、甩花、分合花等几十种,还有上旋花、顶花、立花、立旋花、甩旋花、回旋花等高难度舞蹈手绢花技巧。如荣获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特别奖的群舞《绢花》,红、黄、蓝、绿色的手绢花,如真如幻,似花似蝶,若火若云,在舞者全身上下、左右前后、头顶、肩侧、肘旁、膝下、怀中、腰际、背脊、面庞到处闪耀开放,使整个舞台呈现出翻飞流逸的景象。尤其是那舞者向外抛出一丈多远后如魔术般又回到演员手里的回旋花,更是妙不可言。
而《找情郎》这个舞蹈通过运用“走相”、“稳相”、“鼓相”及手巾花的技巧和各种步伐等审美特征来反映人物的不同心态。例如:男子的矮子步交替花,给人一种风趣幽默和诙谐之感;女子的稳相和八字动律的配合,都将东北女性的俊美和开朗体现得恰到好处。
东北秧歌的音乐包含两个部分——演唱音乐、乐器伴奏音乐。东北秧歌的伴奏音乐由原来较为传统的唢呐、锣鼓、钹,已发展到电子乐。音乐的旋律不仅仅有原来的秧歌调,还加入了民乐合奏、摇滚乐等。东北秧歌的样式除了保留了传统的扭、高跷、腰鼓、花棍、旱船,又加进了现代的舞蹈、滑雪舞、扇子舞、灯舞等。欢快的唢呐和铿锵的锣鼓声,扭秧歌的人们完全沉浸在物我两忘、唯独有舞的空灵境界中。看秧歌的人也心花怒放,豪情倍增。东北秧歌不仅是五彩斑斓的文化现象,也给林区人民带来了快活和欢乐。
东北秧歌的节奏特点在于体动节奏和音乐节奏通过错位形成一种节奏落差,它具体表现在东北秧歌的主要步法“踢步”上。踢步的做法是:一脚踢出时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要短,收回时,双腿着地时间要长,这踢出去的“短”和收回时“长”,形成了东北秧歌的节奏差异,形成了该民族民间舞韵律特点的艮俏劲。而它的节奏变化指挥着东北秧歌动作的大小、高低、强弱、快慢的起伏变化。东北秧歌因其多样的节奏变化和丰富的曲牌传送多样的感情,因而具有泼辣火热、质朴浓烈的情感特征,是汉族民间舞中最具北方特色的秧歌。
当今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那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
首先,当今东北秧歌审美特征最鲜明的表现是动作幅度的加大。动作幅度加大的原因就是为增强东北秧歌的表现力,使其更能适应现代舞者的内心体验和意境追求。从而更能表现出东北秧歌“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主体风格,更能形成稳中带浪,艮俏相融的审美特征。同时,花样繁多的“手绢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艮、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当今东北秧歌的特色。东北秧歌审美特征的表现,很好地体现了舞蹈美的特性,也为东北秧歌进一步开拓了舞蹈审美文化的新天地。除在东北秧歌基础发展外,还要向其他艺术学习,广泛借鉴、吸收其他民间舞蹈艺术和古典舞的技巧,也是丰富东北秧歌“扭”法,发展秧歌艺术的途径,并且在内容上也要有所创新。
其次,当今东北秧歌舞蹈的作品,在内容上大多反映了人民热情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随着内容的改变,表演形式上也应该有所发展,艺术家们应根据情节的需要,深入生活,从劳动中汲取和提炼舞蹈语汇,丰富东北秧歌的扭法。
再次,当今东北秧歌的服装多以戏剧服装为主,以所表现的人物而定服饰,参照戏剧中的人物而着装,色彩丰富艳丽。
当今的东北秧歌艺术,在保持秧歌风格的前提下发展和创新,在发展中发扬个性,使其更加鲜明突出。同时,要重视民间固有的传统表演形式,广泛组织秧歌活动,促使其不断发展。
总之,东北秧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以真善美的形象,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充实人们的生活,激励人们去追求美好的理想,是劳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东北秧歌世世代代沿袭相传,从中可以窥见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习俗。在历代民众、历代艺人千百年来不间断的承传、积累和创造中,东北秧歌舞蹈不仅是五彩斑斓的文化现象,也给人民带来了快活和欢乐,更形成了今日万紫千红之壮丽景观。今天,中国舞蹈队事业的发展蔚为壮观,令人振奋,我们坚信,中国舞蹈将永远闪耀着深邃智慧的灵光,而雄踞于世界艺术之峰巅。
参考文献:
[1] 张华:《舞蹈美》,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3] 孙景琛:《舞蹈艺术浅谈》,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
[4] 张富秦:《东北秧歌的审美特点及体态特征》,《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5] 陈爱宝:《东北大秧歌的风格特点》,《戏文》,2006年第1期。
作者简介:张翠芳,女,1980—,河北康保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舞蹈学,工作单位:河北北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