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适切教学方式,让古诗词走进学生的意识深处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pere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一直被誉为我国文化的瑰宝。但纵观当下阅读教学,一线教师教学古诗词的公开课可谓凤毛麟角。与白话文相比,古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古诗词教学也常常被异化为机械的翻译课。如此教学未能真正彰显出蕴藏在诗歌之中的深刻意蕴。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改变呈现方式,从而使他们感受到诗词内在的独特魅力。
  一、由灌输到悦纳,变介绍诗人为探究猜测
  古诗言简义丰,镌刻着时代的烙印,蕴含着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智慧。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向学生介绍诗人,在“知其人”的基础上为“察其诗”奠定基础。但简单生硬的出示,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尴尬地位,无法引起学生内在的认知思考。有的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诗人资料的收集与分享,其效果也相对有限。为此,教师可以尝试变化方式,将机械的介绍转化为主动的猜测,更好地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思维。
  如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一教师就没有直接出示诗人的材料,而是借助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中“根据提示猜诗人”的环节,唤醒学生的认知热情,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首先,该教师出示系列词串:太白、青莲居士、《静夜思》……还没有等教师将提示全部呈现出来,很多学生就已经脱口而出:“李白!李白!”随后,教师引领学生继续猜测:老师可能还会给大家呈现出什么样的提示呢?有的学生罗列了李白的其他作品,如《古朗月行》《早发白帝城》等;有的学生说出了李白特别爱喝酒,喝了酒之后创作的古诗更有意境;有的直接说出李白还有“诗仙”的美誉……紧接着,教师就紧扣学生所提及的“诗仙”这一资源,揭示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并提出了这首诗学习的核心主问题:这首诗只有28个字,你觉得诗词中哪里蕴藏着浓郁的“仙气”呢?以此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先引领学生对诗人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不是来自于教师的生硬灌输,学生也不再是心不在焉的被动接受,而是在情绪积极高涨的抢答过程中进行捕捉、思考。更为重要的是,当学生猜出诗人之后,教师并没有将这一环节戛然而止,而是让学生继续猜教师可能还会呈现怎样的提示,形成了对诗人李白更加全面、立体的感知,并为教师设计统领全课的核心主问题奠定了基础,为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体验诗词的意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由告知到发现,变正确示范到故意示弱
  由于与现代诗表达习惯有着较大的差异,很多古诗中一些生字就成为了朗读的难点。教师一般会采用范读的方式来让学生对诗词进行感知,但往往效果并不明显,学生要读错的地方照错不误。事实上,学生对这种“天天见”的范读,已经形成强烈的“抗体”。如果教师转换方式,尝试运用故意出错的方式展开教学,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早发白帝城》这首诗中就有着好几处的多音字,如果没有对古诗特点和大意的了解,就会出现各种不可预知的错误。为此,教师在朗读时,就故意犯错:“朝(cháo)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huán)。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zhòng)山。”教师朗读完后,部分学生开始举手表示质疑,教师则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探究:首先,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这是李白清晨从白帝城出发,“朝辞白帝”应该取“zhāo”的读音,才能与诗意匹配;其次,从诗词押韵的角度考量,教师引领学生关注诗词的第一行、第四行的最后一个字,从“间”“山”韵母的角度相机推测诗词中“还”的读音;最后,教师为学生出示了山脉层叠的图片,旨在引领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感知“万重山”的意思,从而明确“重”字的准确读音。
  上述案例中,教师始终让位于学生,在故意示弱后,学生的内在意识逐步强大,在为教师正音的过程中,他们的认知方式得到了扩展,思维深度得到了延伸,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由单一到互动,变信息传递为引发冲突
  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学生即便对古诗大意尚能整体感知,但蕴藏其间的深刻内蕴就显得难以揣摩。此时,教师必要的讲述自然必不可少,但如果纯粹灌输就会让学生成为学习古诗的容器。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可以以人设计认知冲突,让学生处于“愤徘”状态中,借助教师四两拨千斤的点拨与引领,让学生深入到诗词的内在意蕴之中。
  如在《小儿垂钓》这首诗中,针对“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句诗,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解读:这个孩子真没有礼貌,人家外来的客人向他问路,他就因为自己要钓鱼,完全不搭理人家。此时,有部分学生点头表示赞同,但随后也有学生举手表达了自己不同的见解:这不是不懂礼貌,虽然这个孩子怕声音惊走水里的鱼,但他并没有对他人的询问视而不见,其实这正是孩子天真可爱的表现。至此,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和冲突已经形成,教师则为学生搭建相互辩论、彼此争鸣的舞台,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在诗词深处。最后,学生都从“遥招手”这个动作入手,认识到这个孩子“招手”可能是为了让客人走得更近一些,以便自己可以轻声地告诉他,并不是不闻不问,从而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这位孩童的机灵可爱。
  上述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呈现自己认为的标准答案,也没有让学生进行纯粹性的思维,而是在学生的思维意识中介入了一个辨析的对象,引发了学生内在思维的认知冲突。正所谓“灯不点不亮,理不辩不明”。学生在深入辨析的过程中,不仅深入地关注了诗词表达的细节,同时潜入到诗词的内核之中,体悟了诗词中人物的形象特点,可谓一举多得。
  四、由生硬到有趣,变背景资源为鲜活故事
  任何一首古诗都有着独特的故事与情韵,历经了数千年的洗礼与传承,当下学生要想真正地体悟与解构,就要借助丰富的资源。但纵观古诗的教学课,对于资料的呈现与运用往往理性有余而趣味不足。教师煞有介事、字正腔圆地进行资料介绍,但学生的思维却如同冰冻一般凝固起来,毕竟这些资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与他们的认知能力更是难以匹配。对此,教师可以重新整合需要呈现的资料,将原本枯燥的知识变成充满趣味的小故事。
  如唐代张志和所写的《渔歌子》就是借助烂漫的春景,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悠闲自得的高贵情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近这篇词文,走进作者的内心,笔者本欲呈现这首古词创作的背景资料,但考虑到不易被学生接受,于是尝试将这些资料转化为词人张志和与哥哥张松龄之间的故事:原来,张志和自誉为“烟波钓徒”,常年在外过着闲云野鹤一般的生活,尤其是喜爱独自垂钓。他的哥哥张松龄怕自己的弟弟在外流连忘返,惹出事端,就以“渔歌子”作为词牌名,写下一首词:“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桧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这首词以“狂风浪起”暗喻在外生活的困苦以及可能遇到的灾难,劝说自己的弟弟一定要“且须还”。但弟弟张志和读到哥哥的这首劝说自己回家的词作之后,不但没有遵从哥哥的意愿,还将计就计,顺势也以“渔歌子”为词牌名创作了一首词,正是教材中的这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由此,不难看出,张志和在词中所言“不须归”,正是对哥哥“且须还”的回应。
  原本的资料演变成为了兄弟之间的情感故事,学生聆听得入了神,不仅掌握了资料,更从另外的视角关注了词的内涵,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古诗词的教学有着其独特的規律,我们应该善于从学生的认知方式出发,选择贴近学生的思维方式,引领学生感知文化,传承经典。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在单篇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并没有得到丰富的阅读积累,这与他们的阅读需求是不相符的。近几年,群组阅读这一形式逐渐得到了重视,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基于特定或者多个议题找出一组文章,让学生围绕这些文章进行整体阅读。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学生可以通过群组阅读得到丰富的阅读积累,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感得
在日常教学中,一线教师可能都会遇到类似的现象——出示命题习作《妈妈,我想对您说》,绝大部分学生的选材都是向母亲诉苦,觉得课外班多、压力大,或者是觉得自己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而令人奇怪的是,选材是诉苦类的文章,情感更真切,行文更流畅,甚至一些平时的“习作困难户”也能较好地完成。  文学界有一种说法,叫“诗人不幸诗歌兴”,一个诗人在身陷消极、情感痛苦挣扎的时刻,却成了他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如果翻开中国的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我在教学中开展了“依托主题阅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螺旋性发展的实践研究”活动,试图将学生的阅读、习作以及课内外阅读有机地融为一体,围绕某一主题,使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有益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习作水平螺旋式上升。任何学习方式,归根到底就是要让学生学会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当前课外阅读内容虽然繁多,但鱼龙混杂,学生缺乏选择的能力,更缺少方法指导,如放任自流,其效果必定不太理想。对此教师可以探索“课外阅读课内化”,主动引导学生将课外自主阅读回归校园,并将其纳入到课内阅读之中,通过“主题同步”的方式,将课外优秀阅读书籍与课内阅读一并组成群文阅读,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推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是一种高水平、主动的认知加工,是一种“适度”学习。实现适切的“深度学习”,需找准“深度学习”的“点”。  一、符合课标学段、文体、文本特点  课标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对“阅读”分年段表述,学段不同,深度不同,文体不同,学习的关注点也不同。  再看具体的文本,《莫高窟》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课文第2、第3自然段写彩塑、壁画时结构相同,都是“概括 具体(由面到点)
角色转换法,是当角色扮演者发生了角色内部的矛盾冲突时,更改其地位、角色,解除其内心的焦虑,消除个人人格特质与角色交际时的心理和社会矛盾,达到心理平衡。在教学中,角色转换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天地,我们呼吁转变教师角色,提倡师生间角色互换,正是以角色理论为基础的。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精品。在这些课文中,作者用精美的文字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明的角色,要读懂课文,就得体会这些角色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都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状态之中,很多教师反思后认为当下的课堂教学只涉及语文的表层,未能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思维动力,导致语文教学处于课程的浅表之中。于是,另一极端现象开始在教学中出现:文本肆意挖掘、目标高深莫测、手段层出不穷。但最终没有形成预期的效果,学生不是陷在思维的泥潭中无法自拔,就是如听天书般云里雾里。那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呢?其实,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深度学习并没有错,深度学习也可以
眼前,摊着一叠书,厚重而又深邃。浏览,翩跹的白底黑字是水墨写意的舞蹈,将一幅幅流光溢彩的文化讲坛纷呈,许我于思索,许我于困惑,许我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洒脱与释然,许我于静夜里,“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流连与驻足……  品味,书香,陶醉。  暑假,在如此惬意的美好时光里,我像一只贪婪的蜂,停不下扇动的翅,四处飞,一会儿这朵花一会儿那朵花地逗留、采撷,“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世人
【教材分析】  《姓氏歌》选自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一篇韵文识字。它与其他3篇识字课《春夏秋冬》《小青蛙》《猜字谜》一起构成了识字专题,体现了识字方法的多样性,彼此一脉相承,又各放异彩。本课将一些常用姓氏置于儿歌之中,内容生动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大都知道自己的姓名,能区分出自己姓什么,所以“姓”对他们来说不陌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识字
《翠鸟》一文主要通过对翠鸟外形以及生活习性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其中,作者在描写翠鸟外形的时候,用词准确,比喻恰当。在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作者描写翠鸟外形的方法,还要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美,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是笔者的一则教学片段及思考。  【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