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土炕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fis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老家是一个处在祁连山下的小村庄。说起老家,让我倍感温暖和记忆犹新的就属老家的那方土炕了。
  那一方土炕,曾承载了一代又一代老家人的愿望和夢想。无论是人生的畅想,还是生活的欢娱。
  一个个幼小的生命从那里诞生,然后在土炕上一天天长大,像大地上的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着。有了土炕的保护,有了土炕提供的温暖,幼小的生命便成长得特别快。土炕似摇篮,在梦乡里我们听到母亲的摇篮曲,看到母亲那张慈祥的脸一次次浮现。就在那方土炕上,我们第一次笑,第一次做梦,第一次尿遗,第一次感受到一个人温暖的怀抱。
  土炕似懂人情。夏天它让自己变得清凉宜人,有了疲惫则可以整个地将身心放松,躺在它坚实而平硬的后背上,疲惫顿时消散,不一会儿便可进入梦乡。而冬天,在麦草和些许的煤炭灰的熏烧下,土炕便一点点儿地温暖起来,进而整个土炕都透着人间的大暖。从小我们都有赖床的毛病,就是有土炕娇惯着,像我们的长辈一样宠爱着我们。我们当然更不想过早地从那温暖中脱离出来。因为乡村的冬天有着刺骨的寒冷,土炕成为我们躲避和防御这些寒冷的唯一去处。我们趴在被窝里,整个身体都被土炕的热量拱着,热得整个脸都红彤彤的。看着地下忙碌的母亲,为我们做饭、打扫房屋。
  而在冬天,老人们也在这里找到了最终的归宿,几乎一整个冬天,他们都将自己的身体和命门交予土炕,似乎土炕可以给予他们生命的力量。在生命一天天垂危的状况下,土炕让他们减轻了日渐感觉到的冷。一整个冬天,老人们不是在暖墙弯下,就是在土炕上度过着他们惨淡的剩余时光。
  而年轻人在土炕上找到的却是更多的欢乐。新婚宴尔,一场酣畅淋漓的人生大战和爱语、纠缠,与人生的瞩望,直到数月后,一个小生命呱呱落地,落在那方土炕上,那人生的幸福和欢乐才真正地打开门。多好!添丁的热望被土炕的温暖包裹着,从此一家三口在土炕上升起的月光下幸福着。也许欢乐的极致就是幸福,而土炕正是这幸福诞生的摇篮。
  两筐纹子、一筐麦草就可以保持一夜的温暖。为了让温暖更长久一些,再热烈一些,母亲还要将炉子里没有着败的煤灰,或和泥煤留下的碎块扔进炕洞里。这样,直到第二天,再填坑时,炕都是热的。那时候冬天太冷了,又没有更多的煤加热取暖,将整个房屋都烧得热火朝天。而大地上,那些麦草秸秆是富裕物,拿来填炕。在炕上的被窝里取暖,要比在房屋的火炉旁取暖更加惬意一些。因为在炕上当身体暖洋洋的舒服劲儿升起的时候,眼帘会不由自主地合在一起。那便乘着土炕的温暖,睡上一觉吧。这种自由、天性、自然、舒服的举动,是对当时乡村生活的一种诠释。在土炕上什么也不想,就那样睡着,直睡得天昏地暗。连睡梦中都能感觉到土炕丝丝的暖流正一点点儿地浸入身体,富裕权贵又如何?王侯将相又如何?那不过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还不如在这土炕上一梦长起,梦柯南山。
  这多少有点儿像希腊斯多葛主义者的想法了,我想,那个时代的农村人大多都是斯多葛主义者吧。
  岁月静幽。乡村生活已离我们渐渐远去,土炕仍沉静在故乡一隅,但它给我们的记忆是美好的,也是长久的。当我们拖着疲乏的身体,每天奔波于生活当中时,我们便想起了它;当更多的病痛纠缠于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会想起它;当人生失意落败的时候,我们多么希望找到一方土炕,能躺下去,就像我们刚出生不久,在父母和土炕的怀抱里一样再撒一回娇。
  只是,只是啊,时光已不再了,我们只能将记忆埋在心灵深处,一点点儿地品尝、回味、感慨,那一方土坑给予我们的全部。
其他文献
到单位门卫室拿我的邮政汇款单,一个新来的小保安一脸茫然:“汇款单是什么?好像没有。”  我自己动手翻找,果然找到两张我的稿费单。递给他看,他翻来覆去地瞧:“这个可以取钱啊?”他那好奇的神情逗乐了我,心想,你是火星来的啊,连汇款单都没见过。继而转念一想,现在的年轻人日常生活中转个账什么的,手机上点一点就成了,没见过纸质汇款单也就不足为怪了。然而,邮政汇款单却伴随我走过几十年的光阴。  上世纪70 年
期刊
从春风攀爬的时光里,我总会想到已故的母亲。  年幼的时候,每当山花烂漫时节,母亲总会领着我来到山冈上,将我拥在怀里,向那条通向山外的小路看去。那是父亲下坑挖煤的山路,也是母亲祈祷父亲安全归来的路。听母亲讲童谣,听啊听,我睡着了。熟悉的影子由远而近,父亲踢踏的脚步声惊醒了我,急不可耐地扑了上去。父亲抱起,又从怀中掏出没有舍得吃的“矿工面包”,我贪婪地啃嚼,特香。  回到家里,阳光从玻璃窗户伸了进来,
期刊
父亲在抗美援朝战场卧冰饮雪时,总是思念熏腊肉的味道,那可是刺刀上的乡愁。  转业到了地质勘探队,时令大雪,他要尝试做熏腊肉。当时买肉凭票,他每月仅有一斤,只好收集同事的肉票,许诺到时请大伙打“牙祭”。一日清晨,顶着凛冽的寒风,去五里外的黄屯公社食品站买肉,那时货源紧缺,鸡叫头遍就有人排队了。轮到父亲时,却傻了眼,一人最多能买两斤肉,票再多也没用。父亲多少有些沮丧,便垂着头去买大盐、八角、辣椒,可就
期刊
穿越时空阻隔,让思绪游弋到20 多年前的1994 年。  石巖上屋永兴工业区山脚下,有一排用石棉瓦搭建而成的简易工棚。棚子里住着20 来个湖南邵阳的农民工,我便是其中之一。我们每天重复着同一种工作,扛着偌大的石头,攀越坎坷不平的墙面筑混凝墙。工地巴靠山脚,遇上暴雨天气,泥石流哗啦啦地直泄而下。一顿饭的工夫,新筑的石墙被冲刷得面目狰狞,每遇这种情景,我们只好摇头叹息。  “返工啦!返工!”雨脚刚停,
期刊
1973 年的夏天,因为种种原因,我升初中的名额被人顶替了,三个多星期过去了,我处于无学可上的窘境,心急如焚。  在县城工作的二哥与转学学校的主任是多年的好友,经过一番寒暄,二哥说明来意,他说:“我同意接收你弟弟在初一(1)班上学,但班主任鲍洪流老师不好说话,前天,我介绍一个新生被他拒绝了,你们自己找他说吧。”我们来到初一年级老师办公室,找到了鲍洪流老师,只见他中等身材,脸色赤红,面带微笑,显得平
期刊
父亲喜欢数钱。  有几次,深更半夜,我醒了,看见父亲房间亮着灯,悄悄推门一看,戴着眼镜的父亲,正低头数钱呢。他左手逮钱,右手食指沾了口水,把一张张钱,数了又数,凑够两千块,就用一块绸子做的小包包好。绸子呢,金黄色,就是茶叶和酒的外包装用的,他拿去缝补成小包,平时没在意他缝补起来干啥,原来装钱。  自从买了手机后,父亲半夜三更还是起来,但不是数钱了,而是玩手机。他把手机摁过去摁过来,摁得啪啪响。夜深
期刊
周末的中午,我到一个光顾了20 年的鱼贩子家去买黑鱼。  这家鱼摊儿位于菜市场门口,鱼贩是50 岁出头的小老头儿,20 年的片鱼技术,他早已炉火纯青。他先麻利地剖好鱼,冲刷好鱼鳞和内脏,用干净的抹布搽试干净,他如雕花般的片鱼技艺即将精彩纷呈。一般来说,片鱼前,他会有个仪式,像是给鱼做个短暂的祷告或默哀,接着慢慢地片鱼。那动作轻缓,像是蜻蜓点水,那么慢,慢得串不起光阴的线。好在午后,买鱼的顾客并不多
期刊
江南人喜爱烟雨和干菜,一个叫梅雨,另一个叫梅干菜。  生为江南人,我对梅干菜情有独钟。母亲是制作梅干菜的能手,每逢芥菜收割的季节,她会挑选上好的芥菜,洗净、晾干,然后加盐腌渍。她做的梅干菜,色泽黄亮、香味醇厚,与五花肉做成梅菜肉丸,更是一道美味佳肴。每次遇到餐桌上有梅菜肉丸,饭前我必先问一声母亲:“妈,今天饭煮得多吗?”见我吃得香香的,母亲总是笑得很灿烂。对童年的我而言,梅干菜的香味儿,就是母爱的
期刊
小时候很皮,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老师经常到家里“告状”。每次老师家访走后,我就免不了挨父亲的尺子。父亲不善言辞,所以教育我的方式就是抽尺子。尺子是现成的,就是母亲做裁缝用的直尺,是父亲自己动手做的,竹条磨得光光的,上面的刻度也是父亲一刀一刀刻上去的。小时候家里的玩具都是父亲手工做的,连这把“戒尺”也不例外。  父亲打我是有讲究的。在父亲看来,错误严重的,抽四五下,最多六下;程度轻一点儿的,抽两三下
期刊
岣嵝峰,大云山,或者将军岭,祠堂前,宅院后,或者大源冲,总有古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兀自生长。  对于这里的古树来说,百年就像昨天,千年就是去年。每一年叶生叶落,或者花开花谢,岁月就翻过去一天,年轮就多了一圈儿,日子也就多了一份沧桑,多了一份留念。  凝望古树,倾听诗经的思念。“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多少痴情男女,多少善男信女,把你当作情的寄托,爱的祭坛,梦的栖枝。  “南方有嘉木,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