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某玩忽职守案的特点分析与启示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w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犯罪嫌疑人罗某,男,1954年1月24日出生,汉族,中专文化,广西罗城县人,罗城县农机局综合股股长。
  我院依法受案开始初查罗某玩忽职守案并立案侦查,经侦查查明:2007年2010年间,我县被国家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确定为“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县”,境内农户按相关文件规定的条件、程序办理购置农机手续后可享受国家的补贴惠民政策。罗城县农机局按上级文件要求下文成立了“罗城县农机购置补贴发放领导小组”负责罗城县境内的该项目工作,指定时任罗城县农机局综合股股长的罗某为“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办理接受农户申请,审核相关材料等农机购置补贴款发放工作的具体事务。犯罪嫌疑人罗某接受安排后,没有认真履行职责,按规定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故意违反规定做虚假上报材料,给不具备享受国家补贴的人员高某等人冒用他人名义购置补贴农机,非法获取国家补贴,造成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损失362500.00元。
  二、案件的主要特点
  1、犯罪嫌疑人罗某担任罗城县农机局综合股股长,并任“罗城县农机购置补贴发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一职,作为领导,本应该以身作则,认真审批农机购置补贴的发放程序,但是罗某在明知犯罪嫌疑人高某等人冒用他人名义购置农机补贴,非法获取国家补贴时,却没有认真履行职责,按规定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故意违反规定做虚假上报材料,使得犯罪嫌疑人高某等人的犯罪行为得逞,国家财产受到巨大损失。
  2、从犯罪嫌疑人罗某的玩忽职守犯罪和高某等人冒用他人名义套取农机补贴犯罪行为看,个人的玩忽职守和贪污受贿行为通常隐藏在收取农机生产商、经销商以各种名目给予的回扣中,二者互相依存,相互掩饰,形成了农机生产商、经销商与农机主管部门共同窃取农机补贴款的非法利益链条,罗某的玩忽职守犯罪,也是建立在与犯罪嫌疑人高某等人中存在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知高某等人的犯罪行为而不认真监管,不严格履行审核职责,致使大量农机补贴被违法套取,最后导致国家利益遭到严重损失。
  三、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1、监管不到位,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在农机补贴发放过程中,县一级农机主管部门的职责市审查购机农户是否符合补贴条件,然而制度缺少了监督,致使个别农机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伙同他人编造虚假的购机手续,套取补贴款。
  2、缺少至上而下的有效权利监管。县级农机部门对购机农户的资格审查后往往是进行形式审查,缺少实体审查。
  3、缺少至上而下的舆论监督,农机部门对购机农户的审查情况公布不全面、不及时,张榜公布往往流于形式。
  4、缺少由里到外的自我约束,农机主管部门内部缺少自我约束机制,各种重大事项往往靠部门负责人一个人讲了算,其他人员形同虚设。
  5、法律观念淡薄。在农机部门,类似犯罪嫌疑人罗某这样法律观念淡薄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很多时候认为自己在履行审批监管职责时,在碰到熟人办事时接受他人的吃喝,碍于面子问题,通常都没那么严格进行审批,这已经是一种潜规则,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甚至会触犯刑法。
  四、预防对策
  1、农机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建设。农机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提高对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围绕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针对排查出得风险点,建立健全有效的制度规范。农机部门是推进农机购置补贴的重点单位和责任主体,领导班子及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制度建设,一把手要亲自动员部署,要主动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沟通和配合,认真组织制定防控措施,完善制度等工作,深入扎实的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机制建设。
  2、加强农机部门工作人员的自身反腐建设,强化廉洁从政意识,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农机部门要定期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树立廉洁从政、遵纪守法规范操作意识,要常抓不懈,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规范化管理,树立正确权力观。要加强对农机干部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机部门的行政行为,制定和完善更加有效的管理制度,切实加大执行力度。
  3、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的审批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农机购置补贴申请多级审批制度,加大对购机补贴人员的监督,加大检查审计工作力度,定期回访核查,及早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农机工作人员不能单一的运用电话回访的方式,敷衍了事,最好深入农户,深入基层,实地调查农机使用情况,减少虚假情况。依照职权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国家支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4、发放补贴过程必须公开透明,相关部门要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搭建开放交流的平台,与农民共享购机补贴信息,严格执行补贴对象公示制度,将补贴对象名单、补贴金额等情况在实施区域内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引导购机农户树立和加强自我保护、相互监督的个人意识和法律意识,鼓励农民向纪律监察、检察机关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健全打击与预防并举的工作机制检察机关将会同纪检监察等机关,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从重从快予以惩处,切实将违法犯罪造成的损失和危害降至最低限度,全力保障国家支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作者通讯地址:罗城县人民检察院,广西 河池 546400)
其他文献
近年来,社会矛盾凸显,行政争议纠纷数量逐渐增多,情况越来越复杂。人民法院在处理这些行政纠纷中,如处理不当,即有可能出现重点项目落地受阻,影响经济增长,导致群众越级上访闹事,危害社会稳定。这就要求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必须迅速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及时平息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官民矛盾”,主动作为,延伸服务,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近期,笔者结合近年来我院行政审判工作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活动中
期刊
错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认识,是人们普遍存在的认知错误,认知错误从根本上来说是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障碍,但是把这种认知错误运用在审讯活动中,却有着独特的功效。这里作为犯罪嫌疑人的人,存在的认知错误就是我们审讯利用的根据。  在审讯活动中,审讯人员有意识地把犯罪嫌疑人带入认知误区,使他产生被动的心理地位,在无法改变自己被动状况的情况下,形成供述认罪的心理动机。这里主要是通过提供一个对犯罪嫌疑人不
期刊
摘 要:技术侦查侦查措施的使用无不涉及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 因而从适用对象、批准权限, 以及每一措施的适用方式和期限, 都要按照法律规定严格进行, 坚决杜绝违反程序使用、越权使用和滥用。此次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我国存在已久的技术侦查措施进行法律上的规范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个巨大进步,也是势在必行的一步。本文对新刑事诉讼法规定技术侦查措施的重要意义略作探讨。  关键词:新刑事诉讼法;技术侦查;
期刊
摘 要: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但近年来,各地基层检察机关的民事检察工作开展的很不理想,没有体现应有的监督效果。  关键词:基层;民事检察工作;主要问题;原因;对策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但近年来,各地基层检察机关的民事检察工作开展的很不理想,没有体现应有的监督效果,有很多共性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就基层民事检察工作存在主
期刊
摘 要:公告送达作为一种推定送达的形式,当事人大多在裁判文书已经生效后才知道诉讼的存在。向检察机关申诉成为当事人寻求权利救济的最后途径。近年来由于公告送达问题引发的申诉案件日渐增多。本案试从司法实践中法院适用公告送达的现状入手,谈谈检察机关如何加强对该类案件的检察监督。  关键词:公告送达;检察监督  公告送达作为送达方式的一种,是指法院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以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法院发出
期刊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刑诉法的修改对于打击和惩治犯罪,维护和保障人权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刑诉法实施后,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必将面临一系列新的规定,例如增加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辩护人进入刑事诉讼的时间点提前到侦查阶段以及辩护人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权利进一步充分保障等等,这些规定对自侦工作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新刑诉法将于明年1月1日期
期刊
举报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加强完善检察机关举报制度,对充分保障公民举报权利具有重要意义。举报是检察机关查处职务犯罪案件的主要来源,同时举报也是检察机关依靠群众同职务犯罪作斗争的重要形式。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急剧转型,基层检察院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对基层检察举报制度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在此加以归纳评析,并提出改革检察举报制度的对策。  一、基层检察举报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
期刊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和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符合起诉条件或没有必要起诉的,依法不将犯罪嫌疑人提交人民法院进行审判、追究刑事责任的一种处理决定。不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后依法做出的处理结果之一,其性质是人民检察院对其认定的不应追究、不需要追究或者无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所作的一种诉讼处分。它的法律效力在
期刊
摘 要:人类社会经过长期的发展,从野蛮的原始社会进入了高级的法治社会,人们在不断探索如何保护自己的过程中,探寻出了以理性为指导的法治思维。在这些理性思维的指导下,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权保障的内涵不断深化。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确立和进步,对人权保障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刑事诉讼重要原则的无罪推定原罪成为当今大多数法治国家所认可的刑事司法原则,体现了人类社会对于人权保障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法治
期刊
摘 要:证据相互印证是我国刑事证明活动的传统。这一规则虽然难免对于刑事诉讼的效率产生阻碍并仍然难以防止刑事司法错误发生而被人质疑,但是他毕竟反映了事物存在的规律和司法认识的规律,体现了刑事司法的理性主义精神。重要的是正确把握证据相互印证的合理限度,即依据这种相互印证关系能够确认被印证的证据之真实性,能够使案件事实裁判者形成内心确信,公正与效率的同时追求,要求正确合理把握证据相互印证的限度,正确使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