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观测,中国古代怎么做?

来源 :财富生活·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dan2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古时期,先民们在对天地万物的探索中,产生了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等神话故事,先民们用神话来歌颂与天斗其乐无穷的英雄主义精神,从这些神话中不难看出,古人对于自然气象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农耕民族来说,四季的变迁,气候的变化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对农耕生产活动至关重要。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过去在气象学上的成就》里曾经提到过:“气象学是人类在生产斗争中最迫切、最需要、最基本的一种知识。人们若不能把握寒暑阴晴的规律,无论衣食住行都会发生问题的。积了多年的经验,到周代前半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搜集了许多气象学的经验,播为诗歌,使妇孺统可以传诵。”现在流传下来的关于夏商周三代时期的气象观测记录,大多数是通过巫祝和民歌保留下来的。
  安阳殷墟和郑州商城出土的众多的卜骨中,有大量的占卜天气现象的卜辞,比如“今日其雨,至于丙辰,雾不雨”“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其足年?”“壬寅卜,贞今日王其田軎,不遘大风。其遘大风”“庚寅卜,古贞,虹,不惟年”等等。甚至在编号2287和2288的两块卜骨上连续记录了四十天卜雨的卜辞,是我国早期极为珍贵的气象资料,不过当时关于气候的占卜,不仅仅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更多的还是与祭祀仪式、田猎等等政治活动有关。在这个时期,在宗庙中已经出现了专门负责观察气候节令的官员,到了秦汉时期,国家气象天文机构发展的更加完善,秦代“候星气者至三百人”,汉代负责天象观测最高长官称为太史令,主要工作包括记载史事,编写史书,管理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等,下辖官员有近百名,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就担任过这个职务。其后历代官方的观测机构一直逐步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的钦天监,已经具备了很大的规模。与此同时,观测天象逐渐成为具有官方性质的行为,甚至其中多数的官员也是世袭产生的,少数从民间选拔的官员也要经历严格的考核,而且历朝都规定,观测天象气候的书籍仪器以及相关知识,都不能随意传授给其他人。
  古人们长期观测总结气象物候的成果就是历法,《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历书,撰者已无考,相传夏禹曾“颁夏时于邦国”,但是根据学者的研究,认为这本历法应该成书于战国到汉代之间,原文被收录在《大戴礼记》中,后來全篇随着《大戴礼记》在唐宋时期散佚而不存,但宋代傅嵩卿将当时两个版本的《夏小正》汇集成《夏小正传》,从而保留下了《夏小正》的大部分内容,因此学者们认为这本书虽然在流传中丢失了一部分内容,后人也进行了增加和删改,但总体来说还是反映了三代时期的物候、气象和重大事件。


众人协田卜骨刻辞 商,中国国家博物院藏。商人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经济,收成的好坏是关系到商王朝整个社会生活的大事,所以商王要经常卜问“受年”与否。围绕着农业生产,他们常举行各种占卜和祭祀上帝、山川神祇与祖先的活动。因为农业需要寻求天时周期的规律,以便及时播种和收获,促进人们进一步去观察和掌握种种自然现象及其演变规律,天文历法就成为古代最早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正如竺可桢先生所说的,诗歌是记录气象学的经验的媒介,《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先秦时代各个阶层各个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风景乃至社会活动等等内容,自然界中风雨雷电,霜雪露虹自然也是这些诗歌的描写对象,“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我来自东,零雨其濛”“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这些诗句或用自然气候来营造意境,或用风雨雪晴来隐喻抒发感情,或记载了当时重要的事件。这些诗歌对气候现象的描写,透露出当时人们对于天气现象朴素原始的认识,也记录下了先秦时代一些重要的气候事件,比如《大雅·云汉》记载了西周末年发生了旱灾,周宣王祭祀祈雨的事件。从这个方面来看,《诗经》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气象档案。


《夏小正戴氏传》局部,清,傅嵩卿


明·唐寅《 江南农事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人熟知的古代历法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诞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在周代末期,古代的人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利用日影来测定冬至夏至的方法,《左传》和《孟子》中已经明确的提及了两分两至,《吕氏春秋》里记载的十二月中,出现了立春、雨水、霜降等节气,一直到两汉时期《淮南子》,才出现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二十四节气对于指示季节、物候的变化和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直到现在还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古人对于测定季节变化有着许多方法,有的靠观察物候,有的靠观察星象,《梦溪笔谈》引晋司马彪《续汉书》的内容记载有用律琯测量地温来观测季节变化的实例,“候气之法,于密室中,以木为案,置十二律琯,各如其方,实以葭灰,覆以缇縠,气至则一律飞灰。”葭灰是芦苇茎里薄膜制成的灰烬,缇縠是很轻的绸纱,按照这个说法,在地下阳气上升的时候,管中的葭灰会被吹出,所以杜甫《小至》中才会写“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飞灰”。这种方法最早出现于蔡邕的《月令章句》,但是实际上古代很多天文学家就对这个方法持怀疑态度,历朝历代都有人对此进行实验,但是少有成功的案例,因此这个方法到底实用与否,还有待科学的验证。   为了更好地观测天气的变化,掌握气象的规律,在古代先民长时间观天过程中,创造了许多观测气象的仪器,这些仪器有的只留存在史料记载中,有的则留存下了实物遗存,甚至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古代最原始的測风器叫做“旈”或者“斿”,本来指飘带状的旗子,最开始大约是用布帛做成的旗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用细绳编织鸡毛做成三四尺长的旗子,系在五丈长的旗杆上进行测风。后来到了唐五代,逐渐就变成了缀着小金铃的五色旗子。除了这种相风旗,还有一种现在仍旧在使用的测风仪器,叫做相风乌,就是用木头或者铜作成鸟的形状安装在杆子顶端,看鸟头的朝向来测风向,《三辅黄图》卷四引郭延生《述征记》曰:“长安宫南有灵台,高十五仞,上有浑仪,张衡所制。又有相风铜乌,遇风乃动。”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曾认为,它“可能就是现代四转杯风速表的先驱”。汉代的测风鸟和测风旗的实物早已湮灭不存,但是在汉代的壁画墓里,还依稀存有测风旗和相风鸟的样子。而随着建筑形式的发展,这种测风装置后来逐渐变成了具有装饰功能的建筑构件,多修建在高大建筑和佛寺高塔顶部,始建于金代的山西省浑源县圆觉寺塔塔顶,就留存有一只相风铁乌。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园觉寺塔。图/ 东方IC

  雨水,是最为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因此从农耕出现开始,人们就非常关注降水量问题。自先秦时期起地方就要按时向中央上报降水量,云梦睡虎地秦简中记录了当时关于呈报雨泽的法律条文,规定地方要向中央汇报“稼已生后而雨,亦辄言雨少多,所利顷数”。到了明清时代,雨水情况甚至要按月奏报,不能延误。古人对于降水量的测量方式在《九章算术》中有过相应的记载,这些方法包括“圆罂测雨”“天池测雨”“竹器验雪”等,天池是盆装容器,而圆罂是一种坛状容器,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接雨容器所接到的雨水并不等于降水量,认为天池接到的雨水深九寸的话,折算成降雨只有三寸。除了《九章算术》中的方法,还有一种民间常用的方法是观察雨水浸湿土地的深度来衡量雨量,《皇朝经世文编》引《凤台县志论食货》里记载:“不及寸谓之一锄雨,寸以上谓之一犁雨”。
  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已经知道大气湿度会影响物体的状态,通过长期的观察,总结出“风雨之变,可以音律知之”(《淮南子·本经训》)“天且雨,琴弦缓”(《论衡·变动篇》)等等空气湿度和物体张力变化的关系。还发现了炭吸湿性和蒸发力都很强,因此可以“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


越窑青瓷褐彩云纹盖罂(唐) 临安博物馆藏

  雷电对于古人来说是一种威力巨大的神秘现象,一般被称为雷、震或者霆,古人们认为雷电是神灵力量的作用,《神异经》里描写东王公与玉女玩投壶游戏,投不中时“天为之笑则电”,后来逐渐出现了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的传说,《周易》《震》卦里用“震来虩虩”“震遂泥”等等各种不同描述来描写雷声的状态。《尚书》里也记载了一则关于雷阵雨的略带神异的事件:
  武王去世之后,管叔和他的几个弟弟散布谣言说周公要对成王不利,周公就留居在东方,秋天要收割庄稼的时候,突然发生了雷电大风天气,不仅吹倒了大树,田中的作物也都尽数倒伏,“邦人大恐”,周成王和大夫们打开之前装着周公祷告册书的匣子,发现周公愿意替代武王身死,这时成王才知道周公的功德,认为这场灾祸来源自“天”的警告和表彰周公的功德,于是亲自出城去迎接周公,这时天下着雨,又反方向刮起了大风,把倒下的庄稼吹起来了,太公召公命令人们把树木压倒的庄稼起来都扶起来,“岁则大熟”。可见古代人自觉不自觉地,将天地间的自然现象和统治者是否失德以及重要的社会事件联系到一起,这也源自于古人对于“天”的崇拜和敬畏。
  古代劳动人民经历了长期的农业实践和气象观察之后,逐渐总结出一整套预报天气的方法,这些方法被总结成一条条谚语,一直流传到了现在,比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等等。这些谚语虽然是由长期的观察总结而来的经验,但实际上都是有科学依据的,比如雷电一般都伴随着降雨发生,古代人经常通过观测雷电来预测风雨,比如有一句谚语叫做“南闪千年,北闪眼前”。意思是在夏季的夜空,闪电在南预示着久晴无雨,叫“热闪”,在北预示着很快就要下雨,被称作“北辰闪”。根据学者的研究,认为在夏秋之际,冷空气由北向南移动,闪电在北方,说明冷空气马上就要到来,也就是降雨就要到来,闪电在南方,说明冷空气已经移动过去了,接下来将是晴朗的天气。
  中国历朝历代对于气候现象的观测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贡献,这与天文气象在古代被认为是神明加以崇拜,乃至衍生出特殊的政治作用和政治意义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与此同时,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观察、积累和实践,又出现了二十四节气、农谚等等关于古代气候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将来自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一直流传到了现代社会,也成为了现代中国人精神传承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描绘希腊一场古瘟疫的雕塑作品。图/ 东方IC  与中华文明一样,古希腊也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公元前5世纪时古希腊最强盛的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联手征战,古希腊的经济与文明达到了一个小巅峰。古希腊人崇尚美丽与强健的人体,为了取悦神话中天神宙斯,雅典在奥林匹克山上举行四年一度的运动竞技会,战士全裸参赛,展现自己结实的身体。就算在战争期间,到了举办竞技会的时节也会呼吁休战,也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了
期刊
黑死病流行时期的马赛。图/ 视觉中国  “黑死病”是如何传入欧洲的,历史学家们众说纷纭。威廉·麦克尼尔认为是“拳打欧罗巴、脚踢中国”的蒙古军将鼠疫带到了欧洲;科学史学家村上阳一郎则认为鼠疫起源于中东,受感染的老鼠和其身上的跳蚤将教会口中所说的魔鬼——鼠疫杆菌带入了欧洲。  无论是哪个途径进入,结果就是14世纪时鼠疫开始在欧洲大陆肆虐起来。人一旦被感染,便会在2-7日内出现发烧症状,皮肤上浮现紫黑色
期刊
既然中国人的抗疫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甚至还为天花的防治贡献了不小的力量,那么相应来说,我们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是否也很早呢?  在于赓哲教授看来,“卫生”一词虽然早在《庄子》中就已出现,但严格来说,直到1910年以前,中国都不存在公共卫生体系下的卫生防疫概念。“用现代观念来看,古人所做的只是移风易俗,或者说是民间行为的被动避疫,这和当今由国家机器支撑的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主动为之、力图将其扼杀在摇篮中的
期刊
《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法国马尔梅松城堡藏  在流行病面前,即便是最伟大的军事天才拿破仑也同样束手无策。有人对拿破仑在俄国的军事行动进行了记录,其中具体且有价值的记载来自骑士迪特·德·基尔霍夫(dit de Kirckhoff),他是法国军队中的一名军医。在从德意志北部延展至意大利的法军军营之中,驻扎着超过五十万人的军队。在大军集合之时,传染病还没有暴发的迹象。马格德堡(Magdeb
期刊
中国对于传染病的记载,最早可见于殷墟甲骨,有“虫”“蛊”“疟疾”“疾年”等文字的记载,“疠”字则可见于《尚书》《山海经》和《左传》,《周礼》《礼记》中都有“以索室殴疫,大丧”“民必疾疫,又随以丧”等记载。与此同时,人们对“疫病”的发病规律也有了朴素的认识,《周礼·天官·疾医》载:“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脔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疾,冬时有漱上气疾。”  然而,古时卫生条件差,和现代相比,医疗水平
期刊
在“牛痘”接种普及之前,天花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且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极强,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后死亡率高,痊愈者虽可获终生免疫,但脸上会留有麻子,因而此病得名“天花”。  在中国早期古籍中把天花称为“虏疮”,有关它在中国的传播,最流行的说法是,东汉初年的马援“击虏”。从那时起,来自交趾的天花开始在中原传播开来。  东晋时期著名医
期刊
2019年12月26日,本世紀10年代最后一次日食如约而至。深圳摄影师shanyang用镜头记录了这次天文奇景的全过程。虽然受地理位置所限,仅能观测到日偏食效果,但也同样令人震撼。(图/shanyang)澳大利亚山火持续 引全球关注  几个月来,澳大利亚的山火牵动了全世界人的心。过火面积超过600万公顷,死亡人数超过20人,或致5亿动物(鸟类、爬行类、哺乳类)葬身火海,不仅澳大利亚生态环境遭到毁灭
期刊
1. Unité de Recherche: Modélisation, Analyse et Commande de Systèmes (MACS), Ecole Nationale d’Ingénieurs de Gabès (ENIG), Université de Gabès, Gabes 6029, Tunisia  2. Facultés des Sciences et Techniq
期刊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它既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也没有酶系统。因此病毒离开了宿主细胞,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然而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后,它就可以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复制、转录和转译的能力,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和它一样的新一代病毒。而在16-18世纪期间,天花、霍乱、伤寒在欧洲大陆上一次又一次挥舞着死神的镰刀。  现
期刊
居勒- 埃里·德洛内(Jules Elie Delaunay),《被瘟疫侵袭的罗马城》(Peste à Rome),1869 年作,巴黎奥塞美术馆藏  526年,古叙利亚首都安提俄克(Antioch)爆发了一次大地震,致使数十万人遇难。这就把我们带到了动摇古代文明根基、最为严重的一次瘟疫——查士丁尼瘟疫面前。  在《查士丁尼大瘟疫》(Die Grosse Pest zur Zeit Justin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