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溪石桥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日的一个黄昏,我来到它身边——儒溪石拱桥。它像一条老龙盘亘在儒溪水道上。落日的余晖浸透它老态龙钟的身体,使它发散出一种类似包浆的柔和光泽。一种用来礼赞时间的有生命的温润的旧味,虽然它看上去粗糙苍老,却依然有着水润的生机和活力。
  褐红色的粗面岩石块错缝砌筑的桥墩和拱券用有力的巨手托起了它。它身上错落层叠的乳白色花岗岩白石条在落日的余晖中透着一种慈祥而柔和的亮光。它有几百岁了,被磨得凹凸不平的桥面刻满岁月的沧桑,像满是皱纹的老人的脸。从它身上那堆坚硬的西樵山石组合体,可知道这桥建造于明朝,或者更早。石桥在河水的浸泡和冲击下,它的身体伤痕累累,孤独地站在落日的霞光里。
  即使衰老,即使残破,即使河道收窄两岸不断侵占它的领地,三个桥拱洞被填埋了两个小桥洞,这位一直征战在儒溪大地的王者,仍然是骄傲的。它的龙骨还在,它的脊梁还在,它的灵魂还在。它依然霸气地守护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低头看脚下潺潺流水,抬头看蓝天上悠悠白云。
  几只倦鸟从远处归来,准备回到它们的家——石桥边的那棵大树上。它们煽动着翅膀栖落在桥头,梳理着身上的羽毛,发出“唧唧”的欢唱声。先是几只,继而又来几只,它们排成一行,依偎在一起,肌肤相亲,唧唧喳喳,窃窃私语,似在交谈着一天的开心事。它们依恋儒溪晚望的美景,等日落西樵山后才恋恋不舍地飞回树上的巢里。
  与宏伟气派的现代化的钢筋水泥桥相比,这石桥并不起眼,并不惹人注目。可它睿智、豁达、敦厚、笃定,不张扬、不浮夸,默默地坚守这一方水土。它甘于寂寞,乐为孺子牛,任凭河水的冲击,风雨的拷打,默默地给人方便,完成庄重的成人典礼,拥有了勇士的品格和意志。
  我站在橋底水边的青石板上,与这座弯得如女人手镯似的古石拱桥对望、交流。从西樵山过来的风围着它吹起舒缓的口哨,河水轻轻地亲吻它的脚丫。它浮动着诱人的芳香,默默承载一方水土上,笑迎八方游客。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座桥梁也教化一方人。在我看来,儒溪人的性格形成大抵归属石拱桥的滋养。
  石桥的睿智滋养了儒溪人的智慧。石桥睿智,聪慧,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气熏陶了儒溪人的聪明智慧。祖祖辈辈的儒溪人曾靠着桑基鱼塘,种桑养鱼,生活还算不错。如今还搞起旅游业,打造以“桑基鱼塘”为主导的各种休闲养生、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农家乐休闲产业,村民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石桥的豁达滋养了儒溪的乐观。经它的教化,儒溪人追求乐于帮助,积极进取,崇尚快乐,性格中填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元素。哪家有困难,儒溪人总会伸出温暖的手拉一把,从不托手踭。
  石桥的敦厚滋养了儒溪的耿直。几百年来,石桥吸收天地之精华,沐自然之雨露,拥抱阳光,也不排斥雾霭。它的敦厚感染了儒溪的黎民,耿直,心胸开阔,容得天下事也容得天下人。当你做事出点差错而惶恐不安,唯恐大祸临头时,“人哪有不犯错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似暖流般走遍全身,歉疚不安很快就被烫得平平贴贴。
  石桥的笃定滋养了儒溪的从容。八百多年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苍老了它的容颜,却销蚀不了它的气度。石桥气定神若,从容笃定。儒溪的子民秉承了石桥的秉性,学会了从容淡定面对一切,悠闲自得地生活。不管外面的生活多精彩,外面的节奏多明快。这里的人们总有自己的生活信条,崇尚自己的频率。白天进行种植、养殖……傍晚收工后,过上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男人到村里的灯光球场打打球,出出汗,顺便交流下养殖经验;女人到村里的公园,跳跳舞,散散步,把生活过成一首诗;更有三三两两的老人,提着精致的鸟笼,来到村里的大榕树下纳凉、遛鸟,画眉鸟的鸣叫悠长缠绵。“采菊儒溪边,悠然见樵山。”生活在儒溪,你一定会诗情奔涌,妙文喷薄。
  儒溪石桥惹客醉,晚照悠长待人来。
其他文献
一  走萨让,走得我筋疲力尽,走得我胆战心惊,走得我一颗心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从札达县城至萨让乡的180公里路,我们一行几人顶着星星出门,披着月光入店,扎扎实实地走了两半夜一整天。  沿着皱皱巴巴的土林一路向西向南,扑面而来的是荒凉无限。地貌是支离破碎的不规则,道路是七弯八拐的不平坦。正是万山红遍的金秋季节,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完全是一派冬天的景象——不见一棵树长在山间,没有一朵花开在道边,只有
期刊
看着一幅王增延老师的人物画像,我又一次想起这个画框里看我的陕北老汉。  这个老汉不是别人,他是我爷爷。看着他这张饱经沧桑的面容,三十多年一直在我耳畔萦绕的一句话又一次回响。  那是1988年冬至的早晨,爷爷因皮肤病感染卧床长达几十天,眼看着已到油枯灯熄的弥留之际,我和爸爸、二姑给他穿上了适合他到另一个世界生活的老衣。看着我们给他穿老衣,爷爷也知道自己将要和这个他生存了几十年的地方告别了,和守在他身
期刊
生命之轻  因为开了空调,诊断室的门虚掩着,有人不停地敲门。我正在给一个病人开处方,我说:“进来。”敲门声还是不紧不慢地继续。病人拉开门,一个男人差点跌了进来。他说了一串话,我只听懂了几个字。彝族,我一看他的样子,心里明白了几分。我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来询问,他到底要做什么手术,谁做手术。乐山的峨边马边和金口河是彝族聚居地,这些年出来看病的彝族越来越多。我听不懂彝语,他们却能听懂我的话。我对男人
期刊
除夕书  冬与春,只隔一声问候。明月半床。  守着静,听新年的钟声唤醒梦中之梦。庚子年,可爱而可怕。记住一个白色的词:灾难。在世界后面,生命中跳出来的“悲沧”,存在季节的里程。至少我们还活着。被距离,隔离成孤零零的眸子,放着明亮。  腊月,苍白的沉默,枝头上还残留着一层积雪,一群人,一场生命在静止地奔跑,漆黑的夜,谁也躲不开。  今天的黎明,仰起头,新与旧,在一声辞别中进行,谁也挡不住春的笑靥,发
期刊
岁月更替,四季轮回,又到了一年的梅雨时节。  淅淅沥沥的梅雨,让人感到几分落寞,几分惆怅。  老家在江南水乡的小城。小城不大,但千百年来,从来就是四季分明。春寒料峭,夏日炎炎,秋风萧瑟,冬日暖阳。  而梅雨,一般开始于6月中旬,到7月上旬结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入梅”。  梅雨是我国江南地区所特有的自然景象。每年,晴雨多变的春天刚过,天空又会云层密布,降水频繁。因此时,正值梅子成熟,所以叫“梅雨”
期刊
一年四季,我除了喜欢春天和秋天,我还喜欢夏天。  我爱夏天的早晨,我更爱夏天早晨的风景。初夏的早晨是凉爽的,喜欢在初夏的早晨去田园散步,嗅一嗅田间麦苗、野草野花散发的青涩和花香,听一听田间不知名的小虫叫声,心旷神怡。  喜欢在夏天的早晨去泊头小城的运河景观带遛早儿,听运河两岸各种鸟儿鸣,看人们踢毽子,抖风葫芦,甩“霸王鞭”,听戏迷吊嗓子,还有运河桥下音乐爱好者的萨克斯演奏。运河景观带里弯弯曲曲的小
期刊
当我走到红大旧址的半山崖底下,那长长的浮雕墙展现在我的眼前,图画上红大学员给老百姓干农活的场景、送锦旗的场面、打篮球的优美姿势都吸引着我。  我一边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一边看着周围的环境,引我注意的就是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好像在听一个人作报告的雕塑像,待我走近一看便清楚看到,那是毛泽东主席在给红大学员上课的场景。  这处场景是1936年12月28日,毛泽东主席给红大学员作“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现场教学
期刊
红色的旗帜光照初心不渝的红色道路。  红色的足迹印证风雨兼程的红色百年。  今天是您的生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岁月洗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浴火重生,正风华正茂,带领着伟大的中国,昂扬阔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丽大道上。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喜庆日子里,西北能源人和全国人民一样,怀着无比喜悦、激动、豪迈的心情,穿上节日的盛装,精神抖擞,神采奕奕,聚集在党的旗帜下,举行隆重庄
期刊
崔家墙角杏花白,豆蔻女儿出门来。  正是芳华自清雅,怎奈春风玉蕊裁。  ——《夏至》  困于一地太久了,孤独竟成了常态。风不能进来,光也不能过去,在全世界都开始逐步否定你的那一刻,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失落、凄凉倒尽,悲怆到极点,当四十五岁这一道分水岭就这么措不及防来的时候,差一点自己就给自己打一个差号。晨里,读五四,担当、理想、奋斗的青年时代即将如杏花般开罢。然桃花、杏花、桂花、雪花、烟花本就是谢了
期刊
苹果,无所不在。自古以来苹果已经完全脱离水果的定义,它可以是欲望之果、引力之果、是非之果、时尚之果,最重要的也是平安之果。一棵品种好的果树需要三年左右才能挂果,五年后方可进入丰产期。从前有一个果园,里面长了許多棵大果树茂密的枝叶,又大又红的苹果,粗壮的树干……  苹果有自己的想法,懂得配合人类改变自己,懂得如何去迎合人们弃酸爱甜的本能。苹果越成熟,似乎越懂得弯腰低头。在一次又一次被人们拉郎配般的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