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是个体成长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教育阶段,也是塑造幼儿健康观念、正确导向的“黄金期”。其中,体能作为幼儿基础成长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加强幼儿的体能培养,不仅能保证幼儿健康的发展状态,还使幼儿的身体机能得到全面提升。然而,在部分地区的幼儿园体能培养中,大多数教师缺乏有效的组织手段和培养策略,导致幼儿在体能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幼教经验,对幼儿体能素质的有效培养展开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体能培养;幼儿体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1-277
体能是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基础运动能力,加强幼儿的体能素质,将有助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保证幼儿获得全面成长。同时,对于幼儿来说,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运动活动,还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协调能力和肢体意识,增强对外界的适应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但在当前的幼儿体能发展中,幼儿大多存在参与不足、兴趣不高、缺乏目标等问题,进而导致幼儿的基础成长存在不均衡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当前幼儿体能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升幼儿体能素质的具体策略两个方面入手对此进行探究。
一、当前幼儿体能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当前幼儿园体能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实施细节展开分析,发现大多数在幼儿体能培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主体目标不明确。幼儿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合理制定幼儿体能培养目标,不仅能加强幼儿主体的发展效果,还使幼儿的锻炼兴趣得到有效提升和保持。但在当前的体能培养中,大多数教师缺乏科学的目标和培养思路,导致幼儿在体能锻炼方面存在迷茫,进而造成体能培养不扎实。第二,培养形式较单一。幼儿正处在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多样化的培养策略,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能动兴趣,还使幼儿在体能活动中获得全面素养的发展。但在实际的体能活动中,大多数教师依然沿用“老套路”“旧方法”,导致幼儿在体能参与上存在低效的状态。第三,体能引导不充分。幼儿对体能锻炼缺乏正确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的体能活动中保证及时引导和常态培养,进而帮助幼儿树立健康发展的观念。但在实际的体能组织中,部分教师缺乏有效的活动导向,导致其体能活动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提升幼儿体能素质的具体策略
1、注重基础,明确体能目标
俗话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础对于幼儿体能培养尤为关键。注重幼儿的体能基础,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和生理特点,使幼儿在正确的指导下展开高效的体育活动。同时,教师在体能目标的设计和制定上,还应注重幼儿的个体基础,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幼儿展开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幼儿的切实需求,提升幼儿的主体能力,保证幼儿的体质健康。此外,在体能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其时间的安排、目标的设立、方式方法的运用等细节,使幼儿在科学的体育锻炼中,获得健康的体质效果。如针对小班幼儿时,考虑到幼儿体能基础较为薄弱,教师应加强幼儿基础性的指导和锻炼,如行走的姿势、跑步的摆臂、跳跃的动作等,纠正幼儿不良的形体问题,打牢幼儿的体能基础。
2、引入游戏,丰富培养形式
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且乐意参与的娱乐活动,将游戏活动与体能培养相结合,以趣味化的游戏活动为导引,指导幼儿积极参与到体能锻炼之中。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体能形式,还使幼儿在参与心理和发展效果上保持积极状态。因此,在幼儿体能培养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引入游戏,拓展幼儿的体能范围,使幼儿在体能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此外,在游戏活动的组织方面,教师还应坚持创新、多样的发展思路,提供不同种类、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如“勇救小动物”“调皮的小袋鼠”“数字格子跳跳乐”“官大捉贼”“猜拳跨步”等游戏活动,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发展目标。另外,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还可以渗透一些文化知识,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发智力、强化体能。
3、把握實效,促进合理发展
体能活动的实施,还应考虑到训练的实效性和发展性,正确引导幼儿的发展方向,合理制定活动内容和培养计划,保证每一位幼儿在体能活动中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幼儿体能培养中,教师还应把握活动的组织内容和运动量,避免过量运动、过大消耗对幼儿的主体状态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坚持循序渐进、劳逸适宜的活动原则,使幼儿在体能活动中保持高效的运动效果。如在跳跃活动,教师应采取由易到难、适当放松的组织方式,不易直接提升幼儿的运动量,可以在活动环节中加入一些趣味的放松活动,如讲故事、两两按揉、听音乐开火车等活动,既能加强幼儿的体能水平,还能促进幼儿实现其多元发展的目标。此外,教师在活动组织上,还可以采取“小先生”讲课的方式,让体能基础好、动作标准的幼儿向同伴进行讲解,这种方式更易于幼儿主体的接受和理解。
4、日常渗透,保证健康成长
体能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应坚持日常渗透、鼓励督导的观念,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不断鼓励幼儿的体能锻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保持幼儿积极的精神状态和参与效果,提升幼儿的基础素养。同时,教师还应在日常教育中加强耐力、毅力、受挫力等方面的培养,正确指导幼儿的心理素养,使幼儿在体质塑造上保持健康,还使其心理建设上得到科学培养,这对幼儿的主体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教师还应组织家长参与到孩子的体能培养之中,以全面、互动的方式,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与指导,使孩子充满朝气、洋溢笑容的展开体能活动。
综上所述,通过体能目标的明确、游戏活动的引入、实效活动的把握,日常教育的培养,不仅能提升幼儿基础性的体能素质,还使幼儿在体能锻炼中保持积极的参与状态和热情投入,进而保证幼儿主体的有效培养。同时,从当前体能培养中的问题入手,加强幼儿与体能之间的渗透效果,采取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引导幼儿的发展方向,实现其幼儿健康成长的目标。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幼儿体能培养活动中,教师还应保持常态化、长效化的发展思路,合理渗透、深入结合,从而为幼儿的基础成长提供优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德省.幼儿园体能锻炼实施方法与指导之创新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80-82.
[2]周晓容.幼儿园体能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技巧[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0):187-187.
[3]易莉丽.如何在幼儿园开展体能活动[J].人文之友,2018(18):281-281.
关键词:幼儿园;体能培养;幼儿体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1-277
体能是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基础运动能力,加强幼儿的体能素质,将有助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保证幼儿获得全面成长。同时,对于幼儿来说,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运动活动,还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协调能力和肢体意识,增强对外界的适应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但在当前的幼儿体能发展中,幼儿大多存在参与不足、兴趣不高、缺乏目标等问题,进而导致幼儿的基础成长存在不均衡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当前幼儿体能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升幼儿体能素质的具体策略两个方面入手对此进行探究。
一、当前幼儿体能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当前幼儿园体能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实施细节展开分析,发现大多数在幼儿体能培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主体目标不明确。幼儿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合理制定幼儿体能培养目标,不仅能加强幼儿主体的发展效果,还使幼儿的锻炼兴趣得到有效提升和保持。但在当前的体能培养中,大多数教师缺乏科学的目标和培养思路,导致幼儿在体能锻炼方面存在迷茫,进而造成体能培养不扎实。第二,培养形式较单一。幼儿正处在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多样化的培养策略,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能动兴趣,还使幼儿在体能活动中获得全面素养的发展。但在实际的体能活动中,大多数教师依然沿用“老套路”“旧方法”,导致幼儿在体能参与上存在低效的状态。第三,体能引导不充分。幼儿对体能锻炼缺乏正确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的体能活动中保证及时引导和常态培养,进而帮助幼儿树立健康发展的观念。但在实际的体能组织中,部分教师缺乏有效的活动导向,导致其体能活动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提升幼儿体能素质的具体策略
1、注重基础,明确体能目标
俗话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础对于幼儿体能培养尤为关键。注重幼儿的体能基础,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和生理特点,使幼儿在正确的指导下展开高效的体育活动。同时,教师在体能目标的设计和制定上,还应注重幼儿的个体基础,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幼儿展开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幼儿的切实需求,提升幼儿的主体能力,保证幼儿的体质健康。此外,在体能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其时间的安排、目标的设立、方式方法的运用等细节,使幼儿在科学的体育锻炼中,获得健康的体质效果。如针对小班幼儿时,考虑到幼儿体能基础较为薄弱,教师应加强幼儿基础性的指导和锻炼,如行走的姿势、跑步的摆臂、跳跃的动作等,纠正幼儿不良的形体问题,打牢幼儿的体能基础。
2、引入游戏,丰富培养形式
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且乐意参与的娱乐活动,将游戏活动与体能培养相结合,以趣味化的游戏活动为导引,指导幼儿积极参与到体能锻炼之中。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体能形式,还使幼儿在参与心理和发展效果上保持积极状态。因此,在幼儿体能培养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引入游戏,拓展幼儿的体能范围,使幼儿在体能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此外,在游戏活动的组织方面,教师还应坚持创新、多样的发展思路,提供不同种类、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如“勇救小动物”“调皮的小袋鼠”“数字格子跳跳乐”“官大捉贼”“猜拳跨步”等游戏活动,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发展目标。另外,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还可以渗透一些文化知识,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发智力、强化体能。
3、把握實效,促进合理发展
体能活动的实施,还应考虑到训练的实效性和发展性,正确引导幼儿的发展方向,合理制定活动内容和培养计划,保证每一位幼儿在体能活动中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幼儿体能培养中,教师还应把握活动的组织内容和运动量,避免过量运动、过大消耗对幼儿的主体状态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坚持循序渐进、劳逸适宜的活动原则,使幼儿在体能活动中保持高效的运动效果。如在跳跃活动,教师应采取由易到难、适当放松的组织方式,不易直接提升幼儿的运动量,可以在活动环节中加入一些趣味的放松活动,如讲故事、两两按揉、听音乐开火车等活动,既能加强幼儿的体能水平,还能促进幼儿实现其多元发展的目标。此外,教师在活动组织上,还可以采取“小先生”讲课的方式,让体能基础好、动作标准的幼儿向同伴进行讲解,这种方式更易于幼儿主体的接受和理解。
4、日常渗透,保证健康成长
体能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应坚持日常渗透、鼓励督导的观念,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不断鼓励幼儿的体能锻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保持幼儿积极的精神状态和参与效果,提升幼儿的基础素养。同时,教师还应在日常教育中加强耐力、毅力、受挫力等方面的培养,正确指导幼儿的心理素养,使幼儿在体质塑造上保持健康,还使其心理建设上得到科学培养,这对幼儿的主体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教师还应组织家长参与到孩子的体能培养之中,以全面、互动的方式,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与指导,使孩子充满朝气、洋溢笑容的展开体能活动。
综上所述,通过体能目标的明确、游戏活动的引入、实效活动的把握,日常教育的培养,不仅能提升幼儿基础性的体能素质,还使幼儿在体能锻炼中保持积极的参与状态和热情投入,进而保证幼儿主体的有效培养。同时,从当前体能培养中的问题入手,加强幼儿与体能之间的渗透效果,采取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引导幼儿的发展方向,实现其幼儿健康成长的目标。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幼儿体能培养活动中,教师还应保持常态化、长效化的发展思路,合理渗透、深入结合,从而为幼儿的基础成长提供优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德省.幼儿园体能锻炼实施方法与指导之创新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80-82.
[2]周晓容.幼儿园体能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技巧[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0):187-187.
[3]易莉丽.如何在幼儿园开展体能活动[J].人文之友,2018(18):28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