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国际化发展,校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和深入,受教育者从不同渠道获得学分的机会越来越多。弹性学分制下高校专业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要求构建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有效地将受教育者从不同渠道获得的学分和大学专业学习学分要求进行联系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高校目前学分互认互换模式单一、制度不全、手段不完善的情况,建立学分互认和互换体系就显得非常必要。
关键词:高校;弹性学分制;学分互认互换
作者简介:冯祖琴(1968-),女,浙江桐庐人,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浙江 临安 31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新世纪教改课题“普通高校弹性学制下教学管理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zc09040)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2-0055-02
一、学分制改革催生学分互认互换体系的建设
自1999年国家实行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大众化的教育阶段。高校为适应大众化教育的要求和特点,纷纷进行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推行学分制管理成为高校的改革目标之一。
在学分制管理的起步阶段,大部分普通高校实行学年学分制,简单地将原先的课程学时折合成学分,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学分获得只能通过在本校的专业课程学习,学校在学分管理上只承认在本校专业课程学习的学分,因此管理相对简单,制度刚性有余柔性不足,这不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推进学分制改革的进程中,借鉴学年制和完全学分制的优缺点,目前部分学校提出了弹性学分制的管理模式,即用“学分”来衡量学习量以外,学生在校学习年限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伸缩,学习者可以根据本人的学习能力延后修读课程学分,也可以提前修读学分,甚至可以中途创业,或出国学习休学等等,学生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作为毕业的前提条件。这种管理模式更加兼顾到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管理更加人性化。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分”的获得和累积就显得很重要。
学生获得学分的渠道是多样化的。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教育正朝着全民化、终身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全民获教育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社会上各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存,如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网络教育等等和大学本科教育并存;受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也有所突破,终身教育被提倡,走出国门和校门进行校际间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才培养的手段和规格是多样化的,受教育者“学分”获得的渠道也是多样化的。
在弹性学分制下,高校本科专业教育其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厚基础即加强公共基础和学科专业基础培养,强实践即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和加强实践教学,求创新即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独立个性品格和探索精神,重素质即加强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定位要求构建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专业教育要想架构起多样化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将受教育者从不同渠道获得的学分和大学专业学习学分要求有效地联系,就必须建立一种学分的互认、互换体系,使不同层次、不同手段、多规格培养获得的学分能被有效、合理地相互认可和转换。
二、高校学分互认互换建设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学分互认互换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开设辅修专业、与国外高校开展交换生项目等等,但总体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模式单一
学分互认互换模式比较单一。比如地域优势不明显的学校,其学分互认模式和内容都相对简单,主要有校内课程学分互认互换和对外合作交流学分互认互换两种形式。校内学分互认互换主要是开设一些辅修专业,规定辅修专业中途退学的学生其部分课程成绩可作为主修专业的公选课学分;对外合作交流主要是以项目的形式与国外高校签订合同,学生以交换生的身份进行为期2-3个月的交流学习,国外学习的课程通过认定可作为本校专业的课程成绩。而一些高教园区的学校,其校际间交流条件相对成熟,但因各种原因如所谓的“学分不等值”、“学分贵贱”之分和资源利用成本等影响,其优质资源如硬件资源、课程资源仍然不能有效地被共享,只有部分公共选修课可允许跨校修读参与学分互认,学分互认互换进程进展缓慢。
2.运行机制不畅,制度不健全
规章制度缺乏,运行机制不畅是高校学分互认互换建设工作难以开展、不顺畅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某些高校在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中纲领性地提到“学生根据校际协议跨校修读课程获得的学分可以转换和认定”,而具体学分转换和认定走什么程序,谁来认定,哪些学分可以转换和认定等等都没有具体的制度和实施细则来规范和管理,只制作了几张简单的表格让学生申请,管理琐碎不成体系。在交换生的管理方面,学生出国交换因管理制度缺乏,导致主管交换生事务的外事部门和教务管理部门在交换生管理上就相互脱节,外事部门只管送走学生,与教务部门缺乏沟通,教务部门不掌握学生何时出国交换、交换项目和交换时间,造成交换生在交换期间其教学管理如校内课程学习安排和考试管理安排成为真空状态,教师选课名单上有交换学生名字,而在平时上课时学生从未出现过,期末考试有的来参加,有的不来参加,学生平时成绩无法界定,导致老师及相关部门无法进行有效管理。
3.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的支撑
作为教学管理的主管部门,其教学运作一般都采用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由于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弹性学分制管理刚刚起步,学分互认互换建设在推进整个学分制进程中的重要性意识不到位,管理手段建设相对滞后,学分互认互换模块仍没有上升到作为教务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的高度上来建设。学生从不同渠道如校内辅修或跨校选修等获得的学分被学校认定后,其结果只能通过从对方部门或学校提供的纸质结果传递,然后由管理人员录入教务管理系统。正是由于管理手段的落后、共享程度低,才使得校际之间、部门之间信息传递不畅,学生过程管理和监控缺乏,结果管理也成为半手工状态。
三、关于学分互认互换建设的探讨
学分互认互换建设在学分制改革的进程中是不可逾越的一步,虽然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但高校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创造机会和条件,努力加快学分互认互换建设的步伐。
1.建立多样化的学分互认互换模式
各高校应建立模式多样化的学分互认互换体系。(1)实施校内认定多样化,可以建立主辅修制的学分互认和互换,学籍变动先后包括转学、转专业等学生的学分互认互换,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如学科竞赛、科研创新计划、实验室开放项目等获奖或成果的学分认定。(2)建立各类资格证书以及等级考试的学分认定,学生通过各类有资质的机构获得的各类证书可以作为相应性质的学分,或者学生外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达到一定的值也可以认定为校内相关外语和计算机类的课程成绩。(3)加强国内高校之间教学共同体建设。校际之间通过签订协议的形式开展多样化的合作,实施优质资源共享,包括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图书资料以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共享。一方面可以弥补部分高校因办学经费紧张带来的资源短缺的局面,另一方面具有优势学科和优质资源的高校既可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又能发挥和创造最大效益,使学生也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选择权,如学生在外校选择优势学科课程听课、借阅图书、做实验等,其课程学习成绩学分可以作为本校课程学分来认定等等。(4)参与国际合作扩大对外交流。国内高校可以和国外高校以项目的形式签订协议进行合作,参加2-3个月的短期交换和交流,学生在交换交流期间可以选择和专业相关的课程学习,获得的学分可以作为本校的课程学分进行认定;另外学校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合作期较长的项目,如学分互认2+2项目和3+1项目等,即在本校学习二至三年,在国外学习二年或一年,回校后进行相关课程的学分互认。
2.建设学分互认互换的管理制度,规范运作
制度是有序管理的根本保障,没有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的支撑,任何管理将无章可循,管理将会变得琐碎和被动。因此在推进弹性学分制实施的过程中,高校应根据多样化的培养方式构建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学分互认互换体系,制定科学的学分互认互换管理制度,规范学分互认程序,确定学分互认项目,如校内互认项目、校际间互认项目、国外交流合作互认项目以及各种职业技能项目、实践创新类项目等等,并根据项目内容确定学分互认条件和要求,完善在学分互认过程中各学院和职能部门的责职,做到项目学分认定科学合理、规范和高效。
3.建设学分互认互换的教务管理手段
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是管理高效的支撑,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来带动管理上水平上层次是有效的途径。笔者认为,在普遍运用教务管理系统来进行教务运作管理的时代,针对学分互认管理还相对薄弱的情况,各高校在加强学分互认体系建设和探究的同时,应加大对学分互认互换管理手段的建设,以手段促改革。如将学分互认互换体系上升到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模块层面进行建设,可设计交换项目生学分认定,主辅修专业学分互认,学籍变动学生学分互认,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学分认定,创新实验类学分认定等项目菜单。在完善教务管理手段的同时,还应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力度,实现校内学生、课程、师资、教材、财务、图书后勤等信息共享,并运用网络技术建设校际间的合作共享体系,从而切实保障学分互认互换工作的顺利开展。
(责任编辑:刘俊卿)
关键词:高校;弹性学分制;学分互认互换
作者简介:冯祖琴(1968-),女,浙江桐庐人,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浙江 临安 31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新世纪教改课题“普通高校弹性学制下教学管理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zc09040)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2-0055-02
一、学分制改革催生学分互认互换体系的建设
自1999年国家实行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大众化的教育阶段。高校为适应大众化教育的要求和特点,纷纷进行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推行学分制管理成为高校的改革目标之一。
在学分制管理的起步阶段,大部分普通高校实行学年学分制,简单地将原先的课程学时折合成学分,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学分获得只能通过在本校的专业课程学习,学校在学分管理上只承认在本校专业课程学习的学分,因此管理相对简单,制度刚性有余柔性不足,这不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推进学分制改革的进程中,借鉴学年制和完全学分制的优缺点,目前部分学校提出了弹性学分制的管理模式,即用“学分”来衡量学习量以外,学生在校学习年限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伸缩,学习者可以根据本人的学习能力延后修读课程学分,也可以提前修读学分,甚至可以中途创业,或出国学习休学等等,学生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作为毕业的前提条件。这种管理模式更加兼顾到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管理更加人性化。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分”的获得和累积就显得很重要。
学生获得学分的渠道是多样化的。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教育正朝着全民化、终身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全民获教育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社会上各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存,如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网络教育等等和大学本科教育并存;受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也有所突破,终身教育被提倡,走出国门和校门进行校际间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才培养的手段和规格是多样化的,受教育者“学分”获得的渠道也是多样化的。
在弹性学分制下,高校本科专业教育其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厚基础即加强公共基础和学科专业基础培养,强实践即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和加强实践教学,求创新即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独立个性品格和探索精神,重素质即加强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定位要求构建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专业教育要想架构起多样化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将受教育者从不同渠道获得的学分和大学专业学习学分要求有效地联系,就必须建立一种学分的互认、互换体系,使不同层次、不同手段、多规格培养获得的学分能被有效、合理地相互认可和转换。
二、高校学分互认互换建设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学分互认互换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开设辅修专业、与国外高校开展交换生项目等等,但总体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模式单一
学分互认互换模式比较单一。比如地域优势不明显的学校,其学分互认模式和内容都相对简单,主要有校内课程学分互认互换和对外合作交流学分互认互换两种形式。校内学分互认互换主要是开设一些辅修专业,规定辅修专业中途退学的学生其部分课程成绩可作为主修专业的公选课学分;对外合作交流主要是以项目的形式与国外高校签订合同,学生以交换生的身份进行为期2-3个月的交流学习,国外学习的课程通过认定可作为本校专业的课程成绩。而一些高教园区的学校,其校际间交流条件相对成熟,但因各种原因如所谓的“学分不等值”、“学分贵贱”之分和资源利用成本等影响,其优质资源如硬件资源、课程资源仍然不能有效地被共享,只有部分公共选修课可允许跨校修读参与学分互认,学分互认互换进程进展缓慢。
2.运行机制不畅,制度不健全
规章制度缺乏,运行机制不畅是高校学分互认互换建设工作难以开展、不顺畅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某些高校在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中纲领性地提到“学生根据校际协议跨校修读课程获得的学分可以转换和认定”,而具体学分转换和认定走什么程序,谁来认定,哪些学分可以转换和认定等等都没有具体的制度和实施细则来规范和管理,只制作了几张简单的表格让学生申请,管理琐碎不成体系。在交换生的管理方面,学生出国交换因管理制度缺乏,导致主管交换生事务的外事部门和教务管理部门在交换生管理上就相互脱节,外事部门只管送走学生,与教务部门缺乏沟通,教务部门不掌握学生何时出国交换、交换项目和交换时间,造成交换生在交换期间其教学管理如校内课程学习安排和考试管理安排成为真空状态,教师选课名单上有交换学生名字,而在平时上课时学生从未出现过,期末考试有的来参加,有的不来参加,学生平时成绩无法界定,导致老师及相关部门无法进行有效管理。
3.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的支撑
作为教学管理的主管部门,其教学运作一般都采用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由于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弹性学分制管理刚刚起步,学分互认互换建设在推进整个学分制进程中的重要性意识不到位,管理手段建设相对滞后,学分互认互换模块仍没有上升到作为教务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的高度上来建设。学生从不同渠道如校内辅修或跨校选修等获得的学分被学校认定后,其结果只能通过从对方部门或学校提供的纸质结果传递,然后由管理人员录入教务管理系统。正是由于管理手段的落后、共享程度低,才使得校际之间、部门之间信息传递不畅,学生过程管理和监控缺乏,结果管理也成为半手工状态。
三、关于学分互认互换建设的探讨
学分互认互换建设在学分制改革的进程中是不可逾越的一步,虽然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但高校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创造机会和条件,努力加快学分互认互换建设的步伐。
1.建立多样化的学分互认互换模式
各高校应建立模式多样化的学分互认互换体系。(1)实施校内认定多样化,可以建立主辅修制的学分互认和互换,学籍变动先后包括转学、转专业等学生的学分互认互换,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如学科竞赛、科研创新计划、实验室开放项目等获奖或成果的学分认定。(2)建立各类资格证书以及等级考试的学分认定,学生通过各类有资质的机构获得的各类证书可以作为相应性质的学分,或者学生外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达到一定的值也可以认定为校内相关外语和计算机类的课程成绩。(3)加强国内高校之间教学共同体建设。校际之间通过签订协议的形式开展多样化的合作,实施优质资源共享,包括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图书资料以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共享。一方面可以弥补部分高校因办学经费紧张带来的资源短缺的局面,另一方面具有优势学科和优质资源的高校既可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又能发挥和创造最大效益,使学生也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选择权,如学生在外校选择优势学科课程听课、借阅图书、做实验等,其课程学习成绩学分可以作为本校课程学分来认定等等。(4)参与国际合作扩大对外交流。国内高校可以和国外高校以项目的形式签订协议进行合作,参加2-3个月的短期交换和交流,学生在交换交流期间可以选择和专业相关的课程学习,获得的学分可以作为本校的课程学分进行认定;另外学校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合作期较长的项目,如学分互认2+2项目和3+1项目等,即在本校学习二至三年,在国外学习二年或一年,回校后进行相关课程的学分互认。
2.建设学分互认互换的管理制度,规范运作
制度是有序管理的根本保障,没有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的支撑,任何管理将无章可循,管理将会变得琐碎和被动。因此在推进弹性学分制实施的过程中,高校应根据多样化的培养方式构建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学分互认互换体系,制定科学的学分互认互换管理制度,规范学分互认程序,确定学分互认项目,如校内互认项目、校际间互认项目、国外交流合作互认项目以及各种职业技能项目、实践创新类项目等等,并根据项目内容确定学分互认条件和要求,完善在学分互认过程中各学院和职能部门的责职,做到项目学分认定科学合理、规范和高效。
3.建设学分互认互换的教务管理手段
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是管理高效的支撑,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来带动管理上水平上层次是有效的途径。笔者认为,在普遍运用教务管理系统来进行教务运作管理的时代,针对学分互认管理还相对薄弱的情况,各高校在加强学分互认体系建设和探究的同时,应加大对学分互认互换管理手段的建设,以手段促改革。如将学分互认互换体系上升到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模块层面进行建设,可设计交换项目生学分认定,主辅修专业学分互认,学籍变动学生学分互认,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学分认定,创新实验类学分认定等项目菜单。在完善教务管理手段的同时,还应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力度,实现校内学生、课程、师资、教材、财务、图书后勤等信息共享,并运用网络技术建设校际间的合作共享体系,从而切实保障学分互认互换工作的顺利开展。
(责任编辑:刘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