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2184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在回顾一系列消费理论的基础上,运用Eviews软件对1978-2005年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呈正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消费;经济增长;定性;定量
  
  一、相关理论回顾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主张节制不必要的消费,以保证积累,保证财富的增值。亚当·斯密继承了配第对消费的看法,仍然把资本积累放在首位,对消费则主张采取节制态度。李嘉图的观点和斯密的基本观点相同,他认为要扩大生产,必须使生产超过消费,使非生产性消费有所压缩。总之,从配第到李嘉图,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们对消费经济问题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尝试性分析。他们的中心思想十分明确:节制消费,保证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和国民财富的增加。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西斯蒙第则不然,他明确指出:“人们肯于进行劳动,是为了以后获得休息;进行积累是为了消费;贪图财富是为了享受”。在西斯蒙第的体系中,他把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看成生产的目的,不能不说是经济学史上的一个成就。
  19世纪60-70年代,“边际革命”对消费经济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最权威代表,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他曾写道“人类福利的增进,依赖于一连串生产过程所有的较近一级的生产手段;也就是依赖于最终产品的边际效用。没有一个人会对此结论感到惊异。一系列生产过程只有通过最终产品,才能同我们的福利发生关系,除了这种最终产品的效用以外,既不能导致别的效用也不能,因为不能规定别的效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消费经济理论研究方面,马歇尔主要从需求与价格方面进行研究,反映了此后西方消费经济学发展的数量化倾向,而凡勃伦主要从不同社会阶段或阶级的消费特征方面进行研究,反映了此后西方消费经济学发展的社会学倾向。20世纪30年代,在消费经济理论方面,凯恩斯提出了自己的消费函数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消费函数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代表学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相对收入假定。凯恩斯认为消费支出与实际收入之间保持稳定的函数关系,即收入增减,消费也随之增减,但每一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小,用于储蓄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一理论被称为绝对收入假定。二战后,杜贝生出版的《收入、储蓄和消费行为理论》,同年,莫迪利安尼在其所著《储蓄-收入比率的波动:经济预测问题》一文中都提出了相对收入假定。相对收入假定中的相对收入有两个含义:一是消费者本人的收入和消费同周围的人的收入和消费相比;二是消费者本人的现期收入和消费同自己过去的收入和消费相比。
  第二,持久收入假定。持久收入假定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该假定也是对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的补充和修正。它和相对收入假定的区别在于:它不是把人们的消费支出同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联系起来,也不是强调人们的消费支出同周围的人的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而是用人们的长期收(未来收入)来分析人们的现期消费支出的变化。
  第三,生命周期假定。生命周期假定的主要代表者是莫迪利安尼,他认为生命周期假定的要点可以表述为:个人现期消费取决于个人现期收入、预期收入、开始时的资产和个人年龄的大小;个人储蓄额的大小也取决于个人现期收入、预期收入、开始时的资产和个人年龄的大小。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的特点在于:它假定一个人总是想把自己畢生的全部收入在消费支出中进行最优的分配,以便得到一生的最大满足。
  第四,詹姆士·摩根在1962年与另外一些人合著的《美国的收入与福利》一书中提出了“消费决策影响收入”的观点,这一观点被当代西方经济学界认为是有关收入和消费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第五,1966年,贺塔和泰勒合作分析了消费问题,提出了消费品存量调整假定。他们关于消费支出的中心思想是:现期消费依存于现期收入、消费品价格和已有的消费品存量。根据假定,贺塔克和泰勒提出了“情况变量”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被认为是两位学者在消费函数理论方面的新发展。
  二、背景分析和理论基础
  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消费率偏低“不利于国内需求的稳定扩大,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良性循环”,而消费率偏低的直接原因是投资过热。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国消费率持续下降,1978年中国的消费率为62.1%,2002年降为58%,2003年再下降到55.4%,这是改革开放25年来的最低点。中国消费率持续偏低的状况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靠提高投资增长率拉动经济增长,一般在短期内能产生作用,但若没有充足的消费做支撑,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就会受到制约,有可能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带来资源的闲置浪费等问题,投资效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而相比之下,消费需求拉动对经济的稳定增长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目前,中国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支出总额公式是: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净出口,其中最终消费=居民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集体消费两部分,政府消费也即政府购买,由于集体消费在其中仅占很小部分,常忽略不计。为了简化分析的模型,在本文的分析中暂不考虑进出口。因此,本文的实际分析公式是: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居民消费+政府购买。即:GDP=I+C+G(GDP——国内生产总值,其中:I——总投资,C——居民消费,G——政府购买)。
  三、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
  本文研究所选取的时间为1978-2005年,跨度28年。选择这个时间跨度的目的是因为,自1978年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并开始重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因此,对这段时间的考察,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分析过程中所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二)定性分析
  根据表格中给定的各个指标的具体数值,绘制GDP、C、G和I的变化趋势图(见图1)。各个变量都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并且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变动的方向和趋势与国内生产总值大致相同,说明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线性相关关系。
  (三)定量分析
  有了上述的定性分析,就有必要运定量的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经运用Eviews计量软件和中国1978-2005年的统计数据以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以下模型:
  模型一:
  GDP=1119.563+1.695162*C-
   (0.958668)(4.390516)
  3.291328*G+1.754549*I
  (-2.356973) (7.756925)
  R2=0.9949,DW=1.779986,F=1560.616。
  括号内代表T统计量。如果给定5%的显著性水平,查t分布临界值表得临界值为2.064,回归模型中各个系数T统计量的绝对值都大于其临界值,所以任何一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都是显著的。决定系数R2=0.9949,接近于1,这充分表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DW值接近于2,说明模型不存在一阶自相关现象。F值也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总的说来,模型一是一个相当好的样本回归方程。
  根据上面的方法,可以同样建立下面的模型,其中(-n)代表观察期居民消费提前n期的数值。
  模型二:
  GDP=-2434.404+2.16888*C
  (-1.219144)(34.12477)
  R2=0.97816,DW=0.728355,F=1164.5。
  模型三:
  GDP=-2531.754+1.017232*C+
   (-1.074595) (0.605809)
  6.165115*C(-1)-9.578562*C(-2)+
  (1.558931) (-2.367879)
  4.601999*C(-3)
   (2.482556)
  R2=0.982912,DW=1.00028,F=287.6026。
  模型四:
  I=-3118.104+0.9458.6*C
   (-2.554982)(24.34843)
  R2=0.957986,F=592.8459。
  模型五:
  I=-3368.227+0.784357*C+0.225912*C(-3)
   (3.252421) (0.742206)
  R2=0.957131,F=245.5984。
  四、结论
  以上的实证分析表明,居民消费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即居民消费C和宏观经济指标GDP呈现正相关关系,C越大越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从量化的角度来看,当居民消费额每增加1亿元,就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695162亿元;而当投资同样增加1亿元,GDP增加1.754549亿元。所以,量化指标显示,投资和消费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都有拉动作用,但是两者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差不大。
  居民消费对于总投资的影响虽然主要体現在当年,但是它的滞后效应也不容忽视,前几年的居民消费对于总投资依然具有较强的影响。可见,如果没有消费需求的支撑,投资就很难发挥应有的效应,经济增长也难以持久。从根本上说,投资是为消费服务的,没有消费的增长,投资就不可能无限制地维持下去。
  总之,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陈彩霞.政府消费与扩大内需[J].财贸研究,1999(8).
  2、齐天翔.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居民储蓄研究——兼论不确定与居民储蓄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0(9).
  3、王政霞.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厦成因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3(4).
  4、黄华.广州城镇居民收入、消费与经济增长递进关系的实证分析[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5、王小利.我国政府公共支出对GDP长期增长效应的动态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5(5).
  (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基于湖南、山东、重庆的237户农民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进行了植物新品种权制度对农民务农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务农收入的变化与多个因素相关。但植物新品种权制度的完善程度和执行力度与农民务农收入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并从界定和保护植物新品种权、加大政府及中介组织的推广宣传和信息提供、建立国家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权;制度;农民务农收入    一
期刊
摘要:管理主要是管人,而管人就必须用人,只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内在和外在潜能,才能创造出一个团队和谐双赢的局面。文章基于当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通过大量实践总结,提出了新概念管理理论——激励式管理理论。  关键词:激励机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挺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意,需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  从名词解释的角度说管理是
期刊
摘要:文章针对我国当前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短缺这一突出问题,结合REITs具有的高收益、低风险特性,分析了将REITs发展成为解决廉租房建设资金缺口的有效金融工具的优势、发展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廉租房;融资;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我国人口众多,贫富差异很大,目前需要通过廉租住房来解决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就有747万户。而现有融资渠道过于倚赖政府的财力支持,难以满足廉租住房建设的资金需求
期刊
摘要: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因此,文章尝试运用试点分析的方式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理论探索和实际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对策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
期刊
摘要:文章以东西部地区金融相关率和存贷款转换率作为银行业发展的衡量指标,实证分析了其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长期来看,东西部地区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均呈正相关关系,但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是银行业发展的原因,而西部地区则是银行业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西部地区应加快银行业发展步伐,以银行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关键词:区域金融;经济增长;银行业发展;协整分析    一、指标选取
期刊
摘要:文章基于企业与农户的博弈角度进行分析,认为:要提高前南峪基地模式的稳定性,必须满足农户与企业的合作为重复博弈,并且对于违约将要实施的惩戒必须具有可信性。独立于这两个条件的一个更为有效的方式为完善信用系统,要分别满足三个条件。  关键词:博弈;企业-基地-农户;稳定性    通过笔者对农业产业化、生态化的典范——前南峪村进行调研发现,其运用的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同步的治山模式以及企业-基地-农户
期刊
摘要: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营上市公司则是民营企业的优秀代表。由于绝大多数民营上市公司是由“家族企业”演化而来,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着天然的缺陷,随着上市后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这一先天缺陷极大地制约了公司绩效的提高。公司治理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性因素,其本质在于确保企业的决策科学并提高公司绩效。公司绩效则是公司治理水平和健全与否的直接反映,高水准的公司治理必然与良好的公
期刊
摘要:近期的“麦乐鸡”和奶粉事件,再度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而建立可追溯体系是国内外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的通行做法。文章对国内外关于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以期对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参考。  关键词: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一、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内涵及意义  目前,关于食品可追溯性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权威性定论(Souza Monieior Casl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出口企业遭遇的反倾销形势严峻,会计资料是反倾销应诉取胜的重要武器,加强反倾销应诉会计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在国际反倾销应诉中按照世界通行的反倾销调查要求来进行会计举证和会计抗辩,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应诉成功率。文章对我国近年来反倾销应诉会计研究的文献分类别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我国反倾销会计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反倾销会计;反倾销应诉会计;反倾销预警    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
期刊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力组织是保证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要途径,社会实践组织形式要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针对组织不力、组织不完善、组织不健全等问题,贯彻“课程练习、模拟实训、基地实习、实战训练、课余兼职”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成长成才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社会实践;组织形式;大学生;五位一体    一、大学是社会实践组织形式概念、特点  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形式是
期刊